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四章 民族融合 元朝时诸多民族来保定

更新时间:2020-01-08 15:10:48点击次数:6247次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建立汗国,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成吉思汗在不断进攻金国的同时,从1206年开始,还先后六次征伐位于银川的西夏,四次亲征,最后一次是1226年亲率大军10万进攻西夏,西夏军数万人战死。1227年,立国200余年的西夏亡国。

西夏是一个多民族王朝,主体民族是党项族,其他还有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西夏王的祖先是鲜卑拓跋氏的后人,党项族实际上多数是鲜卑人。

虽然蒙古军队对西夏民族进行了毁灭性屠戮,但是,仍有不少党项族人在这场屠戮中生存下来。他们有的投降了蒙古,有的还在蒙古政府充任要职,还有的加入蒙古军队,蒙古的宿卫军和镇戍军中就有专为党项人设立的“唐兀卫”部队,这支部队在蒙古转战各地建立元朝时战功卓著。

元朝统治全国后,这些西夏人大部散落在各地。其范围相当广泛,见诸记载者就有内蒙古、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浙等诸多地区。其中有不少人来到保定。

1962年,在保定韩庄出土两座明代西夏文石刻经幢,是一批来保定的西夏人的后裔,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兴善寺亡僧而立的佛教经幢,幢上刻有不少西夏供养人(出资弘扬教义者)的姓名。由此证明到明代时,保定境内还有西夏人的后裔在此聚族而居,甚至仍在继续使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1984年,在保定颉庄村附近还发现了《大元敕赐故顺天路达鲁花赤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记载了西夏人老索家族四代人从蒙古汗国至元末的主要情况,进一步印证了西夏人来保定的事实。明代以后,这些西夏人就不再以独立的族群活动,而和保定的当地民融合了。

灭夏之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于1234年灭金。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开始南征。经过多年征战,1279年灭南宋,控制了全国。之后,忽必烈出于统治的需要,开始笼络使用各族头面人物,让他们充任各级官员。同时抓紧培养随军南下的大批蒙古族官员尽快熟悉汉法,掌握中原文化知识。聘请一些汉族大儒帮助立官制、订朝仪、兴教育。还让他们给蒙古官员子弟讲述如何修德、用贤、治民。例如容城汉族大儒刘因就曾被请到朝廷做此工作。

忽必烈针对国内民族众多的情况,从维护统治出发,制定了“华夷一统”的策略。提倡民族之间互相交融,动员大批内地人到漠北,帮助和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人很快被蒙古人同化,成为蒙古族的一员。鼓励周边各民族包括蒙古族来河北各地包括保定定居建立村庄。如定州的达子庄、涞水的刘顺村等相传都是那时蒙古人所建。忽必烈还动员汉族以外的人说汉话、写汉文、穿汉衣。鼓励或默认蒙汉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同化,不久许多人就没有民族区别了。

从统治和管理的需要出发,忽必烈还制定了民族“四等级制”,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域、西夏、回回人);第三等是北方汉人(包括契丹、女真、渤海人);第四等是原南宋境内的南人(指长江以南)。这种制度虽然带有民族歧视和隔离的因素。但此举对第一、二、三等民内部和等级之间的融合起到了鼓励和默认作用。比如元政府将契丹、女真、渤海人包括在汉人中,就有利于这一等级内的各民族从感情上的互相认同和融合。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