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满城区—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3 15:24:00点击次数:18428次

民间花会

县内民间花会主要形式有寸跷、高跷、狮子、龙灯、太平车、旱船、少林、跑驴、音乐会、大头会等。新中国成立后,花会得到迅速发展。逢年过节花会互访表演,造成浓郁的节日和谐气氛。1950年,县内花会首次在元霄节进保定城表演。1980年,全县恢复、组建各种花会100余道。作家铁凝当时在满城县挂职体验生活,曾根据县内东渝河、南峪、翟家佐一带的生活写成小说《灯之旅》。花会组织形式分会头、管事、炮手、旗手、演员等。有文会、武会两大类。文会以吹奏为主,武会以表演为主。

寸跷会:以东渝河、南峪村为主,源于清初宫廷舞蹈。多扮女妆,人数不等。跷长6~8寸,底呈“三寸金莲”形。演员手拿手帕或团扇,边走边舞。器乐伴奏加唱腔。主要曲目有《小二番》、《寡妇律儿》、《茉莉花》、《打秋千》、《摘椒》、《小五更儿》、《大五更儿》、《四景》、《玉芙蓉》、《大姑娘要陪送》等数十个。1986年,经创新、整理后的寸跷舞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奖。1989年,还拍摄了参加美国国际民俗节的电视专题片《渝河寸跷》,并获省“神龙奖”。东渝河寸跷曾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提名,现被选入保定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一书称:“寸跷是河北历史最悠久、艺术形式最完整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满城县东渝河寸跷的挖掘整理对研究河北农民歌舞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跷会:相传县内踩高跷活动约有200年历史,跷长80~100厘米,多用杨柳木。演员20名左右,主要角色有陀头、樵夫、农妇及传统戏剧角色。陀头俗称“打头鬼”,扮金脸,留一字胡,穿皂衣,双手各执木棒开路,兼有指挥演员动作和队形变化。最后边由4个演员分别打手锣和腰鼓伴奏。主要表演动作有踩街、劈叉、金鸡独立、鹞子翻身、翻跟头、跳障碍物、卧地取物等。县内黄村、高荆、寺角、翟家佐等较有名。

龙灯会:龙身以白布或纱质布料做成,彩绘成鳞。长约5~8米,分8~12节,每一节用一木棒固定在龙肚下,由8~12人执一龙表演,动作要求协调一致。每道会由两条龙组成,前有一童执彩球领舞。常见的形式有走圆场、二龙戏珠、二龙出水等。县内龙灯会以石家佐、荆山、南峪、方顺桥村较有名。

大头会:演员将特制的大个假头道具戴上,随乐队舞蹈。动作单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节目有《大头和尚逗柳翠》。1978年后,多改为《西游记》及传统剧目角色。县内大头会以东峪、西庄较有名。

狮子会:又称“神兽会”,以麻或牛尾作毛缀于布质狮皮上,成狮由两名演员表演,前边演员手执硬壳狮头,后边演员弓身披狮皮。幼狮由一名演员扮演。一般每道会有2~4只成狮、1~2只幼狮、狮童1人。狮舞的主要动作有晃头、站桩、抖毛、打滚、蹬球、跳跃障碍等。县内狮子会以白堡、寺角、东峪、高荆、李家佐等村较有名。

太平车:据传有200多年历史。由2~3人表演。2人者后有老汉推车,车内少女“盘坐”(多扮古装);3人表演时前边加一老太婆拉车(多扮丑角)。演员随乐队边扭边唱,以民间小调为主。太平车用竹杆、木棍扎成,车身周围用布围起,两侧画轮,顶端罩彩棚,车中央留圆孔,少女假腿呈盘坐状。用演员和乐队较少,道具简单,容易组织演出。县内太平车会以西庄村、翟家佐村较有名。

吹打班:民间吹打班历史悠久,明、清时已盛行。一般由7~12人组成。主要乐器有笙、管、笛、唢呐、胡琴、手鼓、手锣等。逢祭祀、庆典和婚丧嫁娶,大多请吹打班渲染气氛。吹打班有“七吹八唱”之说(即7人班仅吹奏,8人以上加清唱,俗称“座台腔”)。常见曲牌剧目有《探皇陵》、《小放牛》、《女吊孝》、《小二番》、《茉莉花》、《大登殿》等。

八卦灯阵:八卦灯阵又称“万”字灯会,相传是由诸葛亮“八阵图”改造而成,又传是由古“万”字演变而来。根据财力和观众多少扎成一字、二字或四字阵。一字阵由225盏灯组成,另置天灯(俗称“神灯”)一盏高悬于阵中央,作为“押阵灯”。灯座多是纸扎莲花形,灯碗用釉泥烧制。出入口搭牌楼,阵中巧设路线,用高粱杆串接,进阵如入迷宫。一字阵总长约1公里。元霄节期间,入夜明月高悬,灯火通明,交相辉映。百姓扶老携幼,步入灯阵。各种花会融入人流,鼓乐齐鸣,欢歌笑语,一派祥和景象。1985年,河北电视台曾拍摄灯阵盛况。县内翟家佐、南峪村较盛行。

民间戏剧

流行剧种有河北梆子、评剧、老调、大秧歌等。民间剧团大多是业余的,演职员均为村民,农忙时参加劳动,农闲时边学边演。抗战时期,各根据地村普遍建立剧团,宣传抗日救国与生产自救。业余剧团最为活跃的村庄有翟家佐、上紫口、寺角、北庄等,主要剧目有《皖南事变》、《血泪仇》、《二流子转变》、《大战黄土岭》与自编剧目《崔老躺》、《过光景》等。晋察冀军区火线剧社在老区广泛活动,对剧团帮助很大。田华、鲁艺等多次到上紫口剧团进行辅导。在此期间,孙村的田野和苏家庄的苏有林成为骨干并成长为著名作家、艺术家。

民间曲艺:流行于县内的主要有西河大鼓、评书、木板书、快板书等。新中国成立前,曲艺演员自行搭班活动,于集市、庙会设摊演出。一个段子结束后,演员在观众中敛钱,俗称“讨小钱”。农闲时,艺人走乡串村,敛些粮米,以养家糊口。西河大鼓源于大清河一带,一般由1名伴奏员合作演出。演员左手执牙形铜板两块敲击节奏,右手打鼓。伴奏员弹三弦(旧时伴奏员多为盲人)。清末民国初期,县内西河大鼓演员赵金章红极一时,主要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包公案》。评书演员手拿折扇或小木棒为道具,以说为主,模仿各地方言,加之口技。县内城内村张庆昌除说功见长外,还能学鸟叫虫鸣等,观众称其“画眉张”。木板书源于县内。演出时,演员边唱边用两块木板打击节奏,因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北庄木板书演员毕玉喜较有名,经常到周围各县演出。1958年后在县内绝迹。快板书演员手执一大一小两副竹板,自打自唱。县内西佃庄村常志已成为著名快板演员,在河北省曲艺团工作,演唱的《武松打虎》深受欢迎。在民间,还有“打牛胯骨”的形式。用牛胯骨两块,上系数个小铜铃,双手各执一个,边打边唱。旧时,是乞丐行乞的一种形式,自编自唱,唱词简单上口,多是一些恭维喜兴的词句,如“这几年,我没来/你老人家发大财/你发财,我沾光/你吃肉来我喝汤”。此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绝迹。

南峪吊挂

南峪村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民俗,就是正月十五挂“吊画”,也称挂吊挂,一般吊画和宫灯同时挂在村中大小街上,挂吊画活动一般都由灯会会首组织。吊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民间美术以民间造型艺术为主题,展现民族和民俗以及历史等各层面,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以传统为基础的集体和个人创作”。南峪村吊画起源于何时无考,可是从古人留下来的吊画看,特色却十分明显。一般长6尺,宽2尺,在白布上两面画各种人物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关云长单刀赴会、刘关张三战吕布等,《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大闹忠义堂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火焰山、龙宫借宝等,《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封神及八仙过海、吕洞宾等道教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吊画的做法是请当地著名的画师在白布上彩画,后用桐油浸刷,并加以精美的装饰。吊画分上、中、下三层,画的内容有的为连续故事,像连环画一样,所以一道吊画多为比较完整的故事。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通俗、活泼、幽默的特点,在笑声中让人受益。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每个地域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比如县内龙门的传说、神星的传说、尧访舜的传说、张柔与蔡神姑的传说等。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等,适于口头表达,不拘形式、场合,容易普及流传。大人对孩子讲,街头巷尾讲,田间地头讲。凡有人群的地方,几乎都有他的存在,旧时称作“说曲儿”。1987年,县内首次编辑出版了《满城民间故事选》一书。

民间文化活动

随着玉川书画社、上谷书画院等艺术社团的成立,全县书画活动风起云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举办“神星全国农民诗会”等大型群文活动数十次,《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多次刊发消息,形成全民性群众文学创作的热潮。1999年,河北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将满城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群众性文学创作典型县,有关实物资料并在河北文学馆开辟展室予以展示。同时,大型图书《保定人物名典》、《保定当代英才》、大型书画集《燕南赵北翰墨香》及200万字的《满城文学作品选》五卷本、《满城大观》丛书、《满城百事通》等的出版,展示了满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春天的滑翔伞、航空节,每年秋天的柿子节,更成为满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LM]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