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八章 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 音乐歌舞传古今

更新时间:2020-02-03 10:08:42点击次数:313612次

历史上的音乐歌舞

据传说和典籍记载,唐尧认为音乐能够宣导自然界的阴郁之气,调解人的情绪,所以他任命夔为乐正,主管音乐。夔仿效山林溪谷天籁之音,制歌作乐,还让人制成十五弦琴,演奏的音乐,鸟兽听了都翩翩起舞。

战国末期荆轲在燕下都与善击筑的高渐离结为好友。《史记》记载,易水送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虽然现在已无法确知荆轲所唱的曲调,但从记载看,应是一首具有很高创作和演唱难度,又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歌曲。“变徵”及“羽”在音乐上指两种不同的调式。由“变徵”而转“羽”,是说歌曲转换了调式,并且引起听者强烈的情感变化,这说明当时音乐(包括歌曲)创作和演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而且听者也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秦汉时期,宫廷都设乐府,到汉武帝时乐府进一步加强,而且“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李延年出身乐工,长于音乐创作。《史记》记载“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李延年曾为司马相如等所写的诗歌配曲,为《汉郊祀歌》10章配乐。又仿张骞传自西域的《摩诃兜勒》曲,作“新声”28解,用于军中,称为“横吹曲”。这种将西域音调改编为新曲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李延年作曲艺术的高超水平,也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交流。李延年是中国历史文献上最早在作品上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并借鉴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还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

西晋时的刘琨不仅是一位将军和诗人,也是一位音乐家,他创作了《胡笳五弄》,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调,带有北方游牧民族乐曲的旋律,表现塞外大漠的高远与苍凉。他带兵驻守晋阳(今山西太原)时,一次被匈奴军围困,刘琨乘月色登上城楼,高歌思乡之曲,到半夜时又吹胡笳,匈奴军士听到悠长凄婉的胡笳之音,想起了遥远的家乡,禁不住唏嘘流涕,军心动摇,不得不撤走了重围。

隋代音乐家卢贲,隋文帝时上表改定宫中音乐,奉诏删定周、齐音律,著有《乐书》。隋唐音律家祖孝孙,隋开皇年间任协律郎,参定雅乐,曾奉命向南朝陈山阳太守毛爽学习“京房律法”,并曾建言用“三百六十律”。入唐后,唐高祖诏祖孝孙与协律郎窦琎等修订雅乐。祖孝孙又以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乐》。以12月各顺其律,旋相为宮,制12乐,合32曲、84调。至贞观二年(628)乐成。

在乱纷纷的晚唐五代,音乐也没有远离人们的生活,从曲阳县五代时期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散乐图浮雕中可见一斑。这组汉白玉石彩绘浮雕,描绘的是由15人组成的一个乐队,表现了乐队正在演奏的场面。其中右边第一人着男装,手持一结有彩带的长杆,似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全为女性,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她们演奏得相当投入。乐队指挥下方有两小儿,似乎是在伴舞。

现代的音乐歌舞

进入现代,保定音乐界代表人物首推张寒晖(19021946),他是定县(今定州市)西建阳村人。1919年在保定读书时开始写作白话诗和剧本。1922年考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后又考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192910月,与熊佛西、章泯等人组织成立北平小剧院,任剧院执行委员会组织部主任,并创作了三幕话剧《黄绸衫》。1936年夏在西安从事教育及戏剧导演等工作。是年秋,创作了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成为动员千百万人民英勇抗战的号角。周恩来曾亲自指挥东北军和西北军军官唱这首歌曲,并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说:“成千成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深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张寒晖1942年到延安后,填词创作了《军民大生产》等歌曲,深受欢迎。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建立后,一大批音乐工作者从延安等地来到边区,和本地文艺工作者结合,推动了边区音乐歌舞活动的蓬勃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开展得极为广泛和深入,流传的歌曲不下几百首。歌曲创作非常活跃,一些优秀歌曲,如徐曙作曲、胡可作词的《八路好》,张达观作曲的《军队和老百姓》,卢肃创作的《团结就是力量》,李劫夫作曲、方冰作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不仅在当时响彻晋察冀边区,而且一直传唱至今。

根据地的舞蹈活动也空前活跃,各剧社和文艺团体几乎都有舞蹈队(或歌舞队)。舞蹈活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改造民间舞蹈。边区原有多种民间舞蹈,如跑旱船、秧歌、霸王鞭等。抗战开始后,边区文艺工作者对传统舞蹈进行了改造,充实了抗战内容,并对作品结构、表演方式都进行了改革,很受边区群众欢迎。二是继承红军时期的舞蹈传统,在红军舞蹈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表现新内容的舞蹈创作和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歌舞成为人民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使许多专职音乐歌舞创作者、演唱者、表演者脱颖而出。民间音乐歌舞进一步焕发光彩,现代音乐舞蹈更深入、全方位地融入人民生活。

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历来是大众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定的民间传统器乐分为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和丝竹乐。鼓吹乐,在民间俗称“鼓吹班”“吹歌会”“音乐会”“鼓乐班”,比较普遍的称呼是“吹打班”。“吹歌会”也有叫“南乐会”的,“音乐会”也有叫“北乐会”的。

鼓吹乐是保定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多是应用于民间婚丧喜庆、传统节日活动。鼓吹乐以定州、徐水、高碑店具有代表性。如定州的子位吹歌、徐水的跃进吹歌会、高碑店南虎贲驿村南乐会等。鼓吹乐以管子为主奏乐器,曲目以短小的曲牌和民歌为主,如《放驴》《打枣》《小二番》《黄莺儿》《一枝花》《玉芙蓉》《茉莉花》《放风筝》《送情郎》等。

吹打乐一般称为吵子会(又称武拾幡),主要流行于易县、涞水、定兴、容城、雄县、高碑店一带。主要使用打击乐器。演奏特点是吹奏乐演奏旋律时,要用音量较小的色彩性打击乐伴奏;演奏打击乐段时,大音量的大铙、大钹要用亮、点、转、磨、立等手法,使多种打击乐器音色、音量形成对比。演奏曲目百余种,主要有《昭君出塞》《十样景》《打枣》《小开门》《打秋千》《十不闲儿》《新水令》《打马》《花荷岔》等。

锣鼓乐在城乡广为流传,品种繁多,曲目丰富,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种类有大鼓、架鼓、排鼓、对子鼓、扇鼓、战鼓、腰鼓等。

保定的拾幡乐为丝竹乐的一种,它是以合奏形式演出的一个乐种,分文拾幡与武拾幡两种。武拾幡即吵子会,属吹打乐类。文拾幡属丝竹乐类,流行范围只限易县、涞水、定兴三县。文拾幡历史久远,至少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已经在易县一带流行。

保定的民间音乐种类多样,流传久远,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有的已经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涞水高洛音乐会、徐水迁民庄跃进吹歌会、雄县音乐会、易县燕子古乐、蠡县吹奏乐、安国吹歌、高碑店吹歌、阜平平阳大鼓、定州子位吹歌、曲阳吹歌、安新圈头村音乐会、易县南乐会、易县拾幡会、易县金花圣会、易县西陵佛事会、定州花张蒙道教音乐等。

保定的民间舞蹈多与大众的自娱自乐和礼仪祭祀活动有关。民间花会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保定民间舞蹈种类繁多,突出的特点是民众广泛的参与性,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期间。每次举办花会,都是一次热热闹闹的盛会。比较普及的民间花会有舞狮、舞龙、高跷、寸跷、地平跷、跑驴、竹马、中幡、擎阁、抬花杠、少林会、花车、旱船、荷花灯、九曲黄河灯、花鼓、战鼓、架子鼓、太平鼓、秧歌、拉花、霸王鞭、猴打棒、花棍、地落子等,其中以徐水北里舞狮、清苑绣球龙灯、博野花鼓落子、易县忠义村摆字龙灯等最具代表性。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