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唐县—文物遗存

更新时间:2012-09-20 16:58:00点击次数:159607次

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布全境。到2006年底,全县共发现古遗址14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8处,古石刻及石窟7处,古碑刻墓志18处,现代重要史迹6处,其他文物2处,馆藏文物1000余件。

唐尧第一都城遗址

位于今唐县县城东北10公里的南固城村。该遗址现保存东北角一段残墙,长19米,宽9米,最高处3.2米,夯土筑成,层次分明,遗址上爆露大量绳纹夹砂灰陶和红陶器残片,城周2里,高2丈。据《中国历史图集》所标,此地古称阳邑又称唐邑。《中华大字典》释唐条云:“唐,邑名,唐尧、夏禹所都之墟,汉置唐县,即直隶唐县治。”又因此邑地处尧山之南故名阳邑。《中华大字典》释阳条云:“阳,邑名,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当今直隶唐县东。”今此地有南、北固城两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放水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北放水村西,南水北调工程过此,2005年由省文物队发掘,发现地下一古村落遗址,发掘出灰坑、古房遗址和墓葬。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器形有鬲、豆、缸、盒、纺轮、铲、刀、镰等近千件,复原陶器30多件,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为先商遗址。2008年10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城子遗址

据《太平寰宇记》载:“唐县,本白狄种最为夷狄大国。此城位于唐县县城北6.5公里处,有南、北城子两村。为白狄族所建中山城。古城遗址犹存,城垣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2000米,东北角尚有残墙488米,残高7米,夯土筑成。城内曾出土扁方铜壶,凤首流铜匜、兽首流铜匜、兽耳铜瓿等中山国文物。西汉初高祖置中山郡,此城又作中山郡郡治。汉景帝三年(前154)刘胜被封为中山王,始将郡治迁于卢奴(今定州),为西汉侯国,原中山城改称委粟关,因城内有委粟山得名,至今关门犹在,为古代进山要道。1982年7月,北城子遗址被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城遗址

据《太平寰宇记》载:“原名丹朱城,为尧帝长子丹朱所居。”西楚霸王项羽征战到此,以“射鸿”测成败的故事发生后,这城又称鸿头、鸿上关、鸿郎城等名。后世因鸿、洪通用更名洪城。今此地有南、北洪城2村,位于今县城北35公里的唐河北岸。遗址占地约13000平方米,遗存东、西古城墙1000多米,夯土筑成。城墙上有大量绳纹残陶片和磨光红陶等仰韶时代陶片,城内曾出土人字形铜币和陶鼎等文物。2008年10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长城

据《中山记》载:公元前406年中山为魏所灭。中山复国后,为提防赵、燕、魏国,于公元前369年修筑长城。西起曲阳县、唐县境内,由大洋、长店、万里、蔡庄、西赤、赤城、葫卢山、马耳山进入顺平境,再由神南村复入唐县洪城至倒马关上城,全长89公里,多为石质城墙。马耳山以西为随山脊蜿蜒起伏,顺山势筑城墙。洪城以西为以山代城。至今倒马关上城建关名曰鸿上塞,因此关门向北酷似鸟头,两边城墙酷似两翼,又名鸱之塞。此长城至今遗址尚存,走向清晰可辨,据国家长城协会副秘书长成大林鉴定是古中山长城,为防燕、赵而建。

倒马关

今有上、下两关。上关,俗称上关顶,为公元前369年中山武公为防燕而建。《史记》载“赵武灵王灭中山,取华阳鸱之塞”即此。《太平寰宇记》载“关山险峻,马为之倒”,因以为名。西汉初因近古恒山(今大茂山)命名为恒山关,并于此设巡司戍守。公元前179年更名为常山关。《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鸱之塞,一作鸿上塞,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唐县西北。”隋、唐称倒马关,宋称倒马固关。元设元帅府戍守。据明代《倒马关志》载:明初洪武年曾对上关进行扩建,增建正城一座,用砖石修砌,周长764丈,东西门各1座。圈城2座,水门1座。嘉靖二十四年(1545)于水关增修正城墙一道,长71丈。东山坡增修月城一道,长12丈。东门顶添月城一道,长60丈。东西门2座,大墩1座,护城墩6座。

明景泰三年(1452),因上关地域狭窄,又在此关南1.5公里的桑园处修筑正城一座,至天顺年间(1457~1464)落成,史称倒马关下城。《倒马关志》载:此关城南跨崇岗,北临唐河,周围741丈,高厚不等。四面包砌以砖。成化年间相继增设月城、敌台、楼铺而规制盖备。东、西、北门3座,水门一空,月城3座,敌楼2座,城楼7座,铺舍3间,护城墩8座。倒马关下辖军城、吴王口、插箭岭、柳角庵、落路口五总口和49隘口,118座墩台。明代与紫荆关,居庸关合称内三关。

今之倒马关下城,东西城墙仍保留,东月城、西门外敌楼保存较好,清代督司衙门大堂犹在,城内曾出土过火炮20多尊和大量箭簇,是倒马关乡驻地。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寺摩崖造像

据清光绪《唐县志》载,唐县西北白合山东北有卧佛岩。但早已被土石埋没,1958年又在此处修建了小水库,其地名仍叫卧佛寺水库。2004年4月,在清理水库时使这座千年卧佛重见天日。据卧佛像北侧文字记载为北宋庆历五年(1046)造像。大佛为释迦牟尼涅槃卧像,保存完好,佛像在石龛内,头北脚南呈卧姿,身长4.97米,高2米。北侧有一立佛像。佛龛顶及南部共有大小浮雕像138尊。据河北省文物专家称:此种卧佛涅槃石像除北京有一尊外,华北民间少有。2008年10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厍狄太傅公石窟

亦称“赛思巅”(意在山顶酬神的地方)。位于唐县县城北4公里处的北店头乡东显口村。两山峡西侧山上。据《厍狄太傅公石铭》载:厍为其姓,狄干为其名,太傅为其爵位。属羌族慕容氏之后。原居弱水(今甘肃省山丹河)一带。北魏时厍狄干带领本族子民万余口,经五原(今包头)、怀朔(内蒙固阳县)、朔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夏州(今山西省靖边县)到唐县两山峡地方。1万多人的迁徙群体加上马匹牲口,发生了水荒,紧急之时派人找水,很快发现望都县界游山(今峪山)上有泉名酋水,解决了人畜用水困难,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中山国(定州)。

北魏主拓跋珪正在用人之际,见到厍狄干如此忠诚,先封他督管定州诸军事,后又封为恒(正定)、定二州刺史、六州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并赐太保、太傅开府三司。他为北魏平定江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东魏武定三年(545),其后裔不忘厍狄干恩泽和在迁徙途中找水的峪山,遂在峪山,凿石窟、刻石像。石窟面南,凿于花岗岩石壁上。窟门呈圆角长方形,高1.65米,宽1.35米,门上方饰尖拱额眉。内壁微弧,底面略呈马蹄状。穹隆顶,宽2.12米,进深1.61米,高2.05米。左、右、中各造一坛。正中设慕容像,后设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坛分设一佛一弟子。门左刻有碑铭文。东魏石窟并有铭文记载,我国北方罕见,是研究厍狄氏的宝贵实物。1984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伏石窟

位于大洋乡明伏村北唐河南岸峭壁上,距唐县县城20公里。当地人俗称千佛洞。唐河水从洞脚下流过。原洞分上、中、下三层,均依山凿壁而成。现上层已被破坏,下层已被河沙淹没无法看到。只有中间一层能看到。窟内有天然石床、石枕、石臼,西壁凿有43尊佛像,最大者高60厘米,最小者高9厘米,一般高28厘米。东壁上有3尊佛像,都盘膝坐在莲花台上。西壁43尊佛像都刻有佛名,右下角文殊菩萨坐在狮子雕像上,雕像均为浮雕。群雕像下及西壁分别有4处壁画。经文物专家鉴定为北魏时代作品,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善延禧寺

位于唐县县城向阳街粮食局院内。原为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建于明代。院内有一通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的石碑,碑上刻写着一段神异的故事,也是建这座寺院的缘由:一天晚上,明神宗朱翊钧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来自五台山的罗汉,身披袈裟,赤着双脚,要化缘建一座寺院。皇帝梦醒后命画师依梦中所见画了一幅寺院图,由朝廷拨款在唐县修建了这座寺院,名十方院。赐住持紫衣袈裟,并昭告天下,给了这座寺院以很高的地位。现古建筑仅存山门,为拱券式歇山顶,东西长5.1米,南北宽4.9米,台基至飞檐高4米,南北两边中间各有一券门,券门高1.7米,墙厚1.05米。2001年,省、市文物局古建专家对山门进行了维修。2008年10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槐

位于今县城西南20公里的赵家庄村西槐山上。古槐胸径1.73米,胸围5.37米,高12米,树冠半径14米。据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树龄已有2700多年,为春秋末期所植。

古墓葬

有甘罗墓,在县城南庄子村,原有石栏、石碣五,今废,但遗址犹存;汉中山顷王、宪王、衰王三陵,《畿辅通志》、《唐县志》都有记载,至今不知确切地点;程柱国、李少辅墓,均在封庄村;金状元、尚书石琚墓,墓地已被西大洋水库淹没,仅保存有状元碑;另有元学士张邦基墓、明代邸鹏墓、明中丞马恭墓、寇少保庄公墓、明代左督御史墓等。

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

位于古军城校场旧址。始建于1940年。坐西朝东,占地44555平方米。该园原为白求恩墓。1941年,在白求恩墓南侧修建了柯棣华墓和抗日烈士墓,逐渐形成烈士公墓。1943年,日军“扫荡”时烈士公墓曾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对公墓进行了维修,定名为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园内北侧还有琼·尤恩墓,再北侧东西一字排列安葬着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30多名县团级革命烈士,并设有白求恩、柯棣华纪念室。1953年,白求恩、柯棣华的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墓地和其他建筑仍保持原状。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唐县视察,亲手在陵园内白求恩纪念碑前左侧植一棵翠柏,象征中加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2001年,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唐县视察,在纪念碑前右侧也种下一棵柏树。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求恩逝世纪念地

位于黄石口乡黄石口村村北。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扫荡”,为配合八路军战斗,白求恩推迟了回国为抗日军民募捐的计划,参加军区组织的医疗队奔赴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手术室设在战斗中心的孙家庄外的山坡小庙里。此时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手术中被划破的左手中指已经严重感染,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工作,病情不断恶化,军区领导人决定将白求恩送往后方医院治疗。11月10日下午,用担架将白求恩抬到黄石口村,住在村北邸俊星家的北屋里。1939年11月12日凌晨,经抢救无效逝世。1986年6月,北京军区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投资对白求恩逝世时所在房屋进行了加固和修缮。1984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旧址

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成立于1939年9月18日,位于唐县军城镇牛眼沟村,在白求恩大夫的倡导下成立,白求恩曾在此任教。成立后不久,因日伪军“扫荡”,烧毁了村民的大部分房屋,村民生活十分困难,学校被迫转移到葛公村。白求恩逝世后,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学校。现东坡教室内布置了有关白求恩和白求恩学校的图片展及白求恩用过的手术台等。2003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纪念馆主体建筑分为“两馆一堂”,北侧中央是八角型结构的纪念堂,西侧为白求恩纪念馆,东侧为柯棣华纪念馆。纪念堂由聂荣臻元帅题名,可容纳近千人,主要用于举办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白求恩纪念馆有3个展厅,展出主要内容分为坎坷的青少年时代;投身国际反法西斯前线;奔赴中国抗日战场;战斗在晋察冀边区;永久的纪念;不灭的光辉。柯棣华纪念馆分3个展厅,展出内容包括青少年时代;远道来华;在延安;晋察冀岁月;以身殉职;万古丰碑。纪念馆馆藏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余件。有白求恩当年用过的手术器械、消毒锅和毛油灯;有柯棣华当年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等。1984年9月,纪念馆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