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二章 历史的脚步 北方要冲

更新时间:2020-01-01 17:33:39点击次数:4662次

动荡与纷争

西晋建立后开始大封同姓王,共封57王。其中在今保定辖区有高阳王司马珪,治博陆(今蠡县);中山王司马眭,治卢奴(今定州市);范阳王司马绥,治涿州。其中中山为大国,范阳次之,高阳为小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游牧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在河北一带的主要有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燕等国,其中鲜卑族前燕慕容儁在中山(今定州)称帝,同属鲜卑族的后燕慕容垂建都于中山。

保定一带自刘渊在304年建北汉,至北魏436年灭北燕,130多年几乎连年征战,北方汉族豪门或结坞堡以自保,或迁往南方以躲避战乱。西晋永嘉年间,“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随着汉族人的大量南迁,游牧民族便大规模迁入关内,留下来的汉族士族,多与北方游牧民族互通婚姻。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在这里建立政权,也对保定的文化产生了影响,民风尚武而悍劲。这对本地原有的“慷慨悲歌”的文化风格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民风朴厚勇武、爽直劲键。虽然自两晋以来世事纷乱,然而这一地区的文化还是有可称道之处的。《隋书·地理志》载:“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云,然涿郡、太原自前代以来皆多文雅之士。”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度过了一段稳定的时光。经济社会有所恢复,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北魏末年,镇守北方的六镇发生叛乱。叛乱被平定后,把降卒20万人迁到冀、定、瀛诸州就食,六镇降卒与当地流民、营户会合在一起,兵乱再起,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六镇中的柔然镇一支以高欢为首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沃野镇一支以宇文泰为首取代西魏建立北周。今保定辖区先后为北魏、北齐、北周的境域。北魏范阳改国为郡,治涿县。北魏孝昌年间分中山置北平郡,治北平。北魏皇始二年(397),道武帝攻克中山,平定后燕,置安州。天兴二年(399),改安州为定州,治卢奴,领中山郡、钜鹿郡、博陵郡。

燕蓟孔道

隋统一中国后,有一个短暂的稳定发展时期,尤其是水利灌溉和运输有较快发展,使得这一地区平原人口迅速增加。文帝时曾下诏令全国30州立塔安置佛舍利,其中就有曲阳的镇岳修德寺塔。隋炀帝征调河北军民百万人开凿永济渠,北达涿郡(今北京城东南),并与通济渠、江南运河等贯通,形成连通南北的水路大动脉。到隋末,由于隋炀帝穷兵黩武,特别是征调大军三征高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定一带是征高丽屯军和储存粮草的地方,成为进攻高丽的前方基地,搞得民怨沸腾,反隋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有上谷(今易县一带)王须拔、魏刀儿、宋金刚等。

隋朝时期今保定辖区分属涿郡、上谷郡、高阳郡(开皇元年称鲜虞郡,三年改定州,大业三年改博陵郡,九年改高阳郡)。开皇初撤范阳郡,大业初置涿郡,治蓟(今北京市),上谷郡治易(开皇元年置易州,十六年在旧固安地置易县,为州治所,大业初改上谷郡),高阳郡治鲜虞(今定州)。属上谷郡的有易县、飞狐(仁寿元年由广昌改)、涞水、遒(开皇元年由范阳改,大业十三年撤归易县)、遂城(开皇十八年由新昌改)、永乐。属涿郡的有涿县。属高阳郡的有恒阳(曲阳改,开皇六年改名石邑,七年改恒阳)、唐县、望都、北平、鲜虞(开皇三年由安喜县改)、安喜(在安险旧地设)、隋昌(开皇十六年在魏昌故地设)、义丰(开皇六年于旧安国地置)。属河间郡的有乐乡、博野、高阳。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乡为清苑县。

唐统一全国后,由于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和平的环境和水利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片土地得到开发,人口增长很快,郡县设置大为增加,据《新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河北道位于平原的州郡有幽州范阳郡、易州上谷郡、定州博陵郡等21个,属县148个,每县平均人口为64万人。河北道义仓储粮居全国第一,成为唐王朝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之一。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这一带成为战场。八年战乱,使这里的经济社会遭到很大破坏,人口也多有流失。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王朝由盛转衰,中央政权控制力减弱,只得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仍设多处藩镇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征收赋税不上交朝廷,自行任命官员,而且父死子替,或由部将承袭,在诸藩镇中力量最强大的数河朔三镇,或称河北三镇。河朔三镇时而彼此征伐,时而联合对抗朝廷,一有军事行动往往举朝震惊。这一局面演变成五代十国的纷争格局。

在行政区划上,唐朝属河北道的有涿州、易州、定州。其中武德四年(621年)改上谷郡为易州,治易县;同年博陵郡改为定州,治安喜(今定州);大历四年(769年)析幽州置涿州,治范阳(今涿州)。属涿州的有范阳、新城、新昌、归义。属易州的有易县、五回、楼亭、板城、涞水、容城、遂城、满城。属定州的有曲阳、安喜、唐县、望都、北平、陉邑、义丰。还有属莫州的清苑、唐兴,属瀛州的高阳,属深州的博野,属蔚州的飞狐。

五代十国初期,境内各县多属后梁、后晋。梁开平三年(909),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对少数县名有更改,同光元年(923),改中山为唐县,同年改清苑县为奉化军,天成三年(928),改奉化军为泰州。长兴三年(932),改北平为燕平。后晋改唐县为博陵。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境内范阳、新城、归义、飞狐、高阳、唐兴归属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收复易州、涞水、高阳、唐兴和容城、归义南部,今保定辖区东北部仍属辽。后周世宗柴荣在归义的瓦桥关置雄州。

宋辽分疆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扫平割据政权,结束了纷乱局面,但居于北方的辽(契丹)时时威胁北宋,宋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且主战场多是在今保定一带。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大致以今保定北部的南拒马河、白沟河为界,狼牙山、固城以北,容城、雄县北部属辽,以南属宋。

北宋为防御辽兵南侵,在边境建关隘驻守大量军队,宋朝不少名将都在此驻守或与辽兵作战,并在边境地区建起相当于州县的军,是行政和军事合一的行政区。保州城即建于此时,为宋朝北部防御要地。为防止辽兵南下,宋朝在边境地带掘堤挖塘,使“缘边广信、安肃、顺安、雄、霸之间,尽为塘水,民不得耕者十八九”。百姓无地可耕,难以生存,也就经常起而造反,或啸聚山林,或自发组织起来抗辽。辽军南下,基本上是掠夺性的,使这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受到很大破坏。

宋辽时,今保定辖区北部属辽西京道,南部属北宋河北西路、河北东路。金统一北方后分属金中都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西京路。属辽的有涿州(宣和四年宋收复,七年入金)的范阳、新城(宣和四年宋收复,赐名威城,七年入金)、归义北部、容城北部,易州的涞水、易县,蔚州的飞狐。

属宋的有中山府(原定州,政和三年升府)的安喜、曲阳、唐县、望都、北平和军城、北平军,雄州的归信(太平兴国元年由归义改)、容城(归、容二县白沟河以南部分),祁州(端拱元年置)的蒲阴(太平兴国元年改义丰为蒲阴),保州(建隆元年于清苑县设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升保塞军为保州,治保塞县)的保塞。顺安军(淳化三年建于唐兴寨,至道三年治所迁高阳),尚有宁边军(雍熙四年建,景德元年改名永宁军,辖博野),静戎军(景德元年改安肃军)、威虏军(景德元年改广信军)。

金统一北方后,今保定辖区属涿州的有范阳、定兴(大定六年割易县、涞水、容城三县地置)、新城(宋威城改),易州的易县、涞水,雄州的归信、容城(泰和八年属安州,贞祐三年属安肃州),保州的清苑、满城,遂州(天会七年由广信军改)的遂城,安肃州(天会七年,安肃县升徐州军,天德三年改安肃州),安州的渥城(泰和四年置)、葛城(大定二十八年置)、高阳,蠡州(天会七年名宁州,天德三年改蠡州)的博野,真定府的阜平(明昌四年以北镇并析曲阳县西北境置),蔚州的飞狐,中山府的曲阳、唐县、永平(由北平改,贞祐二年升为完州)、望都、安喜,祁州的蒲阴。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