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经济 > 正文

高阳县—特色产业

更新时间:2012-09-12 17:20:00点击次数:23829次

棉纺织业

高阳一向被称为“纺织之乡”。高阳纺织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纺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高阳布”曾盛极一时,据1928年统计,产量占华北地区的三分之一,年产量549万匹。一批国货名牌,如“放羊牌”纳夫妥红布、“荷花牌”色布、“晴雨牌”阴丹士林布、“三马头牌”色布等国人耳熟能详;“红象”、“抵羊”等著名商标皆由高阳人首创;一批因从事纺织业而成名的民族资本家和纺织科学家,如杨木森、张兴汉、李叔良、张汉文等闻名全国;高阳为中国纺织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熟练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

高阳农村自古广植桑麻,从元末明初开始种植草棉(棉花),到明朝中期,棉花已经在高阳广为种植,取代了桑麻而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棉纺织业逐渐发展起来。

明朝时期的高阳纺车为月牙轮纺车,是单锭手摇纺车,每日出纱量半斤左右。织布机为拉梭织布机和投梭织布机(民间亦称扽梭织布机),梭为牛羊角质。织出的布幅宽1尺2寸,匹长2丈4尺,一般每人一天能织1匹布,品种为单一的白粗布,称为“高阳布”或“高阳大布”,也有人称作“高阳小布”、“小粗布”。

高阳棉纺织业大兴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由于高阳一带土地盐碱,十年九涝,农民无地可种,纺织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纺织工作又是男女老少皆宜。光绪年间,机纺洋纱大量输入高阳,质地好,价格便宜,民间开始不再专门纺纱而专一织布。高阳县留祥佐村人王士颖率先从日本购买铁轮织机,试织成功,招工织布,工效大为提高,后又办厂造机,生产出每分钟打纬120以上、日织布80~120尺、布幅宽2.7~3.5尺宽的铁轮织机,织布效率提高近10倍。极大带动了高阳及周边县纺织业的发展。光绪三十二年(1906)杨木森和一些富绅也购进铁轮织机,并加以改造向织户赊销,仅杨木森的“蚨丰号”就赊销铁轮织机1000余台,使高阳纺织出现了“家家织机响,人人织布忙”的繁盛景象。高阳纺织还首创了集生产、销售、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经济合作组织——布线庄。到宣统二年(1910)高阳布线庄达80余家。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1908年5月15日),交通银行在高阳设立分行,这是高阳的第一家官办金融机构,标志着高阳纺织业的发展注入了现代经济因素。

1912~1914年,形成以高阳县城为中心的一大织布区域,由于商家大增,高阳成为纺织原料和产品的集散地,高阳城车水马龙,贸易活跃,有“小天津卫”之称。当时,被称做“高阳布”的生产区域大致包括高阳全境和邻县的500个村庄,拥有织机22000余台。每年产布400万匹,消费棉纱10万余包,产品以白布、爱国布为主,还有电光布、被面布、条格布、国华绨、国华皱、美丽绸等。清末,印染业在高阳逐渐兴盛起来,发展成为仅次于织布业的第二大产业,出现一批印染业大户。1917年,高阳出现提花小织机,专门织提花布。高阳人还发明了专门用于提花布织的纺织辅助机械——提花楼子,提高了提花布的生产效率。高阳布以质地优良、品类及花色众多而著称,在清末民初曾多次获奖。宣统元年(1909),高阳布产品呈送直隶工艺局举办的品评会。经评比获匾一块,上题:“纺织既密,价格亦廉,且查原料均系中国土产,用塞漏卮,此为上品。”1922年,在直隶省举办的首届工业观摩会上,高阳参评的纺织品中获超等奖一个,优等奖四个,一等奖一个。

高阳布在织造时比别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阳地处九河下梢,低洼易涝,形成了空气较为湿润的“小气候”。而土布的织造对空气的要求正是只有较为湿润,才能织造得土布绵密厚实,富于浆性。为此,外地的织布户为求得土布的质量抵得上高阳布,想尽办法,如挖地窨子安装织布机,使得很多织布工人身患风湿病、关节炎,布匹质量也没有超过高阳布。高阳布凭借其独特的质量优势占领了城乡广大市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高阳纺织业受到重创,由于日本侵略者对棉纱和颜料实行封锁,高阳纺织企业纷纷倒闭,纺织工人颠沛流离,高阳布在市场绝迹。高阳人民为了支援抗日战争,恢复了人工纺线,重新织起了土布,并用五倍子、红土、高粱帽、槐米等土染料织染土布,为八路军生产军装,有力地支援了民族解放战争。

1945年,高阳解放后,人民政府积极扶持纺织业生产,织布业逐渐恢复。1946年冀中行署的公营华丰商店在高阳建立了中兴、丽华、宏太丰等布线庄,撒机织布,日产布9万匹,同时也带动了私营商业的发展。到1948年,城内有布商54家,多为合作经营,产品运销冀西、冀南及冀中北部各市县,日销布1万余匹,并为人民解放军生产了大批军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高阳传统产业特别是纺织业又有新的发展。1951年,高阳县成立布业生产整顿委员会。棉纺织业再度兴盛,印花业异军突起,1951年全县共有印花企业91家,1953年织机发展到8992台,年产大布131万匹。当年,棉布生产纳入国家计划,棉纱统一管理,取消私营批发商,组织棉织生产合作社,从1958年开始,一些棉织生产合作社陆续改建成纺织企业,如城关丝织厂、大布厂、起绒厂等。“大跃进”时期,纺织业徘徊不前,并有砸毁织机炼“钢铁”的现象发生。但县属企业有所发展,如高阳染厂、高阳红旗丝织厂、高阳毛巾厂及“虹淀牌”等名牌产品名重一时。20世纪70年代,高阳纺织品曾大量出口东南亚、日本,年上缴利税曾达4000万元。

改革开放以后,高阳乡村棉纺织业迅猛发展,一些大、中、小型企业应运而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年来,高阳纺织业进入全盛时期,发展迅速,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三利、宏润、亚奥、天羽、永亮等的产品销往全国及海外,高阳成为全国著名的毛毯之乡、巾被之都。毛巾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纱丝吞吐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毛毯产量全国第一。全县拥有织机3万台,从业人口10万余人,年产值110亿元。2007年,高阳纺织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