2015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5卷保定年鉴 > 正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16-06-23 17:55:00点击次数:12386次

教育·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

 

 

【保定市教育局】保定市教育局是主管全市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17个职能处室: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局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思政体卫处、高等教育与师范教育处、纪检监察室、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安全法制处、老干部处、教育系统团委、妇工委、教育系统工会委员会、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保定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市教师进修学校、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教学仪器站、市电化教育馆、市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市教育勘测队、校办企业总公司、教育人才分中心。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市教育考试院党组书记  王绍联

市教育局  党委副书记 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周立峰

市教育局  党委委员 副局长 市电大党委书记  杨书明

市教育局  党委委员 副局长  刘恒

                            张国忠

                            王国良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刘怀生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副县级督学  陈志会

 

【工作概况】全市教育系统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加强教师队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面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启动实施山区寄宿制学校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校舍安全工程长效机制,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力实施惠民事项,教育公平有力推进;对标一流,创先争优,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握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努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16项年度工作目标和4项职能业务目标,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在全国推广保定市南市区“家乡文化进校园”工作经验;省长张庆伟批示肯定涞源县实行15年免费教育经验。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马誉峰多次到教育系统调研指导。《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30多次宣传报道保定市教育工作。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4406所(其中幼儿园1958所、小学1929所、普通中学402所、特殊教育学校22所、中职学校78所、高校17所),在校生193.8万人,教职工13.09万人。

 

【义务教育工作】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3%,初中净入学率99.42%,义务教育巩固率94%。

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685元,初中885元,均比上年提高40元。标准化学校占规划保留学校的比例达44.6%,326个学区全部实行了学区一体化管理。各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安国、望都、满城、徐水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性教育督导评估,徐水、安国、望都通过了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严格规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秩序,按照“免试入学、相对就近、无缝衔接”的原则,合理划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指标生的比例达到80%。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公布,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80%分配到初中学校,在市区继续实行省级示范性高中帮建初中政策,通过强校合并弱校的方式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安排就读。通过上述举措,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保持了良好的招生秩序,社会反映良好。

 

【普通高中教育】全市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90%。至年底,全市90%以上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完成通用技术教室建设任务,新增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各1所。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33所,建成市级示范性高中6所,普高学生在示范性高中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65%以上。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2014年高考再创佳绩,全市46870名考生(应届)参加高考,其中21164人达到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上线率45.2%,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上线人数万分人口比保持全省先进位次。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协作区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保北、保南两个职业教育协作区,九县协作区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在招生、中高职衔接、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徐水县顺利通过省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验收,阜平县职教中心、涿州市职教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阜平县职教中心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3+4”本科贯通培养试点院校。中职学校招生3.49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在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保定市选手共获团体一等奖16个,二、三等奖39个;83人获个人一等奖,236人获二、三等奖,62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市二职中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积极实施了“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能力行动”,43万人次参加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3万人次,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高等教育】全市现有高校17所,教职工18647人,在籍学生259287人。其中部属院校2所(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属5所(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市属5所(保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冀中职业学院),民办2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科技学院),企业办校1所(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保设校区的院校2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涿州校区)。全市各高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其他各类实验室382个。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发展,全市高校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华北电力大学杨奇逊、黄其励、陈蕴博、樊明武、沈国荣;河北大学邹竞),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河北大学印象初、康乐、张玉奎、张钟华),博士生导师362人,硕士生导师2146人,教授、副教授5127人。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学前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1.2%,处于河北省先进水平。安国市、涞源、易县、涞水通过了河北省“普三”验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和全国特教工作会议精神,全市特教学校专项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培智教育研训活动扎实开展。市特教中心与市第三中心医院联合举办了“盲人按摩中专”,填补了保定市特殊教育缺口。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保定特教中心被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民办教育】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全市现有中等以上民办学校853所,在校生20.2万人,教职工1.78万人,固定资产16.89亿元。建成市级民办教育名校5所,示范校8所,规范校12所。3所民办高中成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3所民办中专成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办学条件】2014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93.22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7.7%。重点启动实施了《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新、改扩建山区寄宿制学校68所,解决2.3万名学生上学的难题。年内,投入资金7.05亿元(其中中央、省专项资金5.61亿元),新、改、扩建校舍6.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5万平方米,购置了大批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筹集资金2596万元,将一批农村闲置校舍改建为幼儿园,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落实资金2983万元用于奖补城市幼儿园和民办园。继续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资20180万元,维修改造校舍4万多平方米。校园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5亿元,开工率103.42%,竣工率98%。报请市政府印发了《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提升计划》和《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工作】全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金总额达9亿多元,各级各类学校共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0724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12672套。1020多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多媒体教室7882个。新建标准化实验室60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2所、标准化图书馆100所、省级一级图书馆39所。全市“网络视频教学互动与研修系统”覆盖全市中小学;建成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1所,省级示范校14所、实验校45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41所、实验校181所。

 

【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师德教育为基础,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典型为榜样,以师德考核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师德建设机制。教师资源配置得到优化,通过整合组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推进教师研训一体化;并在徐水、定兴2个县开展试点。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完善了师德考核机制。17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56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市评选魅力教师53名、师德标兵177名。64705名教师参加了全员远程网络培训,21891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88%、99.63%和94.82%。形成了由106名特级教师、35名省级学科名师、165名市级学科名师、330名省级骨干教师、1599名市级骨干教师构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培训中小学校长5000余人次,选送200余名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选拔培养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107名、保定市中小学骨干校长135名。组织特级教师和学科名师讲学团到10个县(市)进行了讲学活动。选派53名校长到先进学校挂职学习,选派133名校长参加国家和省培训,承办了“校长国培计划”培训班,培训校长50名。招聘特岗教师1126人,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支教工作】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大力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帮扶工作。市直属中小学先后选派466名教师到9个贫困县开展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各县(市、区)先后选派1.2万余名教师开展县域内支教工作。通过常态化支教,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实现了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帮扶的全覆盖。

 

【学生素质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定市家乡文化进校园工作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高度评价,全省家乡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在南市区召开。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显著,游泳队、女子足球队和田径、健美操选手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获得金牌、银牌各1枚,健美操、游泳两项获得第四名,女子足球获得第九名。140名运动员参加河北省中学生运动会所有项目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艺术教育坚持普及、提高并重,学生艺术修养得到提升。1.3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强国梦、强军梦”国防教育征文比赛,7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受到省教育厅表彰。在国防教育演讲比赛中,获省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名列全省首位,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招生考试工作】全年市考试院组织各级各类招生考试近20次,各类考生总数50万人,其中51690人参加高考,14094人参加研究生考试,103413人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72185人参加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20395人参加自学考试,16110人参加成人高考,151649人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37663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17363人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为空军招收飞行员19名。全年圆满完成了各项招生任务,被评为全省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招生考试先进单位,连续第十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政绩突出单位”。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2项,市级奖励1项。

 

【教育公平建设】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50776名(其中保定市区19775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积极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认真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措资金1.21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5万人。继续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1580万元购置了食堂设备,8个贫困县1237所学校向26.7万名学生提供了营养餐。

 

【依法治教】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教育法制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新增15所学校通过第二批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复查验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对局机关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集中梳理,新制定制度5项,修改制度39项,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现有行政职权进行了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由3项精简为2项。组织清理专项检查6次,处理了23名违规办班的在职教师。开展了廉政文化教育周活动,全市560所学校、2100名教师、10万名学生参加了活动,演出廉政校园剧1200场,组织主题班会2500个,征集廉政作品5600个。开通政务微博“保定教育”,点阅量近70多万人次。受理961890群众反映134件、市长信箱197件、市长短信平台23件、网络问政平台68件、局长信箱438件,全部依法按时办结。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以开放的视野、积极的态度、切实的举措,扎实推进京津保教育合作,全市教育系统与京津名校、名企签订了8个合作办学项目,初步搭建了对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京津名企的平台。全年,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向京津地区输送实习和就业学生2万余人。

 

【校园安全管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总要求,坚持生命至上,预防在前,综合施治,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星级“平安校园”为抓手,狠抓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加大了物防技防建设投入,校园内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寄宿制学校普遍安装了周界红外报警及警卫室一键报警装置,完成1500个校园警卫室的建设任务,处置校园紧急突发情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排查整治各类校园安全隐患1500余处,确保了校园的安全稳定。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校车专项治理活动月行动,强化了日常监管,在保定主城区开通10条学生公交专线,惠及约7000名学生。专用校车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已投入新国标校车41辆,开通线路38条,试点涉及市区和10个县(市、区)的25所学校(幼儿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强化了对城乡结合部、农村边远地区及治安薄弱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防范工作,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各项课外活动】2014年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8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13756人次。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河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1个、河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名,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32名。市教育局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市教育局选送的《孝道歌》获得全省中老年才艺风采大赛“最佳表演奖”。

(陈铁深 侯文生)

 

 

教育·部分高校简介

 

部分高校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学校校部由保定变更为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施一体化管理。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690人,研究生7777人。全校共有教职工2961人。此外,以学校为主在保定举办的独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有在校生6533人。

 

【学科建设】学校围绕国际前沿和国家能源环境领域的战略性问题,成立了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模式、高起点地组建了环境研究院。学校全面开展学科调研,逐步推进文理学科振兴计划,新增公共管理(MPA)和应用统计(MAS)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经过多年建设相继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若干标志性成果,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使学校形成了集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一体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学校引进同时入选汤森路透环境与生态学和工程学两个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祥科、“青年千人计划”学者龚雁峰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李永平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杨勇平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卢宏玮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付忠广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杜小泽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60%。

 

【教育教学】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加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国家实验教学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了教师培训力度,建立了三级教学名师资源体系,全面构建能源电力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新增1个本科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2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云南电网公司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国际、国家级奖励375项,省部级奖励450项。其中在全国研究生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赛事中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生创行团队在34个国家参赛的“创行世界杯”大赛中获全球总冠军。学生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方面表现出色:学校男子足球队夺得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决赛冠军,多名学生先后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多个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获得冠亚军;大学生艺术团作为国家汉办推选出的高校代表赴美国大学举行高水平巡回演出,引起了热烈反响。学校发布了《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97.5%,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科学研究】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科研综合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全年科研经费总额达5.43亿元。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共计109项。科技成果产出取得新突破,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7项,其中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参与的“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围绕能源电力行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减排、能源与环境、核电等研究领域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深入推进“2011协同创新计划”,“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学校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排名和论文被引用排名继续提升;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及“教育部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学校共申请专利1115项,授权654项;立足地方需求,与河北省地方政府、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28项,经费1490.21万元。

(水志国)

 

 

【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学校占地2500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31所,4个公共教学单位,90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籍学生7.7万人,教职员工3300多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11个领域)。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8个河北省重点学科。

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6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1个。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学科专业建设】新增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个工程硕士领域,学位点种类达到21种,继续位居全省高校之首。3个专业增列为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接受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编制并上报了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方案。获省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近5000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获得河北省国防特色学科补助经费80万元。修订《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教学工作】协同育人深入开展,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办“生命科学菁英班”,与英利集团创办“英利实验班”,与河北建设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揭牌成立并实现首次招生。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研究生督学制度,健全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监控体系。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项、省级55项,大学生创业实践、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省级15项。

 

【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引进各类人才90余人,其中全职引进“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以及其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博士68人;双聘“长江学者”“青年千人”等领军人才和海内外拔尖人才23人,人才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新增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2个、领军人才2人,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专家、“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人才培养工程资助人选9人。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模范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等10余人。选派61名青年教师赴海外著名高校研修,选派55名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访学。

 

【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36项,创历史最好成绩,连续两年超过“985工程”高校平均水平,并实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承担教育部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教育厅重大攻关课题、其他部委及省社科联、教育厅项目491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4项,获奖总数及一、二等奖数居全省高校之首;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45项。自然科学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9项、科技部“973”前期专项1项,省部级课题130多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94篇;4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励;获发明专利授权27项。平台建设方面,建成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8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制定《建设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专项资金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审计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提升综合实力中期检查工作,承办“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联盟第二届书记校长圆桌会议。高质量完成“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新图书馆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通过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文明工地验收。

 

【社会服务】河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为第六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被河北省国防科工局等五部门认定为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通过河北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现场审查,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新一轮后勤服务托管工作,河大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办学条件】医学教学楼项目主体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科研实验楼工程获立项批复动工建设。新校区新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完成相关报建手续即将开工建设。推进“绿色校园”和信息化校园建设,办公系统自动化开始推广,数字图书资源和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获评“全国古籍保护先进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入选“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日本问题研究》入选“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中国社科院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出版社出版图书397种,获得“河北十佳图书”奖1项。

 

【校园文化】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获奖项目38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61项,省级奖励126项。1个团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百强,1名学生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学生创业实践、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15项。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4.88%。扎实推进寒暑期社会实践和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各项工作,连续14年被授予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运用新媒体引导服务青年,重点建设“河大青年”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学校团委获得2014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生会当选为河北省学生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团体。

(高新文  苏国伟)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始建于1902年。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签署共建河北农业大学协议,河北农业大学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并成为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继续获得“河北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共有五个校区:保定东、西校区,秦皇岛校区,定州校区和渤海校区,校园占地30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9000余人,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10余万册,仪器设备价值4亿多元,附属实验农场330余公顷,林场2700余公顷。

现设27个学院。设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6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7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出版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等学术期刊。

 

【学科建设】新增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艺术硕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物理学、风景园林、音乐学3个学士学位授权点。对11个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给予为期三年的资助建设;争取省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3000余万元;园艺植物资源与细胞学研究创新平台、林木育种与森林保护研究创新平台,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10名博士到校进行博士后研究,1人获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

在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发布的中国各地区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园艺学、作物学2个学科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等11个学科专业入选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教育教学】全面开展了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制定工作,试点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标准的制定顺利完成。“地方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立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6项,招生考试重点改革项目1项。5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获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制定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硕博连读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研究生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基本建立。4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人教育录取新生3435人,毕业学生3243人。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新型职业女农民、新疆巴州及兵团干部等300余人。全年共培养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1773人,硕士研究生748人,博士研究生31人;毕业生中有1069人考取硕士研究生,3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制定了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组建了1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承建的3个省级研究机构(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通过论证;依托本校建设2个研究基地通过验收;2个研究中心入选首批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科技创新平台、1个创新团队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新立各级各类课题397项,到位科技经费1.2亿元;鉴定科技成果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6项;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授权专利63项,三大索引论文382篇,2篇论文分别在《自然通讯》和《自然遗传学》发表。梨创新团队获“2014年度华耐园艺科技奖”,枣产业科技创新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棉花品种与产业化团队获“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2名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6位教授获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李保国教授被中宣部作为全国“最美科技人员”推荐报道。

邀请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80余场,主办、承办大型学术会议10余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林果研究》分别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特色科技期刊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获2014年农业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奖。

 

【“太行山道路”】与北京汇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卓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农垦总公司、滦平县、博野县、任县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12项。签订横向科技合作项目124项,合同经费近2000万元。转化专利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成果10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建立学校新农村建设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3个。教育部划拨资金60万元支持该校6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为阜平、枣强等县编制了家庭手工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规划。开展了坝上蔬菜、畜牧、草业、食用菌、资源利用等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派出专家、教授科技服务团500余人次,在20多个县开展科技指导与培训,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630余人,新型职业农民151人。科教兴农中心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41位国家、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围绕55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先进技术集成示范,鉴定科技成果24项,研制新饲料、新肥料5种,新型生产设备和农机具6种,获得专利授权15项。初步形成了15项新技术或技术模式,3项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审定。建立技术示范基地4个,推广、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30多场,培训农业技术骨干和农民示范户1.95万人。

 

【学生工作】实施“领航工程”,加强新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实行专职教师兼任学生工作参事制度,11名专职教师担任学生工作参事,34名在读研究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工作。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老师”主题活动。推进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党员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学校获河北省第三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特等奖。

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8项,其中获得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1项,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2项。在省第十八届大运会上,学校体育代表团获得本科院校团体总分第一名。

举办以“招聘半月谈”为主的大型就业市场25场、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59次,接待用人单位10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3.5万多个,就业服务网年访问量48万余次;为全校2014级、2011级1.5万余名本科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发布了学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安排勤工助学固定岗位1400多个,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406人;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200多万元,帮助1547名贫困生取得助学贷款。为239名低保家庭和6名残疾毕业生申请就业求职补贴24.5万元。

 

【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与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共同开展的“中荷园艺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进展顺利,合作举办的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斯洛伐克尼特拉农业大学、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语言和预科学院、韩国湖南大学、汉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了商务部2期援外培训班的培训任务,共培训来自亚洲和非洲15个国家的学员47名。全年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61人次到学校进行访问交流,派出教师131人次赴国外境外进行交流合作。

 

【师资队伍】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实施新入职教师导师制、举办青年教师说课大赛、教学观摩、开展“如何上好一堂课”研讨活动等途径,提高了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启动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首批选派的62名中青年教师已陆续派出。招聘师资23人,其中博士12人。2名教师入选河北省高端技术人才,1名教师入选河北省第四批“百人计划”,2名教师获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名教师入选河北省第二批巨人计划,6名教师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专家,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保障体系】按照现代大学制度要求,起草制订了学校章程。梳理、修订完善已有制度,新立制度31项。健全渤海校区机构设置,明确了渤海校区人员、课程、实验室归属。完成了节能监管平台一期工程的建设与验收,监测平台已进入试用阶段;完成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各类维修、改造工程98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现代农业实习实训中心”项目已由省发改委审批立项;“工程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规划方案已进入施工图审查阶段。

完成了校园网软硬件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部分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启动了校园视频监控、车辆出入校园智能管理系统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水平。采购图书12.3941万册,购置中外文数据库8个。实现了“图书全开架借阅,读者无障碍进馆”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作为教育部新增10所《中华再造善本》及续编配送高校之一,获赠价值600余万元的《中华再造善本》系列丛书1.34万多册。

加强法制、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开展了校园秩序整治工作,增配了反恐防暴装备;完成了全校消防设施设备全面维修、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外包招标工作,开展了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活动,保障了校园平安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吕宏玉)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金融人才重点培养基地,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办的保定银行学校,历经河北财金学校、河北银行学校、保定金融专科学校、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7年,更名为河北金融学院。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人才,现有80余位校友担任各省银行副行长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业界誉为“金融黄埔”。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金融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70万册(种),报纸、期刊1240余种。金融博物馆是省内高校规模最大的货币金融类主题博物馆,馆藏资源5000余件。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留学生共计1.2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3.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90.3%。学校设有10个教学院(系)、4个教学部和研究生部,开设有1个硕士专业、23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各学科专业交融互补、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重点(重点发展)学科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教育教学】学校向教学要质量,推行“小班教学、小组研讨、互动实践”的新型教学方式;向课堂要效率,推广“翻转课堂”等参与式、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向合作要素质,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120余项校企合作协议,组建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系列特色班;向实践要能力,统筹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成功获批国家级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省内录取分数线达到一本线,省外录取分数线连创新高,位列河北省同类院校首位;学校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项目,获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55项,省级奖励93项,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构建“大学生创业实验区—大学生创业基地—保定大学科技园”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被确定为河北省唯一一所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毕业生具有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行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相契合的“三高一契合”特点,入选全国就业50强高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学校制定《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经费导向作用;遴选增加校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发展学科2个,优秀基础学科2个;高水平通过投资学等3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完成15门精品资源课程转型验收;启动第二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遴选。

 

【科研工作】学校立项课题301项,同比增长30%;科研到账经费同比增长37%。新增河北省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社科研究基地、河北省智慧金融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保定市金融研究中心等3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和金融扶贫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等9个校级研究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协同作用初步显现,影响力不断扩大。

 

【对外交流】学校成功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3所国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开放办学逐步向“高水平大学”“高层次办学”和“高端资源引进”转变。学校共有22名教师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录取人数居河北省之首;共有65名学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校际交流平台等渠道出国学习;启动辅导员海外研修计划,首批辅导员成功派出;深入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战略,与河北省联社、保定银行共建培训学院,拓展短期培训领域,全年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得到培训单位广泛赞誉,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海龙)

 

【河北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备案,以工科为主,工、管、经、医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位于保定市。至2014年底,学院占地面积817.2亩,建筑面积2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24万元,图书馆藏书73.8万册,国内外期刊杂志610余种,电子图书929GB,电子期刊1.2万种,现有在岗教职工541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2%以上,在校生9500余人。学院设有董事会、院务会、院党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学院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单位有五系两部: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与艺术系,公共课部、培训部;教辅部门为现代教育中心、图书馆。目前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会计学、环境设计等19个本科专业和35个专科专业。学院构建与机械、汽车、财经、建筑、信息艺术等专业相对接的实践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化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综合体育场等设施齐全,设备一流。建院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内外数千家企事业单位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

至2014年,共收集整理本科专业课程78门、公共课20门、核心课程77门,分别装订成册;组织开展了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共评选出3个本科、3个专科;新建校外实习基地4个,其中包括长城汽车公司和民生房地产公司等大型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启动了首届“河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计划”,共计报名9项,经过专家评选,4项被列为校级重点项目报送省教育厅。

成功组织了国家级课题《产业文化育人校企嫁接型职业经理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子课题开题仪式,本院被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确定为“产业文化育人校企嫁接型职业经理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校”“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基地”“陶行知学院教学基地”;完成了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保定市文广新局对内部刊物《河北科技学院教学与研究》的年检工作;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修订《河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举办了学院第四届科研奖励大会;组织申报厅局级课题12项,完成8项厅局级课题结项工作;完成了2013年院级14个教改课题的结项和2014年14个院级教改的立项评审工作;全年共举办72场学术报告会,其中20场为外聘专家学术报告会,52场为校内专家报告会。

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年共计发放国家助学金376.45万元,资助学生1681人次;评选国家奖学金1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31人,奖励金额124.3万元等。2014年,本院实际招生3412人;共有毕业生1209人,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5.04%。

(王世颖  何雷)   

 

 

【保定学院】保定学院创建于1904年,始称“保定初级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几易其名,定名“河北保定师范学校”。1978年改建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升格为本科普通高校,定名“保定学院”。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规划占地1220亩,建筑面积34.32万平方米,现有26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500余人。学院拥有物理、化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心理、语言等8个类别的实验室,单价10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721.37万元,并建有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19万册,数字图书48万余册,期刊1200余种,全文数据库12个。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2014年,学院继获“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后,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学院党委被评为河北省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宣传部被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团委被授予“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院审计室被评为“河北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1008人(专任教师6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6人,副高级职称25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75人,另有在读博士1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22人,外籍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省社科优秀专家3人,省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6人,省师德标兵2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3人。2014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4人,2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赴海外(含港澳台)访学4人,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程进修130余人次。本年度,学院获评省模范教师1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市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市职业道德模范1人、市教育发展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市文化建设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市师德标兵2人。

 

【教育教学】学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按照合格评估目标任务分解的要求出台一系列文件,做好各项评估准备,12月完成评估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等各项工作。通过迎评促建,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本年度,学院新增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科学教育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艺术教育”上线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站——“爱课程”。学院完成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54项,校级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立项26项。

 

【科学研究】学院成立特色经济植物遗传育种与栽培应用等14个科研团队,共资助经费61万元;邀请专家对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和省市教育科学课题进行督导检查,提高项目完成质量;举办教授博士讲坛学术报告13期,参与师生2000人次;完成院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学院共有101项市厅级以上课题获准立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3项、市厅级课题77项。签订横向课题7项,到位资助经费446.1万元。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24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57篇;出版著作11部,其中专著1部,编著5部,教材5部;专利2项。

本年度,学院2项成果分获河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项成果分获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1项成果获保定市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11项成果获保定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1人入选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评保定市教育发展研究优秀青年专家1人、保定市文化建设研究优秀青年专家1人、保定市经济研究优秀青年专家2人、保定市管理研究优秀青年专家2人。《保定学院学报》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报《保定研究》专栏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学生工作】全年共招收全日制本专科生4370人,其中本科生2663人,专科生1707人。录取分数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生源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本、专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89.2%和87%。9名学生入选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7名学生入选“三支一扶”,45名学生入选“特岗”项目,56名学生应征入伍,618名专科生通过专接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全年共发放奖助学金1267.9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18.4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232.5万元,国家助学金1017万元;发放勤工助学岗位津贴151.51万元。197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无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

本年度,学院学生在第四届“花样年华”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中,原创短剧《格桑花开》获剧本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导演奖等三个奖项。学院合唱团作为河北省唯一参赛代表队,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优秀奖。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中,学院多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第十八届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学院代表队获得田径单项金牌5枚,打破3项院纪录,并取得甲组团体总分第九,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学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第六届河北省舞蹈大赛中,学院学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培训工作】年内学院共培训“国培计划”教师79人、农村校长50人,获河北省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学员网上匿名评估第一名、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评估第六名。

 

【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2013年12月以来,学院百余名毕业生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河北日报》、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中青在线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转载。五四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长袁贵仁,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等相继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等先后专程到学院调研。中央文明办授予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群体荣誉称号。在光明日报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团体”。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赵艳菊家庭获全国妇联“最美家庭”提名。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在学院联合举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在全省部分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事迹报告会17场。

(李冠楠  齐卫东)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79年2月,是隶属于保定市政府的一所远程教育高等学校,在业务上接受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指导。2010年7月,获得“全国首批示范性市级电大”殊荣。至2014年,学校已成为一所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面向全市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形成了以市电大为中心,21所县级电大为基础,天网、地网、人网合一,功能完整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网络,校园共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亿元。拥有在职教职工1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1人,高职61人,中职72人,初职38人。开展非学历教育和本科、专科、中专学历教育,开设法学、经济学、文学、医学、工学、理学等10大类126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9个,专科专业57个,中专专业7个,在校生40058人。本校以“服务保定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方面的优势,坚持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形成了以开放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8万余人,非学历培训12万余人,为保定市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成为保定市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平台。

全年各类办学形式共招生12326人(开放教育招生11324人,网络教育招生1002人)。其中,开放教育连续四年招生过万,占全省四分之一强,万人比和绝对值均位居全省第一,第3次评为国家级开放大学招生工作优秀集体(全省唯一),获全省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招生工作一等奖和优秀集体、网络教育先进集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电大系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本校遵循“因地制宜,点面结合,丰富多彩,为民实效”的原则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被中国关工委授予“河北省保定市家庭教育指导站”,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速录师人才认证培训考试点”(河北首家),“321和谐心理教学基地”落户学校。

为推动县级电大的发展,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县级电大自身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市电大系统办学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各县级电大在办学投入、硬件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受到上级电大认可,涿州、定兴、曲阳电大荣获“河北电大教学先进集体”称号。

(柳颖  薛玉琪)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9月由河北保定农业学校和保定市财税干部中专学校合并组建,2013年原保定市财贸学校并入学院,隶属保定市政府。2010年被评选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现有东、西、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20亩,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700人;有专任教师465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84人,博士2人,硕士26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0%以上。学院固定资产总值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743.5万元。建有16个实训中心130个实训室,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拥有各类图书资料102.34万册。建有覆盖学院所有建筑的校园网和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有教学用计算机3539台,有合计4917个座位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

学院设有农林与生物工程系、畜牧兽医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商务技术系、传媒艺术系、艺术设计系、贸易与旅游管理系等10个系,开设了涉及农林牧渔、制造、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与传媒、土建、交通运输、旅游、纺织服装、生化与药品、文化教育等11个高职教育专业大类中的22个专业类别共计48个专业。经过专业结构优化整合,现已基本构建了14个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群,实现了与保定市主导产业的对接服务。如汽车类、机械类、自动化类专业群实现了与保定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和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类产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对接服务;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类专业群实现了与现代农业及三农的对接等,面向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已经成为学院的基本办学理念。

全年省级课题立项9项,市级课题立项45项,结项45项,获市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22项;获国家专利2项;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著作)10部。深入实施“双百工程”,选派教师进厂入村,开展科技下乡、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农业技术类人员科技培训”等项目,培训农民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5500余人次;专业教师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农民900余人次。2.为企事业单位拍摄电视片8部(集),举办高、中级摄影师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200余人次。3.为涞水县南义安村建设“文化长廊”,绘制墙体画700长约2000平方米。4.为保定市县大型建设项目提供项目咨询和技术咨询服务50余项,完成50000余平方米的住宅工程造价鉴定工作,完成省内多个景观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并为张家口申奥工程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5.开展创新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导游资格口试评审、考前培训等各类培训4000人次。

学院的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取得专项建设资金760万元;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取得专项建设资金420万元,2个专业获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称号;5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量居同类院校前列

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授予本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被评选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院被北京军区评选为优秀军训院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保定市工作实绩突出单位、文明单位、省级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等。

(王胜杰  张彤)

 

 

 

【冀中职业学院】冀中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和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保定市政府。2006年7月由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定州分校改建而成。学院2014年在编教职工218人,在校生3217人。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学院图书馆藏丰富,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保定,面向河北,对接京津,辐射全国,围绕汽车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主导产业。学院设“五系一部”: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艺术系、学前教育系、公共教学部。共开设有29个高职专业、6个中专专业,拟开设6个五年一贯制专业,涵盖了制造、电子信息、艺术、财经、旅游、教育等6个类别。本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专业。2014年,本校各类招生共1006人(其中统招录取418人,单招422人,五年一贯制录取91人,中专录取75人),维持了在籍学生的规模,为学院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学院不断探索就业新思路、新举措,多方协调,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下功夫。至2014年10月底,本院2015届毕业生已全部实现顶岗实习,分别被北京幼儿教育集团、长城汽车集团、宏昌天马、福州六合、北京汽车集团、李尔汽车等大集团、大企业预订,大大拓宽了学生实习就业渠道。

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75篇,立项科研课题23项,进一步浓厚了本校的科研氛围。在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本院《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负迁移现象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等四项课题荣获优秀成果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获得全国征文二等奖。年内,学院被保定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科研型学校”。

(霍亮  刘春哲)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学校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创建“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坚持高端站位,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完成了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招生就业等各项任务目标。学校地处涿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校园占地共400亩(涿州新校区300亩、定兴校区100亩);基础设施完备,教学设备齐全。学校有教职工28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8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1人。学校设有学前教育系、艺术教育系、人文社科系、基础教育部4个系(部)、1个教师培训中心,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初等教育(文科方向)、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体育教育(学前方向)、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英语(学前方向)、舞蹈表演、美术(插画方向)10个专业。在校生3201人,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生2063人,高招大专生1138人。学校被中国教育发展协会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佳优秀高等专科学校”。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常规管理,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汇报课、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五个改变”教改精神。加大师生业务学习和交流培训力度,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国家、省级学前教育专业研讨会、培训班等。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对中青年教师先后进行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专业成长等校内培训;组织专业理论课教师下园实践。组织参加“全国学前与初等教育音乐教育专业2014年技能交流比赛”,其中本校教师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5名,本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学前教师教育案例”比赛中,王然、张春荣、郭素芬获得三等奖;在“2014河北省高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上,学生石江珊获得二等奖,李娜获得优秀奖;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竞赛活动。

全年共出版论文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25篇,17人次获有关学术奖励。组织2014年度课题的申报3项,组织本校科研成果参与社科评奖11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子课题25个、市级科研课题6个、校级科研课题5个。

完成了幼儿园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市级培训任务,先后培训幼儿教师1300人,比上年增加41%。还完成90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的送培到县任务,此次培训共涉及三个地市的7个县市。深入幼儿园进行幼教工作调研和指导,组织入园35人次,地域覆盖保定、邯郸、张家口、承德等市、县,利用专业优势服务于社会。

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先后组织2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有260多家用人单位与本校500多名毕业生签署了就业协议书,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王跃杰)

(编辑:admin)
  • 上一篇:金融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