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区街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古今地名 > 街巷 > 保定市区街巷 > 正文

秀水胡同

更新时间:2013-02-17 10:53:00点击次数:215859次

秀水胡同 在西大街万宝堂对面有一条十字形胡同,叫秀水胡同。北通市府前街,西通永华北路,路长320余米,相传在清代嘉庆年间,这条胡同只住着两户人家,胡同东边的一户姓丁,胡同西边的一户姓贾,当时,人们就叫它丁贾胡同。丁家大少爷在北京城里做官,手中有权有势;贾家大公子在北京城里开一座钱庄,家中富丽堂皇。两户人家都是有名的朱门富户,一东一西,隔街相望,彼此互不来往。那工夫,这条胡同只有三尺来宽,行人不能并排走,车马不能对面行。有一年,丁家翻盖房子,把房基向西展出了一墙,使本来就窄小的胡同显得更加狭窄。贾家知道后,火冒三丈,厉声质问道:“你们这样做,也不怕别人戳脊梁骨吗?”丁家依仗自己的权势,毫不示弱:“那是官道,与你有何相干?”两家互不相让,吵的脸红脖子粗,最后,丁家打破了贾家的鼻子,贾家抓破了丁家的耳朵。官司打到清苑县,县官一看状纸,心想:丁贾两家都是有钱有势、财大气粗的主儿,谁也得罪不得,弄不好,连这纱帽翅也得搭进去,不敢受理此案。丁家一看,县官不敢过问,就连夜把状纸寄给了在北京做官的儿子,要他给丁家撑腰,壮一壮丁家的门面。丁家大少爷接到家中寄来的状纸后,反复观看,觉得乡邻之间,为一墙之争,伤了和气,太不值得,于是就挥笔在状纸上题诗一首:“两家相争只为墙,让他五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丁家接到回信满心欢喜,打开书信一看,不由一愣,经过反复琢磨,觉得很有道理,满肚子怒火顿时烟消云散。第二天,他把墙基向里挪进五尺,并主动向贾家表示歉意。贾家一看,很受感动,当天下午,贾家也将墙基向里挪进六尺。这样,这条胡同就由原来的三尺来宽,一下子展成了一丈多宽,车马行人,畅通无阻,直到今天,这条胡同也还有一丈多宽,据说,就是当年丁贾两家各自向里展出来的。

保定人赞赏这种礼让之举,便称它丁贾胡同。至于臭水胡同一说,缘于胡同东侧一条排泄城内生活污水的明沟,天气一热,蚊蝇孳生、臭味四溢而得名。清同治十年(1871)修了下水道,将明沟改成暗沟,且改名秀水胡同。民国以来,胡同北口西侧建起了保定邮政局,虽是卧砖到顶的一色平房门面,但有白帆布遮阳的洋式门窗,在当时仍是够气派的。门口西侧,长年有几个代写书信桌摊。这老保定俗称的“信局子”,堪称此处独特景观。20年代初期,胡同北口稍南东侧建起了北洋政府陆军中将宋焕章的宋氏祠堂。宋焕章是清苑樊庄人,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了协约国,宋焕章奉命率部队出境作战,以寡敌众,获得胜利,受到了几个国家元首赠予的宝星徽章。1920年率部归国,授陆军中将衔。这座祠堂该是这年10月修建的。内分南北两院,北为套院,屋廊相通,构筑严谨,南院为偏院,较为简陋,共有祭祀、住宅用房50间。胡同东侧,宋氏祠堂北边,便是梁斌等名家笔下写过的源生当,带钉的铁门。那会儿,祠堂成了天昌银号,对面是义恒昌银号,西胡同路南还有家蚨兴银号。胡同南口到中间,成衣局、裁缝铺大小有三家,西边有洗衣坊,东边有洗皮货的铺子,各种衣着连做带洗,一应俱全。东胡同口外的两家纸店,从窗户纸、粉连纸、元书纸到手纸应有尽有,大都是富昌一带农村抄纸作坊的产品。抗日战争时期,这条胡同中还曾有一家日伪特许的土膏店(即大烟馆),公开贩毒,多少人在那里吞云吐雾,弄得倾家荡产乃至妻离子散。有些回忆既苦涩又辛酸,但这是历史,是这条胡同确曾有过的事。现如今这条胡同已融入一片商业区和住宅小区中。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