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涞源县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3-02-21 13:53:00点击次数:11299次

涞源梆子  曲调较简单,基本用涞源方言演唱,是山里人自娱自乐发展和流传下来的,其中保留有很大部分的古老剧目,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诙谐活泼,泥土气息浓郁。最近几年涞源梆子虽然己经衰落,但会演会唱的仍大有人在。从唱戏的时间上说,有秋报戏、祈雨戏、闲戏和庙会戏。白露和立秋之间择吉日唱秋报戏,请戏班子唱大戏三日,以谢五谷神灵。每逢大旱年景,许多村于六月十三“龙王节”唱大戏祈雨。正月、二月农闲时,配合社火要唱闲戏。涞源流行起庙就起戏,庙会期间山乡人们一是看戏,二赶庙进香火,三是串棚行子购物,一举三得。除涞源梆子以外,西庄铺村保存有“南腔北调”秧歌剧。

锡乐队  存在于黄土岭村,之所以称之为锡乐队,是因为他们的主要乐器都是管子,而且都是用锡铸造的管子,过去缺乏制作管子的材料,锡的价格低廉,易得,熔点较低,加工起来也比较简单,便发明制作了锡管。锡乐队主要演奏河北民歌等传统小调,如《小白菜》、《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锔大缸》等。每逢农闲、节日,人们便一起进行演奏。

涞源东辛庄钢叉会  东辛庄钢叉会已有100多年历史,既是一种带有观赏性的表演节目,又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武术项目,是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清光绪年间,东辛庄人从王安镇王庄子请人传授舞钢叉,传承至今。逢年过节、丰收喜庆、庙会花灯及民间活动中一般都少不了钢叉会表演。舞叉时,钢叉上的三只利刺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钢叉尾部安装的活动响片发出哗哗的响声。习练者还能够用舞钢叉的方式结合涞源梆子唱腔,表演民间传说中的《五鬼捉刘氏》这一戏剧内容。

涞源剪纸  与蔚县剪纸同属一脉,涞源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刻出来的,是将宣纸用雕刻刀刻成戏曲人物或花鸟鱼虫、市井人物,再用颜料点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当地人称之为“窗花”或“窗户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