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记忆中的遗产 摆字龙灯舞和绣球龙灯舞

更新时间:2020-01-09 09:59:13点击次数:46443次

早在汉代,舞龙就成为人们祈求人寿年丰、表达良好祝愿的形式。全国的龙灯舞有上百种,表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易县西陵忠义村摆字龙灯舞和清苑县戎官营绣球龙灯舞就颇具特色。

易县西陵忠义村摆字龙灯舞

在易县清西陵范围内,有一村庄名忠义村,这里原为建造泰妃陵的内务府衙门,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忠义村。摆字龙灯就孕育成长于这深厚的满族文化内涵、淳朴的民风中。摆字龙灯的龙体是分段的,因可用分段龙体的组合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又因龙体分段而有“段龙”或“节龙”的别名。据传,摆字龙灯原是清乾隆年间建立泰陵衙门时由宫廷传来,或说由承德避暑山庄带来的,当时还是整龙。为纪念雍正皇帝在位13年才把整体龙断成13段,也就是13节,每段用细绳和3个竹环紧紧相连。从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西陵守陵衙门拜年时都有摆字龙灯舞表演,舞龙者均为守陵人员。摆字龙灯舞也时常进皇宫表演,并多次受过皇封,慈禧太后曾赏赐龙衣两套、红蜡烛三箱。

20世纪20年代后,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龙灯舞。龙身的每段中央固定一个把手,内设三环套月式蜡烛签3个。蜡烛签设置精巧,舞动时烛火始终朝上。龙身外罩为绘有龙鳞、龙爪的龙衣。摆字龙灯由14人表演,即蜘蛛(引龙人)一人领舞,另13人分别持龙头、龙身、龙尾摆字。引龙人在所持的绣球上画蛛网和黑蜘蛛,有降妖避邪的内涵,表演灵活、滑稽。摆字龙灯表演若在晚上进行,舞动时伴随着打击乐的伴奏,如一条火龙翩翩起舞。有龙摆尾、地卧龙、天卧鱼、龙塔垛、跑八字等。时而腾起,时而俯冲,时而整体舞动,时而分段又组合。摆字龙表演时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正大光明”“中华巨龙”等等。每摆好一字时,龙尾都要绕场一周,再到达应去的位置。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均由龙尾完成,显得活泼风趣。

忠义村摆字龙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陵行宫为来访的56个国家的首脑演出过,引起了轰动。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的电视台专门摄制和报道过。摆字龙灯舞出了中华民族的盛世繁荣景象。

清苑戎官营绣球龙灯舞

清苑戎官营的绣球龙灯舞是以绣球形节段,龙身分12节(闰年13节),每节由两个绣球样的圆球组成,故名“绣球龙”。据明代《重修娘娘宫》碑文记载,戎官营村绣球龙灯舞起源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由村民戎轩首创。其组织初名“云龙圣会”。绣球龙灯舞由龙头、龙体、龙尾三部分组成,表演时龙体各节随龙头舞动。另一人专舞彩球戏逗红绿二龙舞动。绣球龙灯可合可分,舞动中能组成不同的字。夜晚表演时,有亮光闪烁,龙体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绣球龙灯舞表演分两种,一是“踩街”,边行进边舞蹈,体现龙的威严;另一种是“撂场”,在街头、院落、空场表演,组字摆图,体现中华文化的深邃。“撂场”是绣球龙灯舞的主要表演形式。常见的图式有“二龙出水”“龙马献图”“炼石补天”“大舜耕田”等20余种,其表演套路多根据上古传说演绎而成。

早期的绣球龙灯用藤皮编成单层圈架,用纸糊,涂上红、黑、黄、蓝等色,内置特制蜡烛,表演时,无论怎样转动,蜡烛始终直立。多年来,绣球龙灯不断改进,演变成双层绣球龙灯,圈架由藤皮改为竹皮,现多为钢丝圈架,安装改为折叠,绣球由纸制改为红绿绸布制作,由蜡烛改为灯泡照明。

绣球龙灯表演摆字时,在打击乐的伴奏中,字的上部首表演者站在桌凳上,中部首的表演者双腿直立,下部首的表演者蹲在地上。每节龙依横竖撇捺舞动而定格成字形。队形和字形的变化由引舞的舞球人指挥而成。龙灯上下左右翻腾旋转,犹如真龙遨游于云海,形象逼真;又可组成不同的字形,明示内涵,形象地教益于众。1999年12月20日凌晨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澳门回归,表演组字“庆回归”,获全国龙灯舞一等奖。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