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一章 走出洪荒 北福地的文明

更新时间:2020-01-01 17:12:20点击次数:4881次

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和保定地区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的拒马河考古队,来到太行山东麓与平原的接壤地带,沿着中易水细细地寻觅着,最后,把目光落到河北岸的一块台地上,这里有个小村子叫北福地,他们对这里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

12年后的1997年,北福地村南的台地上聚满了河北省文物考古队聘用的挖掘人员。第一锹土被铲起来后,平静的表土被唤醒了,在75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丰富的地下遗迹、遗物纷纷出现。12座方形半地穴式房址中堆满了陶器残片和石器,室内地面中央保存完好的红烧土灶面,还泛着火红色泽。房屋周围布满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灰坑,与房址一起构成远古村落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设施。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展,一座距今约7000~8000年的基本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呈现在人们面前。

北福地遗址位于易县县城西南约125公里处北福地村南二级台地上,南距河床800~1000米。北福地一期发现的遗迹主要是灰坑和房址,房屋遗迹分布较为密集,易县北福地遗址发掘现场在平面布局上具有一定规律,是一座史前村落遗址。发现了10座保存较完整的房址,形制都是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分长方形、近方形和近圆形3种,室内地面中央有红烧土灶面,周围分布着柱洞。其中有一座平面圆角近方形房址,通过它可以看到所有房址的面貌。这座房址南北长390厘米、东西宽385厘米、深4550厘米。建筑形式为半地穴式,填土灰黑色,内含大量石块、石器及陶器残片。门道设在北部,长条形斜坡状。居住面为红褐色硬土,比较平整,中央位置设椭圆形红烧土灶面,红烧土厚57厘米。居住面靠近四壁的地方发现13个柱洞,中央接近灶面的地方发现1个柱洞,另在室外门道西侧发现2个柱洞。柱洞都是圆形竖穴形状,底部有的是平底,有的是尖底。房址填土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包括天然石块、石料、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等。这些房址是此次发掘的一大收获,房址分布密集而不零乱,甚至有些“城市规划”的味道,是当之无愧的“燕赵史前村”,专家根据房址出土的丰富遗物判定,在当时环境中,这个史前村已经相当“富有”。

北福地遗址中除发现大量房址、灰坑、玉器、石器外,还出土了具有鲜明特征的陶器群。陶器表面颜色以褐色为主,颜色大多数不纯净,多掺杂灰色或黑色斑块。陶器上的装饰主要是刻画或压印的几何形纹饰,种类有折线、斜线等,大多装饰在陶器口沿的下一周。陶器主要是盂与支脚两种,其中盂数量最多,可分为大中小多种类型,为盛水器,方唇、直口、直壁或斜直壁、平底,口沿下都刻画着纹饰,形制基本一致。支脚是支在炊器下面的支撑物,陶质与纹饰和盂一样。作为与火配合使用的器物,支脚不是主角,但它却支撑起人类生命的火焰,点燃了历史文明的火花。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陶刻面具陶刻面具的发现是让考古队员们更为兴奋的一大收获。第一件完整的面具是在2号房址内发现的,当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剔除覆土,慢慢揭开那神秘面纱的时候,因土壤的浸润,陶刻面具泛着新鲜而柔和的光泽。这张完整的陶刻面具,正面是人脸的形状,上宽下窄,鼻子和嘴是浅浮雕,清晰可辨,两只眼睛的地方是透雕,在陶片的边缘还散布着5个小孔,整体形状与现在使用的一般面具相似。考古队员们惊奇地凝视着她,而她也安详地与队员们对视着,神态自若,安详中带有一种高傲,宁静而平和的目光,散发出的是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远古生活气息,传递着远古先民面对苍穹时的探索与期盼。

在此后的发掘中,各种面具相继出土,其中有10余件完整和复原完整的面具,形制有大有小,大的与真人面部基本相同,小的一般10×10厘米左右。雕刻技法属平面浅浮雕,单面雕刻,具体技法为阳刻、阴刻、镂空相结合,表现形式为阴刻与阳刻线条、凹与凸块面浮雕、镂孔等几种形式交叉构成面孔。具体来说即减地法刻出凸块面的浮雕,阴刻法勾勒出凹线条,用阴刻线与凹凸块面相应组合成图案。面具边缘的小穿孔,应该是系戴时用来穿绳子的。在整理这些陶刻面具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发现更为奇特的现象,这些面具中还有各种陶刻兽面,可看出种类的有猴面、猪面以及带有牙齿和胡须的猫科动物面具。这些不同种类的陶刻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艺术精品。

考古发掘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这批陶刻面具不是出土在考古专家认定的村庄“祭祀场”,而是出土在北福地遗址的房址、灰坑中。那么,这种显然并非日常用品的面具到底有什么特殊功能?与祭祀场进行的祭祀活动有怎样的联系呢?

面对这些谜团,考古专家推测,这些陶刻面具可能是一种原始宗教或巫术用品,用于祭祀或巫师实施巫术时的辅助用具。因为古代关于面具舞蹈祭祀的记载很多,内蒙古鄂温克族萨满在举行祭祀时戴着面具,四川白马藏族人也戴着面具跳祭祀舞蹈,驱鬼祈福。可见,先民们有在宗教仪式上戴着面具装扮成神祇跳舞,以祈福驱邪的习俗和传统。专家们还推测,在北福地遗址祭祀场没有发掘出面具,可能是先人们戴着陶刻面具到祭祀场进行祭祀、舞蹈,等仪式结束后,他们把面具带回家中保管,等下次祭祀的时候再继续使用。北福地陶刻面具的发现,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不仅把中国的雕刻艺术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还为研究史前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史前文化堆积中,史前农业文明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因此,在北福地遗址祭祀场中,发掘出的一个长46厘米的磨制农具——石耜,让考古工作者既兴奋、又迷惑。北福地遗址中石耜出土时的情形在中国目前同时期遗址发掘中,还没有发现过这么大的“精制”农具。但是,这个在祭祀场所发现的石耜究竟是祭品,还是被祭祀的对象呢?

耜,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各地曾经出土过很多木耜、骨耜。距今7000年左右代表长江流域文明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农具主要是骨耜,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而在易县北福地遗址中发现的这个石耜,不是打削而成,而是磨制成的,通体磨光,制作工艺非常“精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耜,如此巨大的磨制农具,虽然无法确定它是祭品还是被祭祀的对象,至少表明祈求农业丰收是北福地祭祀场举行仪式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件石耜为探索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生和旱地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古人员在北福地遗址发现一个规整的场所,位于遗址中房屋区的西侧,长1008米、宽84米。从保存较好的西北部观察,应是直接挖建于生土之上。在9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成组成群的器物不断出土,有中小型盂、石器、绿松石饰、小石雕、水晶、玉器,在附近发现了那件大石耜。众多精美的祭祀物品堆放的方式以平地铺排为主,辅以斜坡高低错落,但迭压现象很少见。从平面上观察,祭祀物品群有几个集聚小群现象,有意识地平均分成若干个组合。这种祭祀形式与磁山遗址发现的“组合物”遗迹有—定相似之处。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个祭祀场所,当时人们可能在这里举行祭天地、祈丰年的仪式。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玉玦史前祭祀场所的发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分组堆积说明,先民们的祭祀仪式可能是通过奉献祭品来完成的。在众多祭祀品中,最发人深思的是晶莹剔透的玉玦和玉匕。在祭祀场发现玉器,说明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已经把玉视为珍贵的物品,把玉献给上天,表示玉有某种通灵的色彩,它可以把人们的愿望传达给上天,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要求。这是先民们独有的精神活动,是人类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重要标志。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玉匕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玉器是1989年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出土的,北福地遗址在时代上与查海遗址基本相同,但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与祭祀无关。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祭祀用玉器出现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而北福地遗址祭祀场所发现玉祭品则改变了这种看法和推论。

面对这样一座祭祀场所,现代的人们不由得产生出无限的感怀:祭祀的人们已经远去了,仪式的过程也随风消散,惟有留下的这片遗址和散落的祭品,向人们诉说着8000年前曾经在此上演过的祭祀大戏的隆重与神圣。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