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区街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古今地名 > 街巷 > 保定市区街巷 > 正文

钟树胡同和墙缝胡同

更新时间:2013-02-18 11:05:00点击次数:240572次

钟树胡同和墙缝胡同钟树胡同原是地处县学街中部北向的两条胡同,因两胡同之间建有钟楼而得名钟楼胡同,这一名称在民国初年以前一直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才改为钟树胡同。又因两胡同长短不等,东侧的胡同短,长仅70米且为死胡同,叫小钟树胡同,西侧的胡同长约200米且能通达,叫大钟树胡同。大钟树胡同中段路西有一条在保定堪称独一处,宽不过一米,仅一户门,高墙夹峙的窄胡同通鼓楼北,此胡同因形得名墙缝胡同,后来以其谐音雅化为翔凤胡同。

一提起钟树胡同,人们立刻会想到与横跨南大街高高耸立的鼓楼东西对峙的钟楼。钟楼初建于金代,楼内悬有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铸造的一口大铁钟。史载,钟楼在明宣德年间由知府周鉴重建,称为“宣德楼”,到明成化十七年(1481),知府章律又进行翻建,加高台基,砌起女儿墙,建层楼,遂称“干云楼”。清康熙年间,郡守罗纶对钟楼再次翻修,修好后准备更名以示其德,经召集僚属及社会名人几次商议,总觉不满,为此罗纶苦思冥想,寝食不安。一天早起,罗又围着钟楼转,只听钟声一响,楼旁老树上的霜雪随声震落一层,钟再响霜又落一层,罗纶灵机一动,即景生情,“鸣霜楼”脱口而出,从此,“鸣霜楼”的名字延续至今。钟树胡同是一处普通居民区,值得一提的是南口路西有座建于1910年以后的天主教保定若瑟修女会首院(总院),院内那几座西式小洋房,在当时分外惹人注目。1898年7月,驻保甘军董福祥部两名士兵到北关天主教堂参观,引起了董部官兵和法国传教士杜保禄的冲突。畏洋人如虎的直隶总督荣禄,不仅答应了教会提出的惩办官兵、赔偿、公开道歉等条件,还和法国总主教樊国梁签订了清河道旧署与法国教堂互换合同,把坐落在裕华路上的旧道台署让给法国传教士修教堂。《辛丑条约》签订后,教会又在天主教堂东侧占地建起了若瑟修女会首院,其后墙紧邻墙缝胡同。新中国成立后,保定糖厂在此建厂,并将墙缝胡同划归厂区。如今古朴而现代化的钟楼商厦和一栋栋居民楼拔地而起,两条胡同已荡然无存。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