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二章 历史的脚步 京畿重地

更新时间:2020-01-01 19:00:02点击次数:11465次

元朝的“腹里”

蒙元时期,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后期。在蒙古、元军南下灭金、灭南宋的战争中,保定一带的世族大姓立下汗马功劳,如定兴张柔家族,张柔带蒙古兵灭金,张柔之子张弘范则带元兵灭南宋,围绕张氏形成一个颇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张柔主持重建因战火而荒废的保州城,并在保州城建万卷楼,将南下所掠的图书档案收藏其中,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名士,如元好问、郝经、王鹗等。

元朝在行政区划上实行行省制,保州一带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太宗八年(1236),改涿州为涿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十一年(1239),改保州为顺天路,仍设中山府。至元十二年(1275),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易州的易县、涞水、定兴,雄州的归信、容城、新城,祁州的蒲阴、深泽、束鹿(今石家庄辛集市),安州的葛城(至元二年废安州,并省葛城、渥城二县,安州及葛城并入高阳,渥城并入归信为新安镇,至元九年复置安州及葛城、渥城县,渥城改名新安),并辖完州(初复永平县,旋又复完州)、遂州、安肃州和清苑、满城、庆都、新安、唐县、曲阳、行唐、博野(至元三年,博野县东境入蠡州,西境入蒲阴县,三十一年,析蒲阴县东境复置博野县)。还有属大都路的涿州,中山府的安喜,真定路的阜平、蠡州(至元年间属保定路),上都路的飞狐。

明代建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保定路改为保定府,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1369年)属北平行中书省。九年(1376年),又把行省制改设为承宣布政使司,保定府隶属于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建文四年(1402年),经过“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得皇权,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了向北平一带迁民的举动,而且进行迁都北平的营建和准备。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保定成为京南屏障,号为“北京南大门”。弘治十八年(1505)在保定设保定副总兵,后改为参将。正德九年(1514)为分守副总兵。嘉靖二十年(1541)设镇守保定总兵官。保定总兵官为一品官,统辖军事区除保定府外,还有正定府,有较高的位置。

明代中期,由于边备不修,蒙古瓦剌部和鞑靼部先后崛起,不时内犯。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英宗亲征,北伐宣化、大同,在怀来土木堡遭到瓦剌军围攻,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十月,瓦剌部以送还英宗为名,破紫荆关,进围京师。此后百余年,蒙古军不断向长城内侵犯。保定的战略防御地位日益重要,遂重修保定城,改土城为砖城,同时在保定西部太行山区修筑内长城,在紫荆、倒马、龙泉关等修建关城,建墩台城堡。

在行政区划上,保定府直隶于京师,通称北直隶。保定府辖易州的易县、涞水,安州的新安、高阳,祁州的安国、深泽、束鹿,直辖新城、雄县(洪武二年撤归信县入雄州,七年四月降州为县)、容城、定兴、安肃(洪武元年遂州降为县,次年安肃州降为县,八年二月,遂城县并入安肃县)、清苑、满城、完县(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唐县、庆都、博野、蠡县(洪武八年正月降州为县)。属今保定辖区的还有大同府蔚州的广昌(洪武初年改飞狐为广昌),顺天府的涿州,真定府的阜平和定州,以及定州的安喜(洪武三年省入定州)、曲阳。

直隶省会

清朝建立后,以保定等八府为直隶省。顺治元年(1644年)颁布“圈地令”,主要在直隶八府和长城附近圈地,作为“旗地”,除一部分分给八旗官兵外,其余划为满洲贵族的庄田,部分旗人在这一带落了户。有的县被圈占土地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九十,无地可耕的农民有的逃往南方,有的流亡口外,也有的沦为满洲贵族或八旗旗丁的庄客,部分农民则被强迫“投充”到旗庄下成为庄丁。至康熙八年(1669),为缓和因圈地而引起的社会矛盾,才下令停止圈地。

保定的政治地位从清初进一步提升,清康熙八年(1669)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成为直隶省省会。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除割去大片领土外,还要付出巨额赔款,清政府以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敲骨吸髓,压榨百姓,偿还赔款。帝国主义的入侵,也使传统经济遭到冲击,人民流离失所,在光绪年间爆发了大规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1900619)廷议,决策用拳排外。于是主抚义和团的廷雍升直隶布政使,知府沈家本升按察使。保定义和团更加活跃,纷纷建立拳场,不数日,大的拳场增至十余处,四座城门改由义和团把守,保定城关的不少庙宇和公产为团铺使用,各寺庙多为拳场。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71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为了追剿义和团并给清廷施加更大压力,由京、津分水陆向保定进军。英、法、德、意四国军队于闰八月二十三日(1016)到达保定。侵略联军在保定设联军公所,并组织军法处,并在直隶总督署大堂会审护理直隶总督廷雍、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魁,以他们3人纵容义和团杀外国传教士、烧洋房为罪名,绑赴保定南城凤凰台斩首,并将头颅悬于高杆示众,将道员谭文焕解至天津杀害。义和团在侵略军与清军共同围剿下,最终失败。

保定府清初辖317县,雍正十一年(1733年)所属易州升直隶州,领涞水、广昌县,深泽县属定州,道光十二年(1832年)新安并入安州。光绪年间,保定府辖2州:祁州、安州,14县:清苑、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唐县、博野、望都、容城、完县、蠡县、雄县、高阳、束鹿,曲阳县属定州,阜平县属正定府,涿州属顺天府。

北方次政治中心

由于清王朝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运动,已经丧失人心。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保定是新旧思想交锋、激荡的地方,成为北方辛亥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革命思潮首先在学校间传播,直隶高等学堂学生吴越等创办《直隶白话报》,宣传新思想。陈幼云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在保定发展同盟会员。胡鄂公等人在保定组织成立“共和会”。一时间进步团体如云而生,成为北方反帝反清的重要革命力量,他们策划了多起革命行动,尽管最终都遭镇压而失败,但也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革命斗争。

北洋政府时期,保定为直系军阀的大本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左右着大半个中国的局势,控制着北洋政府,涉及全国的军政要事均听命于直系军阀曹锟,直皖战争、第一、二次直奉战争、晋奉战争都与保定有关,或主战场在保定。

随着邓中夏等人在保定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共保定地方组织建立,保定又成为冀中地区革命运动的中心,保定党组织领导各界的革命斗争,掀起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领导和发动了女二师学潮、完县五里岗暴动、保定师范学潮、高蠡暴动等革命斗争,在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民国建立后,保定仍属直隶省。1913年2月,直隶省会由保定迁天津,撤保定府,随即在保定设范阳观察使(俗称道),辖原保定、正定二府及易、定、深三州共40个县。涿州1913年改涿县,属顺天府。1914年改范阳观察使为保定道。1913年安肃县改徐水县,安州改安县,与新安县合并称安新县,祁州改祁县,定州改定县。1914年祁县改安国县,广昌县改涞源县。

1928年6月28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废道及京兆区,保定道撤销,各县直隶于省。1935年6月,河北省会迁至保定。1937年3月,全省设立17个行政督察区,今辖区分属第一、二、五、六、十、十二督察区,第一督察区驻保定,辖清苑、安新、徐水、满城、唐县、完县、望都7县。二区有定兴、新城、容城、易县、涞水、涞源、涿县,五区有雄县,六区有高阳,十区有安国、博野、蠡县,十一区有定县、曲阳、阜平。


民族解放的曙光

193777日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向华北大举进攻。729日,北平沦陷。当日,国民政府两次召开特别会议,决定设保定行营。为抗击由平汉线南下的日军,819日,国民党军高级指挥官在保定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保定、漕河一线与日军作战。为促使国民党军联合抗战,916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八路军代表彭德怀抵达保定,与保定驻军指挥官就华北抗战、协同作战问题进行了谈判。周恩来还会见了中共保属特委领导,就坚持抗战问题作了指示。924日,保定沦陷。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随八路军总部南下,一一五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约3000人,留守五台地区,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晋察冀军区在五台成立,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13日,军区决定下设4个军分区。不久,中共晋察冀省委在阜平成立,黄敬任省委书记。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机关由五台移驻阜平,接着打退了2万余日伪军的“八路围攻”,在敌后站稳了脚跟。

为开辟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保东、保南两特委合并为中共保属省委。中共中央派孟庆山到冀中,任保属省委军事委员,在高阳、蠡县、安新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同时,中共地下党员吕正操率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脱离南退的国民党军队回师北上抗日,并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从10月底至12月初,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摧毁了安国等县的伪组织,建立了抗日政权,攻占高阳城,与保属省委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会合,打开了冀中平原地区的抗日局面。12月,吕正操率人民自卫军赴冀西晋察冀军区整训,冀中抗日武装统编为河北游击军,孟庆山任司令员。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以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政权,他的成立使全边区政权系统、政策法令得到了统一。1938年4月,中共晋察冀省委召开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确定了边区党的工作方针。8月1日,晋察冀省委改为中共晋察冀区党委,刘澜涛任书记。4月21日至5月1日,冀中区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决定统一冀中区党、政、军的领导。冀中省委改为冀中区党委;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成立冀中军区。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在阜平县城成立,彭真任书记,聂荣臻、程子华、关向应任委员。3月,分局迁往阜平县易家庄。5月30日,分局在易家庄召开抗日精神总动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边区和专区一级的党政军民代表和县级代表。会上建立了边区抗日精神总动员委员会组织,并发布了大会宣言。

晋察冀军民在残酷在敌后环境中,不怕牺牲,英勇抗战,到1943年1月边区参议会召开时,边区政府已成为辖有13个专区、98个县、650个区、1939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领导人在晋察冀边区阜平县。左起:程子华、彭真、关向应、聂荣臻15366个行政村的抗日政权。参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1943年日本侵略军为了进行“大东亚战争”,抽调军队增援南太平洋地区。晋察冀军民抓住有利时机,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同民兵、游击队紧密配合,主动出击,收复被日军“蚕食”的地区。

随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为适应抗日战争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将原北岳区党委所属范围划分为冀晋、冀察两个区党委,冀晋区辖二、三、四、五地委;冀察区辖一、十一、十二、十三地委;恢复冀中区党委,辖六、七、八、九、十地委。与之相适应,晋察冀军区成立了四个二级军区。边区政府下设四个区行署。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占领保定,并将保定作为华北的军事要地,修筑城防,驻有重兵。保定军民在中共保定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城市敌工工作,发动群众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行坚决斗争,配合外线作战。在战场上,保定人民奋勇支前,配合解放军成功进行了保南、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平汉线破袭战、保北攻城战、大清河北战役等。

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带领中共中央机关来到阜平县城南庄。在这里,任弼时主持召开了曲阳、阜平、定县三个县县委书记和部分区委书记会议,向他们了解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的情况。毛泽东主持召开军事汇报会、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上听取了粟裕的汇报,做出“城南庄决策”。毛泽东还在城南庄亲自起草《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在《晋察冀日报》发表,同时,新华广播电台进行了广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受战争的影响。保定的行政区划多变。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保定后,于1938年7月设伪保定道,辖38县和石门市筹备处。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迁保定。1940年4月,重划保定道,辖23县。1942年10月设置伪保定市。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省、道、市建置废除。1945年9月中旬,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进驻保定,并建立保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清苑、满城、徐水、高阳、安新、完县、阜平、涞源等县。1946年6月14日,河北省政府由北平(今北京)迁保定。1947年11月10日,河北省政府又由保定迁往北平。

在解放区,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在阜平成立后,相继建立冀西和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平汉铁路以西各县先后属冀西区、北岳区、冀察区、冀晋区、察哈尔省。解放战争时期,平汉铁路以西各县先后属冀晋区、察哈尔省和北岳区,铁路以东属冀中区。边区政府经常根据战争的需要设立临时县和联合县。临时设置的县有白洋县(在安新县白洋淀地区)、龙华县(在易县境内)、之光县(为纪念冀中区党委常委、社会部长李之光而设,分安新、清苑部分地区而置)、定南县(定县南部)、定北县(定县北部)、定唐县(以定北县部分和望都县部分置)、望定县(以望都县铁路以东和原定北县部分置)、晓峰县(为纪念晋察冀边区三地委组织部长郗晓峰而置,望都县境)、云彪县(改晓峰县置,为纪念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刘云彪而设)、第一联合县(新城、容城、固安、涿县各一部分)、第二联合县(雄县、霸县、新城各一部分)、定易涞(定兴、易县、涞水各一部分)、涞涿(涞水、涿县各一部分)等。抗日战争胜利后,临时所置县陆续撤销,恢复原县建制。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保定市,为冀中行政公署治所。1949年7月底,华北行政区划调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为省会,保定市为省辖市。8月9日,保定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涞源、涞水、易县、涿县、新城、定兴、雄县、容城、固安、徐水、满城、清苑、安新、高阳、完县、唐县、望都共17县。同时成立定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定县、阜平、曲阳、行唐、新乐、安国、安平、饶阳、无极、深泽、蠡县、博野等县。


历史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保定仍为河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保定,奠定了保定的工业基础,也增强了保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保定的发展也有过曲折和徘徊。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使保定各项事业的发展真正步入快车道。保定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兴的现代产业再次受到世人关注。

保定的行政区划几经变迁。1954年6月,定县专区撤销,原由其所辖的定县、曲阳、阜平、博野、蠡县、安国6县划归保定专区,行唐、新乐、无极、深泽、安平、饶阳划归石家庄专区。原属保定专区的固安县划归通县专区。保定专区辖22县。

1958年4月,保定市降为县级市,划归保定专区。5月,省会由保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辖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完县、满城及清苑县部分并入)、定县(曲阳并入)、阜平、涞源、涿县(新城、雄县及涞水县大部分并入)、易县(定兴县大部分及涞水县部分并入)、高阳(蠡县并入)、徐水(容城、安新及定兴部分并入)、安国(博野并入)、唐县(望都及清苑部分并入)。1960年2月,撤销专区建制,专、市合并称保定市。同年,撤销原市辖的满城、清苑、完县三个区建制,建清苑县(含原满城、完县、清苑)。保定市共辖10县1市区。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合并的大县陆续分置,1962年恢复22县1市。保定市区1953年建郊区,1957年撤销,1963年5月复建,1961年7月建新市区,1962年9月建北市区和南市区。1966年1月,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2月,省会迁至石家庄。

1983年11月,保定市改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县划归保定市。保定市辖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郊区、满城县、清苑县。1987年11月撤销郊区。1986年3月,撤定县建定州市。同年9月,撤涿县,建涿州市。1991年6月,撤安国县,建安国市。1993年9月,撤新城县,建高碑店市。1993年5月,完县更名为顺平县,建制不变。1994年12月23日,撤销保定地区、保定市,合并建立新的保定市,辖南市、北市、新市3区和满城、清苑、涞水、阜平、徐水、定兴、唐县、高阳、容城、涞源、望都、安新、易县、曲阳、蠡县、顺平、博野、雄县18县,代管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国4市。全市总面积22184.95平方公里,平原、山区几乎各占一半。全市常住人口1119.44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2013年6月,定州市改为河北省直管市。

站在时代的前沿

如今在全球化语境下,有着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保定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曾经创造了灿烂历史文明的保定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先巡视一下保定的现在。保定已经成为京津冀都市群中的重要城市、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2011年12月30日,随着荣乌高速公路保定段一期工程正式通车,作为保定市环城高速公路北外环,与东外环(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外环(沧五高速公路)、西外环(京昆高速公路)相连接,全长150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至2014年年底,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39公里,通车里程、规划里程和在建投资上都居全省第一。加之已建成通车的京广高铁客运专线和津保铁路,保定与京、津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形成金三角,也使保定成为河北省继石家庄之后的又一个铁路交通枢纽。从古老的秦皇驰道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交通是否发达,不仅决定着人们出行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条件和活力。

经过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整、探索,保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之路,在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产业方面,形成光伏、风电、输变电、储电、节电、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向世界奉献着清洁能源;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方面,2012年生产汽车整车8503万辆,占河北省的100%,形成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在纺织服装箱包产业方面,形成以白沟箱包、容城男装、高阳纺织业和蠡县皮毛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伊利、汇源、蒙牛、康师傅、娃哈哈、喜之郎等一大批知名食品企业相继落户保定,形成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由于保定的区位、山水、产业特色、红色资源和体育强市的特点,逐步形成红色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购物旅游和体育健身休闲游等品牌形象。

2014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00年,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带着户口到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保定学校已有截至2013年底,近百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赴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任教,他们如戈壁红柳、雪域格桑花扎根在祖国西部边陲,生根开花,枝繁叶茂,让青春焕发出别样光彩。2010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11月29日,根据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15年坚守承诺的感人故事——《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排演的话剧《约定无期限》在河北农业大学首演,紧接着开始在石家庄和北京等地高校的巡演,感动了无数莘莘学子;2012年5月,保定一位被人们称为“油条哥”的炸油条小伙刘洪安在网络上走红,6月11日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刘洪安作为食品从业者代表演讲,中央电视台连续对“油条哥”进行了报道;从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攀登上中国科技高峰的科学巨子,到信守承诺不动摇、15年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群体,再到守住良心、诚实经营的普通个体户。既有长江大河的波澜壮阔,也有涓涓细流的无声润泽。这点点滴滴,映照出当代保定人的风采,践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是榜样和道德的力量,诠释的是“善美保定”的精神内涵。

河北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保定电谷立交桥2011年10月,河北大学迎来90华诞。2012年10月,河北农业大学度过110周年生日。现在保定拥有十几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5万多人,延续着“学生城”的历史,续写着保定教育强市的辉煌。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为保定的经济社会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人才和智力支撑。

2008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与上海入选首批试点城市。WWF将助力上海与保定这两个试点城市,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WWF与保定(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手,打造“太阳能示范城”和新能源制造基地,建设可再生能源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网络,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投资与出口。利用新能源,过低碳生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成为各个阶层人士的理念。

2010年9月16日,白沟新城正式成立,这座千年商贸古镇再一次脱胎换骨,成为京、津、保之间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商贸新城,商贸物流、轻工制造、旅游业态的高速发展不断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反映了观念上的变化,与过去因军事或政治原因建立城市不同,白沟新城一开始就是以商业贸易为核心的,说明商业文明进一步深入人心。

2009年6月17日,随着蕊幢精舍、鹤柴、绎堂这莲池“后三景”的竣工,标志着清乾隆年间莲池行宫十二景全面恢复,再现了莲池清代鼎盛时期的风貌。这是保定市一系列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行动的一个步骤。2009年9月28日,河北省最大的城市立交桥——保定电谷立交桥正式竣工通车。2010年9月1日,保定东湖、新博物馆、关汉卿大剧院正式奠基。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古城的历史风韵与新区的现代气息共同扣动着人们的心扉。

2014年,保定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对接京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取保定古八景中的“狼山竞秀”之意;将南市区、北市区合并,成立莲池区,因区域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莲花池而命名。同时,清苑、满城、徐水3县改为区。区划调整后,保定市区面积从312平方公里扩大至2531平方公里,人口从119.4万增加至280.6万。人们惊呼:大保定来了!这次区划调整,极大地增强了保定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利于保定市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同时,保定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区划的调整将更加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

      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保定是引进京津创新资源的核心功能区。保定市因为历史文化资源深厚,高校众多、科技人才云集的优势,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秉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全力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城、低碳之城。建设了白洋淀科技城、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涞源中美科技园、中国电科院涞水电子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为未来发展带来强劲的创新研发能力。保定的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向世界前沿迈进,先进制造业、低碳产业、高端服务业、高科技农业,引领着保定产业发展方向。保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创新、创业之地。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