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古代、近代人物 > 历史人物 > 正文

王太岳

更新时间:2013-01-22 11:33:00点击次数:4508次

王太岳(1722~1785)字基平,号芥子。定兴人。幼年即博览群书,尤善诗词古文。弱冠即入词林,与邵斋焘、郑虎文最友善,以文学知名当时。清乾隆七年(1742)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十九年(1754)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1755)外授甘肃平庆道,二十三年(1758)调西安督粮道。所至必爬梳剔抉政务,据今考古,咨民疾苦,“皆有惠政”。尤其留心水利,著《泾渠志》3卷,详考泾渠因革损益,主张整修泾渠,兴利除弊。

三十三年(1768),迁湖南按察使。三十六年(1771)调云南,次年擢布政使。鉴于滇省铜政弊端丛生,病国害民,王太岳追本穷源,毅然向督、抚条陈积弊,认为滇铜有“官给之价难再议加”,“取用之数不能议减”,“大厂之逋累积重莫苏”,“小厂之收买涣散莫纪”及转运不时五难,其中“在采办者四,而在运输者一”。主张“宽给价”,“给价足,而后厂众集;厂众集,而后开采广;广采则铜多,铜多则用裕”。同时依仿运钱之制,令“各郡县各募运户”,“按站接运”,以为补救。疏上,初不被采纳,旋因铜政日益困弊,遂“取其说,稍稍用之”,颇见成效。是年,以审拟逃兵宽纵罢官。

乾隆四十二年(1777),任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十三年(1778),仍授检讨。四十七年(1782),擢国子监司业。逝于任上。滇省绅民感念其功,特于昆明五华书院立像祀之。

王太岳秉性笃厚,注重自身修养,平素常与友人以文章道义相砥励。其论学兼取汉宋诸儒,不分门户;其诗纯古淡泊,时称高格;为文则矜慎致功,一字不苟。著有《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24卷,曾纂《四库全书考证》100卷。

 

(编辑:admin)
  • 上一篇:穆维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