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物志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人物志 > 正文

近代

更新时间:2019-12-31 23:19:42点击次数:240738次

赵亨钤(?~1846)字印甫,号郎山。易州(治今易县)人。父元睦,官东光县训导。亨钤自幼聪明好学。稍长,博览群书,以圣贤自期。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进士,署理湖南零陵知县。时值江华瑶族起义刚刚爆发,亨钤径直造访起义军据点冷水滩,声称大兵将至,不忍互相残杀,希望义军停止进攻。后义军放弃零陵,转而攻打桂阳、道州。不久,亨钤补永定(今湖南张家界)知县,旋迁贵州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同知。裁决狱案公正廉明,一讯即结,终其任无遗留案件。时古州所属苗寨百姓械斗之风颇盛,亨钤以诚化解。继又创练乡勇,加强防范,使辖境平安。道光二十三年(1843),亨钤奉命解送京铅120万斤,计往返3年,因积劳卒于官。

亨钤喜读王阳明之书,深痛清初儒学大师如陆陇其等人攻击诋毁王阳明,曾著为论说与其争辩。认为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即是《大学》所阐述的明德思想,《中庸)所阐述的忠诚是《孟子》所讲的求放心的宗旨,与朱子实是殊途同归。当时上元(今江苏江宁)梅曾亮精通古文,名重一时,与亨钤友善。二人析疑辩难,书信往来从无间断,交谊甚笃。

著有《印甫文集》1卷,《诗集》2卷,《铅差日记》2卷,《永定县志》若干卷。其祖父和父亲皆以能诗闻名,至亨钤则对王阳明的性理之学、致良知之说研究颇深,兼以文章、政事著称,故后世称亨钤与其祖父春熙、父亲元睦为“易水三赵”。亨钤之子利濬将祖上三世遗稿汇集成册,名为《易水三赵集》,刊行传世。


马洛新(约1776~1849)望都许家庄人。许颖仙(1773~1851)名许蓬。望都许家庄人,晚清举人。马洛新原为一丝弦艺人,酷爱戏曲,刻意研练。初演老生,唱、念、坐、打无一不佳,继而又广开戏路,生、旦、净、末、丑亦无所不通,成为所在戏班倚重的台柱子。在一次演出中因戏台坍塌摔伤致残,被班主辞退回家。约在清嘉庆十四年(1809)冬,马洛新在许家庄成立小戏班,春节前后演出,以娱乡民。三年后,一些演员功成艺就,不辞而别,外出搭班演戏,小戏班难以为继。为羁留演员,马洛新进行剧种改革,向一吴姓肃宁人学肃宁地方小调,由此受到启发,并以此为基础,将丝弦、老调、梆子三种戏剧的唱腔融入小调,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戏剧曲调。根据新的曲调,村中举人许颖仙编写出新的剧本,经反复修改加工,于道光二年(1822)首次演出。

新曲调唱腔自然,流畅优美,且有幕后伴唱。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很快流行于望都南部和定县北部一带村庄。主要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大仙姬洛凡》、《天河配》等。后人为纪念这一新剧种的创始人马洛新、许颖仙,便从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给新剧种定名为“新颖调”。

200711月,新颖调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颖调”作为一地方特有剧种被收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王植(1792~1852)字叔培,号晓林,自号秉烛老人。清苑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道光七年(1827)任国史馆纂修。历任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浙江、安徽、江西巡抚等职。

任地方官员时,他体察民情,初到安徽,正值黄河河南中牟段漫口,波及安徽,王植令各州县买谷4万石,复劝富户积储,届期减价平粜,并行以工代赈,救灾有成效;浙江杭州5府遭灾,上疏请减赋济民,并严惩盗匪,境内安然。

清廷与美国和法国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后,要各省准设天主教堂,王植复奏:“皖省民风朴直,无习天主教者,上不禁设天主教堂即可,不应出示晓谕。”王植针对官风日颓,上奏章说:国家之败皆官邪,近日风气似乎大法小廉也,巧避其名,而阴取其利。我朝之台湾、西域、川楚“教匪”之乱皆因官吏贪婪,盖民乱,必由贪官。在督办乡试时,为免作弊,命考官异地交替阅卷。咸丰元年(1851)入京,授刑部左侍郎,平反冤狱。不久出署江西巡抚。二年(1852),因病开缺,回籍途中去世。

王植嗜书好学,置书数万卷,公事繁忙中亦常手不释卷。著有《经解述》、《抚皖奏议》、《训蒙条规》、《家乘传论》、《消闲录》、《食馔笔记》、《训兵条约》、《束队阵图》、《深柳书堂诗文集》。


鹿丕宗(?~1856)字杰人,号简堂。定兴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道光二十年(1840)被选派至贵州。刚至7日,逢开州(治今贵州开阳)有反案,当事者难以捕获,前任因而负罪,一时无官敢代此职。鹿丕宗奉命审理,不逾月即结案,补授施秉(今属贵州)知县。当时,施秉阴雨连绵成灾,鹿丕宗开仓放粮赈民,救活数万百姓。又署桐梓县,上任即断一疑案,全县称神。时值温水教初发,鹿丕宗密捕其首领,事遂平,擢升平越州(治今贵州福泉)知州。任上,代前任偿还7000余金亏空。又权台拱厅(治今贵州台江)事。

道光二十四年(1844),升都匀府(治今贵州都匀)知府。三十年(1850),太平军攻陷河池(今广西河池县旧河池北)、思恩(今广西平果东北)等地,鹿丕宗奉调增援,筑垒练兵,诱降义军中不坚定者为密探,遂擒获义军首领朱三、何大及士卒百余人,迫义军东奔。咸丰二年(1852),护贵东兵备道。游二等据山集众千人,欲投奔太平军。鹿丕宗率兵冲入山寨,俘获游二等。

咸丰五年(1855),驻遵义太平军杨凤部经安顺攻麻哈(今属贵州)。鹿丕宗率兵救援。义军恐被围,乘夜改道转至黄平州(治今贵州黄平)的重安江,正欲渡河,鹿丕宗追至,重创义军,俘杨凤,因功获赏顶戴花翎。同年,台拱苗民举事,巡抚拟用安抚之策,鹿丕宗反对,巡抚不从,派二人前往招安,苗民不服,杀二人。巡抚急调兵进攻,兵未至,起义军民已连陷数城。七月,苗民进攻都匀。龙里、贵定苗民乘机起事,两支义军东西合攻都匀。时城中官军仅200人,粮食亦匮乏,鹿丕宗急募民训练,又令一军驻城外,一军驻城内,互为犄角。义军来攻,鹿丕宗登城督战,左右皆中炮阵亡,战况激烈。义军一时难以攻下城池,遂以重兵据要隘,断绝粮道,阻隔援军。鹿丕宗仍死守,粮食渐尽,士民死亡相继。坚持至咸丰六年(1856)七月,援兵至,义军撤围隐去。

总督恒春偏听都匀境内已无义军之言,调离援兵。鹿丕宗请求留兵防备义军,恒春不听,并将鹿丕宗免职。后18日,义军回马乘夜攻城,城陷,鹿丕宗与妻萧氏自焚而死。提督孝顺、巡抚蒋霨远据实奏报,诏按三品例赐恤,国史立传,谥“壮节”,赐世职骑都尉。


耿麟(生卒不详)字瑞符,号云亭。阜平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历任湖北汉川、江陵、汉阳知县。初任江陵知县时,适值水灾,耿麟只身亲往灾区勘察,设法赈济,无所失漏。同时革除积弊十余事,颇受百姓拥戴,调离江陵时,士民挥泪送行,并建生祠祀奉。汉阳巨盗赵魁横行江汉间,为百姓一害,官吏多次捉拿不获,耿麟以德感化,赵魁遂自首请死,耿麟将其收为捕役。赵魁将县内著名盗贼全部捉拿归案,无一漏网,县内秩序安定。

继升随州(治今湖北随州)知州,因父丧告归守孝,期满赴任。旋调云南路南州(治今云南路南)知州。升普洱府威远厅(治今云南威远)同知。先前威远田地多被邻邑景东强占,诉讼久不决,故威远有民谣道:“牛耕田,马食谷,我买田产人作主,几时拨雾见青天,一照群冤不困苦。”耿麟到任后,迅速查得实情,力为民争田,平反70余案,百姓欢呼说:“今日拨雾见青天!”任内将所有积案处理一清,使监狱无囚犯。后升任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知府,卒于官。

徐栋(1792~1865)字笑陆,号致初。安肃(今徐水)人。清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勤于政务,究心吏治,以为天下事莫不起于州县,州县治则天下事莫不治。又认为州县之职读书尤要,于是汇集诸家之说,著《牧令书》23卷。认为治天下之道在于保甲,主张在地方广泛推行保甲之制,著《保甲书》4卷。

道光二十一年(1841),分校会试,所选之人皆受称赞。同年,外授兴安府(治今陕西安康)知府。任内以察吏安民为要,编清讼簿,订立期限,力除乡约害民的积弊。重视文教,立关南书院条规,聘名师主讲;设回民义学,且亲自督课。兴安三面临汉江,时有水患,徐栋补修惠春、石泉两堤,在旧堤基础上又加高5尺。至咸丰八年(1858),大水超出旧堤2尺多,民皆欢悦,益感念徐栋。道光年间,兴安严禁商贩向下游贩粮,兴安地势低洼潮湿,积粮极易霉变,既不能久存,又不能外运,每至荒年,则粮食匮乏,徐栋废除运粮之禁,百姓称便。

道光后期,汉中一带青莲教起义活动频繁,徐栋抓获青莲教首领数人,瓦解了起义军,得到道光皇帝嘉奖。不久,调任西安,倡修水利,推广钱法,建粮仓,兴义学,3年之后百废俱兴,府狱为之一空。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计,徐栋以“卓异”被荐。二十九年(1849)以病告归。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清军节节败退,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奏请重新起用徐栋。徐栋奉命在乡督办团练,并倡捐修省城,疏通城濠,得到咸丰皇帝嘉奖。同治元年(1862),有诏起用,以老病辞,买宅于易州(治今易县)山北村,筑楼碧草堂,著书歌啸其中。

著有《归田自课)2卷、《续编》1卷及《兴安从政录》、《汉中从政录》、《西安从政录》、《徐氏家谱》、《致初自谱》、《慎独集》等。


安勇(?~1865)清苑人。由行伍拔补千总。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授泰宁镇右营守备。二十六年(1846)升江西兴国营都司。咸丰元年(1851)二月,太平军攻南赣,突袭龙南竹芳岭,安勇督兵扼守阵地,用火炮击杀太平军数十人、首领一人,其余撤走。以功升山东武定营游击。咸丰三年(1853)六月,太平军由瓜洲(今江苏镇江长江对岸)进军三汊河营,安勇领军往杨子桥堵击。太平军在对岸修筑炮台,造浮桥准备抢渡长江,安勇冒雨先进,破坏太平军造桥工程,援兵随后到,迫使太平军放弃渡河。七月,安勇随钦差大臣琦善攻打扬州西南15里之三汊河,击败太平军,焚其军营。四年(1854),率军攻占瓜洲土城,同太平军对峙。直隶提督陈金绶为之奏功,赏戴花翎。

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北伐失败,西征受挫。为保卫天京(今江苏南京),镇江太平军入仪征,过盐河,占据带子沟,迅速向天京集结,清军急调兵防守高邮南一带。安勇接应援兵,奋力进攻太平军,获胜。同年四月,太平军从八里铺攻三汊河,安勇约副都统德兴阿分两路夹击。当时太平军断三汊河堤坝,起土造营垒,安勇乃挥兵袭击,力保堤坝,并夺取太平军营垒,以功升直隶大沽协副将。六年(1856),升天津镇总兵。咸丰八年(1858),率兵攻取江浦。五月,败安徽大刘庄起义军。咸丰皇帝闻安勇战绩,赏号乌里达勒图巴图鲁。九月,太平军由天长(今安徽炳辉县)攻扬州。安勇督兵渡河围堵防御,迫使太平军转攻他地。咸丰十年(1860),漕运总督袁甲三为安勇奏功,安勇得加提督衔。卒于任上。


赵文涵(1796~1868)字海门。涞水人。幼承父训,15岁能默诵十三经。清嘉庆二十年(1815),以诗、古文辞受知于学使吴芳培。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更勤于学,诸子百家之书无不浏览,尤嗜《春秋》、《孙子兵法》,且读博野颜元、蠡县李塨诸书,愈以敦实致用为务,不喜科举八股,故屡次会试不第。二十一年(1841),署博野县训导,修文庙、整学风,士风为之一振。二十二年(1842),调任铁岭训导。先前御史郝浴流徙奉天(治今辽宁沈阳)20年,倡导教化,但时已相去百余年。文涵到铁岭,即拜谒郝浴祠,整饬银冈书院,召见生徒,以品行、文学相勉励,设立课程,严加考试,文教得以复兴,从游之士数十百计。

道光二十七年(1847),学使按试奉天,旗兵因事侮辱生童,士子激愤,拥聚将军衙署大哗,几乎酿变。文涵至,善加疏导,众生散去,考试如期进行。因母亲去世服丧三年后,再游京师,文名益重。咸丰二年(1852),署容城训导。三年(1853),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率北伐军至畿南,京津震动。文涵建议仿湘、鄂各省动员乡绅举办团练,被采纳,一日而集壮丁3000人,亲为教练,不数月,容城团练之声大著。当时太平军据深州,走献县,占独流,抵天津近郊。容城东之白沟,为京南第一大镇,距独流200里,受太平军威胁,一日数惊。文涵设分局于白沟,联络四乡共得练勇6000人,朝夕操练,风雨无阻。正定镇总兵双禄、侍卫王灼驻防白沟,阅其操法,大为叹服。咸丰四年(1854)正月,太平军直逼白沟,文涵与知县杨景彬扎营于白沟东北,会降二三尺深大雪,太平军侦知有备,于是转向东南,占据束鹿(今河北辛集)。不久,太平军欲取保定,直隶总督桂良以高阳为省会之要塞,急需防守,檄景彬署高阳知县,文涵为学官,办团练一如容城,数日而成,再阻太平军北上。以两次防守之功,保升知县。同年秋,选为清丰(今属河南)教谕,到任即受大名道联捷命筹办团练,拟防守十策,定筹款章程,练勇3000余名。六年(1856),捻军攻克河南夏邑,黄河沿岸州县俱震恐,文涵率兵勇堵截,俘捻军首领李大宾等数十人。在清丰任上六年,以治团练功最著,加五品官衔。

这期间黄河连年泛滥,淹没数百里,文涵奉檄察看灾情,遍历村镇上千、人口30余万,请帑赈饥,都亲自过问。九年(1859),河水泛滥更严重,东明(今属河南)除一墙外,全部淹没。文涵考古今沿革,建议迁民避灾,徙城内百姓千余户。又兴学校,育人才,提倡风雅不辍。咸丰十年(1860),调武邑教谕。并随团练大臣桑春荣办团练。文涵已65岁,不愿言兵,遂专心整饬书院,以实学课士,暇时则饮酒赋诗,讲经论史。但督兵官吏多钦服,常以书牍咨询军事,文涵亦答之不厌。4年后,因病请休。同治七年(1868)十月,逝于家。

文涵重实践,自道光五年(1825)立日记、琐言,迄同治六年(1867)共44年,成书44册。有关捻军、太平天国的活动,文涵每事则穷极原委,据事直书,可补史乘缺遗。在博野与知县曾贯之、教谕杨国栋组诗社,互为宾主,辑成《同人唱和集》1帙。著有《毋惮改斋诗集》8卷、《知非子年谱》1卷、《扪虱丛话》1卷、《毋惮改斋文集》1卷。


卜应麟(1797~1868)字玉书,号符周。安国人。9岁从师学习,刻苦自砺。20岁,补弟子员,以成绩优秀,受禀饩。性纯笃,孝亲爱弟,轻财好施,见义勇为,经常周济孤寡贫穷之人,受到乡里赞誉。曾出资刊刻同县学者刁包著述,使之得以行世。生平所著,皆有益于世道人心,为文言简意赅。同治七年(1868),为捻军所杀。著有《家庭箴》、《子弟歌》、《性理论》、《通书注)、《便易录》、《孝弟论》、《名义说》、《同居说》等。

吴璋(?~1868)字晋廷。清苑人。膂力过人,能开强弓。青年时参军,清道光初年(1821),由行伍补白羊峪把总,再迁前营守备。平素专心军备,尤精通火器,认为国家沿海防御应以火器为主,因此创制炸炮,并绘图督造。该炮旋转灵活,式样如瓶,重500斤,射程3里许。因造炮有功,升北塘营游击。适值咸丰皇帝下诏举荐将材,吴璋列名预选。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英军入侵,吴璋列营抵抗,英军凭借先进武器攻击吴璋守地。吴璋据敌强我弱之势,命守军秘密撤离营地,开出1里之外,并在原营地盐滩中置篝火数处,诈为疑兵。当英军驾船至预定目标时,吴璋令开炮,敌知清军有备,方撤退。次日,吴璋在篝火处得炮弹十几枚。咸丰三年(1853)七月,太平天国北伐军准备渡黄河北攻北京。清政府急派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在黄河一线设防。吴璋随讷尔经额赶赴河南防御,驻军于柳园口(今河南开封北)。吴璋设伏兵两队等待太平军渡河,当太平军抢渡10船人刚登岸时,吴璋突然发炮,众兵闻炮蜂起,斩杀太平军数千人,毁船6只,俘40余人。太平军抢渡柳园口不成,转向西攻。钦差大臣胜保得知吴璋阻击太平军北渡得利,奏请调吴璋守怀庆(今河南沁阳)。北伐军筑坚垒木城、炮台同清军壁垒相对抗,并以数千人攻城,吴璋协同胜保坚守怀庆,后又出击太平军木城,破西南炮台。

咸丰三年(1853)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从怀庆撤退,转向西北平阳城(今山西临汾),吴璋穷追不舍,只身攻入平阳城,后又追击太平军于涉县、武安、广平等地。当北伐军沿滹沱河结筏下流时,吴璋无船可渡,只得选择识水性士兵泅渡,系绳于岸,令兵顺绳涉渡,一直追至天津。四年(1854),北伐军撤至河间,双方在念祖桥(今河间得胜桥)展开激战。太平军出舒城而南,吴璋因情报不准,带兵误出舒城,遇半夜狂风大作,士卒迷路,突遭太平军包围。吴璋分军为10小队,自率2队,断后抵抗,战到拂晓始知被围,适值增援兵到得解围。不久,太平军占据阜城,吴璋趁其立足未稳,单骑入城,身受矛伤,随后大兵赶到,连攻4营,斩杀北伐军7000多人。北伐军继续南撤,同援军相呼应,集兵于临清南30里。吴璋充当前敌先锋官,随胜保分兵堵截。吴璋令其军专击太平军后方,并下战令,对太平军格杀无论,以左耳为验,拾得衣械、杀而伤者均受赏赉,遂很快攻下临清,北伐军败退。后吴璋又攻克清水集等地,声名大振,升为副将。

咸丰五年(1855),胜保因战事不力被降职,吴璋转属僧格林沁部下。不久,又改属钦差大臣西隆阿。因僧格林沁与胜保矛盾日深,吴璋受牵连夺职。翌年,归伍复职。


王发桂(?~1870)字笑山。清苑人。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清道光十六年(1836)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二十四年(1844),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湖北,连克武昌、汉阳,转向南京挺进。王发桂上疏言军事,认为太平军顺流东下,所恃在船,宜以火攻,被嘉纳。寻迁湖广道监察御史。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分兵北伐、西征。发桂疏言:“顺德、正定地当冲要,请屯兵扼隘。”并条列6事:谨侦报,严催儹,慎查勘,明晓谕,广抚恤,筹协济。又荐贵州道员胡林翼知兵,应委以重任。清廷遂命胡林翼留湖北襄军事。又上疏请令各省汰旧伍,练新兵,设乡团,值有事则新军进战,乡团设防,以明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训练将士。北伐太平军逼近畿辅,发桂具疏:“军兴以来,大臣获罪,多以从军自效,位崇性骄,不可任使,坐耗粮糈,无裨军政。且主将曲庇,辄请起用,有罪几同无罪,图功适以冒功。顷副都统达洪阿退缩失律,致知县谢子澄、副都统佟鉴同时死寇。钦差大臣胜保赐以神雀刀,原令便宜行事,乃自入直境,未戮一人;而于获戾大臣,多所论荐,以私废公,抑阻士气。请按治达洪阿以下,行军法。纪律既严,军威自振。”并被采纳。咸丰四年(1854),升任给事中、鸿胪寺卿。

咸丰九年(1859)起,历任太仆寺卿、通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兵部左侍郎。同治二年(1863),署工部侍郎。御史孟传金奏前安徽巡抚王植门下陈小山僭用四品官服,与长官抗礼,谓据发桂所言,朝廷命发桂按律治陈小山罪。上疏推荐户部郎中王正谊,因忤肃顺而获罪,请复其官,被采纳。同治三年(1864),授礼部右侍郎,调刑部左侍郎,又调工部。五年(1865),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以病归,卒于家。


赵文濂(1805~1889)字鲤门。涞水人。幼聪敏,博学强记,每指某本、某卷、某页、某行,可默诵不忘一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人,初任肥乡教谕。不久,太平天国北伐军抵肥乡,文濂与知县杨树屏加固城池,挖掘壕沟,环以炮垒自守,并招募丁壮500人,抵御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捻军复至,城内练勇奉命援邻县,城虚无人,文濂自守北门,使训导刘光陛守西门,旗帜枪炮皆潜而不露,太平军至,不敢冒入。疑惑间,文濂等乘隙出击,俘获其首领王守清、常二么,论功加五品衔。同治九年(1870),升正定府学教授。曾编纂《正定县志》、《井陉县志》、《赞皇县志》,并重修《正定府志》,因筹款困难,乃自编校,历10年成书80卷。另著有《读史偶录》、《黎云山馆诗集》、《肥乡县志》。


边成章(1806~1880)字斐然。满州镶红旗人。世居新城(今高碑店市新城镇)。自幼读书,刻苦励学。成年后,因家道中落,遂弃儒学医,凡有关古代医籍,无不广为搜罗,一一披阅。闻人有秘方,虽远至千里,也要设法搜得,悉心研习。医术日精,尤擅长疡科。

当时,某人患春温衄血,经他人治愈,但恐温毒未尽,转请成章再予诊视。成章索阅其所服之方,说:君疾已愈,但明春二月间,颈间必生巨疽,宜进行预治。此人未信。次年二月,此人耳下果然生一长形巨疽,因求治疗,并询问生疽之因。成章说:“去年诊君之脉,知温病已愈,但脉不平而迟滑,迟则为寒,滑则为痰,必服凉药过剂所致。及视原方,果为大寒之药。按医理,阳明之经行于项之两旁,时当冬令,若过用寒剂,则内寒虽退,而阳明之气,必凝于寒,而化为痰,藏于项间,至春,阳气上升之时,阻而不通,故知必生巨疽。”此人闻而叹服,并遵嘱用“阳和汤”加甘遂,一剂服下,疽消少半;复减甘遂,连服十余剂而愈。

又有一人60岁时患背疽,经医治后,其疮口溃烂而收敛甚快,且精神渐振,家人见状甚喜。成章却说:“此不足喜。因为人至老年,气血俱衰,故患痈疽大症,溃后气血俱寒,非百余日不能平复。病人脉洪数有力,溃敛甚速,是毒火旺盛,正不胜邪所致,及疮口将敛之时,毒出无路,必内陷而伤脏腑,虽有仙丹,亦不为功。”遂辞而不治。果然,此人疮口收敛如铜钱状,不久,便大泄而亡。

边成章行医,医病救人无数,所治疑难病症不胜枚举。治病不计贫富,一视同仁。行医之余,手不释卷,晚年还能书写蝇头小字。光绪六年(1880),为本邑三奇村陈姓诊治,刚开方毕,掷笔而卒。著有《边氏验方》30卷。子宝钧、宝善、宝和、宝恒,皆继承父业,有名于乡里。


冷庆(1806~1891)字景云。原籍江苏丹徒,后迁居易州(治今易县)梁格庄。其父兄世为武职。冷庆行伍出身,以勇力著闻。清咸丰初年署天津游击。咸丰三年(1853)随僧格林沁在独流镇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后又随军克连镇,攻克唐州。咸丰五年(1855),捻军入河南,冷庆奉调征剿,解亳县之围,又攻破薙河集,因功补游击。又援救确山,擢参将。

咸丰九年(1859)因镇压教民起义有功,升为副将。次年,冷率部解西华县之围,负重伤。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华,逼近津沽,冷庆担负海防重任,署天津镇总兵。天津失守后,又调宣化,不久提升为直隶提督,坐镇天津。同治四年(1865)转任直隶督标副将。同治七年(1868),西捻军进逼保定,省城戒严,冷庆昼夜守御,城池未陷。冷任督标20余年,前后参加战斗上百次。

光绪十一年(1885)退休归里,赏食全俸,迁居易州城内。冷庆死后,按清朝二品以下“不请谥、不立传、不入祠”的礼制不许建祠,但一些官吏豪绅为其奔走游说,上奏皇帝,请求建祠,得到光绪皇帝谕允,在副将府前修建了冷庆祠堂。曾存大门3间,院落1进,正殿3间,硬山顶,前有抱厦,已拆除。有碑石4通,移入莲池保存。

王振纲(1808~1878)字重三。新城(今高碑店)邓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与曾国藩同科。他隐居不仕,躬耕养亲,立志为学,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书籍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治八年(1868),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敬重他的学识,当年十二月聘请他为莲池书院山长。平日他讲学授徒,教育学生首先须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并把顾炎武的“耻作文人”和王自田的“戒为名士”这两句话作为自勉。他对学生因材施教,督导学业认真细致,都详尽地写出评语,“极言其所以然”。

同治十三年(1874),王振纲应李鸿章之聘第二次出任莲池书院院长。主掌莲池书院期间,授业者千余人,门生遍及华北。王振纲关心家乡建设,参与治河工程。他一生喜著述,曾著有《礼记通义》20卷、《学庸疏义》2卷、《史类发蒙录》4卷、《群经笔记》2卷、《儒先粹语》4卷、《选择提要》2卷、《地理择言》10卷,有《隐斋文集》传世。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一作号)涤生,号(一作字)伯涵,别号居武。湖南湘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后改名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授翰林院检讨,曾任内阁学士及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讲求程朱理学。咸丰二年(1852)丁母忧回籍守制,第二年奉命在家乡帮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咸丰十年(1860)被授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同年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4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官员俱受其节制。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破太平军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曾国藩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同治四年(1865)五月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后因剿捻计划破产而仍回两江总督本任。同治七年(1868)调任直隶总督。

同治八年(1869)二月,曾国藩在保定正式就任直隶总督。当时的直隶,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内战多年的破坏,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曾国藩上任一年多的时间,首先清理狱讼,亲自撰写了《直隶清讼事宜十条》,半年多时间审结以前旧案12074起、新案28121起,基本上解决了大量案件长期积压的问题。后又整顿吏治,减轻民众负担;整顿营伍,扩充练军;治理河道;赈济灾荒;整顿盐务;办理教案与洋务,给人民群众创造了休养生息的条件,使直隶出现“百废俱举”的局面。曾国藩对莲池书院也极为重视,经常过问有关情况,并给直隶士子写了《劝学篇》,勉励学生既要学好义理、考据、辞章、经济之学,又要以立志为本,以直隶先贤杨继盛等人为表率,置荣辱祸福生死于度外,以立业于当世。

同治九年(1870)八月,因办理津案不善,也由于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清廷调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改派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逝于江宁(今江苏南京)两江总督官署,清政府追赠他为太傅,赐谥“文正”,祀于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在原籍、江宁、直隶等地建立专祠。其生平著述、奏稿、日记等在清末由李瀚章编为《曾文正公全集》167卷。


贺锡福(1812~1881)字楷仙。清苑人。幼年颖悟好学,有神童之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任庶吉士。座师陶樑、潘曾莹激赏其文,曾莹为之作墨兰一幅,题诗叹咏。时逢战乱,民生日艰,弃婴颇多,寡妇不少,养无所归。锡福丁忧家居,倡设育婴、全节两堂,救养者每年成百上千。咸丰六年(1856),选授河南罗山知县。该地当南北之冲,捻军往来飙忽,锡福集绅耆谋御守之策,捐廉俸募丁训练,旬日成军,数与捻军战。

后调权辉县(今属河南),一意与民休息,讼至辄决,无稽留者。前有一盗贼作案后诬陷他人,审办者不查,将被诬者定罪。锡福重行审理,遂将该盗与唆使役人一并惩办,邑中称快,自是奸民敛迹。及至服母丧归里,送行者塞途。西捻军首领张宗禹进入直隶后,省城保定戒严,总督以锡福有能名,嘱募乡团守城。锡福操办认真,授四品京堂,但闭门不复出仕,惟以诗棋自娱,闲时游狼峰、抱阳诸山,与朋友唱酬。著有《海棠书屋奕存)、《莲舟酬唱集)、《秋虫吟》诸集。


马三峰(约1820~1890)原名马大河、马瑞河。高阳教台村人,后过继落户到安新县端村。马三峰师承大城木板大鼓艺人田东文,自幼习唱木板大鼓和弦子书,久负盛名,演唱泼辣奔放,风趣横生,人们笑赠绰号“马三疯子”,晚年艺名“盖京南”。他通音律,能操琴,还爱唱坐腔老调梆子、昆腔戏等,他不仅巩固完善了木板大鼓与弦子书合二为一、鼓板弦乐并用的伴奏体系,又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以增加音量,扩大音域。将木质简板换成钢质月牙板,改进了音质。同时,还将木板大鼓只有一板一眼的板式,扩充为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

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他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唱腔的基础上,将皮黄、梆子、老调以及冀中民歌、俚曲的音乐融入大鼓的唱腔,创立了双高、反腔、紧五句、一马三涧等新曲调,从而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基本形态。在各种板式中增添了多种唱法及花腔,使西河大鼓从表演形式到音乐唱腔日趋成熟,使之在曲艺界享有盛名,曾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称。入门弟子有朱化麟(艺名朱大官,文安县人)、王振元(雄县人)、王再望(雄县人)等,均为西河调名家。

李鸿藻(1820~1897)字寄云,号兰孙,又号石孙、砚斋。高阳庞口村人,居县城东街。祖父李殿图,官至安徽、福建巡抚。李鸿藻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上书房行走。先主山西乡试,后于咸丰七年(1857)七月督河南学政。咸丰十一年(1861)奉咸丰帝特旨充大阿哥(皇太子)载淳的师傅,教其读书。

同治元年(1862),擢侍讲转侍读,起初,李鸿藻授以《诗经》,日学500字。同治喜怒无常,每日听讲仅数刻,即不再安心,李鸿藻不敢忤背,唯宽和诱导。三年(1864)升任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以帝师参赞军机,五年(1866)任礼部右侍郎,并升任军机大臣上行走。是年七月母丧,李鸿藻恳请守孝3年,慈禧只准其离职百日,连颁7封诏书,调他回京复职,都未能动摇他守孝的决心,直至服孝期满,始回京为官。回京后仍值弘德殿兼参军机。

同治七年(1868),西捻军兵发山东,进入河北,祁州(治今安国)、饶阳相继被克。李鸿藻自请为参赞,与左宗棠分扎保定、河间东西两府,寻机围剿起义军。是年八月西捻军遭清兵剿灭,李鸿藻因功转任户部左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值弘德殿及参管军机如故。同治九年(1870),朝臣沈桂芬等因“天津教案”担心外国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力主让步妥协,李鸿藻则据实辩驳,称“民心不可失”,坚持对外采取强硬态度。同治十年(1871)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一年(1872),晋工部尚书。是年九月,同治完婚,诏令修葺圆明园。李鸿藻陈奏:连年兵事初止,国库空虚,百姓贫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以固根本。修葺之役并非当务之急,不应徒自劳民伤财。事乃止。李鸿藻由是得“清议”之誉。一时间,一批京官词臣,纷纷投身其门下,渐成一股以其为首的政治势力,时称“清流派”。

同治十三年(1874),皇帝卧病,命其代为批答奏章。十二月同治驾崩,李鸿藻自责辅君不力,免弘德殿行走之职。慈禧因其“忠谨老诚,倚任益坚”,命其料理皇帝丧仪。并协助慈禧以醇亲王之子承同治之嗣立为皇帝。光绪元年(1875),任实录馆总裁,监修国史。二年(1876)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担当外交重任。

光绪四年(1878),郭筠仙出使英国后,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李鸿藻授意刘锡鸿等罗织“蔑视国家制度,崇洋媚外”等罪名,弹劾郭筠仙。五年(1879)策动清流派大臣张之洞等弹劾李鸿章,反对崇厚擅订中俄《里瓦几亚条约》,使清廷议决崇厚罪。另派使节曾纪泽往俄国更改条约,争回伊梨南路700里疆土。七年(1881)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1882)又调任吏部尚书。时法军侵占越南河内,觊觎云南,李鸿藻坚持存越防法,保卫西南边陲,支持本部主事唐景崧赴越,联络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以义师保卫云南。同时鼓励张之洞、张佩纶等清流派成员,上书主战。光绪十年(1884)三月,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屡败,受盛伯熙等以“枢臣失职”罪弹劾,慈禧借机排斥异己并裁抑清流派,以追究战败责任为名,将全班军机大臣罢革。李鸿藻被开去一切差使。次年,再被启用,补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光绪十三年(1887),擢礼部尚书、武英殿总裁。八月,黄河决郑州,李鸿藻奉命驰往督办抢修河堤。河道总督李鹤年、河南巡抚倪文尉正于西坝兴工。李鸿藻到任后,又续东坝工程,施工中迭遇奇险,都力为固守。次年七月秋汛,西坝被毁,光绪帝以其督率无方,革职留任。十二月,郑州决口复修完工,官复原职,十八年(1892)兼署刑部尚书。二十年(1894)八月,甲午海战起,奉旨商办军务,未久复为军机大臣,与翁同龢等主战尤力,反对求和。二十一年(1895)四月《马关条约》签订时,曾与翁同龢力争修改约稿,提出“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之议,然卒不能止。

二十一年(1895),再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次年,调补礼部尚书,曾支持北京“强学会”(康有为等建立的维新组织)的活动。二十二年(1896)任吏部尚书。二十三年(1897)三月患病离职,七月十六日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正”,入祀贤良祠,葬于高阳城西野王村。


刘观澜(1820~1910)号老观。蠡县赵锻庄村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兄弟三人自幼随父习武练功。清道光八年(1828),与其兄攀贵、其弟俊杰、张村高擎天、前刘市魏老方等人,跟随武术大师冯克善、杨景、唐有义学习戳脚(文武十八趟,内含八十一腿法)、地躺拳、太极十三形,成为武术名家。他身材矮小,精干伶俐,动作轻灵捷速,腿法灵活似臂,点腿如梭,点穴眼的“蹶子脚”尤其著名。再加一身轻功,武术独具一格,名冠群英。

刘观澜从师习艺勤奋好学。在墙头上练习地躺拳,跌扑翻滚如在平地;在大车上练“风摆荷叶脚”,轻捷似猿猴;练“凳下穿身”,金鸡独立于矮凳一侧,“仆步穿掌”从凳下穿来穿去,身不擦凳,疾快如梭;练“扑柳”,将手指粗的柳条插入地下,窜身形将柳条扑倒,随柳条的弹力跃起,如风摆杨柳,而柳条不能及身。直练得身轻似棉絮飘落,纵跃如灵猿攀枝,窜房越脊如履平地。众武友赞他为“赛时迁”、“神腿赛活猴”。

道光十八年(1838),奉师命闯荡江湖,“以武会友”,以求武技有更深的造诣。在京西,掌震花花公子;擂台上,脚点铁头和尚,名噪京师,被密云县衙聘为武术教师,并在京师创办“福源镖局”。他遍历东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结交侠客隐士,切磋技艺,使武技益发精湛。同时,被多处聘为武师,“戳脚”被他广为传授,发扬光大。

刘观澜中年时,曾一度在家带徒传艺,结交了同乡翻子拳手王占鳌,通过比武收王为徒,使两个派系的武技在切磋中互济互利,精益求精。数十年后,由京城回乡。他创办的福源镖局转由王占鳌掌班。经过一番闯荡,王从未遇到过对手,遂目空一切,做了一面“脚趟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的镖旗,扬旗喊镖。观澜闻知不悦,告诫他“强中自有强中手,切不可狂妄自傲”,并以武惩治,教育傲徒,使王改傲从谦。蠡县知名人士和武林界于观澜晚年为其树碑于门左,以示褒扬。


王灏(1822~1888)字文泉,号坦圃。其先世自山西迁来定州奇连村,后又徙居定州西门外。家财居定州之首。清咸丰二年(1852)举人,后试不第。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由山西逼近临洺关,王即出家财、治团练,并“率骁卒御诸藁城濠庄镇,获贼手刃之”。直隶总督讷尔经额过定州见王灏时说:“有灏在畿南,吾无虑也。”同治元年(1862),北伐军逼近定州城关,王率士卒驱散。直隶总督刘长佑亲临其家犒赏。

同治七年(1868),捻军攻陷祁州(今安国),王灏率1500余人击之于定州城东。清光绪三年(1877)饥荒,在王灏建议资助下,20里外放米,20里以内设粥厂,救济灾民,并倡议捐钱在城内设4个局,流民至者给赀,免死者2300余人。曾国藩开礼贤馆,招之甚殷,王以兄疾力辞。修建定武书院时,捐钱5000缗,帮助诸生参加会试。荒年捐谷4000石,建仓备荒。出资创建奇连屯5里长堤,以防唐河水患。

王灏生平喜收藏书籍,家藏四部之书上万种,名人字迹金石千余种。在张之洞等人劝说下,收集秦汉到当时的河北乡邦文献,在保定设局,请黄国瑾、钱恂等人校订,王灏辑刊为《畿辅丛书》,共收著述170种,1530卷,64函,640册。零篇碎牍不能成书者,别为《畿辅文征》,附于《畿辅丛书》之后。另辑有《畿辅地名考刊》、《括斋文集》等。但书未刻完即辞世。其中《畿辅丛书》影响最大,该书是光绪年间为配合编修《畿辅通志》而编纂的家刻本。

李鸿章曾以“畿南文献”榜其门,使王灏名声大振。王灏因“累以功”,清朝廷为他加封四品衔,授中宪大夫、覃恩资政大夫。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今湖北武汉)人。少年时在私塾上学时就不喜学习科举八股。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一说咸丰元年(1851)中举人,考授内阁中书,未就职,终身不仕,致力于授徒讲学,喜欢文学和书法。咸丰二年(1852)任武昌勺庭书院主讲。同治十二年(1873),任凤池书院主讲。光绪九年(1883),受直隶总督李鸿章礼聘,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院长),兼任学古堂主讲,直至光绪十五年(1889),主讲期间“日以高文典册磨砺多士,一时材俊之辈,奋起朋兴,标英声而腾茂实者,先后相继不绝”。后任武昌书院、经心书院、襄阳鹿门书院主讲,成就众多人才。十八年(1892)隐居西安。著有《濂亭文集》、《左氏服贾注考证》、《今文尚书考证》、《濂亭遗诗》、《濂亭遗文》等。保定莲池书院是其任山长最长的书院,也是其古文、书法传播的重要策源地。

张裕钊少时即喜欢学习古代散文。入曾国藩幕下,其文章受到曾国籓的赏识,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称为“曾门四弟子”。曾国藩曾说:“吾门人可期有成者,惟张、吴两生。”即指张裕钊和吴汝纶。张裕钊的古文深得吴汝纶、黎庶昌及后世学人的推崇。张裕钊认为文章妙处,在能“知乎圣人之道,而达乎天地万物之源”。其文学观点与其书法是相通的。康有为《广艺舟双揖》曾对裕钊书法有评价。

张裕钊是桐城派古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将“言有物,言有序,义理(思想)、辞章(艺术)、考据(科学方法)”三者并重的桐城古文学派中心,由南方移至保定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始享誉全国。

张裕钊书法,楷书如康有为所言“落墨运笔,中锋心折,外墨必连,转必提顿,以方为圆,落必含蓄,以圆为方”。在主讲莲池书院期间,张裕钊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如《南宫县学碑记》、《李刚介殉难碑》、《吴征君墓志铭》、《书赠中鲁屏幅》、《千字文》等。其书法脱古自成一家,其碑帖《南宫县学碑记》广泛流传于海内外,当时日本人宫岛诚一郎慕张裕钊之名,特遣其子宫岛大八(字詠士,号勖斋)来莲池书院求学。在书院研读两年,深受张裕钊的影响,回国后成立书法团体,在东京创善邻书院,成为日本书法界一个很有影响的流派。开创了莲池书院招收日本留学生的先河,促进了中日书法的交流,也使张裕钊的书法传于日本。

1986820日,在保定莲池举行“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落成典礼,同时举办“中日两国张裕钊·宫岛大八书法流派书法展”,日本书法界访华团参加了这一盛举。启功为纪念碑题写碑名,并为纪念碑的落成欣然赋诗:“讲筵畿辅首莲池,鄂绪文宗艺苑师。薪火百年传海澨,贞珉仰止寄遥思。”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安徽合肥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三年(1853),跟随刑部侍郎、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回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吕贤基战败身亡后,于咸丰八年(1858)加入曾国藩幕府。十一年,回籍编练淮军。同治元年(1862),率所编练淮军到上海。同年,由曾国藩推荐,被清廷任命为江苏巡抚,跻身于封疆大吏的行列。他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了苏州等军事重镇。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天京(今江苏南京)陷落后,清廷封他为一等肃毅伯,次年奉命署理两江总督,成为与曾国藩并驾齐驱的地方实力派首领。同治九年(1870),清廷任命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李鸿章自担任直隶总督后,除光绪八年(1882)至九年(1883)间丁忧回籍守制和甲午战后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间调任他职外,其余时间均在直隶总督任上。上任之初,首先整顿吏治,奏请豁免各属地方官的积欠钞票,以“使官可自给”,“不致于病民于公”。同治十年(1871),敦请翰林院编修黄彭年任总纂,于保定莲池设局重修《畿辅通志》,于光绪十年(1884)成书,全书共300卷,此志体例完备,资料充实,为清代省志中之名志。同治十一年(1872),授武英殿大学士。十三年(1874)十二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位居汉官之首。

这期间,他兴办近代企业,在天津建铸造局、火药局,成立洋炮厂和枪子厂等,还大举兴办民用企业,在辖区内兴办煤、铜、金、银矿等,对直隶乃至华北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主张加强海防,起草了著名的《筹议海防折》,清廷于光绪元年(1875)五月决定“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从而拉开了建设北洋海军的序幕;重视培养人才,先后在天津设立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接着又在北洋范围内的旅顺、大连、山海关等地开办了鱼雷、驾驶学堂、管轮学堂、水雷营学堂等,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在保定修建了淮军昭忠祠和公所,以示不忘淮军亡故部属并寄托哀思,大多建筑至今犹存。

李鸿章曾奉命先后与英、法、日、俄等列强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会议简明条款》、《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卒后谥“文忠”。其遗著辑有《李文忠公全书》、《李鸿章全集》等。


何秋涛(1824~1862)字愿船。福建光泽人。幼年时聪明好学,能够过目成诵,对天下府、厅、州、县的名称及其四境所至都烂熟于心。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当时刑部所撰《律例根源》亦由秋涛创稿。

咸丰三年(1853),何秋涛随刑部侍郎李嘉端巡抚安徽,因父欲回闽北光泽省亲,即辞职随父而归。后太平军攻打福建,政局动荡,何秋涛带眷属回到北京,专心注重边疆史地的研究。时沙俄的侵略扩张威胁着清朝边境的安全,为巩固北疆边防,理清中俄边界的历史和现状,写成专书记载,以资考究。何秋涛数年收集、编写撰成《北缴汇编》,咸丰皇帝看后大加赞赏,赐名《朔方备乘》。召见并提拔为刑部员外郎、懋勤殿行走。后因守亲丧离职。另著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同治元年(1862),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应四川总督骆秉章之邀入其幕,请求何秋涛代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何秋涛到莲池书院,开始讲学生涯。同年,保定发生瘟疫,何秋涛感染腹疾,因误服药物身亡,葬于保定南郊。同治十年(1871),黄彭年应聘重返保定,在莲池修《畿辅通志》。第二年,与直隶布政使孙观等人集资,雇人为何秋涛守墓,并为其撰写了墓表,刻成碑石,并为之整理《朔方备乘》,于光绪七年(1881)印刷出版。这部书后被台湾出版界收入《中国边疆丛书》重新出版。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号陶楼,晚号更生。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出身仕宦之家。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咸丰十一年(1861),黄彭年应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同治元年(1862)被调他任。同治十年(1871)应直隶总督李鸿章聘请,担任《畿辅通志》总纂,修志局即设于莲池书院内,于光绪十年(1884)完成,全书共300卷,1700万字,搜集和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光绪四年(1878),应李鸿章之聘再任莲池书院院长,李鸿章拨银1500两,为书院购书两万余卷,藏之院内之万卷楼,黄为此撰写《万卷楼藏书碑记》和《万卷楼书目序》。光绪七年(1881),鉴于前来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而书院无力容纳,黄禀请有司,为书院新建学舍20间,修缮旧房4间,改善办学条件。光绪八年(1882),又在万卷楼前建学古堂,开设朴学课。

黄彭年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护,曾嘱夫人刘氏重绘乾隆时期方观承主持绘的莲池十二景图,这套图册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光绪七年(1881)搜集辽、金、元时期的经石六幢,在莲池高芬阁北部建“六幢亭”,后其子黄国瑾将亭移建于莲池红枣坡上。黄彭年精通舆地学,著有《东三省边防考略》、《金沙江考略》、《历代关隘津梁考存》、《铜运考略》等。擅长诗文,著有《陶楼诗文集》和《紫泥日记》等。亦工书画,有《达摩图》、《寿佛图》等。光绪八年(1882)升按察使。年余,结案40余起,平反冤案十数起。十一年(1885),调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又迁江苏布政使。十六年(1890)调湖北布政使,总督张之洞倚重之,病逝于湖北任上。


孟传金(1826~1888)字胪卿,号禄清。高阳良村人。其父孟毓珍,历任平山、内丘县教谕。孟传金6岁从父读书,7岁入私塾,记忆超人,才思颖异。其老师刘章候曾以“北风吹白雪”联令其对,孟传金脱口回答“东海浴红日”。刘先生对人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二十八年(1848)任礼部主事。

咸丰八年(1858),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兼管十三仓。是年,清将僧格林沁在天津营造炮台以御法军,但军队采办木材时,却乱砍滥伐,甚至逼勒科派、盗掘坟墓、倾圮房屋,大为民害。孟传金疏请制止,他说:“炮台的设置,原本为了保卫百姓,但官吏却借机搜刮,因公济私,以采办为名,扰累地方,大失保安之意。”事止,畿辅之地赖以安定。当时,故里良村及石氏、拥城等数十村,十年九涝,累遭水患,百姓四处逃荒。时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孟传金请求他拨款治理高阳堤防以拯救灾民,李鸿章表面应付,却拖延不办。孟传金只好捐出俸银1000两,修筑县东北境两条长堤,一条潴龙河北埝,防南水泛滥;一条玉皇庙堤,挡北水南侵。使故里周围数万亩耕地免遭水灾,民皆感其德。咸丰皇帝久居圆明园,不亲朝政,大小臣工有事请示,往返疲于奔命,内外要政日渐荒废。孟传金条陈十事上疏于皇帝,力谏皇帝“不能沉于酒色”,要“勤躬国事”。同僚为其直言而震骇,称其“孟大胆”,孟传金却安然回答:“臣子当如此。”同治四年(1865),终因上疏奏事违背皇帝旨意,被罢谏官之职,仍归礼部。

同治七年(1868),捻军连克祁州(治今安国)、饶阳等地,奉命率“毅”字军前往镇压,立有战功,后又到陕西围剿农民起义军。还京后即辞官归里,途经天津,应李鸿章之请,客居津门。光绪十四年(1888)一月,病卒于天津,得李鸿章等人资助,始归葬故里,安州陈煜为其书有墓表。

谭兴魁(?~1900)号廷选。安肃(今徐水)人。谭为人慷慨,胆识兼优,自幼为叔父收养,后替叔父之子从军,屡立战功,直隶总督李鸿章誉之为“我军巨臂”,由千总晋升八沟营参将,后加总兵衔。谭兴魁为官30余年,廉洁自持,因不满军政官员营私舞弊而多次辞官,均被挽留。士卒感其德,送“恩同挟纩”匾,直隶总督李鸿章赠以“公而忘私”匾,后因病告归故里。光绪二十一年(1895)闻《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讯,痛心疾首,怒骂李鸿章卖国求荣,将其赠物摔砸废弃。


平敬一(约1830~1908)又名洛敬。回族。祖居保定国公街。长于角力,开保定摔跤运动之滥觞,经不断加工锤炼,摔跤技艺名扬四方。敬一悉得嫡传,成为一流高手,又师从南宫孟六习少林武功,冠绝一时。尤其在摔跤术上,推动了保定“快跤”风格的形成。平敬一在保定城内南街开设镖局兼营“平家包子铺”,铺里摆有武术器械。冯玉祥曾慕名而往,并成为常客。

平敬一身形高大魁梧,性坦直,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武功卓绝,慕名求教者众,其著名者有张凤岩、王福田、白俊峰、马蔚然、马殿元、尹长禄、马良等。山东泰山圣华寺僧玉通大师,亦嗜角力,足迹遍十三省,未遇对手。闻敬一之名,特专至保定访之,二人于鼓楼下会战,玉通终不敌而败阵,遂心悦诚服,彼此竟成莫逆之交。

平敬一去世后,其弟子们继承先师遗志,发扬光大,许多弟子成为名冠全国的武术家、摔跤家,如马蔚然、张凤岩、王福田、尹长禄等人,保定摔跤运动进入鼎盛时期。辛亥革命后,三大摔跤国手常东升(绰号“花蝴蝶”)、阎善益、马文奎皆敬一第三代弟子。常东升曾力挫南京国术馆一等教官杨发武,曾任世界摔跤协会会长。善益、文奎亦先后夺得全国摔跤冠军。1930年徐哲东著《国技论略》称:“今世得少林真传者,河北南宫孟家桥孟六授平敬一,敬一武艺冠绝一时。”


王锡三(1831~1897)字云阁。清苑南王庄村人。幼年酷好诗书,可端坐终日,被塾师视为奇人。清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以知县职分广东,因侍奉双亲未上任,在家设馆教学。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设招贤馆,闻其名以重礼聘之。

他察政务、考历史,上书治国安民十项大政方针,均被采纳。光绪三年(1877)河北大旱,哀鸿遍野,特作《救荒论》,献计救荒。又出资召集乡人兴修水利,截唐河水浇地数千顷,大旱之年夺得丰收,乡民感激不尽。为备荒于民,捐出全年收入,建仓购粮,并招织户数十家,以织助耕,帮乡民度荒。虽遭连年灾害,本乡之人无流迁者。王锡三尊老爱幼,老父病重月余,日夜守护,不离左右。本族有一孤独老人,衣食无着,王锡三视为自己的老人,为其代谋衣食,病后便溺,亲自侍奉。

王锡三善于教学,讲书主张亲自实践,析诗要求证之人事,不为空谈。其学生近千人,有数人官至朝廷重臣,人称“王半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督学使徐汇沣重其品学,申奏朝廷后,加封五品衔,同年病故。


赵发科(1832~1900)字树德,号老树。唐县东冯村人。幼年读书,长习武业,清光绪年间考取武庠生,为人忠厚善良,心地正直,曾任村里正。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攻占北京,清政府屈辱妥协,割地赔款。中下级官吏乘机搜刮民财。时东冯村属定州,县官姓金,绰号金楞儿,向各村征粮派款,超出常年三四倍,村民无力承受,苦不堪言。

赵发科对清廷的腐败无能,怒不可遏,亲自出面抗捐,被抓至县衙,在县衙大堂慷慨陈词,为民诉苦,要求减免赋税杂捐。县官不准,反而扬言:不光要你们交钱,还要你们交女人!赵发科义愤填膺,大骂脏官不止,扒地砖欲砸脏官不果,遂摘下头上顶戴和靴子向县官砸去,县官恼羞成怒,将赵发科打入死牢,后被杀害。其长子赵友善亦受株连,被监禁折磨死于狱中。赵发科死后,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乡亲痛哭流涕、悲痛至极,自愿捐资为其勒石树起“赵公善行碑”以志其事。此碑保存于村民赵云汉家中。


鹿传霖(1836~1910)字滋轩,号迂叟。定兴人。父丕宗,官至贵州都匀知府,鹿传霖是其第五子。咸丰六年(1856)七月,苗民攻都匀城时,鹿传霖曾率健卒外出迎饷,听说城危,急驰回城助战,坚持10个月之后,援绝城陷,鹿丕宗自焚身亡。鹿传霖投贵州总督府,哭诉其父亲死状,并随军收复都匀。后鹿传霖扶丧乞讨回故里,由此而出名。

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从钦差大臣胜保征讨捻军,以功授同知。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次年任广西兴安知县,后升桂林知府。光绪四年(1878)调廉州,发现副将李杨才将叛扰越南,鹿传霖平叛,散其党羽,升惠湖嘉道。六年(1880)升福建按察使,后调四川,迁布政使。九年(1883)授河南巡抚,清理州县纳粮积弊,年增收30余万石。十一年(1885)调陕西巡抚,因病归故里。在家乡督办纂修《定兴县志》,并作序。十五年(1889)复任陕西巡抚,时值黄河西侵,将与洛河相通,鹿传霖增筑石坝30余座,免除水患。二十年(1894)中日交战,鹿传霖遣兵入卫。

二十一年(1895),升四川总督。鹿传霖特立一军稳定社会秩序,创办四川中西小学堂,大兴教育。时夔、万两县灾荒,鹿传霖发上游积谷,运下游救济灾民,又采购湖北粮米平价卖给灾民,使境内灾民安然无恙。鹿传霖乘机进兵征讨瞻对(今四川新龙土司),当地土司慑服,均依附鹿传霖。接着上疏朝廷,陈善后之策,主张派汉官在此屯田,开垦荒地,并建立通讯设施等。但其支持者李鸿藻不久逝世,满族大员恭寿、文海从中设阻,其策未能采纳,故鹿传霖解职。

光绪二十四年(1898)诏授广东巡抚,后转江苏巡抚摄两广总督。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鹿传霖募兵三营入卫,奔及大同遇乘舆,得慈禧欢心,护驾至太原,授两广总督,入值军机。后随光绪帝至长安,升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兼署工部尚书。二十七年(1901)掌户部,兼督办政务大臣。三十年(1904)权工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三十二年(1906)实行新官制后,被罢值军机,专治部事。宣统元年(1909)与摄政醇亲王同授遗诏,加封太子少保,晋太子太保,历任体仁阁、东阁大学士,兼经筵讲官,德宗皇帝实录总裁,国史馆总裁。宣统二年(1910)春染病,七月卒。死后赠太保,谥号“文端”。朝廷以“一事不苟,一言不欺”之语褒扬。著有《筹瞻疏稿》等。

张铨(1838~1905)字恒斋。清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优贡,入实录馆为誊录。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举,仍回实录馆。十一年(1886),以知县职分发云南,历署晋宁、武定、石屏、镇南、元谋、禄劝、楚雄、保山诸州县和巧家厅同知,补定远知县,又调昆明知县。初任晋宁,征粮建仓,工事劳累,不推诿他人。再调巧家厅同知,期间,主持实施改土归流。有两位土著首领为承袭绝产,诉讼数年,并相互攻杀。他秉公断案,收绝产做书院,充学费。该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盗贼时常出没扰民。张铨亲率兵勇捣毁其巢穴,俘其首领,且到各土司安抚,调和各民族之间关系,四境遂安,百业俱兴。有人问其治术,自谓:“不生事,不畏事,不贪污而已。”

光绪二十七年(1901)调任镇南知州。当时举国上下改科举、兴学堂,他随即在镇南筹建校舍,礼聘名师,购置书籍,创立龙川学堂,并手定学堂规则,亲自督课。同时,在四乡广设初级学堂,始创云南教育根基,有“云南之有学堂,自铨始”之说。张铨爱护民众,尊重狱囚,约束丁役,慎重理案。时常对部下讲:“为治之道,贵乎就人治人,不可存成见,柔懦者扶持之,强横者惩创之,秀而文者栽培之,愚而顽者化之教之。令行禁止,如水之就下,沛然无所阻也。”平时,他以勤自勉,遇事敢做敢当,吏民皆服。为政精敏沉静,曾说:“官与民相接,惟耐烦为要,不可轻动声色。盖一人吃半分亏,民间沾百分益不止也。”二十八年(1902)调任威远同知,因年高回乡,卒于故里。

张铨终身嗜学,每日皆有日记,积13册。著有《恒斋文集》4卷、《诗集》2卷、《公牍存余》4卷、《条约类编》12卷、《官滇纪程》1册、《观光游记》1册。


沈鸣珂(1839~1908)字晓珊。安国大文村人。幼年丧母,生活清苦,立志向上。清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授户部主事,补员外郎。沈鸣珂身居显位不忘乡亲,每遇灾荒,出其屯粮,周济村民。其家备有婚丧什物,无偿供本村及邻村乡亲使用,乡民送其“德沐乡里”金字大匾。沈鸣珂为官清正,一次属下私收礼品,他怒加责罚,令其退还。光绪年间,列强侵华,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沈鸣珂愤而上书,主张对列强“分文不予,寸土不让”,触怒朝廷革职为民。

沈鸣珂回归故里后,致力于教育。他将书房和东西厢房辟为学堂,不论贫富,广收童子入学。并主讲于深州、南宫等书院,培养学生甚多。他教授学生循循善诱,从不体罚,常说:“先生打学生,不如先打自己。”晚年,沈鸣珂忧国忧民,关注国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著有《澹心斋文稿》1卷、《澹心斋诗稿》1卷。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又作挚父。安徽桐城人。清同治三年(1864)举人,次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历官直隶深州、冀州知州。光绪十五年(1889)起,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书院开设西文(英文)和东文(日文)学堂,选诸生中的十余人学习外语。国内外慕名求学者往来不绝。一些过往学者每至保定,必至学院谒见聆教。主讲莲池书院15年,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著名弟子有学者傅增湘,末科状元刘春霖,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裁谷中秀,学部侍郎高步瀛及民国河北大学校长姚丹坡等。

二十八年(1902),清廷诏办大学堂,经吏部尚书张百熙荐举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自请赴日本考察学政。在日本,因留学生事与驻日公使蔡钧发生龃龉,归国后不赴京师就任,还乡谋办桐城小学校。吴汝纶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号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说“吾门人可期有成者,惟张、吴两生”。其论文宗法桐城派,而又主张“有所变而后大”,认为“桐城诸老,气清体洁,海内所宗,独雄奇瑰玮之境尚少”(《与姚仲实》)。所以他的文章,既得桐城派整饬雅洁之长,又不全落桐城窠臼,风格矜炼典雅,意厚气雄,得于《史记》者尤深。不过因求文者众,应酬之作稍多。

他主讲莲池书院时,曾特聘英文、日文教师,为全国书院首创。又曾为严复译《天演论》、《原富》和美日学者多种著作写序,倡导启蒙。《天演论序》传诵尤广,在清末思想界发生很大影响。

吴汝纶的著作,生前曾刊刻《深州风土记》、《东游丛录》等。殁后一年,其子吴闿生编次《桐城吴先生全书》付刊,内含文集、诗集、尺牍及说经著作等6种。另有编定未刻及未编定者多种,后来陆续有《桐城吴先生日记》、《尺牍续编》及点勘古籍多种行世。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别号寄簃。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留刑部任职。补官后,充主稿,兼秋审处。自此遂专心法律之学,为尚书潘祖荫所称赏。十九年(1893),出知天津府,对于聚众斗殴者就地正法,从此无敢复犯者。

二十三年(1897)夏,沈家本调任保定知府。第二年,董福祥带领的甘军奉慈禧太后令,进京镇压“戊戌变法”,路过保定,驻防保定北关,军士与保定北关外法国天主教堂传教士发生冲突。清朝统治者对外软弱妥协,法国传教士气焰嚣张,提出苛刻条件,除要求赔偿5万两白银和占有清河道旧道署的地产外,还以保定府署东侧房产亦属清河道旧址为词,要求将这块地也划给教堂。沈家本以《保定府志》和韩菼碑文为历史依据,发挥律学辩才特长,对传教士企图侵占府署东侧房产据理力争,最后取得胜利。光绪二十六年(1900926日,沈家本已擢通永道、山西按察使,未及赴任,就被英、法、德、意侵华联军阻在保定,并将他拘留,关押在保定北街教堂。后经李鸿章等人交涉,他由被拘留改为监视居住,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214日恢复自由。

主政津、保期间,无论公务多繁忙,沈家本坚持法律研究。光绪二十五年(1899),所写《刑案汇览三编》成书。全书124卷,书后附录中外交涉各案件。收集道光十八年(1838)以后有关清朝司法的大量资料,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书后附录的中外交涉案件,对研究清朝末年列强强加给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任刑部右侍郎。宣统元年(1909),兼资政院副总裁。著作有《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乙编及未刻书目《秋谳须知》、《律例偶笺》、《律例杂说》、《读律校勘记》等。


徐寿朋(?~1901)字进斋。原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清苑。以廪贡生纳资为主事,熟悉外国情况,曾参与天津海关交涉。清光绪七年(1881),以道员职务任驻美国和西班牙使馆二等参赞。当时华工多有被虐杀者,徐寿朋佐使臣郑藻如交涉、索偿,义正词诤。事未竟,改任秘鲁使馆参赞,摄行公使事。秘鲁苛待华工,寿朋与该国政府力行交涉,多有补救。以久驻外国,办理外交尽职尽责,晋二品秩。回国后,充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僚。李鸿章上疏荐其练吏治、熟邦交,受光绪皇帝召见,奏对称旨。

光绪二十四年(1898),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迁按察使。不到半年即召还,命以三品京堂充朝鲜全权议约大臣,与其外部朴齐纯议定商约十三条,这是结束中朝宗藩关系后,两国正式立约之始。是年秋,任太仆寺卿。旋充驻朝公使,奏设汉城总领事,惠保侨民。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受命议和,奏调徐寿朋佐议。次年签订《辛丑条约》后,徐寿朋任外务部左侍郎,不久病卒。

陈云亭(1842~1917)字登明。蠡县潘营村人。幼年聪慧过人,20岁被录取为生员,入县学,由于成绩优异,很快被录为廪贡生,入太学。他博览群书,精于经史古文、诗词歌赋。他开馆授徒,教本族和邻近子弟读书,教学成绩优良。其学生考进县学为生员的就有陈嘉楷等10人,从事教育的外傅(教师)更不胜枚举。他的弟子有的成为知名人士,有的步入仕途,在各界都很有声望。

清末,朝政腐败,列强入侵,爱国志士竭力谋求救国之策。在变法立宪形势下,陈云亭积极参与政事,被选为蠡县议会议员。辛亥革命胜利后,陈云亭认为国家制度虽变,但国人思想愚昧,文化落后,没有进步的思想意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仍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故造就人才、唤起民众、奋发图强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积极学习西方各门科学知识,并到南方各地考察,结交海内名流,交流学术思想。之后,返回京、津应聘任教。

晚年在天津、保定女子师范任教习。他认为,妇女应该与男子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陈云亭晚年因积劳成疾回原籍养病,卒后其弟子为他撰写墓表、刊石立碑,颂其一生投身教育的业绩。


阎洛福(1846~1900)涞水北高洛村人。精通中医,常常舍药为人治病。为人正直,好义多谋,威望甚高,被村人推为村正(即村长)。高洛原是400余户大村,后划分南北两个高洛村。南高洛村有人信奉摩尼教(俗称“模摸儿教”),阎洛福极为反对,禀请县令笞辱之,习教者拟入天主教,以图报复,遂与徐水安新庄天主教堂法籍席教士说明复仇之事,始入教。

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十五日,高洛村敬神会(又名佛事会,高洛村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传统敬神活动,届时搭会棚诵佛经酬神)照例在历年旧址搭棚诵经。天主教徒张才闯入会棚破口大骂,扯毁所挂佛像。敬神会负责人单久经、阎风等6人联名具文赴县控告。南高洛教堂也接来省城保定法籍传教士等,法籍传教士挟清河道员压涞水县令高拙园。拘留了阎洛福等6人并作出判决,强使阎洛福“赔损”白银250两,备办酒席60桌,接请多处洋教士和教徒赴宴,为教会赔礼道歉。阎洛福被迫接受了“判决”。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月,阎洛福举起“反清灭洋”的旗帜,组织起义和团,并赴各村“铺团”,同时联络附近各县义和团组织互相协助,当时声威大振。北高洛义和团的迅猛发展,使南高洛天主教堂大为恐惶,在洋教士的唆使下迅速集聚徐水教堂的教徒数百人来援助南高洛,并置备了十余支洋枪,准备对付义和团。阎洛福得悉,亦请易州(今易县)、涿州、定兴、新城(今高碑店)四州县的团众,共千余人,决心抵抗南高洛教堂及洋人。

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四日(1900512),涞水县令祝芾率领部分营兵驰赴北高洛村,企图镇压义和团,村内团众立刻包围了祝芾,阁洛福对他严加训斥,命他“滚蛋”,他被吓得倒骑马背,狼狈遁逃。当晚,阎率团众千余人进攻南高洛天主教堂。早有戒备的教堂在洋教士指挥下,洋人和数十名教徒占据教堂屋顶,用洋枪居高临下向团众射击。义和团在奋勇拼杀的同时,向教堂内投掷“砂锅罩”(用砂吊袋装入火种,可投掷引火),将教堂内准备对付义和团的一大笸箩火药引燃。顿时爆炸起火,时正刮大风,火势猛烈,顷刻间整座教堂付之一炬。高洛教堂一役,震惊了各级官府,保定府和直隶省连续派出洋枪马队,围剿高洛义和团。同年516日,在与直隶练军分统领杨福同的洋枪马队激战中,高洛义和团受挫,阎洛福与其子阎肇修等被捕,不久,县令祝芾将阎氏父子枭首示众。


荣起(?~1900)涿州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义和团运动发展至涿州,他和二师兄慈二庆等在涿州城内设坛,发展到州境各村镇。5月率团众前往涞水县石亭镇、高洛村一带助战。527日在房山、涞水等地义和团配合下,集聚涿州城,聚众达万人,缉捕清廷派来的聂汝康、张锡恩等17名官军。这是义和团对涿州城的首次控制,为义和团进驻北京创造了条件。后被清政府杀害。


张德成(约18461860~1900)新城(今高碑店)赵张村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以操船为业,经常沿大清河往来于独流、杨柳青、天津等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法国传教士在该村东北设立教堂。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为反抗洋人对当地百姓的剥削压榨,张德成与本村张之、张连、张振德、张海、张庆恒等自发组织义和团,推张德成为首领,并联络王德成等人组成坎卦义和团,被推为首领,人称“张老师”。初期活动主要是练武、拜团(扩大组织)、打二毛子(洋教徒)。一年间,在新城、定兴、固安、雄县、涿州发展会众达五六千人。

光绪二十六年(19004月,张德成在静海县独流镇设立拳坛,所辖团民均红巾包头,红布带缠腰、腿,刀枪林立,声势极大,号称“天下第一团”,达2万余人。628日,义和团得知大沽口失陷,天津危急。张德成率领团民5000余人,高举“扶清灭洋”大旗,由独流镇乘大船72只,沿运河北上天津,到达天津,在北门内小宜门设总坛布防。后联合曹福田等义和团战士及清朝爱国官兵,在天津老龙头英勇阻击由大沽进犯京津的外国侵略军。71日午夜,他指挥义和团攻打紫竹林租界,与八国联军激战5小时,成为保卫天津的重要力量。后来清军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两面夹攻义和团,他率军奋勇作战,虽左臂负重伤,仍一直顽强战斗到天津完全陷落才忍痛离去。返回独流镇后,准备重新组织力量,反攻天津。926日,于静海县王家口船上,被地主武装杀害。


苏老谦(?~1901)原名苏志轩。曲阳石门村人。早年,所拜义兄弟遍及石门附近诸村,在城南一带颇有影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二十四日晚,苏的儿子小吉到刘家庄看戏,将贴有“红灯照”的灯笼寄存在店头村天主教徒张老志的油条铺子上,散戏后灯笼不见,小吉向张索要,被张及其他教徒毒打。苏老谦得知儿子受欺,大怒。第二天,苏带一伙人将张的铺子掀翻,双方争执,几教徒示弱,求饶逃走。翌日,教徒到县衙告状,因苏义兄弟大南关张老德在衙门当捕快头目,知县判教徒无理取闹。教徒不服,请真定(今河北正定)府天主教法国神甫来县衙,逼迫知县推翻原判,否则同清政府交涉。知县惧怕法国神甫,改判苏老谦有罪,令其赔偿教徒损失。后辛庄村教徒抢去石门村大台枪一支,强迫苏家三女儿嫁给该村一教徒。苏老谦受辱无处申诉,愤然离家奔定县内化村参加义和团。苏武艺精熟,不久担任一小头领。

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苏老谦带领部分义和团团勇回到石门,联合义兄弟、村民及黄山寺院的僧人200余人成立义和团,搜罗3门大台枪及一些土枪,以黄山为阵地,招兵买马,练习武艺。初冬,苏率义和团攻打辛庄、东邸村、店头一带天主教会,杀教徒,烧教堂。教士逃到真定府向法国神甫求救。深冬,驻真定府法军千余人向曲阳黄山扑来。法军从黄山北面进攻义和团阵地,苏率义和团团勇凭借有利地形,用大台枪、土枪、弓箭及滚木、擂石向山下还击。法军几次进攻均被打退。夜间,法军偷偷转移到黄山南面,架起大炮,集中火力向山顶猛烈轰击。苏见死守不利,指挥义和团从山北面撤退。法军攻占黄山,不知义和团去向,对山上古建筑进行疯狂破坏,致使多处寺院变为一片废墟。法军下山后,又烧毁石门、中佐等6个村175户的房屋,在晓林一带追杀义和团。苏老谦知抵不过洋枪洋炮,被迫将义和团疏散,只身逃往阜平县,后躲藏在贾家口一义兄弟家。法军撤回真定府后,县衙四处张贴“抓苏老谦者赏五百大洋,窝藏苏老谦者与其同罪”的告示。苏义兄弟害怕受连累,向知县告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苏老谦被县衙捉拿,杀害于县城东门外。张老德将其头偷去埋葬。

郭逢春(?~1902)广昌(今涞源)金家井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爆发后,郭受邻县的影响,在本县设坛聚众习武,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清廷欲借义和团来除掉外国在华势力,诏令官府督办义和团。郭逢春举办的拳场也挂上了“督办广昌县团练”的旗帜(此旗现存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光绪二十七年正月(19012),德国侵略军占领了广昌城,对广昌义和团进行剿杀,团旗也落入德军手中。郭逢春率义和团转移到广昌与唐县交界处,继续斗争。

由于清政府屈从外国列强,对义和团由抚转剿。光绪二十八年(1902),郭逢春率广昌义和团在唐县花塔、张家屯一带与清兵发生激战,队伍被打散,郭带一部分人(其中有几名红灯照的女兵)避入广昌白石山的云盘古洞。不久,清军尾追至白石山,在当地一名羊倌的带领下,从小路摸至云盘洞,郭逢春等凭洞奋力抗击,后终被清兵放火攻破,郭逢春等几人被俘,余皆战死。清兵将郭等押到保定杀害。


边宝善(1851~1919)字楚珍。满族。新城(今高碑店市新城镇)人。其父边成章是当地名医,精疡科。宝善幼读诗书,稍长,成廪膳生。后随父学医,深明医理。精内科,于气化病尤有心得。认为中国医学发轫于《内经》,历代名医据之各有发明,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金匮》二书,实集医学大成。自汉以后,则医学晦昧,误荣为血,不知三焦经络是身中之何物,元代李东垣为一代宗师,竟妄谓三焦有二。指出人胸腔内之白膜,即是三焦,因其包括诸脏,故列之于六腑,复有膈膜分为三部,故称之为“三焦”。此论自张仲景之后,无人悟及。

其子边增智,亦致力于医学。常随父出诊,遂能继承祖业。后转赴天津、塘沽行医。期间,因有感于西医偏重物质,一涉气化症,往往束手,遂取《内经》、《伤寒论》,证之以西方生理及理化诸书,探求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与其父边宝合著《气化探源》一书,计数十万言。


廷雍(1853~1900)字绍民,一作邵民,号画巢。为清宗室,满洲正红旗,栋鄂氏。贡生出身。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兴起,任直隶按察使的廷雍主张扶植,布政使廷杰主张镇压,两人经常发生激烈争执,直隶总督裕禄移驻天津,对此事不置可否。根据保定知府沈家本的建议,将天主教传教士和教徒都迁移到清苑县东闾村和徐水县安家庄村,由官府拆毁城内天主教堂,以平息局面。同年6月,清廷明确表示支持义和团后,廷杰调离,将廷雍升任为布政使。他按朝廷的旨意,对义和团采取支持的态度,不少原来的洋教堂被烧毁或成为练拳的场所,一些传教士及教徒被杀。

8月初,直隶总督裕禄带兵在天津抵抗八国联军,兵败后开枪自杀。89日,廷雍被调补为护理直隶总督。815日(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011日,新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抵达北京议和,下令不准抵抗。英、法、德、意四国军队进攻保定,廷雍执行清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017日,亲率直隶省的高官出城迎接联军。联军在保定设立联军公所,组织成立所谓“军法处”,抓捕和处死他们认为可疑的人。1023日,廷雍和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魁及已授按察使的沈家本被联军逮捕,关押进北大街原来的福音堂内。

116日(农历九月十五日),联军将廷雍、奎恒、王占魁押赴直隶总督署大堂,用《大清律例》进行审判,“审判”的结果是廷雍等人不遵朝旨,违抗君命。以纵容义和团“纵拳杀西人,烧洋房”为罪名,将廷雍等三人判处死刑,并且特意选择在凤凰台斩首。廷雍任直隶护理总督53天,是庚子事变中被联军杀害的级别最高的清朝官员。联军的行径引起中国官民的极大愤慨,在朝野舆论压力下,清朝廷向列强提出了抗议,申明“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自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

负责省城治安的张日升,将廷雍之头用针缝在躯干上,运回北京,葬于清河镇。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90213日),慈禧太后、光绪帝由西安返京时,到达保定,慈禧封廷雍为保定都城隍。廷雍工书法,并擅长山水画,师法“四王”(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许涵度(1853~1914)字紫莼。清苑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贡士。光绪二年(1876)补殿试,中进士,以知县分试山西。五年(1879),补授凤台知县。后任忻州(今属山西)知州,在任16年,迁潞安府(治今山西长治)知府。

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许涵度以保护功擢冀宁道,署布政使,加强守备,防御八国联军西犯晋境。后擢陕西按察使,权布政使,因与巡抚不协,调任四川布政使,三年后,复回陕西,又与当道不合,乃去官入都,不复与闻世事。

许涵度性坦率,嫉恶如仇,有不如意事或厌恶之人,往往怒骂讥讽,遇权贵尤不肯稍屈就,落落不容于世,为政却有成绩。任陕西按察使期间,处理积年大案数千件,署布政使时谨出纳,裁冗繁,数月内库储盈银至20余万两。为官四川,3年内节余银300万两。


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出身于封建地主官僚家庭。两次参加乡试均落第,后投笔从戎,攀附了淮军集团,依淮军统领吴长庆,捐同知衔,任驻朝鲜通商大臣。因办事干练,逐渐得到李鸿章的信任。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调他晋京派充军务处差遣。后因其新建陆军有功,并设法讨好慈禧太后,李鸿章死后,清廷任命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继任直隶总督后,迅速展开编练北洋军的活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在保定成立北洋军政司,袁世凯自任督办。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军基础上,发展为北洋六镇,即北洋新军,成为清末陆军的主力。在编练新军过程中,袁世凯始终把培训军官的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练官营、参谋学堂和测绘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三十年(1904)建陆军师范学堂,三十一年(1905)建军医学堂、马医学堂、经理学堂、军械学堂,三十二年(1906)建宪兵学堂、信号学队,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改为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由于各种陆军学堂的设立,保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陆军训练中心。

袁世凯任职期间力主推行新政。首先举办警政,创办巡警局和警务学堂,组织起一支500人的巡警队在保定城内外维持治安;其次是兴办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畿辅大学堂为直隶高等学堂,陆续建立农务学堂、直隶巡警学堂、直隶师范学堂、直隶法政学学堂、省城医学堂等。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省兴办的高等学堂5所,初等农工业及师范学堂110所,中学堂和小学堂计4300多所;此外,大力发展实业,如开办银元局、官银号等金融事业,创办直隶工艺局,创立农务局和农事试验场等,对直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光绪三十三年(1907)调离直隶省,任军机大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一面威胁孙中山让位,一面逼清帝退位,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位,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镇压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1915年,企图以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换取帝国主义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梦想当洪宪皇帝,次年,在讨袁的护国战争高潮中,忧惧而死。

王振元(1853~1917)艺名老毛贲。雄县昝岗镇人。是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马三峰的得意门生。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长一脸络腮胡子。演出时,声音洪亮,刚柔并济。刚时如黄钟大吕,字正腔圆;柔时轻盈婉转,娓娓动听。长于功架,擅长表演武书《呼延庆打擂》。他演唱的《纲鉴》小段,观众百听不厌。

其子王魁武(1882~1947),艺名小毛贲,自幼上学,后随父从艺,拜北京名家田玉福为师。王魁武成名之后,对家传的《纲鉴》小段增补内容,改名《中华大纲鉴》,广为演唱。抗日战争时期他还演唱过《打杨村》、《中山纪事》、《科学救国》等。他一生所带徒弟甚多。1946年任本村农会主任,带领贫苦农民同地主阶级展开斗争,1947年被还乡团逮捕,惨遭杀害。


周老昆(1863~1901)祖籍易县沙江村,其父自幼迁居周家庄。周老昆出身农家,家有田40余亩,以种烟为业。因自幼好学武术,先在本村少林会学习武术,又与独乐村武师学少林拳。他身材魁梧,善使双刀,沉默寡言。一次,因在西山北集市上卖烟被天主教徒殴打,而弃家去学义和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学成后返乡,并在保定、满城、完县(今顺平)一带串联武林人士,策划成立义和团。他曾秘密回家联络同乡铺团,因被州衙捕快抄捕而逃走。

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周老昆率部分义和团入驻保定南关,被尊称为“周大元帅”。周在保定一带指挥团众焚毁教堂,拆洋行,并杀死一传教士莫姑娘等。这时清政府对义和团改剿为抚。周老昆被直隶总督裕禄任为保定府团练督察使,赐三品顶戴、黄马褂。5月,他指挥团众北征,沿途拆铁路,割电线,烧洋货,毁教堂,杀教士,惩豪棍,并参加攻打北京东郊民巷使馆、西什库教堂等战斗。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撤出北京,转移至唐县、完县山区。同年8月,英、法、德、意联军陷保定府,周率团众在保定南郊、西郊、方顺桥等处抗击联军。9月,周老昆率团众数百人在易州西南部南管头村南观音堂驻扎,被联军千余人追剿包围。突围后,周率余部在保定西部山区坚持游击战,在易县、满城、完县、唐县等地袭击侵略军。9月下旬,在易县车滩口战斗中,团众化整为零,利用狼牙山险竣地形,用冷枪飞石袭击敌人,毙伤联军30余人。冬季,又在上、下隘刹,石家统,陈家会一带作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周老昆在支锅石、甘河一带连续与联军作战。联军气急败坏,于农历二月初二到周庄烧毁200余户700多间房。侵略者逼迫清军围剿这一“心腹之患”。是年夏,淮军统领史荣与完县知县设计捉拿周老昆,诱骗周来军营“密谈抗敌事宜”。周老昆对清兵抗洋还抱有幻想,未防其暗算,仅带亲从数人到完县清兵大营,史某以议军情机密为由将周的随从遣至别处,周老昆坦然入帐议事。当其倦怠休息之际,帐内伏兵四起,周不及还手,死于清军刀下。


王德成(生卒不详)原名成德。雄县板家窝村人。雇农出身,身材魁梧,好习武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家乡立坛组织义和团进行反帝斗争,团民发展到数千人,与白沟河义和团互相呼应,属“乾”字团。德成又亲赴霸州、固安、永清、文安等地设厂练拳,扩大组织,成为冀中义和团最活跃的地区。王德成为远近所推举,“群呼大师兄”。

王德成率雄县、文安、霸州义和团进军天津,在大佛寺设坛,先后参加了保卫天津、攻打北京东交民巷使馆、西什库教堂的战斗。

京、津失陷后,王德成率团退至冀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八国联军约200人,沿武清、霸县一线进犯板家窝。王德成组织团民在街口修筑工事,设置铁炮数门,装铁砂、铁片,射程达数十米。敌军成四路纵队攻打村子,王德成指挥团民奋勇反击,毙伤敌军30余人。后因炮膛过热爆炸,街口失守,众多团民和百姓死于血泊之中,王德成率几十人突围。光绪二十七年(1901)开始在任丘、大城县一带,和清军作战,屡败清军,声势极大,晚年隐居家乡。


吴樾(1878~1905)字梦霞,号孟侠。安徽桐城(今属安徽枞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学堂,广阅革命书籍。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杨笃生在上海发起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自担保定支部的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又与人创办两江中学与《直隶白话报》。吴樾在杨笃生等人的介绍下,加入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任支部长,并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暗杀团经秘密协商,决定刺杀慈禧太后、铁良、载湉等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闻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遂决定改变计划行刺五大臣,以揭露清政府的立宪阴谋。吴樾混入仆役之中上了第四车厢,在试图进入五大臣包厢的时候被卫兵拦住,于是冲进车厢引爆身上的炸药,共毙伤数十人,载泽等受伤,吴樾壮烈牺牲。有《吴樾遗书》刊于《民报》特刊《天讨》上,他认为,采取这一激烈行动是为了破坏一个旧中国,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新中国,“若求其建设而不先以破坏,则建设直无从建设;若求其平和而不先出于激烈,则平和亦无可平和”。辛亥革命后,安庆都督孙毓筠将吴樾灵柩运回安庆安葬,孙中山为吴樾作祭文。

陈幼云(1879~1909)原名陈兆雯,字幼云。蠡县潘营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考入保定直隶师范学堂。同年秋,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读书。当时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留日学界蓬勃高涨,陈幼云亲历其境,深受影响。翌年暑假返回乡里,倡导和赞助创建乡村小学近百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陈幼云及时入盟,积极参与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的政治活动。

翌年冬,毕业于日本弘文学院,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返国回到保定,组织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受聘于崇实中学,以教员身份,秘密发展同盟会会员,该校教员郝仲青、王秉嘉、郭瑞甫首先入会。后又在保定军官学堂、师范学堂和其它高等学堂中发展同盟会会员,入会者80余人,刘仙洲、王虎臣、孙岳、何遂、商震等均于此时入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成立,公推陈兆雯为会长,自此以字幼云称呼。清政府防范革命活动甚严,他唯恐日久事有泄露,宏志难以实现,离开崇实中学,联合同盟会员靳东阁、王国光等13人借保定西关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之基,拓为中学,进行活动。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禀准督署立案,定名为保定育德中学。陈幼云为监督(校长)。全校教职员均为同盟会员,学校初创,百事待举,幼云除总理校务外,同时讲授物理、化学等学科。以育德中学为集会场所,聚集读书青年,作为中国同盟会在保定活动的秘密据点;以“教育救国”为宗旨,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充实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计民生。他还注重与陆军军官学堂的学生往来,吸收各界富有革命思想的青年加入同盟会。

因常年劳累,身患肺病,于宣统元年(1909)三月回原籍修养,八月病逝。1936年,育德中学在校内修建“幼云堂”,堂室正面墙上镶有陶瓷烧制的幼云肖像,下面是刻在汉白玉石上的《幼云堂记》碑文,撰写着陈幼云生平事迹,供后人瞻仰。

(编辑:保定方志)
  • 上一篇: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