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三章 战火硝烟 刘秀灭王郎之战

更新时间:2020-01-01 21:19:10点击次数:5119次

保定一带曾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且多数地方地平如砥,基本无险可据。所以在过去几千年朝代更替、民族交恶和融合以及抵御外侮的岁月中,历来是被兵之地,也是孕育中国战争文化的温床。

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到清末,发生在保定的较大战争就有125次(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几乎历朝历代都在保定留下过战火硝烟。著名的有战国时期的中山争雄之战;汉朝的刘秀灭王郎之战、易京之战;十六国南北朝时的后燕与北魏之战;隋唐五代时期的隋末农民起义、安史之乱、后唐与契丹之战、辽兵南侵、周世宗北伐;宋辽金元时期的杨延昭抗辽、满城之战、遂城之战、瓦桥关之战、岐沟关之战、金灭辽之战、元灭金之战;明朝的靖难之役,明末清初的孙承宗抗清、李自成起义军攻保定,清末的义和团运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神仙山保卫战、莲子口战斗、地道战;解放战争时期的保南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平汉线破袭战、大清河战役等,都是发生在保定或与保定有关的重要战争。

战火硝烟陶冶和培育了保定人尚武、劲勇、豪爽的民风,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精神特质。武风的浸润,使这里自古多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产生过众多军事人才,如先秦至南北朝时的廉颇、张飞、祖逖、刘琨;宋辽时的赵匡胤、张世杰;金元时的张柔、史弼、张弘范;明代的薛论道、孙承宗;现代和当代,从保定走出的军事人才更是不胜枚举。

抚今追往,我们打开尘封的岁月,回望一下保定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震天厮杀,再凝视那一个个鼓角争鸣的战场给我们留下的记忆,仍然是大有益处的。

刘秀灭王郎之战

保定一些市县至今流传着“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定州市至今还有不少地名与此有关,例如留宿、鸡鸣台、王莽、南王宿、北王宿等。

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元始五年(5年),汉平帝病死。次年,西汉外戚、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从汉朝皇室中自行挑选2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因刘婴年龄太小,并未让其正式即位。王莽自行摄政,改元居摄。三年后改初始元年(8年),第二年,王莽强迫刘婴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至此,立国215年的西汉帝国灭亡。

王莽篡位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王莽于新莽地皇四年(23年)被杀。同年九月,更始帝刘玄即位。十月,刘玄令皇族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进,镇抚河北诸州郡。

就在这时,一位以相面占卜为职业的邯郸人王郎,诈称是汉成帝子息。在当地豪强地主支持下,于刘秀来河北的当年,在邯郸称帝。刘玄闻讯,急命刘秀带兵讨伐王郎,结果刘秀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被王郎到处追赶,历尽艰险,后世遂有“王郎赶刘秀”之说,民间误为“王莽赶刘秀”。

后刘秀听说信都(今河北冀州)尉不肯归附王郎集团,便星夜逃往信都。在信都太守任光等人支持下,发饶阳、信都两郡精兵4000人进攻王郎,先后攻克今涿州、定州等22县。刘秀兵扩至数万。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派突骑助攻王郎。更始帝刘玄亦派尚书谢躬率马武等六将军征讨王郎。五月,刘秀与谢躬合军攻破邯郸,斩杀王郎。

刘秀势力渐强,刘玄恐其势大难制,特封为萧王,诏命撤兵回长安。刘秀借口河北未平,拒不从命。是时,原属王郎的河北大小数十支农民起义军,仍在河北地区坚持斗争,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遂在黄河以北与各部农民起义军作战。

更始二年(24年)秋,刘秀率先进攻活动于郫、清阳、博平一带有数十万人马的铜马起义军。月余,击败铜马军。随后,铜马军会合其他起义军,再与刘秀战于蒲阳(今顺平县),大败而降。

刘秀收编铜马军后,为建立稳固的河北根据地,派邓禹率精兵2万沿黄河北岸布防,派冯异率兵守孟津,以拒刘玄军北上。刘秀率军在元氏、卢奴(今定州)等地搏杀,并乘胜北进,对当时各自为政的河北数百万农民起义军采取了军事进攻加分化利诱的策略,在束鹿、馆陶、顺平收降义军数十万。次年春,刘秀又击败满城、元氏等地义军,收编了王郎的所有军队,为下一步南下称帝创造了条件。更始三年(25)六月,刘秀即帝位于鄗(今河北柏乡县),改元建武,是为东汉。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