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记忆中的遗产 历史悠久的南高洛音乐会

更新时间:2020-01-13 15:09:54点击次数:109423次

涞水县南高洛村以“音乐会”闻名四方,南高洛音乐会也称“蓝旗音乐会、北乐会、后山古乐会、华夏正声”。经专家鉴定,南高洛音乐属于古代祭祖(轩辕黄帝)和宫廷鼓吹乐遗存的活化石。其要素又有佛教音乐的成分,其历史可上溯到汉代鼓吹乐、唐宋宫廷歌舞大曲。

南高洛音乐会乐队的基本编制中,有调乐器为:管子、笛子、笙、云锣,其中管子为最重要的领奏乐器。打击乐器为:鼓、板(小钹)、铛子、钹、铙等,鼓在乐队中起着指挥作用。

音乐会的器乐演奏被称为武坛。武坛的纯打击乐演奏被称为法器。武坛由笙、管、笛和打击乐组成。音乐会的演奏形式分坐坛、行街两种。坐坛演奏时,管乐器、云锣乐手分坐在一个长桌的两侧,鼓、钹、铙等打击乐器乐手坐在长桌的一端。行街演奏时,乐队一般呈三路纵队,顺序大体是按会旗、云锣、管乐、打击乐的顺序排列。其乐谱介于唐代“燕乐半字谱”和近代“工尺谱”之间,使用的乐器多为半调,部分需要定做或自做。

音乐会的唱念称为文坛。文坛负责唱、诵、念、宣卷、统表等事宜,所唱念的宝卷与唐代寺院的“变文”有渊源关系。音乐会同时还是一个乡村公益组织,其主持的活动主要有春节祈祥、后土朝拜、民间丧事等。

音乐会所演奏的乐曲风格端庄、古朴。其曲牌名可见于唐宋词牌和元明戏曲曲牌。虽然不敢肯定今天这些曲目就是那些时代的原曲,但至少可以说明今天这些曲目与中国古代的乐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南高洛音乐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英国音乐学家钟思第多次到南高洛考察,撰写了40多万字的《万善同归》。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领导教授连续到该村跟踪考察、调研,并在1996年将音乐会的全体演奏人员接到北京录音。中央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比西大学等多位教授来村考察、观摩。

南高洛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对于探寻中国古代乐曲的原貌有着重要价值。当地政府计划以通过学校教育、汇演、比赛等形式来传承南高洛村音乐会,对现有民间音乐录音、录像、开展民俗音乐旅游等多种方式抢救、保护,并己成功把南高洛音乐会引入到《印象野三坡》大型舞蹈中,向中外游客展示“音乐活化石”的艺术魅力。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