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科技教育界 > 正文

滕大春

更新时间:2013-01-31 13:35:00点击次数:8687次

滕大春(1909~2002)北京通州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1947年赴美国留学,获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一直在河北大学任教,兼南开大学教授。1986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外国教育史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等。著有《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美国教育史》等专著9部。

主要译著有《德国教育史》、《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等,主编《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6卷)等多部著作。发表专题论文近80篇,出版个人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

滕大春的主要学术观点。其一,根据世界学者的考古发掘和对苏美尔等文字的解读,认为古代东方国家教育不但堪与古代西方国家教育相媲美,而且是早于西方古国而发达的,因此,对于两河流域亚述和巴比伦的教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教育以及古代印度和西伯来的教育,在讲学和著述时都力加阐述,并把它们排列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之前;还对佛教和伊斯兰教教育深加探索,以破除以往仅以基督教教育为主体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其二,外国教育史实际上就是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历史,各国的教育从来不是绝缘体,而是混血儿,研究外国教育史,就要以各国教育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主要线索来进行。其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应重视这些国家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演变,只有将外国的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外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1987年后,滕大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外国教育史博士生上。1996年9月出席全国老教授协会会议。2002年12月16日逝世。

(编辑:admin)
  • 上一篇:苏秉琦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