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1卷保定年鉴 > 正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

更新时间:2014-01-22 11:35:00点击次数:223810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

【区域位置】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全市土地总面积221.8万公顷,其中耕地总资源80.8万公顷。保定市区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

【自然环境】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总面积6790.5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嵌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阜平、东团堡、走马驿等盆地均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一部或大部地区,总面积4197.6平方公里。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高程除狼牙山为1105米外,一般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

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南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圆丘突出地面。平原区系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成因分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洪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山口后洪积物堆积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一般在海拔30米至100米之间,地面坡降为1‰至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地势平坦,海拔在10米至30米之间,地面坡降小于1‰。该区含市区全部,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蠡县的一部分。洼淀区位于平原东部,为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易涝区,海拔7米至10米。含安新全部,高阳、清苑部分地区。境内河流主要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经东北部边界。大清河主要分为南北2支,长10公里以上的山区河道众多,呈扇形分布。南支主要由潴龙河、孟良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金线河、界河、府河、漕河、萍河、瀑河等汇入白洋淀。北支拒马河从铁锁崖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至涿州市东茨村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镇与白沟河相会,以下称大清河。大清河经白沟引河与白洋淀连通。

白洋淀在市辖区东部,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总面积362.8平方公里,为天然积水区。

【建置沿革】 保定于战国时期始建城池。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升为保州,为当时北方较大城市。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后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辖15州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国都迁北京后,保定直属京师。清仍设保定府,辖2州15县,属直隶省。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保定,始为省会。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保定改府为道,辖40县。1928年国民政府废直隶省改建河北省,辖区各县直属河北省。1935年省会迁保定。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立保定市,为冀中区直辖市。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为省会,同年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合并为10县(市)。1960年2月,撤销专区建制,将属保定专区各县划归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由专区所辖,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石家庄。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复为省辖市。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新保定市。

【行政区划】 保定市辖4市(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18县(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3区(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另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沟新城。

【2010年人口】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保定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市统计局公布全市常住人口1119.4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58.92万人相比,10年增加了60多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6%。全市有家庭户303.9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71.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0.2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565.10万人,女性人口554.3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2.6下降为101.94。从全市常住人口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构成看,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204人上升为618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337人上升为11123人。全市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12万人,减少45.62万人。

【气候概况】 保定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气候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保定境内日照充足、热量充分、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降水分布不均、气象灾害多发。气温日较差夏季较小,冬季较大,日照时数山区多于平原,年均气温平原高于山区。

2010年全市气温较常年呈现出冬春季节偏低,夏季气温偏高,秋季持平的状态。年平均气温为11.8℃,与常年相比,中部地区基本持平略偏高,西部和东部地区略偏低0.2~0.8℃,全市偏低0.3℃,为1992年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年。年内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44.6毫米,较常年偏少71.8毫米,冬、春、夏、秋各季降水分别占全年降水的2.5%、16.1%、58%、23.4%。与常年相比,唐县降水量偏多,其余县(市、区)降水量偏少,东部涿州市等县(市)较为严重。季节内降水分布相较于常年,夏季显著偏少,春、秋季偏多,冬季持平。汛期降水时段有所推迟,降水主要集中在8月中下旬。11月以后,全市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冬旱持续发展。

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4.4小时,较常年偏少231.6小时,为1971年以来第五少年份,涞源偏低程度最小,为63小时,满城偏低程度最大,为563小时。季节内日照时数偏少时段主要集中于1月上旬、2月上下旬和12月上旬。日照时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持续雨(雪)天气和大雾天气的影响。

全年全市以阶段性干旱为主,年内出现了夏旱及秋冬连旱,其中夏季干旱造成的损失较大。共出现3次沙尘天气,主要以扬沙和浮尘天气为主,曲阳县出现一次沙尘暴天气。年内强降温天气频发,寒潮降温次数明显多于常年。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23天,其特点是发生时间早、出现范围广、持续时间长。7月6日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40℃以上。全市共出现16个暴雨日,主要过程集中在7、8月份。与常年相比,年内冰雹日数较少,且降雹范围较小。出现大雾天气22次,其中涞源、徐水、安新大雾日数最多,为18天;曲阳、阜平大雾日数最少,为1天。与常年相比,西北部山区大雾天气较多,浅山区与常年持平略偏少,东南部较常年偏少。

2010年9月16日至20日,大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持续低温与日光寡照对设施农业、玉米、棉花等作物影响较大。

【环境质量】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2010年,市区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31天,与上年持平,其中一级天数达到96天,比上年增加30天。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下降5%。三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比上年降低10.9%,可吸入颗粒物比上年下降4.5%,二氧化氮比上年增高3.3%。全市污染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减排指标超额完成8.0%和1.04%的年度任务;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1天,比年度目标315天多16天,其中一级天数96天,比上年增加30天;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西大洋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一亩泉地下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下水三类标准,均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白洋淀9个水质监测点位,其中的圈头点位水质达到三类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两项指标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18%。

水环境质量:

1.河流

2010年常规监测的河流为唐河、潴龙河、拒马河、府河四条河流。拒马河落宝滩、北河店和新盖房3个断面全年断流,其余12个有水断面中水质状况为优的断面占66.7%,水质重度污染断面占33.3%。

(1)拒马河源头涞源和上游山区干流紫荆关断面水质为二类,下游进入平原自落宝滩断面断流。支流琉璃河由北京入境,入境断面码头水质劣于五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

(2)唐河总体水质优。水堡、倒马关和白合断面为二类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西大洋水库下游断流。

(3)潴龙河(沙河)总体水质优。砂窝、阜平和王林口断面水质均为二类,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王快水库下游断流。

(4)府河全年平均水质劣于五类,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四类标准,氨氮超标最为严重。为解决城区河湖还清,从7月开始实施大水系工程南线引水,下半年焦庄断面水质由劣五类上升为四类,水质显著好转;望亭和安州断面水质有所好转,但因污水处理厂含较高氮、磷的排水由望亭断面前排放府河,因而望亭、安州断面的氮、磷污染依然严重。

2.白洋淀

在蓄水不足的情况下,2010年白洋淀三类区圈头点位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三类区王家寨、采蒲台、光淀张庄、枣林庄和端村5个点位为四类水质,烧车淀为五类水质;四类区南刘庄水质劣于五类。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鸪丁淀点位常年无水。白洋淀平均水位为7.06米,比上年下降0.08米,未达到功能区划8.4米的要求。与上年相比,白洋淀整体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较上年分别下降了18%和14%。富营养化程度为中度富营养。

3.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一亩泉水质分别达到二类、三类标准要求,水质优。

声环境质量: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覆盖人口105.5万人,覆盖面积53.0平方公里。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54.3dB(A),达到二类区标准,较上年增加了0.5dB(A)。点位达标率为93.3%,比上年增加了1.9%。

2.城市交通噪声

2010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7dB(A),达到4a类区昼间标准。在监测的159个路段中达标路段147个,达标率为92.4%。监测路段总长度2024公里,超标路段长度为43.7公里,路段超标率为21.6%。与上年相比,道路交通噪声全市年均值降低了0.1dB(A),路段超标率降低了2.4%。监测结果同时显示,平均车流量为1670辆/小时,较上年增加了74辆/小时。

(气候概况资料由于雷提供,环境质量资料由孟月华提供)

(编辑:admin)
  •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