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3卷保定年鉴 > 正文

农业

更新时间:2014-04-28 14:15:00点击次数:244295次

农业·综述综述 

2012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方针,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82.3万亩,总产达到了604.5万吨,居全省第一,约占全省总量的1/5,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市。望都、博野率先建成吨粮县,定州、定兴、徐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全市建成规模千亩以上蔬菜示范园36个,其中新建部级示范园7个,累计达到10个。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9.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9.0万亩,总产931.6万吨。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00万千瓦时。小麦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97%、98%,玉米机播达到90%以上,小麦生产和玉米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三夏期间,组织24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等周边省开展跨区机收作业,异地收获小麦100余万亩,为农民创收4000余万元。

全市新增或复审无公害认定基地6个,新增或复审无公害认证产品21个,累计认定基地47个,认证产品153个;认证绿色蔬菜基地9个,认证绿色产品20个。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3872个,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8%,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围绕“节本增效”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新建户用沼气池4831个,建设物业网点155个,建成并运行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全市沼气池保有量达到44.8万户,年产沼气1.34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79万。共采集化验土样1.4万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5万亩,累计推广3924.1万亩,节肥32.18万吨,总增效益17.6亿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全市建立农业区域(综合)站和乡镇站153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县级土地流转机构27个,乡级机构312个,市本级和22个县市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全市流转面积131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3.2%;其中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9.7万亩。全市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489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2家,市级示范社41家,现有社员12万余户,辐射农户90万户,覆盖全市4600多个行政村。

全市共争取部、省级资金3.5亿多元,其中落实良种补贴资金1.89亿元,惠及全市326个乡镇的216万农户;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1.41亿元,补贴各种农机具和畜牧水产机械12976台(套),受惠农户6997户。推广农作物良种1244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5783.4万亩次,重大病虫害防治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设了高标准粮田、沼气工程、农垦危房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为抓手,建成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02家,其中部级31家,省级71家。2012年,全市肉类总产量64.5万吨,禽蛋总产量42万吨,鲜奶总产量80.3万吨,水产品总量6万吨。畜牧水产总产值235.6亿元,畜牧水产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36%左右。肉、蛋、奶总产量及奶牛存栏均居全省第四位,生猪和肉羊饲养量居全省第二位。

全年新发展果树11.11万亩,占任务的144.3%;完成树体改造18.296万亩,占任务的104.2%;新增花卉面积1.5万亩。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八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任务目标,果树面积达到253万亩,果品产量达136万吨;木材产量完成3.7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完成36.9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量完成136.5万吨。

全市共确定“111行动计划”23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额239.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66.38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项目27个,协议引进资金61亿元,超额完成年内实现引资额20亿元的任务目标。2012年认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92家,其中省级44家,国家级2家,直接带动农户136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659.6亿元,同比增长13.9%;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5%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5%以上。

积极发展壮大重点龙头企业集群,大力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发展到127个。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全市符合农业部“一村一品”标准的专业村发展到370个,比上年增加1个村,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3.85万户,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97元。全市涉农专业乡镇发展到13个,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到11.12万户。

2012年全市认定省级幸福乡村试点242个,认定省级新民居示范村61个,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5870万元,其中为灾后重建三县争取资金2620万元。截至12月底,242个幸福乡村示范村已规划建设项目1030个,总投资规模达到27.29亿元。全市539个新民居示范村累计完成建筑面积1217万平方米,入住农户41877户,建成未入住约5万户,101个示范村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张振山)

 

农业·种植业种植业

 

【保定市农业局】保定市农业局是主管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农业产业政策;指导监督农业产业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组织建设;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预测并发布农业各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内设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农业处、科技教育处、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农机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8个职能处(室)、15个局属事业单位。全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165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2人,副高职64人,中职51人,初职以下32人。

 

局长  党组副书记  吕先

党组副书记  调研员  王贺鹏

党组成员  副局长  张凤洋  刘建民

马跃斌(8月任)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陈殿桓

副局长  张来永

 

【概况】2012年,紧紧围绕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奋斗目标,全面落实“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按照“稳增长、抓特色、重科技、保安全、强保障、促增收”的工作总基调,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7696元,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全局共有23项工作受到部、省、市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有3项获农业部表彰,2项获省级表彰,9项工作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9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长,积极应对特大洪涝、爆发性黏虫等严重灾害,及时制定灾后恢复生产意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604.5万吨,连续两年跨上120亿斤台阶,望都、博野率先建成吨粮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蔬菜产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省、市示范县建设,全市各类投资达5.73亿元,建成规模千亩以上蔬菜示范园36个,其中新建部级示范园7个,累计达到10个,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110个。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9.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9.0万亩,总产931.6万吨。棉花、油料产业稳定发展,全市油料总产27.1万吨。棉花总产2.1万吨。棉花、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农业安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开展“种子执法年”、“农机安全年”、“放心农资进社入户”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关口前移、重点监控,全年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农业安全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全市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224起,查处违法种子2.1万公斤、农药1.52吨、肥料721吨。以蔬菜为重点,扎实开展“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全市新增或复审无公害认定基地6个,新增或复审无公害认证产品21个,累计认定基地47个,认证产品153个;认证绿色蔬菜基地9个,认证绿色产品20个。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3872个,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8%。农机作业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围绕关键季节、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安全作业培训,规范安全作业程序,强化跨区作业农机组织化、信息化管理,确保了农机作业安全。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一喷多效”技术,全市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面积达到5783.4万亩次,挽回产量损失81.6万吨,重大病虫害防治覆盖率达到98%以上,病虫害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共争取部、省级资金3.5亿多元,其中落实良种补贴资金1.89亿元,惠及全市326个乡镇的216万农户;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1.41亿元,补贴各种农机具和畜牧水产机械12976台(套),受惠农户6997户。建设了高标准粮田、沼气工程、农垦危房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全市建立农业区域(综合)站和乡镇站153个,落实农业区域站和乡镇站编制1914人,人员到位率达到88%,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成县级土地流转机构27个,乡级机构312个;市本级和22个县(市)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全市流转面积131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3.2%;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0亩以上)达到69.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增长,全市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489户,较上年增长54.7%,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2家,市级示范社41家,现有社员12万余户,辐射农户90万户,覆盖全市4600多个行政村,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农村“三资”管理逐步规范,全市5678个村实行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占总数的91%,其中实行电算化管理的乡镇达到295个,规范化率达到85%以上,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村干部任内和离任专项审计,共审计村5778个,审计金额15.5亿元,查处违纪违规金额1500万元,5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围绕资源综合利用,以“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地、节能”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农业。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4671个,建设物业网点155个,建成并运行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全市年产沼气1.34亿立方米,年节能9.56万吨标煤,实现经济效益5.76亿元,受益人口177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全市共采集化验土样14000多个,制定小麦、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蔬菜、果树等作物配方100多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05万亩,累计推广3924.1万亩,节肥32.18万吨,总增效益17.6亿元,科学施肥技术的覆盖率、到位率和肥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大力推广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压块、养畜、食用菌栽培、堆沤积肥等综合利用技术,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124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围绕“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水平,拓宽农业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提升科技服务保障能力。农业生产良种化,发挥良种补贴的导向作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全市推广良种面积1244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适用技术集成化,大规模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市县乡领导干部示范田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了要素整合、技术集成,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高产创建区小麦亩产均达到5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到650公斤。生产过程机械化,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17万千瓦,农机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小麦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97%、98%,玉米机播达到90%以上,小麦生产和玉米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科技服务多元化,以开展“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为载体,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人员蹲点包乡包村入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示范户建设、赶科技大集等多种方式,提高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全市组织各类培训班3313期,发放技术资料或明白纸110万多份,共开展农业知识普及性培训75.31万人次。

(张志刚)

 

农业·农业机械农业机械

 

【概况】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1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5万千瓦,同比增长2.14%。平均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07千瓦,比上年增加2千瓦。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044台,同比增长7.26%;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328台,增长2.54%;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138台,增长111.94%;新增旋耕机1369台,增长4.7%;新增深松机161台,增长5.84%;新增秸秆粉碎还田机838台,增长5.27%;新增植保机械808台,增长10.14%;新增畜牧养殖机械986台(套),增长6.26%。农机原值达到70.82亿元,比上年增加3.84亿元,增长5.74%。

2012年,全市27个县(市、区)、开发区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097亿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855亿元,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2万元,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万元),比上年增加4400余万元。全市共补贴各种农机具和畜牧水产机械12976台(套),受惠农户6997户。直接带动农民购买农机投入近3亿元。

2012年,全市小麦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99%、97%、98%以上,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市玉米机播作业达到90%以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458.3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7%以上,玉米机收作业面积328.12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7%,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2年,全市农机管理部门共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2400余台,分别赴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进行跨区机收作业,共在异地收获小麦100余万亩,为农民创收4000万元以上。

(张志刚)

 

农业·林业林业

 

【保定市林业局】保定市林业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林业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市林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指导全市造林绿化工作,负责全市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及监测工作,负责全市林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局内部设办公室、植树造林处、果树蚕桑花卉管理处、森林资源管理处、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处、林业工程项目处6个职能处室,局直属行政机构市森林公安局,局直属事业单位12个。

 

党组书记  局长  姜明慧

党组成员  调研员  荀志惠(女)

党组副书记  调研员  陈飞

党组成员  副局长  许喜林  赵建振

田景梅  苑慧峰  甄壮平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臧思良

党组成员  森林公安局局长  李忠琦

森林公安局政委  张建华

 

【概况】2012年,全市共完成造林76.44万亩(含封山),占年度任务45万亩的169.87%;完成义务植树1500万株,占年度任务1400万株的107.14%,完成新育苗5万亩,占任务5万亩的100%。工程项目建设上,完成2004年退耕地还生态林国家级核查工作,合格率达到99%以上;完成了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和退耕还林匹配工程建设;利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的林业发展项目,涞源、涞水、曲阳、顺平4个项目候选县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全年共获得各级表彰七项:省绿委会、省人社厅、省林业厅共同颁发的“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全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优秀驻村工作组”;省林业厅颁发的“省林业系统第一季度省级以上媒体发稿排名第一”、“省林业系统第二季度省级以上媒体发稿排名第二”、“首届河北省名优果品擂台赛最佳组织奖”、“河北省果品产业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委、市政府颁发的“保定市2010-2011年度文明单位”。

 

【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林果产业发展迅速,新发展果树11.11万亩,占任务的144.3%;完成树体改造18.296万亩,占任务的104.2%;新增花卉面积1.5万亩。八大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完成新建红枣基地1.04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4%;优质桃基地0.6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无公害苹果基地2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优质核桃基地5.3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268.5%;杏扁基地1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磨盘柿基地改造7.3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46%;鸭梨基地改造1.386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38.6%;休闲果品基地1.1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0%。果品产量达135万吨。果品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改造升级。高阳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2590万元建设万吨果品仓储物流基地;蠡县百丰集团新扩建200亩梨树,新建500吨冷鲜库1座。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项目投资,壮大产业基础。高碑店达农核桃专业合作社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获取资金120万元。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申请省级挂牌。河北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被评为2012-2013年度河北省林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易县盛秋林果专业合作社等14家单位被评为重点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果品加工厂不断壮大。全年,共新建专业合作组织28家,惠及农民2460人,全市果品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72家;新建果品加工厂4个,果品加工厂达到112个,年加工果品达到23.7万吨。果品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积极组织果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加首届河北省名特优果品擂台赛及河北省首届苹果品质鉴评会议,保定市在果品擂台赛上,获1个金奖,5个银奖,9个铜奖;在省厅组织的苹果鉴评会上,获1个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此外,还通过打造精品示范基地、加强与北京锦绣大地等市场对接的方式,不断增强阜平大枣、顺平桃、顺平苹果、涞水麻核桃、高阳梨等品牌效应,提高了名特优果品知名度。花卉产业创佳绩,定州市被确定为“河北省万亩花卉苗木示范基地”。花卉苗木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3.24万亩。林板产业增长较快,木材产量完成3.7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完成36.9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量完成136.5万吨。

 

【资源管理力度加大】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林地管理和征占林地审核审批,共审核审批占地项目10宗,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221.79万元;规范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共救治国家二级保护和省级保护动物鸟类共12只;扎实做好2011年下半年得到省政府批准的阜平银河山、唐县大茂山、易县摩天岭三个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的申报工作,配合省林勘院对湿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工作。2012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5起,过火面积278.6公顷,其中森林受害面积9.2公顷,达到了省、市的“四个确保”目标要求。9月,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全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12万亩,其中美国白蛾发生70万亩。全年共计防治作业面积260万亩,其中美国白蛾防治216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2‰,无公害防治率达86%,测报准确率达87%,种苗产地检疫率93%,达到了省林业局下达的“四率”指标。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涉林案件。共查处各类案件764起,其中办理刑事案件32起,行政案件519起,治安案件213起,刑事拘留20人,取保候审17人,罚没763万元。春防打击野外用火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282人次,车辆5235台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人,治安拘留144人,行政罚没9.33万元,有效遏制了野外用火的多发态势。接处省督办案件2起,办结2起。接处市公安局交办案件1起。

 

【林木种苗工作成绩显著】全市育苗面积发展到30万亩,苗木储量达6亿株,产值13亿元,苗木基地主要集中在定州、博野、安国、易县、清苑5县(市)。全年共办理生产许可证256份,经营许可证256份,核发标签105本,合格证108本。争取种苗良种培育项目3个,资金到位350万元;对2000-2010年国家投资的种苗项目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对在建的种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基地档案建设情况与管理情况等进行了检查;组织完成了望都、涞水两县的种苗项目验收工作。继续整顿种苗市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4起,罚款1.8万元。进一步加强种苗质量监管,对易县、望都、徐水、清苑、博野、安国、定州7个苗木生产经营重点县(市)进行了质量抽查,共抽取杨树、侧柏、油松、法桐等12个树种,苗木合格率100%。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按照省、市基层建设年、全省扶贫大会和省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再造一个“河北果品产业”的要求,共承担4县6个村和9个县79个村的“一村一品”帮扶任务。为完成帮扶任务,按照市政府出台的《西部山区果品产业带建设规划》和《保定市核桃产业带建设规划》,引导贫困乡村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业扶贫上台阶的目标。市林业局驻阜平县坊里村工作队获全省先进工作组,除完成规定任务外,还协助村里建设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一座,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教学条件。协助建设标准化幼儿园,解决了全村50多名幼儿入学难和学前教育问题。协助村里建设利民桥,改善了村里生产、生活条件和方便村民出行,并为下一步土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协助修建灌溉井一座,解决了150亩耕地灌溉问题。组织群众结合核桃基地建设,平整土地200亩,修建拦洪坝3000米,为核桃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协调村两委建设,建设高标准的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配套了办公桌椅、电视等,促进了基层组织的规范化运作。

 

【生态园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生态园是市委、市政府一项重点民生工程,2012年4月28日举行了一期工程竣工暨开园仪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一”前开园的既定目标。2012年5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到生态园视察工作,对生态园建设和管理给予高度评价。2012年6月启动生态园二期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星级酒店、生态餐厅、北方苗木花卉交易中心、江北农艺文化苑、花卉温室联动大棚、蔬菜观光园、农耕体验区等十个项目,二期工程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科技服务不断扩大】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徐继忠为望都县果农现场讲解苹果树精细修剪及苹果幼树早期丰产等关键技术;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张志华就目前核桃发展现状,核桃栽培管理技术,核桃嫁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对部分阜平县果农进行现场讲授。通过年初定任务、强责任、不定期督导等方式,鼓励县林业局果树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顺平县开展林果技术义务咨询服务活动,共解决果农提出的实际问题10个,发放技术小册子300多份,技术明白纸1000多份;易县针对核桃栽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并就核桃管理在全县开展技术培训。鼓励引导县域间参观学习。曲阳县组织财政、林业水利、发改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长、部分造林大户代表共计50余人到易县、顺平参观学习。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市林业局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果树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和先进技术;涞水县通过建立技术服务短信互动平台及印发技术管理挂历,提供技术帮扶。

 

【创森工作扎实有效】市政府批复同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并已按照程序报国家林业局备案,并下发各地迅速组织实施,为保定市早日跨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市绿委办组织编制完成了《保定市古树名木录》,为全市创建工作增加了新的载体,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韩忠礼)

 

农业·畜牧水产业畜牧水产业

 

【保定市畜牧水产局】保定市畜牧水产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畜牧水产业的直属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畜牧水产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拟定并落实全市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负责全市畜牧水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初审和申报工作。制定全市畜牧水产业科技普及、培训、技术引进、推广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组织科研课题的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制定全市畜牧水产养殖品种繁育和改良规划,指导生产、繁育和推广畜禽水产良种工作。负责全市动物防疫、检疫、医政、药政、药检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负责全市草地资源保护、建设、开发、利用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草地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指导全市草原防火工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国务院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河北省动物防疫条例》、《河北省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8部法律、9部法规和40多项规章的监督执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党组书记  局长  郝俊愿

党组副书记  调研员  贾志清(女)

党组成员  副局长  刘学军  王连卿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陈殿恒

 

【概况】2012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一产抓特色”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省政府135号文件落实,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着力转变生产方式,按照“一种五化”(畜禽良种普及、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科学化防控、产业化经营)要求,加强基地建设,健全保障体系,强化产业监管,促进产业升级。2012年主要养殖品种饲养量仍居全省前四位。全市肉类总产64.5万吨,同比增长1.8%;禽蛋总产42万吨,同比增长0.1%;鲜奶总产80万吨,同比增长1.5%;水产品总产5.5万吨,同比增长1.7%。2012年畜牧业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9.2%;渔业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7%。牧渔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36%,较2011年增长2.9个百分点。

 

【标准化规模养殖有新进展】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为抓手,搞好综合服务,规范养殖行为,全面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建成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02家,其中部级31家,省级71家(生猪21家、奶牛35家、肉牛5家、肉羊9家、蛋鸡26家、肉鸡6家);完成32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场(生猪6个、蛋鸡6个、肉牛2个、肉鸡1个、肉羊17个)。整合标准化、菜篮子、良种补贴等政策、项目、资金,重点向规模养殖倾斜。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一批高标准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逐步成型并发挥效益。认真做好统计监测和价格预警,合理设置监测点,强化统计员培训,加强与统计、调查部门的协调,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实行定点监测跟踪,及时收集、分析、上报监测数据,适时发布信息,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推进企业无公害认定认证,全市累计通过产地认定的企业317家(畜牧企业299家、水产企业18家),累计通过产品认证的企业125家(畜牧企业111家、水产企业14家)。积极创建名优品牌,涌现出了“大午牌”种鸡、“玖兴牌”童子鸡、“唐尧牌”羊肉、“莲池牌”猪肉、“兴莲牌”鸡蛋、“山泉黄牌”中华鳖等一批地方名优动物产品品牌,年销售收入达12.6亿元。生态渔业健康发展,在西大洋水库放流池沼公鱼卵5亿粒;在白洋淀放流鲢鳙鱼种67万尾,日本沼虾800万尾;在王快水库放流中华鳖稚鳖2万只。全年累计放流鲤、鲫鱼9万尾(7.6万斤);鲢鳙鱼794万尾(25.98万斤);草鱼36万尾(12万斤);日本沼虾1600万尾;净化型水草种植5万平方米,增殖放流资金达325万元。加强渔政管理,严查“毒、电、炸”等违法捕鱼行为,加大对违法捕捞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了渔业资源。“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北部山区冷水资源产业带”的精品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温棚养殖中华鳖面积4100余亩,中华鳖年产量4200余吨;冷水鱼养殖面积1100余亩,其中鲟鱼养殖面积达到900余亩,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同比增长6.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新突破】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方式,突出骨干品种,建立层次分明的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完善了市级家畜精液配送中心和6个牛改良站、5个羊改良站、8个种公猪站。组织参加猪、羊改良技术培训2次,近500名基层两种推广人员接受了培训指导。生猪、肉羊良补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全市推广人工受精13.5万头,精液54万剂,发放种公牛羊900只,发放奶牛冻精21万支。涞源雨润、清苑海大等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顺平旺盛敏达种猪场扩建项目落实国家资金150万元;涿州连生牧业种羊场扩建项目争取国家资金180万元;徐水大午种禽场、定兴茂隆中华鳖良种场、安新聚珠良种场建设进展顺利。淡水养殖重点推广中华鳖、青虾、鲟鱼、七彩鲑鱼、鲤鱼等优质品种,全市生产淡水鱼苗1600余万尾,池沼公鱼卵10亿粒,中华鳖卵1000余万粒,日本沼虾苗5000余万尾,鱼种1000余吨。全市猪、牛、羊、鸡、水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6%、96.3%、89.4%和82.1%和80%以上。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新增强】继续完善重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建立了政府与政府、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责任网络,通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确保防疫措施落实。8月29日,“河北省201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启动仪式”在高碑店举办;10月20至23日保定市又代表河北省接受了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绩效考核”检查,取得满分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农业部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防疫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全市共2480万元,其中市本级925万元。组建了700多个强制免疫小组,共约1.7万人参与强制免疫。共免疫牛40.56万头,羊232.70万只,猪387.42万头,禽4070.11万只,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检测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均符合农业部标准要求。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月”、“集中消毒月”行动,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消毒灭源行动,强化了养殖场的消毒程序,完善了消毒设施设备,做到了消毒全覆盖、多频次,粪便等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加大肉羊、肉牛布病免疫力度,提高免疫密度,对跨省调入的羊、肉牛实行“落地免疫制度”,采取个体口服接种方法,提高免疫效果。全市共免疫肉牛16.93万头,羊232.69万只。全市271个奶牛场区,已有199个奶牛场区达到稳控,其中有89个奶牛场区得到了净化。进一步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全市累计产地检疫生猪240.45万头,牛7.21万头,羊68.99万只,家禽1542.17万只,其它特种养殖10.1万头(只);屠宰检疫生猪78.78万头,牛10.62万头,羊47.75万只,家禽1376.3万只,其它2.8万头(只)。共查处染疫及不合格动物产品108吨,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产地检疫和屠宰环节累计检测“瘦肉精”样品119370例。进一步加强狂犬病和宠物包虫病的消毒、净化和防治工作,市区内免疫接种用苗22944支,发放犬猫驱虫药15624片,投喂1万余条,居民小区消毒95个,发放消毒药品4600余瓶。

 

【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有新提升】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管、检验检测、综合执法三大体系,全市畜牧水产系统已有24个县(市、区)成立了动物产品监管机构,13个县(市、区)成立了区域性畜产品检测机构,6个县(市、区)成立了农牧综合质检机构;畜牧水产综合执法机构已达16个。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瘦肉精”、病害肉、奶站、兽药和药物残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获证企业、农资打假以及水产品等八个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余万人次,检查整顿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规模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单位、农贸市场等25229个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23万余份。积极开展非GSP兽药经营企业“集中清理行动”,取缔未通过GSP验收企业,新上和保留的兽药经营企业严格按GSP标准验收。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87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25起,移送公安案件3起。奶站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市级监控中心、27个县级监控分中心、275个奶站监控点实现全程监管。以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等非法添加物含量以及氯霉素、磺胺类、总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含量指标检测为重点,加大对生鲜乳、畜禽产品、奶牛饲料、蛋白饲料原料、猪(牛、羊)尿样、水产品的抽测力度,全市共完成各类样品抽检128447批次,市本级检测中心完成各类检测样品13323批次,总体合格率在96%以上。同时,完成了省级抽检、全省瘦肉精交叉抽检、全省生鲜乳交叉抽检以及市区风险预警监测任务。瘦肉精检疫检测同步、瘦肉精长效监管、奶站视频监控等机制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季晓明  黄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