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易县民间文艺

更新时间:2012-09-05 09:18:00点击次数:323488次

易县的民间文艺门类众多,有高跷、大头、太平车、音乐、南乐、十番、旱船、秧歌、舞狮、龙灯、武术等40多种舞蹈音乐花会形式,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哈哈腔等20多种戏剧形式。

西陵摆字龙灯

清西陵摆字龙灯以西陵镇忠义村为最佳,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字形而得名,又因为龙体分节而有“节龙”或“断龙”的别名。据传说,清西陵摆字龙灯是清乾隆年间成立泰陵(雍正皇帝的陵墓)衙门时,由承德离宫带来的,当时是整龙,为纪念雍正皇帝在位13年而断成13节。光绪年间由泰陵衙门转到泰妃陵(雍正的妃子陵)衙门(即今之忠义村)。清西陵摆字龙灯由13节龙身和1个领龙绣球组成,每节龙身由细绳和竹环相连,身断形不断,与传统舞龙有明显区别,并依靠变化队形,组成4个字的吉祥祝福词组,营造出喜庆和谐的氛围。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清西陵摆字龙灯是西陵守陵衙门之间拜年时的花会表演。一般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起会,从守陵人员中挑选身强力壮、反应灵敏的青年男子为舞者,由老一代传授队形、字谱和必要的基本功,正月初四正式出会。在清朝时,首先给泰妃衙门的官员拜年,然后由官员率领到泰陵衙门拜年。拜年时先摆出“正大光明”、“立(利)见大人”,接着摆其他恭维长官的字样。然后再到各陵衙门拜年。民国初年仍沿此习,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真正传入民间,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一种民间舞蹈。2008年6月,摆字龙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

十番会

在易县的东韩村和后部两村,有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花会,名叫十番会,是以合奏演出为主的音乐类花会,以演奏人员众多、场面宏大而闻名。十番会又有武十番、文十番之分,武十番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演出时锣鼓喧天,所以人们称之为“吵子会”;文十番以丝竹乐器为主,演奏起来温文尔雅,流行于易县,而以东韩村和后部最具代表性。2008年6月,以“东韩村拾幡古乐”的名称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

东韩村和后部及十番会与清西陵的营建有关。原先东韩村并不大,村名叫韩村,建雍正帝泰陵时,在此建了驿站,不少满族人和汉军旗人,迁到这里居住,人口迅速增加,分为东、西、南、北四韩村。后部村是因建泰陵时,在这儿建有营房,住着直属各地为建西陵当差的官吏和民夫差役,有不少人在此落了户,起初叫泰陵礼部,后来改名后部营房,到辛亥革命后改名后部。东韩村人顾勋(字善堂),在清宫里是一名乐师,年老回家后传于本村,后由本村鞠某以文十番教授后部村的工、礼二部营房差官,充当清西陵内务府奏乐祭祀皇陵的承差,之后传入民间,至少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就已流传到易县民间。文十番演出人最多时有108人,不仅有各色能演奏文、武场的乐器,还有其他乐队所不具备的仪仗队,队前各色旗帜飘舞,有两面门旗、两面引路旗、两面龙旗、两面凤旗、两面飞虎旗、两面清道旗、四面杆枪旗,还外带十面幡旗。因有十面幡旗,又称作十幡会。除了旗帜,还有开道锣、三眼铳、提炉、宫灯、八角灯等各种执事不下四五十位。

十番会的乐器种类更是繁多,文堂乐器有笙、管、笛、云锣、轧筝(俗称压琴)、四胡、弹簧(似京二胡)、二胡、提琴(似板胡)、弹拨乐器有扬琴(俗称打琴)、琵琶、月琴、八角琴、三弦、火不思(胡拨)等。武堂有点鼓、朴钹、哑喧、镲各子、星(撞钟)、小铴锣、板等。

十番会演奏的音乐叫做十番乐,曲目种类极多,现在仍流传的有60多种,多是套曲,有名的如\[莲出水\]、\[松花香\]、\[雪梅花\]、\[上孤坟\]、\[一江风\]、\[灯月交辉\]、\[采猎\]等。这些曲目演奏起来典雅、优美、舒缓、韵味十足,有江南丝竹乐的风格。

东韩村和后部的十番会有所区别,以东韩村为代表的突出宫廷音乐,以后部为代表的突出民间音乐。这两大系统的曲目、音乐风格、乐器的配置大同小异。

十番会演奏时,乐师们头戴红帽,身穿绛紫色箭袖长袍,腰束博带,足登粉色官靴。仪仗队门旗金绣黄龙,十杠花幡也都是五彩丝绫所制,显得雍容华贵。每年易县洪崖山后土庙会,十番会都要去演奏娱神,演奏的盛况居各种民间花会之首。十番会主要的演出场合是庆贺节日民俗活动和庙会,而且独立演奏,不与其他乐种同场演出。一般也不去给民间的红白喜事演出,只有会员去世时,才举行祭奠式的演奏,以寄托哀思。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