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易县—古遗址

更新时间:2012-09-05 09:12:00点击次数:306022次

易县的古遗址

北福地遗址

 位于易县县城西南12.5公里的北福地村,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0.5~1米左右。发现于1985年,是我国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2003~2004年的发掘,发现了3个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北福地一期遗存是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其年代与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距今约8000~7000年前),在地域上填补了这两支文化之间的空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还发现了祭祀场遗迹,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重要遗物,特别是发现了大量陶刻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为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北福地遗址处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北方、山东三大文化区之间的夹缝交界地带,文化地理关键,是研究三系统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重要地域。此外,遗址属于史前村落遗址,是早期新石器文化生存发展环境人地关系研究的较好个案标本。2006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庄遗址

 位于易县县城东北3公里的七里庄村南,遗址东西长735米,南北长约207~300米,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米。1990年被河北省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1996年为配合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由河北文物研究所负责承担七里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800平方米。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文物管理处、易县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七里庄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遗址中发现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等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发掘出土石器有斧、铲、镰、刀,陶器有鬲、盆、罐、甗、甑、圆底釜,红陶钵,铜器有耳环、镞等。其中以花边口沿鬲最具特色,高领近直筒形深腹,大袋足,粗大实尖足与袋足基本已浑然一体,呈圆锥体状,领部的附加堆纹上移至口沿外侧,有的与口沿合为一体成为叠唇状,形体更加高大,通高多在45~60厘米。另外,存在少量绳纹矮裆袋足鬲和绳纹厚唇簋等西周文化陶器。还发现陶盆与薄片石壁组合成套作为祭器的祭祀遗迹和少量灰坑,出土遗物以夹云母红褐陶绳纹釜最具典型性。文化面貌与燕下都遗址基本相同,属战国文化。

 根据1997、2006年对七里庄遗址发掘取得的资料分析,土著燕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初年时,周武王分封的燕国在原商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合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燕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姬燕文化。2008年10月,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燕下都遗址

 位于易县县城东南,北依北易水,南临中易水,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3公里,南北宽4~6公里。中部有运粮河纵贯南北,河东侧有隔墙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两城。运粮河以西称西城,是为加强东城的安全而设的防御附城;运粮河以东称东城,是当时人们聚居和生活的中心。南北有古河道和城壕沟通两水。

 东城可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居住区、古墓葬和古河道五大部分。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由三组建筑群组成。以武阳台为中心,东北有小平台,东南有路家台,西南有老爷庙台。与宫殿区相关的有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老姆台建在东城北部城外。还有一些台建在城墙体上,是为宫殿区的安全而建的,如练台、岗子、朱家台等。手工业作坊区围绕宫殿区,分布在西北到东南的弧线上,如制造兵器、冶铁、铸币及制玉、骨器和陶器等作坊。居住区在东城的西南、中、东和东北各部。作坊和居住遗址发现30余处。墓葬区设在西城和东城的西北角,东城有“九女台”和“虚粮冢”两个墓区。西城有辛庄头墓区,共计33座。这些墓都有高大封土,应为王侯墓;东城南墙外有丛葬墓。古河道和城壕有5条。可以想见当时城内河网交织,清水贯流,即起到保障都城的安全防卫功能,又便利了交通和用水,排水。现在遗址地面上可见城墙、台基和墓葬封土。是一处反映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代表性城址。

 燕下都文物遗存丰富,自19世纪末以来不断有文物被发现,出土大量陶器、石器、蚌器、铁兵器、货币、金银器等。仅从1961年到1982年,又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搜集的文物已超过10万件。

 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燕下都出土了齐侯四器铜敦、铜鼎、铜匜、铜盘,现藏于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1914年在老姆台东侧发现铜龙一件,现藏于比利时。1930年,由北京大学教授马衡率领的燕下都考古团,在老姆台进行大型考古发掘,历时34天,发掘出土文物201袋又36木箱。1958年在老姆台附近出土虎头形陶水管出口部分,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在老姆台东出土大型铜铺首衔环,高745厘米,重22公斤,形体巨大,纹饰及造型精美,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1965年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一丛葬墓,出土身首分离、互相迭压的人骨架22具,遗物1480件,其中铁制品约占60%,有剑、戈、矛及铁盔、铁甲散片等;铜器约占33%,有戈、剑、弩机、镞及货币(明刀)等。出土的纯铁兵器和钢制品的发现,将中国掌握淬火技术的年代提前了两个世纪。1977年在辛庄头村西发掘一座大型战国墓,虽早年被盗,仍出土不少金银器,仅金饰品就有80多件,重2850克,其中刻铭计重量的衡器20件,是研究战国时期度量衡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东贯城村采集的人物鸟兽阙状铜方形饰,上部为阙室的方柱形座,通高21.5厘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多层楼阙建筑模型,上面雕镂的人物、鸟兽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贵族生活的场景。对研究当时宫室建筑、雕刻工艺及贵族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出土的数千件半圆形瓦当,纹样装饰繁多,且富于变化,内容丰富多彩,集中反映了燕下都宫殿装饰艺术的成就,具有燕文化的突出特点,为燕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兴盛与衰亡。燕国后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均与燕下都有关。燕昭王(前311~前279年在位)是燕国中兴之主,他即位后,发奋图强,采纳大夫郭隗的建议,筑黄金台广纳贤才,乐毅、剧辛、邹衍等一大批人才来到燕国,辅佐昭王治理国家,使燕国国富兵强。燕国与赵、齐共灭中山国。昭王任用秦开击破东胡,燕国疆域向东北扩展到了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就在燕昭王着力恢复国力的时候,赵惠文王要调兵攻燕。昭王得到消息后,派苏代使赵,苏代见惠王,以过易水时见过鹬蚌争持不下,被渔人毫不费力的得到一事,寓燕赵之间动武,两败俱伤,而秦或齐就会乘机于中取利,惠王遂罢兵。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的来历。

 到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乐毅为上将军,在下都拜将誓师。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征伐齐国,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之后,乐毅将其他四国军队遣回,独率燕军深入齐境,攻克齐国都城临淄,尽取齐国的宝器。齐泯王东逃西窜,最后逃至莒被杀,燕国军队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划为燕国的领地。没有攻下的只有莒、即墨。燕昭王三十三年(前279),昭王逝,其子惠王立,困守既墨的齐将田单乘机施反间计,散布乐毅要代齐王自立,拥有齐国。惠王中计,派骑劫代乐毅为师,乐毅觉得燕惠王容不下自己,投奔了赵国。骑劫不懂怎样带兵打仗,屡屡上当。最后田单大摆“火牛阵”,向燕军大举反攻,将燕军击溃,杀死骑劫,齐军收复燕军占领的齐国城池,燕军退出齐境。

 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7),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遣荆轲携带督亢地图和秦将樊於期的头颅,去秦国谋刺秦王,秦舞阳等相随。荆轲功败垂成,被杀。秦王政大怒,命王翦、辛胜攻燕,与燕军战与易水,大破燕军,攻陷燕下都。自此燕下都荒废。

 到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游历燕下都,见到的是断垣残壁、荒台古冢,在败馆凋墙上尚镌刻着一些名号。19世纪末以来,随着燕下都遗址珍贵文物的不断被发现,才又引起人们对这座曾经辉煌过的都城的关注。1961年3月,燕下都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