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四章 民族融合 融入保定的其他民族

更新时间:2020-01-08 15:24:00点击次数:17332次

从战国时期狄族进入保定开始,直到清末约2400年间,汉族之外的民族统治保定的时间累计长达1200年。因统治的需要,这些民族都曾成规模的迁徙来保定。

其实这些来保定的民族,他们本身也是互相融合的结果。例如匈奴融于鲜卑,匈奴、鲜卑融入柔然,柔然又融入突厥,突厥又融入回纥,契丹则融入蒙古,渤海则融入高丽,女真则融入蒙古,羌人则融入吐蕃。甚至还进一步生成新的民族,如回纥演变成后来的维吾尔族;女真族演变成后来的满族;室韦、突厥、契丹、女真甚至加上汉人演变成后来的蒙古族。所以,他们有的来到保定时,民族界限早已不清。

例如,满族的前身是以女真为主体,加入了蒙古、索伦、汉、朝鲜和俄罗斯等族的因素,所以满族是融合之后的一个新的名称。进入中原后,又开始新的融合过程。清初,清朝强迫内地汉人向满族同化,包括易服、剃发、编入旗籍等,很多汉人成为旗人。但是时间不长,他们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因采取八旗驻防制度,使满族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久而久之有的保留了满族称谓,有的满族人则融入当地。其实他们大多早已不会说满语,不识满文,而使用汉语、汉文,与汉人无异。

八旗下等人与汉人婚配的也越来越多,满人对汉文化的掌握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清朝帝王的汉语水平已经极高,其诗词书法水平不在汉族知识分子之下。清中叶以后,满人的年节习俗也已完全汉化,而自己的习俗大都不再记起。汉人则将满人的剃发和服饰全面接受下来。

随着清西陵和怡贤亲王墓建在易县和涞水,清朝统治者除派兵看守外,还迁来大批满族人负责陵寝的日常事务,人们称之为“守陵人”。这些“守陵人”人数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与当地汉族文化融合,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也逐渐被解除,时间一长就和当地原住民无异,只是保留了满族的称谓。

再如回族。回族在清初以前的文献中叫“回回”。回族来保定大体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成吉思汗在征西过程中,为了壮大队伍,曾吸收西域力量,在其军队中组建了一支“西域亲军”,主要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组成。战争结束后,这支部队便随主力来到内地。后来元政府命令这支部队“随地入社,与编民等”。自此,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格局落户内地,形成回民聚居村。二是明朝建立初期,开国功臣徐达、常玉春、胡大海等都是回回族人,他们率领的明军有许多回回营,在北伐结束后,也将这些回回营留在了保定和京津一带建村聚居,屯田农耕。

这些加入当地的回回族,很快与内地人融合。他们放弃了原使用的阿拉伯、波斯、突厥语言,用汉文、说汉话、改汉姓,并与当地其他民族通婚,渐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已与当地其他民族人无异。到清朝乾隆时期,官方文件不再称“回回”,正式有了“回族”的名称。

千百年来,虽然这种“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交融过程曾经伴随过痛苦。但和全国一样,保定的民族团结和融合始终是主流,是大趋势,意义也十分重大。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过程,对保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过巨大的叠加作用,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现在,保定仍然是现代各民族散居之地,在全国现有的56个民族中,保定就有51个,其中少数民族50个。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保定市总人口1119.4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0.6万人。目前,少数民族聚居的有16个县(市、区)。还有3个民族乡,即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易县凌云册满族回族乡、涞水县娄村满族乡。还有享受民族乡政策的2个镇,即易县西陵镇、梁格庄镇。共有195个民族村。

全市各民族坚持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而不懈努力。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