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易县—古建筑

更新时间:2012-09-05 09:14:00点击次数:322173次

燕南长城

燕南长城约筑于周安王二十二年、燕厘侯二十一年(前380)之后,该年齐伐燕至桑丘(今徐水县清河北岸之空城),韩、赵、魏三国伐齐亦至桑丘。此时燕国最大的威胁是齐国,即沿南易水一线筑长城。西起易县,历徐水、安新、雄县、文安,至大城县大清河、子牙河、古黄河会合处,长约250公里。在易县境内,西起狼牙山东侧仁义庄西之科罗头第二个山峰,沿南易水(瀑河)北岸往东,经柳泉、塘湖、邓家林、阳城村、尉都、黄金庄、曲城,入徐水境。这条长城线上曾是重要的古战场。宋辽20余年战争中,辽军多由此南下。目前,易县境内残存的三段长城约300多米左右。

紫荆关长城

紫荆关汉为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曰金坡关,金元以来以山多紫荆树改为紫荆关。在易县县城西45公里紫荆岭上,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蒲阴陉。南有盘道之险,北负拒马河之流,控扼西山诸关隘。进以浮图(峪)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成为犄角之势。为畿辅屏障,1996年1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荆关有东西二城相连,在拒马河南岸。东城设文武衙署,西城为驻军之所。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西城隔水相望,呈犄角之势,两城以铁索相连,为关城之前哨。关城东、西、南三侧墙外有墙,北墙下临拒马河,依山面水,形势险要。紫荆关关城总长11000多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关城有东西南北门,北东南三门皆在东城,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因城墙外即是拒马河,故北门东开。该门系瓮城建筑,瓮城内有二门,西门通西城,南门通东城,俗称北三门,门有匾二重,上书“河山带砺”下重书“紫荆关”。第二门额匾书“表里河山”。南门三重,外门称南天门,门额书“畿南第一雄关”。东门额匾书“紫塞金城”。古代文人描述这里“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

该关原有参将署(后为副总兵署)、守备署及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真武庙、泰山行宫、观音院、碧峰寺与丁起宗祠等祠宇。关城两侧翼城墙向左右延伸,往西经盘石口与浮图峪城堡相连,长达35公里。往东经奇峰口至桑园20公里,沿途各口建城堡。明代设盘石口、奇峰口把总,分统东西各口。往南、北皆有墙、楼,布于崇山峻岭之巅。紫荆关自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即可对外指挥长城干线的战斗,又可依自身的防御体系独立作战。

明正德三年(1508)设参将,九年改设副总兵。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移副将于正定,改参将驻此,辖白石口、广昌营、浮图峪、乌龙沟、宁静安(庵)5营。

圣塔院塔

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县城西南1.5公里的荆轲山上,又称荆轲塔,为原圣塔院寺内建筑,约于辽统和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1005~1009),奉萧太后之令而建,辽寿昌末至乾统二年(1102)重修。明万历六年(1578)重修,以明御史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称荆轲塔。清代又有重修。圣塔院的围墙及寺内钟楼、大殿等建筑,在20世纪40年代尚存,大殿内从明朝改祀古燕国义士田光、荆轲、樊於期等人的塑像,又称“三义庙”。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后人在当年太子丹专设的荆轲馆旁筑荆轲衣冠冢,遂称此处为荆轲山。现存塔和明代重修塔铭、清《重修圣塔院记》碑及熊文熙题“古义士荆轲里”碑。人们追慕荆轲的侠义之风,古时每逢清明节,都要在塔上张挂白幡,设有三牲祭祀,招荆轲之英魂,故又称此塔为“招魂塔”。

塔为八角十三层,通高25.36米,砖石结构,实心。最下为束腰须弥座,砖雕双抄五铺作斗拱,上承托栏板和望柱,再往上为四层仰莲。束腰八角施雕花石柱。第一层塔身较高大,仿楼阁式,东、西、南、北四正面辟拱券门,门上雕出圆形铺首,余面为直棂盲窗,八角均施塔柱,檐下施单抄四铺作斗拱,斗拱下饰如意方头。第二层以上均为叠涩檐。塔刹为十三层相轮、圆光刹尖,结构齐全,上丰下锐,为明代大修之作。后经多次修茸,仍保留辽代风格。1986年打开塔的天宫,发现了纸质《大般涅槃经》和部分残损的《地藏经》。并于当年对塔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庵双塔

位于易县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在易县县城西偏北25公里,建于太宁山积翠屏下的双塔庵内。双塔庵因双塔而得名,现僧房、佛殿已毁,仅存双塔。

东塔始建于辽,虽经明万历年间重修,仍基本保持辽代建筑风格。通高17.4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双檐斗拱,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每角置力士像,每面由间柱分为两块,雕有祥云、金鱼等图案。束腰上端为砖雕斗拱承托勾栏,勾栏上雕刻多种图案,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内为方形天宫,覆斗顶。正面两侧斜面上各有一砖雕菱形棂条的假窗,每角有一砖雕七层小塔。檐下为砖雕斗拱,椽飞承托檐头,上盖瓦垄。由第二层起,以上每层叠涩四级托檐,上盖瓦垄,木质角梁。塔身由第一层至十三层的宽度变化不大,所以整座塔呈上下基本等宽的立柱,使塔看起来古朴厚重。

由东塔向西南约30米处,三面环崖,只有一陡峭的栈道可通其上,地势险峻,而西塔就建于此,西塔高10.58米,平面六角,高三级,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砖砌,束腰每角有相对飞天,背面辟门,侧面置砖雕盘龙及直棂假窗,每面檐下饰如意头,束腰上置双抄斗拱,上为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出檐三层,第一层正面辟门,内有佛龛,门券上雕有相对飞天。对面辟砖雕假门,其余各面置砖雕假窗或砖雕盘龙首,每角均有砖雕塔柱。第二、三层为檐式结构,均为叠涩砖承托檐部,上承塔刹。塔刹自下而上为砖砌覆钵及相轮十三层承托仰莲、宝光。与东塔相比,西塔显得灵巧轻盈。

1993年7月,双塔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另塔旁还有明万历《大明重修双塔碑记》、《重修双塔寺记》两通残碑。

燕子塔

位于易县县城南的燕子村西,原建于观音禅寺内,又称观音禅寺塔。因位置在燕下都西城的南部,当地传说是为了纪念燕国太子丹而建。燕子塔为砖结构,通高16.5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建筑。塔基为束腰砖座,束腰雕有花纹。首层塔身南面辟门,门内原有石雕佛像,东西北三面做砖雕假门,斜面为直棂假窗,檐下出四铺作斗拱,做出椽飞,檐部以黑筒板瓦封顶。二至十二层较短,檐下出四铺作砖雕斗拱,塔檐由上下各三层叠涩砖砌而成。第十三层塔身较高,南面辟门,北面原嵌有石佛,其他各面为素面。塔顶为布筒板瓦顶,上为莲花座,造型精美。关于塔的建筑年代,因未发现确切的记载,从塔的造型及斗拱来看,有的专家认为,此塔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时定为金代。

燕子塔与荆轲塔、血山镇陵塔、黑塔、白塔,有“五塔镇燕山”之说,这五座塔都位于易县城南或西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燕下都附近,连同燕下都遗迹,形成一片可观的文物群和文化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在燕子塔前已经建成小型公园,南面筑起黄金台,公园中心矗立有燕昭王雕像,周围植树木花草,成为游人体味燕文化的场所。

千佛宝塔

在易县狼牙山东南、龙门水库北岸西山北乡塔峪村村南有一座龙泉大历寺,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清顺治年间在寺院建千佛宝塔。寺院古建筑只存千佛宝塔。新建筑有千佛宝殿、念佛堂、寮房、斋堂、僧舍。千佛宝塔位于千佛宝殿东面20米处,据塔上铭文记载,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7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为砖砌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缠枝花卉。须弥座上承勾栏,勾栏为砖雕人物、卷草、花卉、麒麟、马、鹿、狮等动植物,栩栩如生。塔身第一、二、三层南面辟门,可以攀登,四层以上为实心塔。第一层、第七层檐为仿木结构,有砖雕檩、椽飞承托檐部。第二、四、六层则雕成仰莲座承托檐头。第三、五层砖雕斗拱承托檐部。第一层出檐上各脊有脊兽,檐下南门楣雕成二龙戏珠状。门上方镶嵌一石匾额,上刻佛像三尊,下刻文字,正中为“千佛宝塔”四字,上款为“大清国”。下款为“顺治五年季春”。四层刻有佛龛和佛像,塔刹为葫芦形。这座塔虽然建成年代较晚,形体也不算巨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如各层檐建造风格不同,用砖雕仿木结构,雕刻纹饰精致华美,可称珍品。1976年曾予以维修。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塔在当地民间被称作黄四娘塔,传说在很久以前,漕河里有一头水怪,经常兴风作浪,糟害庄稼,侮辱妇女,吞食幼儿,乡亲们恨之入骨,却一时想不出除掉这个妖魔的办法。正在乡亲们发愁的时候,从漕河上游划来一只小船,使船的是一位如花少女,自称黄四娘。水怪见到这位美貌女郎,登时怪眼圆睁,挡在船头,要少女嫁给它做夫人,要不就吃掉她。少女不慌不忙,看也不看这妖魔一眼,让它死了这份心。那水怪死皮赖脸的纠缠,少女要它发誓以后改邪归正才能成婚,水怪表演了一番虚伪的指天发誓,少女答应了它。就在他们的完婚之夜,少女用刀刺死了水怪,为民除了这一大害。然后黄四娘飘然离去。乡亲们都说黄四娘是佛的化身,是为这一方百姓解脱苦难来的,他们自愿集资建成这座宝塔,四时香火供奉。因这塔是为纪念黄四娘而建,所以叫做黄四娘塔。

清真寺

易州清真寺原建在易县北东村,明正统年间迁至易州城内里仁街。全寺分为前、中、后南北五个院落,明、清曾三次翻修扩建。寺前有汉白玉影壁,正门分为左、中、右三道汉白玉雕花圆形拱券式朱漆大门。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其中省心殿、礼拜殿为原建。各建筑物之间走廊衔接,雄伟壮观,别具一格。礼拜殿为硬山勾连搭式,面阔三间,进深有四座单体建筑相勾连,面积420平方米,前殿为六架梁卷棚式,中殿五架梁,后殿九架梁,最后为重檐四角攒尖顶(称为窑殿),各殿檐下均用斗拱,窑殿室内尚存藻井,前殿廊内装修为直棂格扇。此外,在礼拜殿前保存有隆庆六年《住持题名院记》和《掌教序列》碑刻两通,是对清真寺变迁进行研究的宝贵资料。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福寺

位于易县梁格庄清西陵行宫西侧,距泰陵4000米。俗称喇嘛庙,是清朝皇家陵寝御用寺庙,是清西陵的一部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春天,建成于五十三年(1788)冬。是乾隆皇帝悼念生母孝圣宪皇太后而建。永福寺坐北朝南,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牌坊、东西配殿阁、重檐碑亭、普光明殿、宝云阁等19座建筑,另有僧房、兵丁守护房12间(现已无存)。整座寺庙依山势修建而成,主体建筑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永福寺建成后,隶属朝廷理藩院直接管理,设常住永福寺喇嘛,专门从事陵祭仪礼。

寺内第一座建筑是两孔石平桥,石桥北面是寺庙的正门,称山门,因其内供奉有四大天王,又叫天王殿,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山门檐下前面墙辟三门,两石窗。进入山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层院,由三座建筑组成,正面是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殿内三尊主佛,正中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为燃灯佛和弥勒佛,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院内东西两侧有钟、鼓楼。

第二层院的门户是一架木石结构的牌坊。牌坊四柱三门,顶覆黄色琉璃瓦,中门石柱上阴阳两面各雕一幅对联。院中间是一座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盖顶的碑亭,面阔进深各一间,四面辟门,亭内有石碑一通,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碑文记述了永福寺的兴建缘由及用途。碑亭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配殿,均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

碑亭之北的普光明殿,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的殿宇。普光明殿相对于大雄宝殿又称为后殿,供奉密宗大日如来。在高达15米的殿脊上正中,有一座小巧的铜铸鎏金塔,为覆钵式喇嘛塔,普光明殿后面是第三层院,院内只有一座转角楼房,名为宝云阁,俗称藏经阁,是寺庙图书馆。阁为两层,每层19间,共38间。中轴线两侧,左右各有一组建筑,每组四排,每排僧房3间,灰布瓦卷棚顶,是过去僧侣居住的地方。

永福寺作为一座皇家御用的藏传佛教寺院,其建筑风格与普通寺院截然不同,其雕梁画栋,多选六字箴言等佛教内容,采用宫廷旋子彩画或和玺彩画的形式。不仅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而且宫殿宏伟、装饰华丽。它既是皇家殿宇,又是佛教殿堂,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永福寺建成后,道光十七年(1837)曾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缮。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对永福寺进行全面修缮工程。历时6年5个月,投资600余万元,使永福寺的所有建筑焕然一新,再现了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