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科技教育界 > 正文

王重民

更新时间:2013-01-31 11:14:00点击次数:5018次

王重民(1903~1975)原名鉴,字有三,自号冷庐主人。高阳西梁淀村人。早年就读于高阳县高小,18岁考入保定直隶第六中学。1923年经杨景山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六中筹设团支部时,被保定的军阀部队侦悉,下令通缉,被迫辍学避入北京,化名重民。

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拜高步瀛、杨树达为师,主攻文史,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并着手整理文史资料。其父反对他的学业选择,断绝经济供给。为求学当过家庭教师、《益世报》编辑,或为报刊写文章,收入少许报酬用于学杂费。1928年毕业后,到保定河北大学执教一年。后到北海图书馆(次年与京师图书馆合并,改名北平图书馆)担任编纂委员兼索引组组长。在他的主持下编撰了《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与杨殿珣合编)、《石刻题跋索引》、《国学论文索引》等书目索引著作,同时对清代学者的辑佚工作也进行了搜集整理,撰写了《清代两个辑佚家评传》和《苍颉篇辑本述评》等著作。1929年与谢国桢等成立学文杂志社,编辑《学文》杂志。

1934年到法、德、英、美各大图书馆搜集中国史料,着重研究整理了收存于法国等国家的敦煌遗书、太平天国史料、四部罕见珍本及明清时期在华天主教士的汉文著作等四大类文献资料,取得为学术界瞩目的成就。在法国,首先整理了被伯希和劫去的敦煌千佛洞卷子,编为《伯希和劫经录》,还撰成《巴黎敦煌残卷叙录》40多篇,并把大量敦煌卷子拍成胶片,寄回北平(今北京)图书馆。此外,还在巴黎发现太平天国刻书13种,写成《海外稀见录》,介绍了这批珍籍。在德国,发现国内不曾见到的太平天国史料文献11种,据此写成《柏林访书记》。在英国,又发现前所未见的大批太平天国孤档秘文,将其编为《太平天国官书叙录》。在意大利罗马,撰写了《罗马访书记》,记录了他在罗马所见到的传教士的汉文著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受托鉴定整理了善本图书,写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

1947年回国后,供职北平图书馆,兼北京大学教授。他感到我国图书馆人才缺乏,向校长建议设立了图书馆学专修科,后改为图书馆学系。他从筹措经费、购置图书、延聘教师,到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执教课堂等,都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仍任教于北京大学,同时兼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后辞去图书馆职务,专心致力于教学。先后在图书馆学系开设中文工具书、目录学、中国书史等课程,并编写多种教材,如《中国工具书使用法》、《参考资料与参考工作》(与朱天俊、张荣起合编)、《历史书籍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书史》等。曾与耿之光、王桂照修纂《无极县志》。1962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的地方志》,论述地方志的发展及清代乾隆、嘉庆时的修志方法和旧志的价值,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在教学之外,对目录学、敦煌学、科学史及古籍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所著《中国善本书提要》收录4300余篇,对其版本、著者、编者、刻工等加以考订,并纠正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多处错误。在敦煌学资料与研究方面,著有《中国善本书提要》、《道德经碑幢刻石考》、《西苑丛书》、《敦煌曲子词集》、《敦煌变文集》等。集录、校辑的重要史料有《越缦堂文集》、《越缦堂读书札记》、《善本医籍经眼录》等。“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诬陷。1975年被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昭雪,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其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生前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编辑:admin)
  • 上一篇:张若名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