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自方大曾纪念室于
方大曾纪念室已成为一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的场所。从各种集体组织到这里开展教育及纪念活动看,既有大中小学生,又有社会组织,成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河北大学计算机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方大曾新闻社实践基地”,并且都在这里开展了纪念和缅怀活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吕艺教授带领研究生两次专程前来学习参观,把第二课堂开到了方大曾纪念室,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理想、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实践教育课。保定门券协会组织全体会员,在纪念室举行纪念活动。大家感到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岁月,每一位中国人都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对民族兴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方大曾纪念室已成为一条联络大陆和港澳台同胞感情的纽带。2015年方大曾纪念室落成时,香港《大公报》就派出两支团队参与报道这一活动,一支随同冯雪松从北京到保定,另一支报道队伍则从天津到保定,对方大曾纪念室进行了全景式的拍摄。2016年以《大公报》在抗战时期的报道为主要内容的6集电视纪实片《一份报纸的抗战》,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其中对方大曾及其纪念室的内容给予了充分展示。
方大曾纪念室又是一座跨越历史时空的桥梁。80年前,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磨难,大敌当前,山河破碎,中华民族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方大曾作为新闻人,冒着生命危险,走上战争的前沿,用他的相机和笔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人们,他和新闻界同仁在前线的报道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条重要的战线。80年过去了,当我们走在伟大复兴路上的时候,以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为代表的新一代新闻人,又以责任和担当意识,以不懈的努力和追寻,让方大曾重新回到当代人的视野,让其精神成为催人奋进的力量。
方大曾纪念室布展改陈启动于2017年年初,是根据各方面的建议和有关方大曾新资料的发现,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在冯雪松、陈申先生的鼎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进行的。经过了资料梳理、展览大纲设计,广泛征求意见,总体思路是充分拓展展览空间,最大限度地丰富展览内容,突出展示方大曾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留下的具有强烈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图片和文字报道;系统展示以冯雪松为代表的新一代新闻人,对方大曾持续近20年的寻找历程,对方大曾精神的宣传与弘扬。
改陈后的布展分“方大曾简介”“方大曾作品”“寻找方大曾”三个单元,以及“前言”“结束语”,其中第一单元“方大曾简介”占用纪念室外空间,由文字介绍和一幅方大曾大幅照片组成。其他内容均在纪念室内。第二单元“方大曾作品”,分4组展示“方大曾的抗战影像和战地报道”“方大曾镜头下的军人”“方大曾镜头下的社会”“方大曾镜头下的百姓”,突出展示方大曾留给后人的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第三单元“寻找方大曾”,分3组展示“十八年寻访路”“方大曾纪念室”“方大曾校园行公益活动”,系统展示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冯雪松对方大曾的跨世纪寻找,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成果。为增加纪念室亮度,使用了射灯等辅助照明设施。
另在纪念室外设置电子显示屏,内有方大曾年谱、方大曾作品、寻找方大曾过程及成果、方大曾纪念室及纪念活动、方大曾校园行公益活动等内容。参观者可以浏览阅读。
这次布展改陈,突出了方大曾的摄影作品及文字报道和寻找方大曾的过程及相关成果两大主题,在时空上跨越了80余年,使纪念室资料体现更加丰富、立体,条理更加明晰,效果更加明显。改陈布展落成启幕,不仅将方大曾的摄影作品和通讯报道有重点的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更重要的是用先贤的事迹激励后人,弘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勇于牺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