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军政界 > 正文

段绳武

更新时间:2013-01-23 15:31:00点击次数:4680次

段绳武(1896~1940)定县(今定州)高头村人。曾在军阀王占元和孙传芳部任排、营、团、旅、师、军长。1930年任国民军四十七师师长,后弃官闲居。1931年到包头,正值包头电灯面粉公司缺乏资金,他投资上万元,并于1932年出任公司常务董事,代表董事会直接监督处理公司的事务。又亲赴河北筹款4万元筹办大生银行,并把公司内部人员集资款存入银行,使公司有了流动资金,度过难关。

1933年黄河泛滥,冀、鲁、豫大片农田被淹,段绳武与河北绅士张清廉等30余人组成河北移民协会,“根据教、养、卫兼施之精神,耕地农有之原则,以垦发边荒,救济贫民,建设新村为旨”。当年,从濮阳、长垣、东明、滑县移民93户于包头南海子村一带。1934年9月建成“河北新村”。新村村民每户有2至3间住房,每户分地50亩,每4户有大车1辆,牲畜1头,按4年分期还款付息,然后土地归己。3年内,先后4次移民330户1000余人到包头、萨拉齐、五原等地,共耗资9万元,其中河北省黄河水灾救济会拨款5万元,其余都由段绳武用自己的积蓄垫付。河北新村又名新生活改进社,段绳武任社长和村长。新村成立供给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运销合作社、利用合作社。村民大会是全村最高机关,还成立自卫团、自治会、良心省察会等。每日清晨,村长即在大礼堂前鸣钟召集村民聚会,分配当日工作等。

数年后,河北新村已具规模,村内通了电,修建一条马路,路旁种着杨树,还辟有菜园,修了2条干渠、8条支渠,占地60余顷。在接近黄河地段还试种水稻。段绳武在河北新村设立武训小学,夫人王庚尧是新村第一任教师,后来一些有追求的大学生加入到义务教学队伍中。凡村中幼儿不论男女皆得入学。学生每年三分之一时间授课,三分之二时间参加家事和农事训练。学校还附设成人夜校,并开办了妇女识字班。段绳武力倡通俗文化,认为“只要建立大众基础上的文化,才称得起文化”。因此,顾颉刚、徐旭生在北平(今北京)创办的通俗读物编刊社特聘他为副社长兼绥远分社社长,他还担任《包头日报》名誉董事。1934年,为了解决包头缺医少药问题,段绳武联合包头知名人士请来香港英国国立医科大学毕业的陈碧笙等人在草市街开办了耶稣家庭诊疗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玉祥、陈诚力邀段绳武出山抗日,傅作义则建议他去做军队后勤补给工作,段绳武于是再度步入军旅。在武汉期间,认识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周恩来很重视段绳武对伤兵考察后的设想,总政治部在审查了他的报告后,决定派段绳武为军委会后方勤务部总政治部中将主任,主管全国伤兵工作。在段绳武的主持下,首先设立了伤兵招待所。在备战区设立若干招待所,从作战前线每15公里设一招待所,一直延伸到后方医院;第二,成立政治大队。大队队员思想较进步,到各地伤兵医院慰问演出,还教伤员识字,开展代写书信等各种服务;第三,成立伤兵教育委员会。聘请社会知名人士研究伤兵教育事业的设计、开展与推行;第四是建立荣军职业协导会与“伤兵之友社”,解决伤兵退伍后的生计问题;第五是设立监理员室,旨在防止后方医院、残废教养院的贪污、剥削、医疗事故的发生。段绳武对伤兵安置工作尽心竭力,人称“荣军之父”。

长期积劳成疾,加重了段绳武的糖尿病。1940年在重庆参加纪念抗战3周年大会时突然晕倒,7月13日病逝于重庆。《新华日报》为他发表纪念文章。

 

(编辑:admin)
  • 上一篇:杨杰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