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信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市内信息 > 正文

谢伏瞻在2019年全国省级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8-12-16 12:51:46点击次数:98221次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旗帜

努力开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2019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

暨第三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

的讲话

2018年12月14日)

谢伏瞻

 

同志们:

2018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我担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组长,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重要时刻,我们召开2019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指组,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河北省委、省政府,保定市委、市政府,以及为承办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河北省以及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切实感受到这40年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能享受到社会繁荣发展的成果。有着2000多年传承历史的地方志,也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修史修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加深对改革开放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的认识,明确进入新时代地方志的定位、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努力开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面,我就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创新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高举旗帜,把握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地方志纵贯古今、横陈百科,汇集了各地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系统、客观的资料,显示了一定区域内历史发展轨迹和事业盛衰起伏的全过程,可谓是“凡郡之所有,事无巨细,莫不皆然”。地方志事业关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关乎当前建设、未来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高举旗帜,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明确新定位,增强推动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将地方志工作提升至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新时代地方志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地方志不仅要服务国家战略,而且要融入国家战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地方志新的定位,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的发展。一方面,要持续不断地保存民族记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翔实记载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进程,永葆地方志当代价值和恒久魅力。另一方面,要通过高质量的方志文化成果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坚定每一个中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明确新要求,增强推动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方志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定位对地方志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高质量推动地方志事业,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方志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回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切实推动地方志理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地方志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提质升级。要用高质量的方志文化成果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世界文化注入新的理念、新的血液。

明确新思路,增强推动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地方志事业迅猛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谋划新时代地方志发展新思路。新思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事业定位、新的时代要求,在准确把握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谋划布局。要始终围绕助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提供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地方志各项工作。要提高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地方志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健全地方志体制机制,拓宽社会各界参与地方志工作的途径和方式;拓展地方志工作领域,以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为核心,打造科学、完善、成熟的“五位一体”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要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方志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

二、提高站位,坚定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信心

新时代面临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地方志的发展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问题。如志、鉴、馆、网、库、用、会、刊、研、史“十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尤其是“把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理论研究滞后于地方志实践,研究成果学术含金量不高;《条例》不完全适应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需要,法治化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完成“两全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志鉴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方志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在归属上缺乏统一性,有的归属政府,有的归属党委,有的归属地方社科院;规格上差别很大,同为省级机构,有的是正厅级,有的是副厅级,有的是正处级;编制上各不相同,有的是事业编制,有的是国家公务员序列。当前,各省(区、市)刚刚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地方志工作机构有的与档案部门合并,有的与党史研究机构合并,有的将行政职能划走。面对这些问题,尤其是地方机构改革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方志文化自信,提高站位,迎难而上,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坚定发展信心,要深化对地方志的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可见,地方志对于记录当地历史、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价值。世界上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地方志可以说居功至伟。“故夫方志者,非直一州一邑文献之寄而已。民之荣瘁,国之污隆,于兹系焉。”从古到今,地方志工作者编纂志书的目的突显了方志文化“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价值。可以说,地方志编纂之所以能绵延千年而不绝,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地方志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一方面中外知名学者大规模使用方志。如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根据方志记载的植物分布及花开花落时间的变化,研究中国历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在其名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出“方志时期”(1400—1900年),即利用数量众多的明清方志,探讨明清两代500年中长江、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我国翻译海外汉学研究著作中,近60年来就有数十位美国学者出版了专著,使用了古志550余种。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地方志在规划编制、旅游开发、环境治理、人口控制、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等各方面发挥“参谋”“资治”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例子,数不胜数,发挥了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新时代,要走好新长征路,就要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把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历史记录搞清楚,把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更加凸显了新时代地方志的不可替代性。我们要有地方志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要有高度的职业价值认同、职业价值自信,坚定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在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过程中,主动担当,积极探索,有所作为。

坚定发展信心,要强化方志人的担当作为。近4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地方志工作开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但是反过来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来源于地方志扎扎实实的工作。空谈、等靠都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也不会升华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事业发展的信心来源于自身的努力。新时代,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提出地方志要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开拓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我们提出并实施依法治志,积极推动国务院办公厅颁行《规划纲要》等;围绕文化自信,我们提出并践行方志文化自信;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落实地方志如何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围绕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倡导方志人应树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省省、市市、县县有志有鉴,一个都不能少的“两全目标”,实现世界文化伟大创举,在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志,实现省市县三级志书,乡镇志、村志、社区志、小区志和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等;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使全国地方志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提升了事业发展的信心。

坚定发展信心,要形成全社会的地方志意识。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地方志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家喻户晓的公众意识。社会公众对地方志缺乏认识,没有概念,这与方志的社会功用、价值极不相称。新时代,要使地方志形成普遍的社会意识、家喻户晓的公众意识,就要使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一是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丰富地方志产品的展现形式,推动产品走向社会大众,走向千家万户。二是要培育、扶持和监管地方志文化市场,拓展产品供给方式、途径、渠道。三是要规范方志馆等方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方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使地方志走出“深闺”,被人民群众所认识、所了解、所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形成人人都是方志人的格局。当每个人都能在地方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当每个人都能认识、了解、运用地方志时,地方志才真正地“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也才真正地“强起来”。

三、明确任务,推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后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纲要》任务,特别是实现“两全目标”的收官之年。目前,正是我们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是完成使命的冲刺期,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切实推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质量强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社会关注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完成“两全目标”任务的关键期,在抢进度的时候,我们提出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更是恰当其时。可以预计,今后一两年内,志书、年鉴出版将呈井喷之势,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更需要将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地方志质量建设应该“十业”全方位推进,不能仅仅局限于志书年鉴,同时要加快形成推动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地方志质量保障体系和政策体系。

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方志工作。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涵盖治国理政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必须学懂弄通做实。这是当前乃至今后都要抓牢的管总、紧迫的政治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全党核心地位,更加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修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重把握其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指导意义,准确理解全国地方志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内涵与外延,努力谱写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全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法》立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满足了当时地方志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条例》已经不能满足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法》立法,制定一部好的法律,真正发挥法的约束和保障作用,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认识和解决地方志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地方志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按时保质完成“两全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出版的全覆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党委和政府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将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上的一份厚礼。因此,按时、保质完成“两全目标”,打造一批资辅当前、存鉴后世、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不仅是一种法定责任,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在距离2020年只剩下两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要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两全目标”任务完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及时编制《规划纲要(2021—2025年)》。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才能准确把握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律,厘清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才能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新的发展。《规划纲要》主要任务完成以前,就要提前谋划地方志事业下一个五年规划。目前,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应该立即启动相关工作。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在总结上一个规划纲要制定与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地方志新定位新要求,立足解决地方志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新一轮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科学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五年的地方志工作。

适时启动《中华一统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志》(以下简称《国志》)编纂、部署第三轮修志。《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总结历代一统志编纂经验,开展编修一统志的可行性研究”。编修《中华一统志》《国志》,十分必要与迫切,尤其对中国“强”起来盛世修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华一统志》《国志》编修是一项巨大而浩繁的文化系统工程,启动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形成一套完整成熟、切实可行的论证报告。要对《中华一统志》《国志》的机构设置、组织动员、具体运作和体例制订、篇目设计、资料收(征)集、志稿编写、评审验收等进行广泛深入、周密细致的研究论证,加快推进《中华一统志》《国志》编纂可行性研究。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将于2020年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目前正处于两轮修志的交汇期,在全力完成二轮修志任务的同时,要尽快着手制订第三轮修志规划,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启动全国第三轮修志工作。

继续围绕“三大主题”开拓创新。尽快推进《三沙市志》编纂出版,积极推进《中国南海志》编纂,大力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志》编纂和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丛书编纂。要积极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地方志编纂,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爱港、爱澳和爱国感情。继续推进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等,大力推进乡村史志修编,繁荣乡村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中国影像方志》及《中国影像志·名系列》的制作和播出等。进一步谋划编纂社区志、居民小区志。

稳步推进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志馆是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方志馆已经成为彰显地方志价值、提升方志文化自信、扩大地方志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要积极推动方志馆建设,整合方志馆力量,全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志馆体系。要围绕建成地情展示中心、地情文献收藏中心、数字地情服务中心、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等时代定位,夯实发展根基,强化办馆特色,挖掘馆藏资源,推动学术研究,积极打造方志馆的文化品牌,特别是要加快方志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发多样性、高效便捷的服务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成果,全面推动地方志“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方志事业创新发展的智力之源。纵览中国方志史,名家大家辈出。当今时代,有充足的条件,有丰富的实践,更应当出名家大家。我们要建立开放、包容的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和环境,培养人才,培养大家。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制定方志学学科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方志理论研究学术规范,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成熟的方志学学科体系,以学科建设来推动人才队伍培养,这也是《规划纲要》的要求。要加大方志理论研究力度,推动形成方志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完整的方志学人才培养体系,以完整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来推动人才队伍培养。同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探索适合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和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能力强、有担当、讲奉献的人才队伍,为地方志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同志们,走进新时代的地方志踏上了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全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在2019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祝同志们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编辑:保定方志)
联系我们
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保定市竞秀区东风西路1号
电话:0312-3088159
E-mail:bddfz0312@163.com
传真:0312-3088159
邮编: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