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记忆中的遗产 苏东坡与定州大秧歌

更新时间:2020-01-13 15:26:02点击次数:225935次

定州大秧歌是流行在定州一带以至石家庄市部分地区的地方戏,不仅是历史悠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稀有地方剧种,而且还与苏东坡有关。

苏东坡任定州知州后,重视文化教育,体察民情。据当地传说,一次,他来到定州城北黑龙泉一带的东坂、西坂、大西丈、小西丈村巡访,看到这一带地势低洼,片片沼泽,茂密的杂草下是肥沃的土地,很适合种植水稻。他派人在南方运来稻种,教农民培育和插稻秧。苏东坡看农民插秧时很辛苦,便将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填词正曲,教农民插秧时唱,以解除疲劳。因是苏东坡所教,人们称“苏秧歌”,后来为表示对苏东坡的尊重,又称“大秧歌”。从此在定州一带人们在田间劳作时便唱大秧歌。

自明末清初以来,定州的农民和民间艺人利用大秧歌这一曲调,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民间艺人受其它地方剧种的影响,把有人物情节的故事编成唱本,配上板鼓、锣钹等打击乐,由演员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逐步形成一个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具有说唱特色、以唱见长的地方剧种——定州大秧歌。

定州大秧歌以演唱民间生活故事的题材为主,如《王小赶脚》《看闺女》《小姑贤》《王妈说媒》等,多是一生一旦的生活小戏。念白以方言口语为主。演唱口语化,唱词通俗易懂,极富民间生活气息。大秧歌的伴奏只有打击乐鼓板、大锣、铙钹和手锣,因此人们又把大秧歌称为“大锣腔”。唱腔没有固定的调高,演员可依个人嗓音高低自由演唱。定州大秧歌旦角的化妆有独特之处,在脸上用大白和粉红色画上活灵活现的鸡,寓意人物性格,称“鸡花旦”“抵角旦”。性格天真活泼的女性画平和的鸡,性格幽默风趣的画耍逗鸡,性格泼辣的画斗鸡。“抵角旦”是性格毒辣的女性,发髻梳成抵角状,在鼻子上画上一只蝎子。

定州大秧歌长时间流行在保定以南、石家庄以北的农村,并建起很多戏班。民国年间,定州大秧歌戏班曾去天津南市演出。1931年去北平演出,并录制了《杨二舍化缘》《老少换》等唱片。最初演员都是男演员。定州大秧歌早期的名艺人有李双贵(艺名大贵子,三花脸)、赵凤岐(艺名小贵子,青衣)、宋文川(花旦)、杨福庆(老生)等。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定州大秧歌剧团,为这一地方剧种培养了男女青年演员。音乐工作者为没有文乐伴奏的定州大秧歌加上了板胡、二胡、三弦和笛、笙等弦管乐器,移植了兄弟剧种的剧目,创作演出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戏,丰富发展了这一剧种。定州大秧歌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