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劳模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英烈劳模 > 正文

刘大娟

更新时间:2013-02-05 13:49:00点击次数:4375次

刘大娟(1896~1987)女。娘家容城孙村,夫家小先王村。丈夫吕瑞玢,家境贫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生性刚强果敢的刘大娟,带领丈夫和三个孩子,挖地道、送情报、站岗放哨、护理伤病员、筹粮物支前。她家成为坚强的“堡垒户”。她对共产党、八路军干部无限亲切,干部战士对她无比敬重,一致称她“大妈”。这充满深情厚意的官称大妈,因为战斗的需要,逐渐变成了“关大妈”(官大妈)。

自1938年起,在“关大妈”家吃住休养“打掩护”的干部战士不计其数,其中有十分区的党政军领导,还有一批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在她经历的斗争岁月中,既有大智大勇和日伪军的遭遇周旋,也有机警巧妙摆脱汉奸化险为夷。面对时时会有牺牲,她招回在北平(今北京)学徒的长子,送他参军进了十分区兵工厂。为掩护伤员,在危急时刻,她背起伤员钻进地道,却不顾女儿险遭敌手。风雪夜她让丈夫赶上耕牛,拖了树枝去掩盖八路军留下的脚印。敌人围村,她让女儿装做打野菜,去青纱帐给战士们送饭报信。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出席晋察冀边区在阜平召开的第二次英模会,被授予“拥军模范”奖章。在这次会上,她认识了魏巍,又结队回到县里,并在此后共同的战斗中,结下深厚情谊。后来,“关大妈”成为魏巍长篇小说《东方》中塑造的英雄杨大妈的原型。日本投降后,“关大妈”继续投身解放战争。1948年,国民党武装“还乡团”,烧毁了“关大妈”的房屋和全部家当,她一家不得不随军转战。

新中国成立后,“关大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谢绝了不少干部邀其进城的好意,与乡亲们一起劳动,始终保持了革命者和共产党员的本色。

(编辑:admin)
  • 上一篇:刘文正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