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四章 民族融合 春秋末期来保定的狄族人

更新时间:2020-01-08 14:59:59点击次数:5212次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涵化万水、汇合百川的共同体。华夏大地的早期先民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到原始社会末期这些部落开始演变为民族,成为不同人群的维系体,并在华夏大地上呈“星状”分布。仅从典籍记载来看,中国历史上有称谓的民族就达160多个。之后这些民族不断分分合合,生生灭灭,瓜瓞绵绵至今。

保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到了新石器晚期,保定人的足迹已遍及山区和平原各地。由于保定人类活动较早,这里的民族孕育形成与发展在全国也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尤其是保定地处中原与漠北的衔接地带,自从民族产生后,就长期处于文明碰撞和民族交融的状态。几千年来此地民族族别一直是千回百转,其融合过程的持久和广泛,历来为全国之最。

保定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使保定人具有了博大的包容情怀,培育了“尚和”的理念,奠定了民族团结的根基,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之间友好相处一直是保定民族关系的主流,所以这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兼收并蓄、博采广纳的特性,更具生机和活力,进而大大推动了保定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

现在,保定仍然是多民族共居之地。从今天保定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建立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的角度说,保定历史上这些民族融合,值得我们回顾。

春秋末期来保定的狄族人

保定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是传说中的炎、黄、蚩尤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和蚩尤三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甚至征战杀伐,其活动都曾与保定有关。传说中的徐水釜山合符,黄帝战蚩尤,顺平尧帝德政,成为可追溯的保定早期民族融合的印迹。

到了春秋时期,保定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随着属于“蛮夷”的秦人统一全国,中原地区民族逐渐走向一体。此时内迁民族也不断进入内地,民族融合速度加快,尤其保定更是内迁民族活跃之地。有史籍可查的大规模民族融合当属狄族人来保定。狄族是远古时代蒙古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分白狄、赤狄和长狄。他们从殷商时期开始南进。春秋末期,其中的白狄一支到达陕西、山西一带。后来到达山西的白狄中有三个姓氏向东越过太行山,进入河北中部,这三个姓氏是鲜虞氏、肥氏和鼓氏。

这三个姓氏成功到达河北中部以后,鲜虞在今正定、肥在今藁城、鼓在今晋州分别建立了三个国家。公元前594年,晋国对狄族实施攻击,于公元前541年,灭掉了狄族在藁城和晋州的肥、鼓两姓。

由于正定的狄族鲜虞姓未受攻击,逐渐强盛起来,遂于公元前507年举兵伐晋。第二年鲜虞始建立中山国,立国都于中人(今唐县西南)。公元前489年,晋国复仇攻打中山。公元前459年,中山国第一次灭亡。

公元前425年,因晋国内乱。中山武公乘机即位,武公率领子民,同仇敌忾,一路所向披靡,同年,武公控制了以今定州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并不失时机的恢复了自己的国家。《史记·赵世家》载:“赵献侯十年(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顾。”“顾”即“顾邑”,就是今天的定州。

中山武公复国后,大批狄族人聚集定州及周边地区。稍微安定,即又遭到魏国攻击。公元前409年,魏文侯发动了进攻中山的战争。是年,魏以吴起为大将率师伐中山。中山人在武公带领下,以定州为中心,一路向南布防,顽强抵抗,击败魏军。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乐羊为将,率师再伐中山。经三年苦战,攻下中山外围城邑多座,杀中山人无数。公元前406年,中山国再灭,狄族鲜虞余众又散落各地。

公元前395年,魏文侯卒,魏武侯即位。狄族人的后裔中山桓公趁机带狄族余众重新夺回中山之地,恢复中山国。之后近三十年间,桓公以定州为基础,边征战,边建设,人口也迅速增加。中山国的疆域也随之扩大。

中山国国力迅速发展和提高。这时他们已拥有人口几十万,战车过千辆,兵甲逾万。随着和平的到来,狄族人的重心开始转移为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文化。

随着国力迅速增强,中山国与魏、韩、赵、燕“五国相王”,平起平坐。之后又成为仅次于燕、赵、齐、楚、魏、韩、秦等“七雄”的第八强国。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山桓公决定国家政治中心南移。于公元前380年将国都迁至灵寿(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一说灵寿故城村)。

这时已经强盛起来的赵国在赵武灵王领导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大力整军备战。到公元前307年,赵国向中山国发起全面进攻。战争历时8年。中山国人虽然拼死抵抗,但终因长期拼消耗拼不过赵国,于公元前299年被赵国所灭。从那一刻起,生活在河北这块土地上近300年,其中在保定的唐县和定州断续立国126年的成千上万白狄人,告别了自己民族那峥嵘的岁月,也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称谓。他们散落在保定及以南地区,与当地的其他民族彻底融合。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