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八章 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 戏剧曲艺演人生

更新时间:2020-02-03 10:12:56点击次数:228384次

元杂剧中的保定作家群

 戏剧以舞台演人生,是比歌舞更加综合的艺术形式。宋代即有勾栏瓦舍这样的演出场所,当时可能还是以曲艺演出为主。到金代随着戏曲活动的开展,有故事情节、有人物角色的院本产生,并有了表演院本的场所。定兴城内金大定八年(1168年)建的东林寺戏楼,应是演院本的场所。蒙元初重建保州(保定)城时,曾建浮香、金台二酒馆,并建两座乐棚,作为文艺演出场所。一般的寺庙,都在门前相对的广场上建有戏楼或戏台,为飨神娱众的歌舞、演戏场所。

元代文学成就最高的莫过于杂剧,杂剧作家成就最大的首推安国人关汉卿(约1230—约1300),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任太医院尹。他的创作年代较早,《录鬼簿》将他列于“前辈才人”56位之首,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也说他“初为杂剧之始”。他与杂剧作家白朴、赵子祥等组织领导了杂剧作家团体——玉京书会。元人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多关注社会,诅咒战争,倡导和平,追求理想,着意表现人民,特别是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谭记儿等多个典型的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炼,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关汉卿非常重视舞台实践,明代臧晋权《元曲选·序》载:“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贾仲明补撰《录鬼簿》悼词中赞他:“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评价道:“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大都散佚。现存全本杂剧18种,有《关大王单刀赴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感天动地窦娥冤》《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等。关汉卿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些剧目至今盛演不衰。19世纪,《感天动地窦娥冤》即有法文译本,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定兴人王实甫因一部“天下夺魁”的《西厢记》而不朽。《西厢记》写的是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侍女红娘的帮助,冲破封建礼教的约束而结合的故事。几个主要人物,如大胆热情的莺莺、诚挚潇洒的张生、聪明活泼的红娘和古板顽固的老夫人,塑造得十分成功。全剧曲词华美,《太和正音谱》称:“如花间美人,玉环(杨贵妃)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被誉为“花间夺魁之作”。明末金圣叹批注为“第六才子书”。

安国人吴弘道杂剧作品有《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等,天一阁本《录鬼簿》贾仲明所补挽词写道:“克斋弘道老仁卿,衣紫腰金府判升。银鞍紫马敲金镫,锦衣乡中过一生。老来也,致仕心宁。手卷记子房货剑,锦乐府天下盛行。曲海丛珠,金缕新声。”

昆弋北上与新剧种产生

明中叶以后,南方的弋腔(高腔)、昆腔北上,影响了北方的戏曲。到清初,特别是康乾时期,社会稳定,京城戏曲艺术繁荣,一些艺人也到北京周围地区活动,给保定一带的戏曲带来新的形式和内容。由于外地剧种的流入,保定的戏曲形成了大融合、大调整的局面,为保定出现多剧种、多声腔奠定了基础。除弋腔、昆腔外,各地民间的罗罗腔、弦索腔、柳子调等亦兴盛起来。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下令,自此后只准昆、弋两腔在北京演出,其他剧种一律禁止。秦腔艺人有的改唱京腔,也有的被迫离开京城,保定地近京城,有不少秦腔艺人来到保定一带谋生。在同治帝、后“国丧”期间,昆、弋剧也禁止在京演出,部分演员又流入保定地区。

由于外地剧种的影响,保定地区出现多剧种竞存的局面,同时各剧种的借鉴和融合也催生了一些新剧种。到民国初年,保定一带的剧种已达到十几个,出于演出的需要,出现不少培养艺徒的科班,培养出大量戏剧人才。艺人们大都先在科班学戏,出科后以艺谋生。这时期享誉全国的戏曲界知名人士有被誉为京剧三大武生之一的“李派”武生、高碑店李春来,有梨园会首、“响九霄”之称的高阳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有帮助梅兰芳进行戏曲改革并为其编剧、使京剧走出国门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高阳齐如山等。

自清末以来,多剧种在保定一带共同繁衍发展,影响较大的剧种有河北梆子、老调、丝弦、哈哈腔、大秧歌、北昆、高腔、京剧、评剧,还有流行于某一地域的小剧种,如横岐调主要在涿州、涞水、定兴、徐水等地,上四调主要在高碑店市、涞水等地,新颖调在望都县,碰板在高碑店市,贤寓调在定兴县,十不闲和诗赋弦主要在涿州、涞水、定兴等地。

河北梆子最早产生于保定。清乾隆年间秦腔被禁后,一些秦腔艺人流落到河北,因定兴是京畿之地,又有山西移民,不少艺人在定兴安家落户,在此地演出秦腔,与当地的戏曲文化互相融合,同时为了适应当地人的喜好,对声腔进行调整、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戏剧艺术形式,成为河北梆子的雏形。经过几十年的戏剧实践,逐步改进和完善,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形成了流布全省的大剧种。同时保定一带相继兴办科班,为河北梆子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如曾享名于京畿戏曲舞台上的田际云(双顺班坐科)、杨韵谱(艺名还阳草,祥庆和班出科)等。

河北梆子在发展过程中,与京剧既互相竞争,也互相吸收。田际云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首倡京剧、梆子合演。他主办的玉成班邀请了部分京剧演员参加后,营业兴旺。其他京剧、梆子班社竞相效仿,两个剧种互邀演员,称之为“两下锅”。最初是各演各的戏,到后来一出戏中京剧、梆子都有,称做“风搅雪”。由于同台演出,两个剧种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吸收。田际云不仅演戏、办班培养人才,还热心戏剧界活动和戏剧改革,1916年组织的艺人群众团体正乐育化会,选谭鑫培、田际云为正副会长。1918年,田际云首创女子科班崇雅社,培养出一批女演员。

河北梆子在音乐旋律和声腔上,以秦腔为基础,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京剧艺术和河北民歌小调的强烈影响,形成了高亢、热烈、激昂、慷慨、悲壮豪放而又不失委婉的音乐旋律和声腔风格。

形式多样的抗战戏剧

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开辟后,边区的戏剧活动成为规模最宏大、效果最强烈的艺术门类之一。其所具有的时代和民族特色,是边区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最大特点,在中国戏剧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

在边区活跃着众多地方和部队的剧社,既是演出队伍也是创作团体,在戏剧实践活动中,各剧社都培养出自己的剧作家,戏剧创作成为边区最有影响的文学品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专业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剧本达600个以上,仅在冀中区,能够统计到的剧本就有144个。

边区的戏剧形式异常丰富。既有传统戏曲京剧、河北梆子,也有新兴的话剧、歌剧,还有活报剧、秧歌剧、小调剧、快板调、相声剧、幕表戏等,亦有专为少年儿童写的话剧、歌剧及以霸王鞭舞蹈为表现形式的儿童舞剧。在边区创作和演出的剧目较有影响的有丁里的《钢铁与泥土》(歌剧),刘佳的《到山那边去》(独幕话剧)、《当兵去》(多幕话剧),胡可的《戎冠秀》,傅铎的《王秀鸾》(大型歌剧),梁斌的《抗日人家》,杜烽的《李国瑞》(话剧),胡丹沸的《把眼光放远一点》(话剧)等。

广泛的参与性,也是边区戏剧活动的突出特点,戏剧成为动员宣传抗日最有效的形式。在根据地几乎村村都成立了剧团,在专业剧团的帮助下,不仅演戏,还进行创作,把身边的人和事写到戏剧中去。抗敌剧社帮助阜平高街村创作的话剧《穷人乐》,由村剧团演出后,在边区引起轰动,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欢迎,曾在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上连演4天,受到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表彰,号召专业剧社要在群众文艺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繁盛的当代戏剧

保定解放后,由于是河北省会,原在农村解放区的各文艺团体汇聚保定,加之有了和平稳定的环境,百姓安居乐业,文化需求旺盛。各种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其中戏曲演出不断。以河北梆子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得到发扬光大。河北省在保定建立了阵容强大、条件齐备的河北梆子剧团(院),并在省戏校设梆子科。有的县建成了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有的办起了梆子戏校,还有的在村里重新组织了农村业余剧团。1956年保定专区有专业梆子剧团6个。据20世纪80年代保定12个县统计,有735个业余剧团,演唱河北梆子的业余剧团曾占农村业余剧团总数的40%左右。

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戏、涿州横岐调、定兴贤寓调、望都新颖调、高碑店上四调、容城高腔戏、安国西路老调、高阳河西村昆曲相继列入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一批享誉全国的表演艺术家,如有“武生泰斗”之称的京剧演员盖叫天,有“昆曲大王”之称的昆曲演员韩世昌,有被老舍誉为可得“一百分”的“活潘洪”老调演员崔澄田,河北梆子演员王玉磬、张惠云、张淑敏、齐花坦、李玉梅,老调演员王贯英等。

各剧种创作和上演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如老调的优秀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红衣仙子》《拒马令》《梁红玉》5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收入中国戏曲精品库,十几个剧目曾先后7次进京演出。哈哈腔的传统剧目有100余个,如《王小打鸟》《三拜花堂》《孙继皋卖水》《李香莲卖画》《赵美蓉赶考》《杨二舍化缘》等。定州秧歌戏传统剧目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赶脚》等。

多彩的曲艺艺术

曲艺在保定有古老的传统,有多种艺术形式。1968年在满城陵山汉墓出土的上万件珍贵文物中有两件铜质说唱俑。铜俑塑造的为男性,身材短粗,盘腿席地而坐,模拟的说唱情景和神态活灵活现,可见在西汉时说唱艺术已在朝野风行。历史上保定一带民众听书看戏既是娱乐和精神享受的方式,也是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流传在保定的曲种多数形成于清代之后,如梅花调、西河大鼓等曲种的形成。专业和业余说唱艺人遍布城乡。除本地形成的曲种外,还活跃着评书、快板书、北京琴书等诸多传入曲种。

清代中叶之后,保定各个村庄、寺庙几乎都建有戏楼,这些戏楼也经常作为说书人的演出场所。最具特色的是从民国初年起,一年一度的徐水灯棚会,原在乡下,后移至徐水县城北关。在街中心用苇席搭设灯棚,请西河大鼓艺人登场演出,由爱好曲艺的车马店主为艺人提供食宿,周边各地说书艺人到时云集,日夜轮流小段演出。各村来人观看,相中自己满意的艺人,议价定时、定场,艺人或随来人同去,或约定日期,村里人拿走书鼓为定,灯棚逐渐发展为说书市场。这种形式延续了几十年。

西河大鼓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的白洋淀周围及大清河流域。由于传播面广,各地争相学习,形成不同的流派。如以白洋淀为界,分出了西河大鼓的南口和北口。民国初年,天津开埠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保定以说西河大鼓为主的曲艺艺人遍布北半个中国,由农村季节性的撂地摊,到一部分进入城市,开辟了书馆、茶社、剧场等固定书棚。

除了西河大鼓,在保定一带产生和传入的曲种主要还有梅花调、评书、京东大鼓、快板书、天津快板、山东快书、河南坠子、木板大鼓、弦子书、竹板书、天津时调、数来宝、相声、单弦、平谷调等。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曲艺创作和演出活动相当活跃,因为曲艺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于敌后游击环境,文艺战士用这种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为抗战服务。演出和创作大鼓、快板、相声等。唐县西河大鼓艺人王尊三(18921968)投身于抗日文艺宣传活动,从事新鼓词的创作和演出,编演了《大战平型关》《保卫大武汉》《持久战》等表现抗战内容的新曲目。清苑县鼓书艺人魏炳山,抗战开始后,也主要说表现抗战内容的新书,他曾以说书艺人的身份打入日伪军据点,做瓦解伪军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省曲艺团在保定为各县举办了短期培训班,其中保定地区250多名艺人经考试合格,领取了省级演出证书。通过多次省地会演,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和一代编、演新人。20世纪80年代,通过会演、调演、培训等措施,涌现出一代业余和专业曲艺新秀。

从清代各曲种产生到当代,出现一大批曲艺演艺名人和优秀作品。如西河大鼓名家,对西河大鼓说唱形式形成有奠基作用的马三峰,其门徒朱派创始人朱化麟(朱大官)、王振元,对西河大鼓定名有直接影响的王振山、王凤咏(二领)父女,被誉为西河皇后的王艳芬等。创作人员有杨善元、崔砚君等。知名作品有西河大鼓《太原府》《闹天宫》《三侠剑》《大明英烈传》《三国演义》《呼家将》《隋唐》《响马传》《大西厢》《穷人过年》,评书《纲鉴》《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京东大鼓《杨家将》《薛刚反唐》《白毛女》《平原枪声》《林海雪原》《伍子胥》《海瑞传》,故事《大山情》《三挂光荣牌》,小品《乡长与八路》,长篇快板书《白求恩》等。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