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十章 “学生城”的由来 河北最早的高等师范学堂——直隶师范学堂

更新时间:2020-02-03 11:08:19点击次数:292971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直隶省第一所师范学堂——直隶师范学堂,也是全国最早的师范学堂,翰林出身的孟庆荣为监督,地址在金线胡同杨公祠和附近院落。学校最初在全省范围招收学生600人,从举人秀才中选取,大县8人,小县4人。此外还为山东代为培养数十人,第二年毕业返回山东。开设5年制全科和半年、一年简科两种。学堂聘有11名日籍教师,开设教育、理化、博物、音乐、手工等学科。

19049月,经省批准,将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莲池书院院长吴汝纶倡办的东文学堂附属于直隶师范学堂,称东文专修科,所谓东文即日文。同年底,学校因办学需要,扩大规模,迁至北关,升格为优级师范学堂。1915年更名直隶高等师范学校。

直隶高师预科一年,本科三年,本科分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博物部、物理化学部、国文部、英文部等专业,除本科外,还设有国文、历史、地理、美术、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专修科。另设英语研究科和手工、图画教员讲习科。直隶高师任课教师有清末科举时代的举人,也有民初新学堂毕业的高材生,还有聘请的外籍教师。据日本《考史游记》一书记载:1908222,日本青年学者桑原骘藏到保定考察,当时在保定优级师范学堂任教的日籍教师就有关本幸太郎、中谷延治、永井勇助、柏岩伊之吉、近森出治和都甲昂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直隶提学使卢靖曾对下属发布命令,说此年直隶高等学堂毕业生180人,尽先充实初师和中小学,过去的毕业生学力不够、水平较差、成绩平平者,可回来重读深造,不愿意回来的做教育行政工作。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回访与再造。

直隶高师校长马筱珊思想顽固守旧,教学坚持用经学、理学等旧教材抵制白话文。19209月,直隶高师爆发“驱马运动”。最后,省教育厅答应学生要求,撤换了校长,并同意北京大学年轻教授来校授课。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正式应聘到直隶高师任新文化教授。邓中夏在保定组织学生成立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介绍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以及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对保定的教育和政治形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21年直隶高师并入新建的河北大学。学校办学20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如王森然、张效直、郝仲青等均毕业于直隶高师。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