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文化艺术界 > 正文

沙飞

更新时间:2013-02-01 09:15:00点击次数:4747次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幼年就读于广州,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反响。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赴八路军一一五师采访刚刚结束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10月赴华北参加八路军,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兼军区《抗敌报》副主任。在前线拍摄了多幅八路军敌后抗战的照片,有《八路军铁骑兵通过平型关》、《平型关战斗缴获的战利品之一部》、《收复察南蔚县》、《攻克涞源》、《收复浮屠峪》等。1939年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加强和发展新闻摄影工作,决定在军区政治部成立新闻摄影科,任命沙飞为科长,他和摄影记者罗光达拍摄有关部队战斗生活、群众参加抗战勤务和生产活动的照片。

1939年春,沙飞和罗光达在军区驻地组织举办边区第一次新闻照片展览,受到八路军将士和群众的欢迎,聂荣臻观看展览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良好的宣传效果和领导的鼓励,使沙飞下决心要创办一个为抗战军民服务的画报,这一设想得到军区领导的支持。1941年4月,《抗战三日刊》第四版刊登了试制成功的铜版新闻照片《边区人民反对反共内战》,这是边区最早发表的新闻照片。4月17日,《晋察冀日报》也刊登了摄影科提供的3幅铜版新闻照片。从此,这两家报纸不断以铜版照片作插图,一年内发表照片近百幅。

沙飞一面选调人员筹建编辑部,一面外出采访,为画报准备摄影稿件。1941年6月,还协助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编辑出版两期《解放画报》,7月开办摄影训练班,培训和建立摄影队伍。

1942年5月2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军区政治部任命沙飞为主任(社长)、罗光达为副主任(副社长)、赵烈任政治指导员。沙飞还兼任编校股长。1942年7月1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情况。封面“塞上风云”(1937年向长城内外进军的杨成武支队)、封底“沙原铁骑”(1937年10月向冀西挺进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都是沙飞拍摄的。全画册共刊登新闻照片150幅,其中有沙飞作品82幅。

1942年沙飞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摄影底片十分珍视,装底片的背包在行军时指定专人背着,并明确规定“人在底片在”。1943年冬季反“扫荡”时,沙飞带一部分人员在阜平县马兰村一带打游击。一天在柏崖村宿营时,遭日伪军包围,报社人员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指导员赵烈、技师何重生等8人壮烈牺牲。沙飞背起两个背包和另一位同志一起爬山过河冲出敌人的重围,沙飞脚部负了伤,但底片资料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沙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拍摄了大量解放区各种题材的照片。代表作品有《向敌后挺进》、《不到长城非好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长驱出击》、《青纱帐里伏奇兵》、《大战长城岭》、《白求恩》(组照)、《将军与幼女》(组照)、《拥护双十纲领》、《滚木擂石》、《麻雀战》、《重建家园》、《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生产进行曲》、《带领民兵作战》等。同时,从1940年至1948年,举办10期摄影训练班,培养摄影干部200多人,不少人成为新中国知名摄影家。

1985年北京曾举办“沙飞摄影艺术展览”,展出其作品近200幅。1986年出版《沙飞摄影集》。

(编辑:admin)
  • 上一篇:李万春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