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物志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人物志 > 正文

现代当代人物·科技教育界

更新时间:2020-01-01 08:55:45点击次数:262264次

齐树楷(1869~1953)自号隐斋。蠡县曲堤庄村人。18岁考取秀才,就学于清苑县王锡三门下。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取举人,见国事日坏,遂放弃仕途念头,一心举办教育。曾在高阳教书,从学者甚众。他提倡剪辫子、女子上学及义务教育等,不同意康、梁改良式的变法,主张从根本上推翻清王朝。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开设的政法特别班学习。回国后本拟先回高阳继续教书,刚至天津,因直隶省财政厅长高凌蔚挽留,任财政厅课长数月,即辞职创办天津私立法政学校。教师多是早稻田大学的同学。期间,另一些留日学生邀请齐为校董,创办起天津第一个私立中学——觉民中学,不久又有齐振林、郝仲清、陈幼云等,也请齐为校董,在保定创办育德中学。

1919年,民国总统徐世昌欲以私财建立一所中学,找到齐树楷,因符合办学宿志,齐树楷应允,并将用颜李求实的学术思想和孔子“导之以德”的施教方针来培养人才的方略谈出,并提出除在北京建立中学外,同时在蠡县建立一所小学以纪念李塨,得到徐世昌赞同,并批准了筹备方案。选中府右街原清朝太仆寺养马场作为校址。即以“四存”(存性、存学、存治、存人)为名,建立北京四存中学。筹办中学同时,为宣扬颜李学说,齐树楷联合知名人士成立了四存学会,共同研究颜李学术。

1921年,四存中学落成,齐树楷任第一任校长。四存中学以“尚实学、尚实习、尚实行”为校训,培养学生成为经世致用的人才。后演变为北京第八中学。四存中学从1921年开学,三年以后,每年投考人数甚多,与第四中学、北师大附中同在前列。曾连续五年在北京市中学成绩比赛中名列第一。

齐树楷著有《父训母教》、《颜李学术自修指义》、《论语新解》、《孔孟社会主义》、《颜李丛书补》。1953年在北京逝世。


蔡体仁(1870~1931)字平甫,号弘毅。容城白龙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府试中取得第一名,成为秀才。戊戌变法(1898)后,曾被选为县议会议长。辛亥革命后,专心于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于1916年在白龙村筹办敬业高等小学堂。敬业学堂的办学方针是崇尚俭朴、破旧立新。五四运动后,即采用白话文课本授课。1923年开始向学生们介绍《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书,宣传进步思想,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后来向县署建议成立了女子高级小学。1925年,敬业学校改为初等、高等兼有的两级小学。此时的敬业与保定的育德中学一样,名声极佳,影响很大。被直隶省教育厅长颁“情殷乐育”匾额一方。

1929年敬业学校曾聘蠡县刘通庸为语文教员。刘通庸宣传马列主义,提倡阅读社会科学和左翼小说,政治上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刘通庸联络了几位教员和一些学生,印发了《告穷朋友书》的小册子,署名“共产主义小组”。参加革命活动的有阴一刚、李昭、白云等,后来都成为容城县共产党组织的骨干力量。


王桐龄(1879~1953)字峄山。安新赵北口镇西街人。初入直隶大学学习,后转北京大学师范肄业。因成绩优良,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1911年毕业后回国,任教育部参事。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史地系主任。1921年再渡日本,复入东京帝国大学,专修《东洋史》。1922年归国,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兼任私立中国大学、明德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法政大学、女子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课程。

当时学界认为王桐龄和白眉初是北师大史地部的“两位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历代党争》、《中国民族史》(上编)、《中国史》(一、二、三、四编)、《新著东洋史》、《儒墨之异同》、《东游杂感》、《日本视察记》、《陕西旅行记》、《江浙旅行记》、《尚俭堂诗存》等。1989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王桐龄奖学金”。


郝仲青(1879~1957)名濯,字仲清、仲青。原籍河北霸州,其先辈迁天津郝家堡。21岁中秀才,曾在私塾任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后在保定崇实中学任教员,经陈兆雯(幼云)介绍,加入同盟会,创办育德中学,以培养革命青年并作同盟会秘密集会之所。宣统元年(1909)任育德中学监督(即校长),同时被推举为中国同盟会河北支部主盟人。1912年任燕(即直隶省)支部组织员,顺直临时省议会议员。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迫离京去西安,任陕西省立一中教员,1915年又返回育德中学任教员,1916年去广州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21年返保定,再任育德中学校长。制定“不敷衍,不作弊”的校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师生一部先后迁校至河南郾城、西峡口,名为国立一中一分校。1945年,日军西侵,率师生步行到了西安,继续进行教育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育德中学在保定复校。北京解放后,保定本校停办,1949101日,北京市将原大中中学改为北京私立育德中学,仍任校长。1952年改为市立第二十二中学,继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19579月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达50年,桃李满天下,受业青年约1万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骨干。


刘鹍书(1880~1957)字翼儒。徐水城内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直隶师范学堂史地科学习,毕业后在保定崇实中学、正定师范学校任教。清宣统二年(1910)进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文科深造,毕业后相继在京师第四中学、京师师范学校、京师女子师范学校、京师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执教。期间积极倡导军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撰《实行军国民教育为根本救国之策》和《京师地方宜多设职业补习学校,以维市民生计》两篇文章,均载于《都市教育》刊首。

1918年在全国中等学校校长代表会上提出“文实(理)分科”议题。1919年赴日本考察军国民教育,回国后撰文《自卫的军国民教育》,呼吁教育救国的主张。1929年任河北省教育厅视学。1930年春调任安次县县长,因不恭媚上司,降为通县政府秘书兼《通县志略》总纂。1932年后相继在中法大学附设银行专修科、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二女子学校任教。1953年受北京市政府之聘,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整理和撰写文史资料。

他诗词造诣颇深。“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他忧国忧民,填词《感时调寄满江红》,抒发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另有《壬申元月书怀》、《丙寅冬感时述怀》、《感时》、《即事感赋》等。主要著作有《学事文牍要刊》2册、《公余漫吟录》、《教育刍言》、《从政管窥》、《遁庐诗稿》5集、《蓬庐吟稿》19册。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年号扩武。高阳庞口村人。为清末重臣李鸿藻第三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清政府驻法使臣孙宝琦随员名义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蒙达迪埃农校、巴斯德学院、巴黎大学学习生物和哲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张静江、吴敬恒发起组织“世界社”,出版《新世纪》周报。是年8月,由张静江介绍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及工厂,首倡“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留学宗旨,开展留法勤工俭学。

宣统三年(1911)回国后在北京创办留法俭学会,并先后开办高阳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1914年与蔡元培在法国组织留法西南维持会,设立勤工俭学会,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生物学、社会学教授,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预备学校。1920年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并在法国设分校,任董事长、理事长兼代理校长。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259月,参与建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

1925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任临时董事兼理事会理事长,是故宫博物院的开创者之一。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此后历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北平研究院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从事与欧美的外交工作。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到瑞士。1956年定居台北。1973930日逝世。著有《石僧笔记》,有遗稿《扩武自述》、《石僧随笔》。国民党史馆收藏有《李煜瀛文件》。


王国光(1883~1971)原名王喜曾,字国光。高阳留祥佐村人。幼读私塾,后考入直隶高等学堂(即保定高等师范学堂),肄业于北京大学。清宣统元年(1909)参加中国同盟会。抗日战争前,曾任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教员、校长,河北省立第七中学校长,河北省教育厅督学,河北省易县省立第八中学校长。是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创办人之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在育德中学办了4班,共120人,学员中有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王国光后来回忆说:“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之所以在育德中学办成,是因为当时的育德中学极富爱国性、创造性、积极性和挽救整个中华民族国弱民贫的坚定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河南省淅川县(后迁至陕西城固)国立第一中学分校校长,国立第一中学总务主任兼代理校长。在抗战岁月,除坚持正常课堂教学外,还积极开展各种救国宣传活动,在学校成立起平(京)剧团、话剧团、豫剧团等,演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剧目。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国光回到保定,任河北省保定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北京解放后,曾任北京西郊公园总务主任,当选为河北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和政协河北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633月,曾在育德中学任教的刘仙洲写下一篇《王国光老师八十整寿祝词》,其中写到:“根据我们亲身体验,国光老师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从几十年以前起,他的教育主张和办学精神,就是先进的,并且和现在的国家教育方针相符合。”认为王国光主张并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始终并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197136日,王国光逝于北京,安葬于原籍高阳。


马文昭(1886~1965)保定市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选送到通县协和大学学习,毕业后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毕业,曾任山西汾阳医院、通县医院医师。1919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解剖学。1920年选送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继续进修解剖学。回国后曾任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56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其从事细胞结构器与卵磷脂的研究达40余年,对于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功能变化和疾病影响下的形态改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共发表实验研究论文60多篇。所著《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总结了磷脂对细胞结构和机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9651213日逝世。

张效直(1886~1987)原名张希篆,字效直。河北景县人。幼年随祖父在家读书。1912年在保定优级师范学校初级完全班毕业,1916年任保定优级师范历史教员。1921年在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史学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此后,相继任河北大学历史教授,保定女子师范、保定联合中学、省立保定师范历史教员。在河北大学任教期间撰写了《世界史讲义》、《中国民俗学讲义》和《战后世界新形势》等。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1950年任保定市副市长,1955年任河北省司法厅副厅长,1958年任河北省文史馆馆长,并当选为河北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政协河北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北省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73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担任河北省民进会负责人、副主任和顾问。1987115日在保定逝世。


刘仙洲(1890~1975)原名鹤,又名振华,字仙洲。完县(今顺平)唐行店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到同盟会员陈幼云创办的育德中学,边学习边从事革命活动。1914年夏考入香港大学。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回到育德中学,担任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机械教员。在留法预备班提出《我国工业教育应酌采工读协作制意见书》,以培养学理与实验兼优之人才。1924年出任北洋大学校长,他严谨治校、大胆改革,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19328月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参加筹建机械工程系。此后40多年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或任职,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第一副校长。

1955年当选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担任常务委员等职务,为第一至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致力于工程教育,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张学理与实验并重,坚持造就人才要适于社会之用。反复倡导“工读协作制”,主张培养既会“劳手”又能“巧心”的工程人才,积极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出实施办法,推动学校建设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基地,把严谨的学风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要以建设祖国为己任,走全面发展的成长道路。

刘仙洲是1936年创办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发起者之一。主持编订、增订的《英汉对照机械工程名词》一书,成为中国统一机械工程名词的里程碑。编写了15本中文机械工程教材,长期为大专院校使用,培育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编著了《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以及《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1956年国务院编制12年科学规划,他在其中主持编写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农业机械制造问题”规划及任务说明书,形成中国第一个农机科技发展纲领。197510月在北京逝世。


燕树棠(1891~1984)字召亭。定县(今定州)北太平庄村人。1914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法律系。1915年官费留学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攻读法律,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20年回国后,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同时在清华大学兼授法律课。之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曾执笔《六法全书》中的“亲属法”。1930年参加筹建武汉大学,并不辞辛劳地往返于武汉和北平(今北京)之间,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轮流授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北京大学迁往云南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民政府监察院曾委任他为冀察晋鲁豫五省监察委员。但因五省均为沦陷区,无法执行公务,他遂将委任状和薪金原封退回。

20世纪40年代,曾任国民党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议员和国民政府大法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仍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并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对外文化协会武汉分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等。1984220日在武汉逝世。


王玉山(1892~1976)满城岭西村人。人称“果木神儿”。约1940年前后一年的冬天,王玉山在狼牙山老爷沟内发现一棵自然野生的桃树。树上结有青果,遂移至家中嫁接培养,因此树种果实生长期长、成熟期晚(小雪),故名“雪桃”。自此,雪桃成为中国林果的又一个新奇品种(1991年获全国名特稀优产品博览会金奖)。王玉山因发现并培育雪桃,创造了“满城雪桃”最原始的栽培技术与理论,于1963年被河北农业大学聘为名誉教授。1976年在保定逝世。


李燕亭(1893~1964)名长春,字燕亭,以字行。定兴姚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附中学习。1914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入本科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留学美国,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选修植物生理、细胞、细菌及土壤学。1922年夏在做硕士论文时,与杨昭惁一起到省公立图书馆学习图书馆学,共同翻译《图书馆员的训练》一书。1923年获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同时在美国罗省公立图书馆学校毕业。在美期间,曾任留美中国学生西部分会副会长,在中美协会、中国学生会、万国学生会、华侨总商会及各地进行过多次演讲,宣传中国文化和优良传统,并与爱国华侨黄剑农创办《洛华》刊物,亲自编辑、印发,免费赠阅,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回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24年在中州大学文科主任冯友兰推荐下,到中州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理科化学教授。任教后积极传播近代图书馆的理念,先后在《心声》、《河南中山大学周刊》等刊物上发表《美国图书馆的社会化》、《河南中山大学图书馆建筑及其计划》等文章。他的《图书馆学》论述了建设近代图书馆的经营组织原理、图书的分类编目及典藏等问题,详细陈述了图书馆管理思想。他对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十分关注,常去指导工作,是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还是中国图书馆协会的监察委员。1937年河南大学农学院迁往镇平后,在校讲授土壤肥料、化学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任新乡师范学院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在河南省的图书馆界有很高声誉,还曾作为化学教授任河南省化学学会副会长。他精通英语,通晓日、德、俄文,常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格言勉励自己。


袁复礼(1893~1987)字希渊。徐水孤庄营村人。早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3年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高等科学习。1915年赴美国伯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地质学、考古学、教育学和生物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翌年回国,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技师,把新兴的地貌学引入中国。

1921年冬,与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仰韶发掘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即“仰韶文化”遗址。1923年在甘肃武威县南山(今属天祝县)发现丰富的维宪阶海相化石,首次确定我国有下石炭纪地层化石,并采集到袁氏珊瑚等新的化石种属,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划分以及古地理、古生物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1927年随中国西北考察团赴西北考察,次年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藩家台子等地发现三叠纪兽形爬行动物化石,轰动国内外学术界;三台大隆口发掘的爬行类动物化石被戈定邦博士定名为“袁氏三台龙”。袁复礼为此获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北极星奖章”,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1932年参加创办清华大学地质学系,任系主任、教授。19379月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教授,1938年任西南联大地理地质气象系教授。1946年后,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兼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学院教授。开设中国第一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编著中国第一本《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教材,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特点和分区,讲授地理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质测量学、地质地图学、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及地质测量、地质学、矿床学、岩石学和地史学课程。潜心研究火成岩,精心勘探圈定矿产地质,用心测定工程地质。分别参加过南京凤凰山、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和甘肃臭牛沟、炭山堡、红山窑、李家泉煤田的勘察;四川遂宁、会理、小关河、德昌、未易铁矿和云南华宁县横格、横路锌矿及湖西、会理、鞍山金矿的调查;河北迁安铁矿、新疆煤田的圈定和评价;河北迁安、滦县、卢龙三县的地质调查及三门峡、刘家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选址工作。

袁复礼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会员之一,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名誉会员、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政协河北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职。编著有《甘肃西北部石炭系地层》、《甘肃东部地质略记》、《天山北麓中生代兽形爬行动物的发现》、《准噶尔盆地地质》、《第四纪地质研究及与它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中国西南区第四纪地质的一些资料》、《湘西金矿视察报告》、《云南横路、横格锌矿》、《清华大学科研报告》、《西康冕宁县麻哈金厂勘察记》、《西康盐源县洼里金矿》等,编译有《现代科学技术词典》、《韦氏大辞典》等。

袁复礼和目录学家袁同礼、体育学家袁敦礼兄弟三人名扬京城,被誉为“袁氏三杰”。1987522日病逝于北京。


晏阳初(1893~1990)四川巴中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基督教会在四川省阆中县办的华英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成都基督教会办的华美学校学习。宣统二年(1900),任成都一中英文教师。

1913年赴美国考入耶鲁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开始受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美国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影响。1918年夏毕业,获博士学位,旋赴法国参加为中国劳工服务的工作。在巴黎,看到华工一字不识,且贫穷多病,认为“愚、贫、弱、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病源,帮助华工创办了一个汉文班,编纂了一本《千字课》,自己担任教师,每逢星期日上课,并创办《华工周报》。在华工中开展启蒙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1919年秋,再次赴美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19208月回国后,任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协会平民教育部主任。1922年,先后在湖南长沙、山东烟台等地进行平民教育实验。2月,其主编的《平民千字课》由青年协会书局刊行。19238月,与朱其慧在北京创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干事长(起初称总干事)

1926年,选择定县(今定州)作为平民教育实验区,进行农业教育、农民研究和农村调查等主要工作。同年春,平民教育促进会设立普及农业科学院,10月,在定县设立平民教育促进会办事处。1928年夏,应邀访问美国,得到美国各地热心人士捐助。19296月,自美国回到北京。同年冬,晏阳初举家迁居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总部与全体成员及家属也同时迁往定县。一批又一批学者和医务工作者为了探索用教育改造社会的道路,也参加定县实验工作。

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平民教育实验,在晏阳初倡导下,学者们首先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调查了定县的历史、地理、交通、经济、政治、教育、民俗、户籍、人口、农业、地亩、疾病、商业、物价等情况。通过社会调查,对定县的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等情况有了全面认识和估价,从而研究制定出一套启迪农民、改造乡村、发展生产的方法。晏阳初所倡导的定县平民教育试验,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以铲除“愚、贫、弱、私”四大劣根,提高大多数农民的“四力”,即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造一代“新民”为奋斗目标。为了实现其宗旨和目标,他们制定了“四大教育”手段,即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文艺教育,是从文字与艺术教育上着手,使农民识字脱盲,掌握求知的工具,促进文化生活,并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有相当的了解。为此,他们先后采用和实施了多种识字方法,采集选编了各种各样的文艺读物和娱乐节目,搜集研究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修筑了农村露天剧场,建立了农民剧团。同时,在定县城内设立了无线电广播,不仅教人们读书识字,还及时把农业、经济信息传递给农民。生计教育,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开办生计巡回学校,传授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研究高产的优良品种,培育生长快、瘦肉型的“波支猪”。这个猪种,后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定县猪”。卫生教育,是要解决农民的健康问题,普遍设立村、区、县三级保健网。针对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及时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号召。公民教育,是要发展社会的团结力,启发国民的自觉性,训练他们的自治能力。为了保证“四大教育”的实施,创造了“三大教育方式”,即学校式教育,以青年为主要对象,通过开办各种平民学校来进行;社会式教育,以组织农民为对象,在农村开展一系列的有益活动,把教育实际化;家庭式教育,对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分别组织起来进行教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晏阳初将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最主要部分撤退到湖南长沙,以湖南衡山县为实验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留在定县的最后一部分人员向长沙和四川疏散。1940年,国民政府决定推行定县实验经验,晏阳初在四川省巴县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学院,任院长,聘请四川省主席张群为校董。

1942年,晏阳初再次赴美国,宣讲平民教育。1943年在纽约“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被国际学术界选为与爱因斯坦等并列的“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1944年到古巴哈瓦那传播定县实验室。曾几次受到美国总统杜鲁门接见。1944年组织成立“平民教育运动中美委员会”。1945年回国,同年5月再次赴美国。1950年开始进行国际平民教育运动。19859月,回定县参观访问。1990117日在美国纽约病逝。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徐水孤庄营村人。1916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参考部工作。1920年由北大校长蔡元培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学习,获硕士学位,后转入纽约州立图书馆专科学院深造。1923年毕业后,赴欧洲考察。1924年回国,任私立广东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翌年改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目录学教授,北京图书馆协会会长。

1926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创立北京北海图书馆,被聘为图书部主任。1929年创办北平(今北京)图书馆,蔡元培任馆长,袁同礼任副馆长,主持馆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及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先后合办后方大学图书馆,并主编图书季刊中英文版。1944年赴英、美考察,并以中国代表团名义,参加旧金山联合国第一次会议。19459月返回北平,任北平图书馆馆长。1946年出席伦敦国际文化教育科学组织会议并赴法国及北美考察。1949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之邀,去美国重订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图书目录。

1951年任斯坦福大学研究所编纂主任。1953年赴欧洲,研究汉学西文书目。1957年参加美国国会图书馆编目部工作。19647月赴欧洲调查中国流散海外艺术珍品分布情况,并编制目录。在德国因病回美国医治。196526日因病逝世,葬于美国华盛顿石湾公墓。

袁同礼一生培养大批图书馆工作人才,对沟通中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著述主要有《永乐大典考》、《宋代私家藏书概略》、《明代私家藏书概略》、《清代私家藏书概略》、《中国音乐书举要》、《西文汉学书目》(英文本)、《俄文汉学书目》、《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目》等,另有《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中国留英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中国社会发展史目录》、《中国留欧各国博士论文目录》、《新疆研究》等。1959年苏联出版其《苏俄对中国的研究》,1962年日本出版其《日文研究新疆书籍及杂志文字》,1966年美国出版其《近代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西洋文学中的中国》等。


袁敦礼(1895~1968)字志仁。徐水孤庄营村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师外语部英语专业,留校后任体育科教员兼翻译。1919年起任体育科主任。为了研究体育原理,寻求体育事业的发展,于1923年赴美国留学,专攻体育理论、生理学、卫生保健学等。由于勤奋刻苦,获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学士学位,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1927年回国,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即前高师)教务长、体育科主任、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科主任。1936年担任中国体育考察团指导,赴丹麦、瑞典、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1945年应邀去美国讲学。194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兰州体育学院院长,甘肃师范大学副校长。196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提出“不懂体育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同样不懂教育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馆,为中国电化教育起了重要的开拓和推进作用。译著《奥林匹克》一书,与关蕴瑞合著《体育理论》。

李宗侗(1895~1974)字玄伯。高阳庞口村人。父亲李焜瀛曾任清朝户部侍郎。李宗侗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1921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大、中法大学教授及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代校长。1924年因抨击北洋政府被通缉。1927年任国民政府注册局局长。19283月任农矿部参事,后任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委员。19315月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19337月任开滦矿物局督办等职。后隐居上海。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台湾,1948年受聘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通讯研究员。后历兼国史馆史料审查委员、编译馆编审委员、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顾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在学术上时有独特见解。执教50年,尤能提掖后进,逯耀东、许倬云、李敖等,都是其弟子。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社会史》、《史学概要》、《中国史学史》等。


王董豪(1895~1974)原名王翰辰。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青年时代在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学习,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6年考取直隶省公费赴美留学,1920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旋即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2年获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后,留哈佛大学工作。1925年辞职回国,先后担任北洋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工学院等院校电机系教授、系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任河北工学院、天津大学电机系主任、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63年当选为政协天津市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41024日病逝。


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曼伽等笔名。定县(今定州)东旺村人。13岁考入县立高小,辛亥革命时他首先剪掉辫子,被校方开除,辛亥革命胜利后始得返校。

孙中山于1912年路过定州时,特下令停车召见王森然,并鼓励他说:“将来的中国要靠你们的。”1913年考入定县中学堂,趁蔡元培去定县的机会,结识了蔡元培。1919年考入直隶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五四运动中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鲁迅等革命先驱,成立进步组织,创办进步刊物,为新文化运动奔走呼号。在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执教,从事教育事业70年,刘志丹、谢子长、李培之、安娥、李广田、赵望云、张启仁等都是他的学生。

1949年曾应陶铸之邀,随解放军南下,受聘为武汉军管会顾问,中南区临时政府文教接管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1979年第三次在北京举办画展,拍成纪录片《老教授王森然》。1983年增补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撰写了《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法理论;精心研究中国近代史,撰写了《近代百家评传》、《近代二十家评传》,集中反映中国近百年来的学术史、政治思想史,国外学术界称他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搜集了大量有关世界妇女问题的资料,编成《世界妇女运动大系》13卷,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文学,研究成果汇集为《文学新论》,还写有大量的诗歌、小说、杂文,针砭时弊,抨击暴政,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和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一道,致力于继承民族传统,创新绘画艺术,其画自辟蹊径,风格独特。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且在86岁高龄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松鹤朝阳》和《群鹰图》巨幅国画。198444日在北京病逝。

198459日,由全国政协、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从事教育事业70周年纪念会,并成立了王森然学术思想研究会。日本成立有中国王森然日本基金会。1992年出版《王森然画集》。1999年,日中友好王森然纪念会和日本国北里研究所在日本建立王森然纪念馆。

李景汉(1895~1986)北京通县人。1916年毕业于协和学院,1917年赴美国留学,专攻社会学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先后在珀沔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北京社会调查所干事。1926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社会调查部主任,兼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并对都市的下层生活作了重点调查。

1928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调查部主任,赴定县(今定州)调查。1935年至1944年历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组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1944年赴美国国情普查局进修,曾实地参加美国农业人口普查。1947年出席在纽约召开的国际人口会议。1949年开始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专家室工作,曾以专员身份赴东南亚各国进行考察,并兼任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农业普查顾问。1949年以联合国专家身份到南京普查训练班讲授普查方法。

1949年后,先后任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主任,北京财经学院教授,北京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教授。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1984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一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运用普查法、个案法、抽样法等对中国的城市与乡村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

李景汉在定县所做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实地调查。根据调查资料编著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农村社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鲁安(1896~1953)又名于力,别号东峦。蒙古族。河北宛平(今属北京)人。青年时代在北京高等师范读书,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附属中学教员。192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做研究生,1925年毕业。先后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河北省立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北京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对文学、佛学均有研究,曾组织过进步团体“工学社”,出版《工学杂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经常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掩护进步青年的抗日活动。遭日伪软禁2个月,在学生的声援下才得以脱险。19428月中旬,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几经周折,闯过日伪封锁线,抵达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欢迎。他充满豪情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长篇连载报告文学《人鬼杂居的北平市》(署名于力),以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愤怒揭露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北平(今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热情讴歌北平人民爱国主义的英勇行为,该著作曾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艺奖金”。

他历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区救济分会主任,华北大学二部副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政局局长。著有《修辞学》、《说文或体考》、《文纂例》、《释格律》、《四阿含中的龙》等书。


冯文潜(1896~1963)原名冯维潜,号柳漪。涿县(今涿州)人。191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又在南开高等预备班学习两年。1917年自费留学美国,先后在葛林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历史学,1922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此期间,曾在留美中国学生会任职,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他与留美同学、旅欧先进分子一起动员在美国的中国学生集会于华盛顿,同时发动华侨,抗议和揭露英美等国企图瓜分中国的行径。同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深造。1926年归国途中,在苏联莫斯科停留,拜谒了列宁墓。

1928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30年任南开大学文学院哲学教育学系教授,并教德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与文科学生抢救图书设备,并护送人员、物资避入英租界。1938年初,随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系教授、代主任,讲授哲学、美学课程。1942年南开大学创办边疆人文研究室,担任总后勤。1946年任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教育学系主任、历史学系代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冯文潜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天津历史博物馆馆长,主张综合大学的图书馆除与教学科研有直接关系的书籍外,其他有价值的图书也要兼收并蓄。他用图书馆珍藏的善本书、名画等举办书画展览;购买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10大音乐家的音乐唱片,举办音乐欣赏会,活跃师生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馆藏,南开大学图书馆成为全国重点图书馆之一。他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52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南开大学,对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勤奋工作,1962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63430日病逝于天津。

冯文潜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多国语言,主张以批判的态度研究西方哲学,以对比的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美学。著有《中西建筑漫谈》、《冯文潜美学讲演录》、《西方哲学史讲稿》,译有《近代哲学的精神》等著作。


成仿吾(1897~1984)原名成灏,曾用石厚生、澄实等笔名。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4月返国,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开始了新文学活动,结成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

1928年在法国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巴黎期间,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第一次把德文《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1934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教师及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教师。

19377月底,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成仿吾担任校长。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和革命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于19397月在延安联合组成华北联合大学,由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党组)书记。1939712日,联大全体师生从延安出发,9月底到达阜平县城南庄,这里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所在地。193910月中旬,成仿吾为联大写了校歌歌词,音乐家吕骥谱了曲。

成仿吾在晋察冀边区期间,于193910月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委员,并任同年12月成立的中共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40720日,在边区文协成立会上,成仿吾作报告并当选为文协委员。19415月,华北联大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仿吾被选为党委书记。194212月底,成仿吾负责边区参议会的筹备工作。1943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阜平温塘召开,成仿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被选为边区参议会议长。同年6月成立边区文化界整风委员会,成仿吾任委员。

19454月至6月,在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26日,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在延安召开,成仿吾等9人被选为出席筹委会的晋察冀代表。10月返回晋察冀边区,仍担任华北联大校长。

华北联大在成仿吾领导下,在晋察冀边区办学6年,先后毕业的学生共80余个队(班),学生8000多人,连同经过联大培训一个时期即分配工作的干部,人数达1万人以上。到文艺学院接受训练学习的边区各种剧社有17个,培养文艺工作干部1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约2000人,政府行政工作干部3000多人,其他群众工作、党政工作、生产建设干部也有几千人。联大各院(部)的研究室培养出几百名政治理论、文艺、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骨干教师,为边区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

19488月,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组为华北大学,成仿吾任副校长(吴玉章为校长)。194912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成仿吾任副校长。1953年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

成仿吾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春,受命主持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任党委书记、校长,1982年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成仿吾文集》、《长征回忆录》、《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和《成仿吾教育文选》等。

赵亚曾(1898~1929)字守仁。蠡县南莲子口村人。15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21岁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地质构造,多次赴山东淄博煤田、辽宁本溪煤田、开滦煤矿、长江三峡、湖北西南部和浙江西部等地区进行旷野实地考察,又同地质学家黄汲清一起越秦岭、入四川、转云南测制地质图,采集化石标本,搜集可靠研究依据。经过实地调查,他认为华北含海相化石的含煤地层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下部叫“本溪系”,属中石炭统,上部叫“太原系”,属上石炭统。这一论点和李四光教授的论点完全一致,二人联名写出论文《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1926年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一卷二期上发表),否定了地质学家富勒希和葛利普关于华北地区均属“下石炭统”的结论。李、赵论证至今仍为地质工作者所采用。

19266月,赵亚曾经过旷野实地调查,比较准确地阐明了峨眉山的地质构造和彭县白水河铜矿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并对我国地层和古生物作过不少研究。他最先对我国长身贝类化石作了系统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长身贝类化石》,《中国石炭纪及二迭纪石燕化石》,与黄汲清合著《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与刘季辰合著《浙江西部之地质》。

1929年秋,在考察地质构造的旅途中,与同伴投宿于云南省昭通县闸心场客栈,不幸遭匪徒杀害。北京地质学界基于赵亚曾对中国地质研究工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西城兵马司原地质调查所为其竖立大理石碑,以示纪念和教育后人。


李耀春(1898~1961)满城北关人。1913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读书。1918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数学系。1922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大名中学、正定中学、宣化中学、济南一师和北平(今北京)平民中学。先后担任北平市第三中学教务主任、河北省教育厅督学、保定师范学校校长和长辛店铁路中学校长等职。

他毕业致力于教育事业,精于数学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翻译有《立体几何学》(商务印书馆出版),著有《平面几何》(商务印书馆出版)。《平面几何》一书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作为中学的教科书。他在京、津、冀、鲁、绥、辽诸省市,深受师生敬爱。

他热心鼓励和支持满城县的同乡亲友立志向学,投身革命,鼓励支持曹金涛赴美国留学,报效国家。抗日战争期间,资助亲友郁文(曾任中国科学院党委书记,中宣部常务副部长)赴解放区参加革命。1940年,支持长子李玉民赴解放区投身革命。


张席禔(1898~1966)字惠之。定县(今定州)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自费赴德国留学,入慕尼黑大学学习,1926年转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受业于古生物学家阿倍尔教授,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副院长。留学欧洲期间,进行了古脊椎动物肉食类和无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特别注重古生态学方面的特点。

1930年参加纽约美洲博物馆第三次中亚考察团的工作,任中方团长。在地层学方面的重要发现有两广的新生代地层,贵州、云南三叠系地层,广东连淮志留纪含笔石的地层等。论著有《内蒙古地质志》、《广西哺乳动物化石》、《中国之中生代地层》、《贵州海相三叠系新产地》、《关于中国三叠纪地层地理与矿产研究》及《山西蓬蒂层剑齿虎研究》等。


李化方(1898~1978)又名李金坡。涞水永乐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考入本县师范讲习所。191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保定的学生罢课活动,并到附近农村宣传反对日本侵略,后代表保定学生会出席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由于长期参加反帝爱国社会活动,被学校当局开除。之后,考取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大量阅读从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社会学书籍,并订阅《新青年》和《响导周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李化方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了《五卅惨案调查记》(1925年民国大学印刷出版),书中附有死者、伤者、罢工等情况的详细调查表,及他绘制的《南京路捕房门前肇事之形势图》,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帝国主义侵华史、五卅惨案史的珍贵历史资料。1926年毕业于民国大学。1931年到河北省教育厅任科员。19328月,赴日本文理科大学教育系学习,专攻教育与经济。在日本攻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编著了《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史》(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宣传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倡导改造中国旧的教育制度,并高度赞扬社会主义教育。

19357月回国,任河北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并在河北省农学院兼课讲授经济学。同年冬再赴日本。19371月回国,到山东济南省立民众教育馆担任总编辑,在通俗刊物上发表爱国故事,鼓动群众的爱国情绪。193711月到兰州,开始在甘肃省民政厅做科员和秘书,不久改任西北经济委员会课长。1942年被聘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讲授经济学和社会学,同时,被聘为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特邀教授和甘肃学院(后改为兰州大学)兼课教授。在此期间,除了教书外继续研究社会问题和甘肃农村经济问题,还与西北师院教授黎锦熙等人组织学术性团体——“经济学社”,在《民国日报》上发表多篇文章。

1948年带人在甘肃山丹、秦安、会宁等县进行社会调查,在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写出《甘肃农村调查》一书(1950年西北新华书店出版发行)19498月兰州解放后,任西北师院代理院长,主持校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平反。1978317日病逝。

靳树梁(1899~1964)字栋华。徐水西黑山村人。191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1920年至1939年间历任六河沟炼铁厂、大渡口钢铁厂和云南钢铁厂工程师。1937年曾赴德国学习。1940年起负责组建威远钢铁厂并任厂长。1946年任鞍山钢铁公司协理。19494月调本溪钢铁公司任总工程师。

东北解放后,曾任鞍山钢铁公司顾问、本溪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在恢复本溪钢铁公司生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50年至1964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一级教授,致力于教改工作,提出教学计划要增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内容,主张工科学院实行厂校合作。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一届学部委员。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1962年承担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的科研任务,并主持高炉炉瘤、高炉风口区降料、高炉悬料机理、造渣过程的研究,均取得重要成果。

靳树梁早年曾研究炼铁炉布料问题,1943年因创造新型高炉炉喉而获中国工程师学会奖。他的论文《小型炼铁炉布料之特征及炉喉设计之演进》于1944年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奖。曾主持对高炉炉瘤、高炉风口区降料、高炉悬料机理、造渣过程的研究工作,均有重要成果。1958年主编的《现代炼铁学》是一部反映中国高炉冶炼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著。196475日在沈阳逝世。


张弓(1899~1983)笔名檠铭。江苏灌云人。1924年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国文历史部。曾任北京中国大学哲学系和国文系教授、北平(今北京)临时大学国文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分院语文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名誉会长,高等学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河北语文学会会长等职。

张弓主要从事汉语修辞学研究,1926年就出版了《中国修辞学》,在修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3年出版了《现代汉语修辞学》。编有《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教学大纲》、《古汉语修辞学讲纲》等教材多种。1983620日病逝。


何作霖(1900~1967)字雨民。蠡县小汪村人。1914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18年毕业。在校长王国光“要富国强兵,唯有开发地下资源才是根本办法”的思想影响下,投考了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并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学生运动失败后,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师从于李四光、丁西林。

1926年毕业后,先后在河北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并在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研究员。1938年到奥地利茵城大学岩石矿物系深造,受教于岩石学家林德尔教授门下,学习岩石组构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40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矿物系随晶体学家施博特学习结晶构造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任地质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质矿物学系主任。1952年调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特级研究员,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室主任。在矿物岩石学的许多学科领域,如光性矿物学、岩石组构学、X射线结晶学、稀有元素矿物学、工艺岩石学等方面均做出卓越贡献,尤其在岩石组构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他发现了几种岩石组构的新类型,1947年发表的论文《X射线岩石组构分析》,在国际上颇负盛名;在岩石组成研究中,他设计制造的X射线岩石组构照像机,是世界上该类型仪器中最早的一种;1964年所著《赤平级射投影在地质当中的应用》一书,是世界地质文献中最早关于赤平极射投影应用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他的《湖北阳新大冶一带火成岩之分类》、《弗氏旋转台使用说明》、《光性矿物学》、《岩石制片术》、《结晶体构造学》等著作,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而且对培养地质人才、丰富我国矿物岩石学宝库,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继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后,何作霖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并在《中国绥远省白云鄂博的某些稀土元素矿》一文中,首次揭示了白云鄂博稀土元素的特性,为白云鄂博铁矿和包钢建设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直到去世前,一直指导白云鄂博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他也是一名地质教育家,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后,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1967117日在北京逝世。


杨绳武(1900~1968)原名杨恩洪,又名继宗,字绳武。保定市区人。早年就读于保定同仁小学、通州潞河中学。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与冰心一起荣膺斐托斐荣誉金章。毕业后回同仁高小,接受中华教育改进会的约请,到各地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考察。

1924年创办保定同仁中学,冲破教会势力的重重阻力,实行了同仁与培基女校的合并,开创华北男女生合校的先河。1928年河北省教育厅颁布私立学校立案令,立案取消宗教课,教会断绝学校经济来源。他得到社会各界支援,果断决策,实行立案,度过了难关。在任校长最初6年里,学生由72人增至1700余人。他总揽校务,还每周授课20多个学时。1925年张学良参观同仁中学,给予很高评价。1932年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胡本德·梅布尔埃列斯的一篇文章,高度称赞杨绳武的献身精神和同仁中学的教育实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投身抗日斗争,率同仁中学部分师生参加基督教青年会军人服务部,亲任视导主任,辗转河北、河南、湖北等省,为抗敌伤兵服务,1942年与抗日名将张克侠一起创建自忠中学。学校以“为人类谋平等幸福”为校训。直到1948年张克侠、何基沣等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自忠中学解散。在国立一中任教时,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学生。1948年到美国肯塔基州伯瑞亚大学进修畜牧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回国,在北京、南京、广东等地任教。他革除教育时弊,提倡教育新思想,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设想。其教育思想和在同仁中学、自忠中学的教育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教育与生活、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教育理念是教育与生活、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强调教育为社会的前进服务,特别是“实用的知识,健康的身体,生活的技能,服务的精神”的办学宗旨,引起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他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中等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或者称之为全新的中等教育的构想。当选为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委员。

1968224日在部队逝世,广州军区有关部门称他是“病逝的烈士”。冰心为他题词:“杨绳武校长坚持以‘实用的知识,健康的身体,生活的技能,服务的精神’为教书育人的宗旨,一代师表,实堪纪念!”南京大学教授李廉捐铸杨绳武铜像,铜像于1994年在保定第一中学揭幕。


侯德封(1900~1980)字洛村。高阳河西村人。11岁入保定高等师范附小。13岁入保定育德中学。1917年入北京大学预备班,1919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23年毕业。从1926年开始,辗转于矿业和地质调查部门,对工矿事业和地质矿产调查研究进行了广泛实践。1929年至1935年,先后编写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收录了全国208个矿区、43个矿种,包括煤、铁、石油、金属、非金属等矿产的情况,基本勾画出当时全国矿产资源的分布。1937年出版《黄河志·地质志略》,叙述了秦岭以北、阴山以南黄河流域的地貌、地层、构造和矿产等情况,是治理、开发黄河流域的珍贵资料。

1946年率队调查了长江三峡的水库坝址问题,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此类地质勘察。1950年组织和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东北地质矿产调查,为恢复与发展东北地区钢铁基地和其他工矿业的资源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1955年领导并参加了西北石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不仅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巨厚的陆相沉积盆地有油田,我国西南和东北中、新生代凹陷也很有生油前景”的见解,促成了大庆油田和东部其他油田的发现。1960年与其他专家共同领导调查我国各地的铀矿,进行了成矿理论研究,推动了铀矿事业的发展。他还承担和领导了核试验场的地质工作。

侯德封积极参加组建地质工作机构和主持地质科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筹建并领导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为创新和发展我国地质科学,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在理论探索方面,开创中国地球化学和核子地质学新领域,推动了陆相生油理论以及沉积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发展。1978年,他提出的核子地质学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论著有《中国矿业纪要》(第三、四、五卷)、《从地层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供几点意见》、《关于陆相沉积盆地石油地质的一些问题》、《核子地球化学》、《金属成矿论》、《金属成矿各论》、《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等。他先后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0224日在北京逝世。

赵雁来(1900~1991)字信之。蠡县人。1919年毕业于直隶省立第六中学,1920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预备班。1920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8年在法国里尔大学化学院毕业,获化学工程师职位。1930年至1933,相继获法国里昂大学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是法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氏试剂”的发明人V.Grignard(格林尼雅)的学生。在里昂大学格林尼雅实验室从事格氏试剂及炔类合成研究,其研究成果受到苏、德、美等国家化学界的重视,他提出的炔醇、溴炔及二炔的合成方法,已被国外教科书引用。

1934年回国后,决心致力于云南省的褐煤开发利用,遂由上海到昆明。同年受聘在东陆大学任教,其间编写了《法语》、《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讲义。1935年至1937年,在个旧古山利滇采矿公司任经理,解决了精选锡矿砂的问题。1937年受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兼理化系主任,是云南大学化学系主要创始人之一。1938年起,兼任云南省建设厅化验所所长。1940年至1945年,兼任云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云南大学化学系有机教研室主任,主编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煤炭化学》等教学讲义,一直被云南大学化学系本科及有关专业用作教材。1979年提出发展我国杂环化学的建议。受中国化学会委托,在他的率领下,由云南大学化学系在国内率先开展杂环化学的研究工作,并招收了研究生。主编了《杂环化学导论》(199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持翻译并审定的《有机合成中的杂环化合物》(1985年由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表了与杂环化合物有关的论文多篇。

赵雁来历任政协云南省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国化学会理事、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云南省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及建议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能源研究会顾问等。所著《云南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省级多个干部培训班及省科教系统的教材。撰写的论文《采用加压气化褐煤实现煤气化之我见》,为昆明市煤气工业初期气化方案的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他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为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人。同年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显著的教授”称号。199113日逝世。


高崇熙(1901~1952)字仲明。雄县人。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化学,192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讲授定量分析、稀有元素化学、无机制备、有机合成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无机合成和分析、无机制备、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工生产等诸方面,尤其以无机化学领域贡献最为突出。

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对Se2CI2的研究,先后采用8种方法试验,证明Se2CI2可在含70%水的体系中制备出来。他改进了硒酸和一些硒酸盐的制备方法,研究可用两种方法对硒和碲进行定量分离,并研究出甲基水杨醛肪可以作为铜的鉴定剂和醛类、酮类、胺类新型鉴定剂。

高崇熙两度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为办好清华化学系,邀请当时国内著名化学家张子高、萨本铁、黄子卿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和后来应聘的李运华等人一起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奠定了基础,培育了众多优秀化学工作者,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化学、化工界学术带头人。

高崇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张科研为生产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和科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多品种、大批量化学试剂。他根据过去自己制备化学试剂的经验,1950年在他主持下,北京新华试剂研究所成立,他任所长。短期内研制、生产了50余种高纯化学试剂,并实现化学试剂生产工业化。1958年,该所改建为北京化工厂,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学试剂工厂。他还成功研制过硼质玻璃,进而实现了硬质玻璃化学实验仪器的国产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张汉文(1901~1969)高阳长果庄村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鲁贝工学院,毕业后在鲁贝纺织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1929年回国,先任上海章华毛织厂工程师,再任天津东亚毛纺厂总工程师,期间创制著名的“抵羊牌”毛线,后任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转往大后方,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西北工学院任教授,并在北洋大学纺织工程系兼课。新中国成立后,兼任天津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北京市工业局顾问。1951年天津大学成立后,受聘为纺织工程系教授。后因院系调整,该系并入河北纺织工学院,任教授兼副院长。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精通毛纺织理论和工艺,有丰富实践经验。著有《毛纺学》。


周发岐(1901~1990)蠡县郑村人。1920年留学法国。1928年在里昂格里雅德研究室获法国国家物理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曾任北平(今北京)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法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教务长、理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科研部主任、副院长,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在北京工业学院创办我国第一个炸药专业,编写了《炸药制造工艺》、《炸药合成化学》等教材,撰有专业论文多篇。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被聘为由20名世界著名化学家组成的《有机硝基化学》丛书编委会委员。

王恒升(1901~2003)定县(今定州)前营村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1年升入本科。1925年毕业后,考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后任过技士、矿物岩石研究室主任等职,到部分省市进行地质矿产调查。1933年考取河北省公费留学资格,赴瑞士巴塞尔大学留学,不久转入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研究生部,学习岩石学、矿床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再度到巴塞尔大学,专攻费德洛夫旋转台技术。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国,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该所桂林办事处主任,滇缅公路沿线地质调查队队长等职。1939年聘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聘为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主讲成因岩石学。

1944年率领西南联合大学一批毕业生、青年地质工作者赴新疆,创建了省地质调查所,任所长,又兼新疆贵金属矿务局局长。1950年担任新疆工业厅工程师,1953年调任西北地质局总工程师。后相继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岩石矿物研究室主任、地质部铬矿指挥部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同年任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委员会委员。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2003921日在北京逝世。

王恒升对岩石矿床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参与和指导了我国许多煤矿、铁矿、铅锌矿、钼矿、特别是铬矿的普查勘探工作。关于湖北大冶铁矿的理论观点被地质工作者普遍接受。角闪石晶体结构水高于900℃才能分解释放的结论,解决了长期困扰岩石化学家的角闪石化学分析总量不足的疑难问题。首次发现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从基性到酸性的完整喷发序列。在新疆于田南部昆仑山中发现了我国唯一的现代活火山。提出了岩浆液态重力分异学说,合理解释了铬铁矿床的成矿特征。与合作所共同作出的基性—超基性岩岩石化学计算和图解新方法,解决了基性—超基性岩中岩石化学分类与实际矿物分类的矛盾。

在研究中国基性岩、超基性岩类型铬、镍、钴、铂、金刚石的成矿规律中,重点研究铬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提出阿尔卑斯型(豆荚状)铬铁矿先结晶分异再产生高温不混溶的深部成因新观点。铬铁矿分布受岩石相的控制,由深部熔融后贯入到浅部,因而铬铁矿床具分布规律性。此观点已为中国找矿实践所证明。著有《中国铬铁矿床及成因》、《含铬铁矿基性岩岩体类及铬铁矿成矿规律》,主要论文有《宣化一带古火山之研究》、《吉林省穆陵密山二县地质矿产纪要》、《葫芦岛海港概况》、《新疆矿产资源》、《对铬铁矿矿床生成若干问题的探讨》等多篇。


张若名(1902~1958)女。清苑温仁村人。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时邓颖超、郭隆真等也在该校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与郭隆真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任评议部部长。6月当选为天津各界联合会庶务科干事。12月当选为天津新学联评议委员会委员长。19201月在《觉悟》第一期上,以《急先锋的女子》为题目,发表了论述妇女解放事业的文章,号召妇女用革命精神去实现解放。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重要篇章。129日作为爱国学生请愿代表,与周恩来、郭隆真等在天津被捕,与难友一起在狱中开展斗争,717日全体获释。

192011月与周恩来、郭隆真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作为北京《晨报》驻法国特约通讯员,寄回报道稿件近20篇,《晨报》先后刊登其《留法俭学生最近之大觉悟》等12篇文章。1922年上半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以笔名“一峰”,写出两篇最早的中国妇女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1924年周恩来回国,将文章带回国内,铅印出版,公开发行。

1923年到里昂,与郭隆真共同创建了里昂支部,并任支部执行委员,担任里昂三丰工厂华工方面的宣教和与法国共产党的联络工作。19241月底,因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列宁追悼会,并在会上发言而暴露身份,受到法国警察的讯问跟踪,又由于与书记任卓宣(叶青)意见不合,经个人申请,于1924年下半年得到组织批准退党。此后专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19256月至19276月,先后取得心理学、普通哲学与逻辑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合格证书。192710月入里昂中法大学。次年2月,取得第四门专业教育学合格证书,随之取得里昂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里昂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塞贡教授,学习方向是从心理角度研究法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1930年完成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并将论文寄给纪德,很快得到纪德的一封充满赞扬和感谢话语的信,信中写到:“我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纪德的态度》被评为里昂中法大学最优秀的论文之一,张若名因此获500法郎奖金。

其间,张若名与杨堃(河北大名人,1931年回国后曾在保定河北大学农学院任教,后成为中国著名学者)结婚。193012月,张若名通过了论文答辩,两人于19311月回国。1931年至1937年,张若名在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讲授《法国文学史》、《心理学》等课程,并在中法大学附属中学讲授法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法大学理工学院南迁,张若名到中法大学办的《法文研究》月刊任编辑,连续发表大量文章,直到1943年《法文研究》停刊,共出刊36期,几乎每期都有张若名的文章,包括把中国《乐府》、《拾遗记》、《酉阳杂俎》上的诗词、故事译成法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法大学在北平恢复,张若名继续在学校任教。发表了《纪德介绍》、《漫谈小说的创作》等中文文章。19484月,被云南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云南解放后,任云南大学文艺批评教研室主任,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4月,周恩来、陈毅路经昆明,会见了张若名、杨堃夫妇。1958年在云南大学的“交心”运动中,不堪高压,投河自尽。1980年云南大学为张若名做出公正结论:张若名同志一生为革命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


王重民(1903~1975)原名鉴,字有三,自号冷庐主人。高阳西梁淀村人。早年就读于高阳县高小,18岁考入保定直隶第六中学。1923年经杨景山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六中筹设团支部时,被保定的军阀部队侦悉,下令通缉,被迫辍学避入北京,化名重民。

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拜高步瀛、杨树达为师,主攻文史,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并着手整理文史资料。其父反对他的学业选择,断绝经济供给。为求学当过家庭教师、《益世报》编辑,或为报刊写文章,收入少许报酬用于学杂费。1928年毕业后,到保定河北大学执教一年。后到北海图书馆(次年与京师图书馆合并,改名北平图书馆)担任编纂委员兼索引组组长。在他的主持下编撰了《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与杨殿珣合编)、《石刻题跋索引》、《国学论文索引》等书目索引著作,同时对清代学者的辑佚工作也进行了搜集整理,撰写了《清代两个辑佚家评传》和《苍颉篇辑本述评》等著作。1929年与谢国桢等成立学文杂志社,编辑《学文》杂志。

1934年到法、德、英、美各大图书馆搜集中国史料,着重研究整理了收存于法国等国家的敦煌遗书、太平天国史料、四部罕见珍本及明清时期在华天主教士的汉文著作等四大类文献资料,取得为学术界瞩目的成就。在法国,首先整理了被伯希和劫去的敦煌千佛洞卷子,编为《伯希和劫经录》,还撰成《巴黎敦煌残卷叙录》40多篇,并把大量敦煌卷子拍成胶片,寄回北平(今北京)图书馆。此外,还在巴黎发现太平天国刻书13种,写成《海外稀见录》,介绍了这批珍籍。在德国,发现国内不曾见到的太平天国史料文献11种,据此写成《柏林访书记》。在英国,又发现前所未见的大批太平天国孤档秘文,将其编为《太平天国官书叙录》。在意大利罗马,撰写了《罗马访书记》,记录了他在罗马所见到的传教士的汉文著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受托鉴定整理了善本图书,写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

1947年回国后,供职北平图书馆,兼北京大学教授。他感到我国图书馆人才缺乏,向校长建议设立了图书馆学专修科,后改为图书馆学系。他从筹措经费、购置图书、延聘教师,到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执教课堂等,都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仍任教于北京大学,同时兼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后辞去图书馆职务,专心致力于教学。先后在图书馆学系开设中文工具书、目录学、中国书史等课程,并编写多种教材,如《中国工具书使用法》、《参考资料与参考工作》(与朱天俊、张荣起合编)、《历史书籍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书史》等。曾与耿之光、王桂照修纂《无极县志》。1962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的地方志》,论述地方志的发展及清代乾隆、嘉庆时的修志方法和旧志的价值,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在教学之外,对目录学、敦煌学、科学史及古籍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所著《中国善本书提要》收录4300余篇,对其版本、著者、编者、刻工等加以考订,并纠正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多处错误。在敦煌学资料与研究方面,著有《中国善本书提要》、《道德经碑幢刻石考》、《西苑丛书》、《敦煌曲子词集》、《敦煌变文集》等。集录、校辑的重要史料有《越缦堂文集》、《越缦堂读书札记》、《善本医籍经眼录》等。“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诬陷。1975年被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昭雪,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其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生前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胡达佛(1903~1975)安国人。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机械系技师。1938年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冀中军区修械所技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兵工厂厂长,组织设计制造子弹,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第七十兵工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重工业部兵工总局设计室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士修(1903~1984)高阳人。1923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曾任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士修是我国工程光学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沦陷,中法大学内迁,马士修留守北平护理校产。当时有人游说马士修出山任职任教,均为其所严拒。并决心要利用当时中法大学仅存的少量中法庚款科研基金埋头进行科研工作。后经费来源中断,实验无法再进行,只能转向纯理论方面的探索。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法大学仍在昆明没有回迁,这时马士修在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当时称“临大”)任特聘教授,曾作过一系列当时可称前沿科学的学术报告,如《中子和γ射线》、《化学能与原子能》、《居里对称原理》等。马士修对电场和磁场的对称状态进行过研究,并发展了居里对称定理。他提出,电磁场中的“对称要素与热力学内之熵极为相仿”。撰有《圆形巴克毫琛效应研究》、《居里对称定理之试验与研究》、《镍丝磁化机构之研究》等论文。为世界科学出版社编著《铀的转变和原子能的利用》等,出版发行。


周启源(1903~1986)涿县(今涿州)人。192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33年去北平(今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初为研究生,后任讲师。1939年去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任客籍研究员。1941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任副教授,并在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中央卫生试验院北平分院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学系研究员。是我国营养研究工作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对我国293种食物中6种维生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填补了我国食品营养成分研究的一项空白。1952年、1955年先后出版《食物成分表》一、二版,晚年又对此书作了增订,1981年出版,对我国的膳食调查、调配以及病人营养治疗等工作均作出了贡献。他研制出大豆粉、稻米粉和少量蛋黄粉为基本原料的“5410”代乳配方,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

周启源在研究评价儿童营养状况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绘制、设计及计算工作,制定了一份以年龄组为一个月的“七岁以下儿童的身长和体重发育水平评定标准表”,并提出评定方法。采用1975年我国儿童大量测量数据,具体指导绘制了儿童生长曲线图。

周启源是中国化学学会、中国生理科学学会会员,并任两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营养学报》编委、顾问等职。著有《科技论文写作须知》一书。1986117日逝世。


刘亦珩(1904~1967)字君度,又名一塞。安新北冯村人。1918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业成绩全班第一。1922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并经武怀让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逃往日本广岛。1925年考入广岛高等师范数学科学习,1929年入广岛文理科大学数学系。在日本留学期间,热心促进中日文化交流。1931年归国任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33年至1934年任安徽大学数学系教授,1935年回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授。领导中学数学改革运动,开办“暑期中等学校理科教师讲习班”,成立中等数学教育研究会,出版中国数学家自己编撰的教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北平师范大学迁至西安、城固等地,曾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兼任西北大学数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兼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参加高教部制定综合大学数学系教学大纲。还兼任西北大学校委会委员、陕西省科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

1962年在庆祝西北大学建校25周年时,他被称为西北大学“五老”之一。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数学会的创办者之一。他外语功底深厚,英、日语运用自如,且能用俄、德、法语阅读书刊。在国家处于战乱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编撰、翻译了大量文献和书籍。1956年响应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号召,专门研究几何学,在西北大学数学系建立微分几何科研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几何学研究专题,开办讨论班,共同研讨艾森哈尔特的《黎曼几何学》、苏联邦德里亚金的《连续群》、科恩的《李群》。

撰有《近世几何学》、《三角形外接二次曲线之性质》、《芬氏空间共形变换》等数十篇论文,译著有《线性代数学》、《塑性论》、《有限变位弹性论变形几何学》、《工程力学系统》、《平面弹性理论》、《可压缩流体理论》、《粘性流体理论》等。编写教材有《高等解析几何学》、《数论》、《李群论》、《群论代数方程式论》、《微分几何学》、《四次元空间理论》等10余部,供基础课、专业课及研究生的课程使用。

王瑞基(1904~1982)清苑王盘村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第四中学。1925年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纺织科深造。留学期间,因不满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参加了“反日大同盟”,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曾被神田警察所拘留。在长崎纺织厂实习时,成绩优异,深受厂方器重,厂主以高薪劝留,他断然拒绝。

1931年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国,先后在上海中新九厂、山东济南仁丰纱厂、山西榆次晋华纱厂等担任技师、工程师、厂长、总工程师等职务。1938年转赴西安,先后创建了咸阳纺织厂、蔡家坡纺织厂、户县纺织厂。他悉心研究、改进铁木式纺织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培养纺织人才,创办了蔡家坡高级纺织职业学校,被誉为西北纺织工业的“开拓大师”。

1946年任天津中国纺织公司副总经理兼第一棉纺厂厂长,为整顿和发展华北纺织工业,培养科技人才不懈努力。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冒着生命危险,坚决抵制了国民党“运走棉花、炸毁各厂”的命令,保卫了工厂。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纺织工业部华北管理局副局长、纺织工业部技术司高级工程师、东北纺织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辽宁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工业厅副总工程师等职务。王瑞基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了许多重大科技难题。晚年在病床上仍刻苦攻读外文书刊,研究科学技术,直至病逝。


王竹亭(1904~1992)字绍庄,号雅轩。徐水商庄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丧父,家境困难,靠母亲辛勤劳作和变卖家产抚养长大。1919年王竹亭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在进步思想教育影响下,树立了“科学救国”的思想抱负。1923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天津北洋大学,但因家境困难,皆未能入学。为获取公费,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俄文班,专修俄文。两年后,考取了公费的中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铁道工程专业。

1930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翌年获硕士学位,到BALTIOHIO铁路公司实习。1933年底由美国纽约转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联结大型调车场、海港装卸码头联络线的铁路网设计研究。1935年希特勒上台,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王竹亭愤然结束学业,提前回国,在铁路工程局工作。1941年受铁道部委任,筹划西北大铁路的勘测建设工作,1945年在中苏共管的长春中长铁路局任中方局长。1948年面对有去美国学习机械筑路,出任美国阿拉斯加铁路副总工程师或留在台湾等多种选择,毅然回到北平(今北京),保护中长铁路财产,准备交接。

北平解放后,王竹亭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妥善办理了中长铁路的移交手续,受到铁道部“移交出力,保管有功”嘉奖。1949220日出席了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为北平民主人士举行的宴会。1951年,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委派,赴西北干线铁路工程局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建设。1953年调铁路高等学校致力于铁路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

1959年至1987年,在北京铁道学院(后改为北方交通大学)任教授,先后撰写《铁路干线及计划学》、《铁路设计》等专著,均为我国高校统编教材。王竹亭还特别重视铁路的选线设计学科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是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为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1992911日在北京逝世。


陈士骅(1905~1973)字孝开。安新安州镇人。其父陈赓虞,字凤韶,是清末最后一科(甲辰科)进士。陈士骅1918年随家人迁居北京,1920年考入京师第四中学。1925年夏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先入波茨坦实业中学,后入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铁路和水利工程。1932年在导师关照下到德国国家铁路局作毕业设计,参与德国战略公路和桥梁的设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从测量、计算、设计到绘图所分担的全部任务,写出毕业论文《关于战略公路和桥梁的设计》,得到学校和导师的称赞,被授予“国家特许工程师”学位。

1934年初回国,经邵力子和德国森林专家Fenzel推荐,当年2月受聘为陕西省建设厅技正,负责修建陕南公路。他不顾陕南交通不便和物质条件的恶劣,徒步进行实地考查和勘测,很快完成公路的设计,并绘出全部施工蓝图。次年,又完成咸阳渭河桥的设计和施工任务。19358月,回北平(今北京)省亲,北平市长袁良有意留他出任市府专员,他婉言谢辞,却应水利界前辈李仪祉的邀请,重返陕西,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初为副教授,后任教授,并兼水利组主任,在该校开设水利学、水工学、河港工程、桥梁工程、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课程。1936年冬,加入水利工程师学会。次年夏,加入中华自然科学社,后任该社西北分社理事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应上海同济大学聘请,到江西赣州,后辗转昆明,在该校土木系执教,并任土木系主任兼校总务长。1940年回北平处理家务,因海防失陷,南归不成,滞留北平,在中学任教。1945年后到北京大学工学院任土木系教授兼主任,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

19501月任北京大学工学院代理院长,应邀参加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11月与茅以升、金涛等人筹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他作为清华、北大、燕大三校调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调到清华。先后担任水利工程系教授,土木工程系代主任,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以及校工会主席、图书馆馆长等职。分管清华大学水利、土木、机械、电机等系的教学工作。讲授过水利学、水工学、农田水利等课程,他严谨执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调查,参加密云、王家园水库的设计与施工。除参与学校的教学领导外,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特邀技术顾问,华北盐碱地综合治理第三专业组组长等工作。

195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民盟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又患半身不遂,但仍笔耕不辍,集旧体诗1000余首,以抒情怀,并用左手录成书稿。他不仅长于诗词,在绘画、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


王铨(1905~1975)定县(今定州)清风店镇人。1929年毕业于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大学部火工品火炸药专业。1930年春到上海兵工厂火药厂当技术员。193110月调金陵兵工厂药厂当技术员,担任火工工作。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由汉阳迁到南京后,受聘兼职教授火工作业和火炸药类危害预防两门课程。1938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火炸药专业。12月底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1939年春在重庆炮兵技术处工厂担任火工部主管技术员。1940年下半年,该处改称第十工厂,火工部改称火工制造所,王铨担任所长、工厂总工程师室工程师。期间再次受兵工学校聘任,兼职教授火工作业和火炸药类危害预防两门课程。1942年下半年正式调到第二厂,任工程师兼第一制造所(无烟药所)所长、工务处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10月调任南京兵工署新厂建设委员会委员、首任检验处长。内战爆发后,秘密和共产党建立了联系,三次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电令,前往重庆担任20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厂长。解放后,继续担任厂长,任西南工业部高级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他领导工厂全体员工用半年时间重建了被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毁的动力设备,迅速恢复了军品生产。19641月,经国务院国防工办批准,五机部成立兵器科学研究院,对外称机械科学研究院,王铨任主任工程师。3月,中国兵工学会在北京成立,王铨当选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理事、副秘书长。1965年任五机部科学研究院主任工程师。为中国兵器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列席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程茂兰(1905~1978)字田畹。博野沙窝村人。192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河北省立保定第六中学。1925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4年毕业于里昂大学数理系,1939年获数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法国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里昂天文台、上普罗旺斯天文台从事恒星光谱研究,曾任上普罗旺斯天文台副台长。早年用大陵五型食双星的分光光度测量,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光速与波长有关的理论。后又研究发射线星,尤其是爆发变星,通过认证不同物理条件下所产生的发射线,揭示天体上的物理状况和变化过程。并用同样方法研究地球大气发光现象,以确定地球大气的一些物理状况。曾获法国科学院颁发的骑士勋章。

1957年回国,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筹建,后任台长。当选中国天文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李茂之(1905~1984)定县(今定州)东汶村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大学医学院,留校任生理学教师。后到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进修。1939年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医学院副教务长、基础部主任、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浙江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政协浙江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生理科学学会理事,杭州市红十字会理事等职。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长期从事生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日本、美国的生理杂志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编写了《生理实验指导》,为高等学校药学系生理学统一教材,并组织翻译了若干大型俄、英文高等院校的生理学教材和参考书,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8412日病逝于杭州。


祖德明(1905~1984)又名祖德铭。易县塘湖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等农业专科学校附中(又称甲种实业学校)。1929年在河北大学农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后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遗传育种教研室进修,从事细胞学研究,并很快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在日本期间,撰写了《兄妹配偶之场合杂种自然固定之公式》和《韭花粉的发芽和花粉之寿命与外界条件的影响》两篇论文,发表在日本《遗传学》杂志上。

1936年回国,任河北农学院遗传学教授。19392月赴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工作。1939年至1949年,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实业处技术室主任、农林牧殖局技术室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技术改进处副处长,兼任《抗战建设》半月刊主编,并主编《农业研究》和《自然界》两刊物,还担任边区参议会参议员。经常到农场调查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受敌人威胁最大的一些技术问题。为了避免和减少敌人烧房、抢粮等暴行造成的损失,他设计了简易的防烧办法,将房舍表露着的草木部分抹上一层稀泥,泥干后既不易刮掉又不易燃烧;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粮食地下埋藏试验,使小麦在雨后7个月仍然干燥无损。这些土办法虽然简陋,但效果很好,有助于在农村中开展“坚壁清野”。

1948年保定解放,被委派接管保定农学院,继而被任命为军事代表,负责接管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今北京)农事试验场。194941日,任新成立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应用植物学系(又称发育生物系)主任,还分管园艺系和编译委员会,主编《农业学报》、《农业科技通讯》和《苏联农业科学》。1953年任中央农业部米丘林遗传学及良种繁育学讲习班副主任。1955年至196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室主任,遗传研究所业务副所长。1957年至198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顾问。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委员等职。19841123日在北京逝世。

祖德明是米丘林遗传学家,撰写了《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农业科学上去》、《创造性的米丘林学说》、《进一步把米丘林学说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去》等文章,并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室的学者合写了《米丘林生物学通俗讲话》,为开拓我国遗传学研究新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促成1956年后我国遗传学界出现团结和争鸣的新局面。对于遗传学研究,他主张博采各家之长,容纳不同学派共同工作。1958年开始主持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选育出“硬秆青”等水稻品种。为探索育种新途径和研究水稻远缘杂交遗传变异规律,1960年开始主要研究以水稻为母本与高粱等异属植物的有性杂交。1989年有2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并大面积生产种植。


赵金科(1906~1987)字子铭。曲阳文德村人。1922年入定县省立第九中学,19269月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3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古生物学。1939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地质学杂志》主编,《古生物学报》和《地质评论》编委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对元古代基底与地槽关系的分析,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观点。30年代末开始在广西、湖南两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1949年后致力于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建立了二叠、三叠纪的菊石带,全面总结了中国的三叠系,为中国海相三叠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七十年代领导并参与了对华南二叠纪菊石群的专题研究,确定长兴阶是世界上二叠统最高的一个地层层位,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及建立二叠系至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集体)。著有《广西地质》(合著)、《广西西部下三叠统菊石》(合著)、《中国三叠系》(合著)、《珠穆朗玛峰地区侏罗、白垩纪菊石》、《中国的头足类》(合著)、《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合著)等。

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任南京分社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87518日在南京逝世。

王毓瑚(1907~1980)字连伯。高阳西田果庄村人。父亲王树屏,清末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在当时教育部任部员,也曾兼任中学教员。王毓瑚于1915年到北京上学,父亲的维新思想对王毓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他发奋求学以及国学及外语基础的奠定也有良好的作用。1925年王毓瑚赴欧洲,先在德国波茨坦市立高级中学学习,后在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时,攻读经济学。1929年转去法国,入巴黎大学经济系。至1933年毕业时,获取经济、统计、新闻三科的合格证书。1933年回国,1934年至1935年担任河北省立法学院经济系讲师,1935年至1937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前身)经济系讲师。

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到重庆,任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今北京),被聘为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在几所大学和国立编译馆讲授中国农业史、欧洲土地制度、经济思想史、普通经济学、中国经济史课程,主持农业经济专题讨论。编辑中国经济史资料,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等合并组建成北京农业大学。他被聘为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曾开设政治经济学、农业史、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等课程。

王毓瑚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早年著作有《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1943年),《中国经济史资料》(40年代与傅筑夫合编,80年代出版“秦汉三国”等编)、《隋唐两代的钱币》(1948年)、《中国农业经济史大纲》(1950年前后)等;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将教学与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在国立编译馆和傅筑夫、史念海等从事中国经济史资料的编辑工作。

1955年北京农业大学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王毓瑚作了《关于整理祖国农业学术遗产问题的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后来写出《关于〈农桑辑要〉》、《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成就》、《近代后套开垦试论》、《我国历史上农耕区向北面的扩展》、《关于中国农书》、《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及经验教训》、《我国古代的大田作物》、《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等多种论著。1955年前后,和本校农学系耕作教研室孙渠等一起组织《吕氏春秋》四篇农论,《汜胜之书》、《马一龙农说》的研读会。王毓瑚校注整理的中国古代农书有《区种十种》、《农圃便览》、《秦晋农言》、《梭山农圃》、《农桑衣食撮要》、《郡县农政》、《王祯农书》、《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等多种。

1952年起,长期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为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农书古籍整理及农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推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被聘任为农业出版社顾问。19801127日病逝于北京。出版有《王毓瑚论文集》。


商鸿逵(1907~1983)号子上。清苑人。9岁入私塾学习。19218月考入保定崇真中学。19247月入北京中法大学文科。1929年修业期满后留任该校图书馆馆员。19329月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刘半农攻读文学。刘半农病故后,又拜孟森为师,专习史学。之后,执教于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历任讲师、教授,还曾在北平(今北京)大同中学教过两年书。曾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投身于国民党地下组织(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的进步活动。

1948年底,北平解放前夕,拒绝亲友要他去台湾的规劝,毅然留在北平。1949年北平解放后,周扬代表人民政府聘请他为中法大学教授。1950年中法大学停办,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但他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团结委员、北京市委委员。关心祖国统一,每逢新春佳节,他都挥毫赋诗寄台湾诸友,热望骨肉同胞早日团圆。

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诸方面,重点在于研究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探讨明清社会的演变与发展。他治史注重详细、全面地占有史料,并注意真伪的考证。但他又能从旧史学烦琐的纯考证中摆脱出来,使史料的辨证为史论服务。1979年在《文献》第1期发表《倡议编纂〈清会要〉》一文。之后,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主编《清会要》。开了现代史学家编纂会要的先河。198311月因病去世。

主要著述有《康熙传》、《赛金花本事》、《清会要纪元篇》、《明清赋役制度》、《清代史籍满语解》(与刘景宪等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中清史资料类钞》、《明元清系通记》(由他补嘉靖至崇祯六朝)。标点整理了孟森的《满洲开国史》、《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明清史论著续刊》(上、下册)


黄公伟(1907~1989)原名士学,字颜民,号东雨轩主。定县(今定州)北陶邱村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任研究员,专攻东方哲学。回国后任天津《益世报》主笔,上海《新民报》副总编辑,台湾《全民日报》总主笔、总编辑兼副社长,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辅江大学三校哲学研究所博士班教授。1945年所著《国学论丛》一书出版。

在大学任教期间,潜心研究文学、哲学、佛学,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史》、《佛学原理通释》、《道家及修道秘文摘要》等32部著作,近千万字,其中不少被译成外文,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在台湾知识界享有很高声望,被尊为“超级专家”、“一代文宗”。他身居台湾,不时思念家乡,晚年更甚。积劳成疾后曾在给其女信中悲叹:“为父叶不归根,恐难生还故里矣,言之及此不禁涕泪沾襟。”病危时立遗书:“死后丧事无需铺张,以河北公墓最为理想。”1989610日,其子将骨灰捧回故土,安葬在石家庄双凤山公墓。


靳极苍(1907~2006)原名德峻,字极苍。徐水西黑山村人。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曾师从钱玄同、黎锦熙、黄侃、梁启超、鲁迅、胡适等名家,在校期间出版了《人间词话笺证》、《校勘学示例》、《史记释例》3部著作。毕业后任教于中学,陆续出版《国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文学简史》、《修辞学概要》、《国语文法》、《古典文学选注》等6部著作。

1942年被南京中央大学聘为教授。1950年在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任教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下放到山西阳曲县。1979年平反,重回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出版的著作有《唐宋词百首详解》、《李煜李清照词详解》、《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阮籍咏怀详解》、《周易卦辞详解》、《诗经楚辞汉乐府选详解》、《靳极苍文集》等。美国名人传记学院将其聘为终身名誉副主席。教学中他总结各位国学大师的教态教法为“三热爱”:热爱教学这个职业,热爱各自的专业,热爱所教的学生。

他把近70年讲解诗词的经验总结为体会作品、体会形象、体会作者的“三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古典诗文“注释学”,为海内外学者瞩目,对古典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021月,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其《注释学系列丛书》12部。

张寿常(1908~1971)又名张纪五。定县(今定州)城内东大街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赴德国,入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深造,从克鲁士教授学习小构造理论。1939年底获博士学位回国。

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上有较深的理论造诣。曾任《地质评论》编辑、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3年当选为吉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1971528日逝世。

主要论著有《德国莱茵河北地带山脉褶皱的情况》、《论小型构造》、《论节理之发生及其在地质现象上之应用》、《确定岩面真倾斜之一新方法》、《预定横切断层之二法则》、《一个小型地堑》等。与人合作的论著有《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之构造与钨矿生成之关系》、《湘南山字型构造及其与新华夏式褶皱之干扰现象》。


马溶之(1908~1976)字月亭。定县(今定州)人。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代理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溶之在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土壤地理区划、土壤资源利用、土壤制图及第四纪地质等方面有较深研究。拟定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土壤分类系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漠钙土”概念和最先应用“棕钙土”一词,提出了中国土壤地理分布的模式和特点,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个全国土壤区划草案,提出了对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原则和措施。编著有《中国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中国土壤区划》、《中国土壤图》、《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等。


魏际昌(1908~1999)字紫庵。河北抚宁人。1929年考取吉林大学中文系,“九一八”事变后,吉林大学被迫解散,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34年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院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受业于胡适等人,1937年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湖南省教育厅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1941年任湖南省第八中学校长,1942年任广东女子文理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吉林省教育厅主任秘书,不久到东北大学任教授。1949年进入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一年后到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2年到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前身)中文系任教授,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专著《桐城古文派小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论文有《“灵”的飞扬与“色”的绚丽——美在〈屈赋〉的我见》、《晚明双慧,辉映荆南——也谈袁中郎与钟伯敬》、《喜见傅山批点汲古阁崇正本〈唐诗纪事〉残卷有记》、《元散曲散论》等。参与筹建了屈原学会、河北省燕赵诗词学会、保定市诗词楹联学会等学术团体,曾兼任屈原学会副会长。


丁浩川(1909~1961)完县(今顺平)东显阳村人。1923年在县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保定特别支部书记,因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潮被校方开除。1929年至1932年在冀县、蠡县任小学教师,并进行革命宣传工作,他的很多学生参加了“高蠡暴动”。

1933年在北平(今北京)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因参加“左联”活动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去山东临清从事民众教育工作,开始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理论、历史和现状,先后发表了《苏联教育的实况》、《美国教育概况及最近趋势》和《印度教育概况》等译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武汉去搞宣传工作。后赴山西临汾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总队部任宣传部长,负责编辑机关报《战斗青年》,宣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宣传部编审科科长。负责编辑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抗日救亡的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争取大批青年参加革命和边区建设。

1940年后,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延安解放日报社通讯采访部部长等职。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曾到绥德师范学校、米脂中学考察工作。对延安所属各县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其间还担任《教育阵地》月刊编委,研究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问题。发表了《关于团结旧教师的几个思想问题》、《谈小学教师的前途》等文章,对团结教师、改革小学教育,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主张。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二部副主任和教育系主任。协助校长吴玉章、副校长范文澜、成仿吾等培训了大批革命青年。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党总支书记,并被选为北京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和各项建设打下了基础。还兼任教育系主任,并任《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等报刊的编委。1955年秋调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吉林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丁浩川在青年时期,掌握了英语、日语和世界语,在东北师大学成俄语。发表著作、文章100余篇。196197日逝世。东北师大派人整理其遗著,由周毓方编辑成《丁浩川教育文选》等,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玉素(1909~1963)女。完县(今顺平)人。1934年任北平(今北京)研究院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9年任云南大学医学院讲师、副教授。1945年赴美国留学,一年后获伊利诺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后,任北平中法大学生物系教授。1949年任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后改为动物所)研究员,同时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多年从事鱼类及鸟类脑生理研究和昆虫组织学研究。1952年至1960年对东亚飞蝗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及感觉器官等,运用大体解剖和显微组织结构观察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奠定了中国对东亚飞蝗研究的基础。著有《咸水鱼水含量与脑量比重关系之研究》、《鸟类脑量之研究》、《海仙人掌之形态解剖及组织》、《蚜虫的腹管》、《棉蚜腹管的组织构造和几个关于腹管功能的试验》等。196376日逝世。

许忆痴(1909~1966)原名长生。保定市区人。1929年考入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3年毕业后,曾任保定民生中学、志成中学教员。此后,历任西北联合大学附中教师、西北师院讲师、河北女师学院教育系副教授、河北师范学院副教授。1953年任中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专员。1954年回河北师范学院任教育系教授,1958年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任河北大学教育系教授。当选为政协天津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多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参加编写中国第一部师范院校通用教材《教育学》,著有《小学行政》一书。1966126日逝世。


于振善(1909~1971)清苑武安村人。因家贫少年辍学,1927年到黑龙江省黑河县拖拉机厂做工,画下许多机械构造图。“九一八”事变后回家,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1947年创造了“尺算法”,并先后制成方形、圆形和长形计算器,计算十分快捷,在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中广泛应用。冀中行政公署向他颁发了奖状、奖金,并将“尺算法”命名为“于振善尺算法”。1948年晋察冀新华书店第一次出版《于振善尺算法》。1950年、1963年再版,并作为教材编入中学的辅助课本,还被收录在上海《大公报》出版的《中国的世界第一》第四册。

1949年于振善到天津北洋大学和南开大学学习。1950925日,出席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大会。1959年创造了“数块计算法”,接着又发明了“划线计算法”。1961年应河北省政府之聘,调河北大学数学系工作。1962年把“划线计算法”和算盘结合起来,发明了“杆珠计算法”、“复式珠算法”和“快准计算法”,创造了连乘连除和立方立体划线法模型。经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鉴定后,编辑在《新计算法》一书中。其事迹及算法,先后刊登在《科学杂志》、《科学通讯》、《人民画报》等刊物上,并用英、法、西班牙和世界语介绍到世界各地。


齐熙(1909~1995)字子熙。高阳人。1923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布兰敦堡市公立初、高中。1930年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系。1931年转入但泽工业大学造船工程系。1936年获硕士学位,奉命担任中国驻德国监造舰艇工作,同时任汉堡造船实验所研究工程師。1941年获造船工程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德国内河航运公司格鲁高造船厂设计主任。1945年春任瑞士麦格利机械公司试验工程师。

1946年回国,参加中央造船公司吴淞造船厂筹备工作,并任上海航政局顾问。1948年赴台湾协助成立台湾造船公司,任总工程师、协理等职务。又在基隆海洋学院造船系任主任,创立“中国验船协会”,兼代总验船师,并兼联邦德国、法国、英国驻台湾验船师。1960年赴联邦德国监造油轮。1963年赴美国任洛奇造船公司正工程師。1973年回台湾,协助“中国造船公司”筹建及建造第一艘45万吨级大油轮,担任执行副总经理。后任“中国造船公司”董事兼高级顾问。1982年移居美国西雅图。199532日病逝于西雅图。



苏秉琦(1909~1997)高阳北沙窝村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至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间,1952年至198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授兼考古教研室主任;1978年至1984年任考古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自1978年始,为考古学所学术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1989年当选为理事长。1983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

苏秉琦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持工作30余年,从1934年起在陕西省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所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报告中,就周秦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先周、先秦文化的问题。1950年参加了河南辉县战国墓的发掘和《辉县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1954年主持了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沿线的发掘工作。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报告中,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仰韶文化和商、周、汉、唐几种不同文化遗存的分期和性质进行了理论性探索。其中对东周墓葬的分期研究,为建立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标尺奠定了基础。

1957年至1960年间,先后主持了河北省邯郸市涧沟和龟台龙山——商周遗址、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和元君庙墓地以及洛阳王湾遗址的发掘。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考古类型学的新课题》等学术论文,就一些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作了尝试性分析,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域分布的格局、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创见,并对此赋予研究方法的意义,在考古学界有广泛影响。1984年出版《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1987年主编了《考古学文化论集》。1997630日病逝。


滕大春(1909~2002)北京通州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1947年赴美国留学,获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一直在河北大学任教,兼南开大学教授。1986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外国教育史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外国教育”分支主编和《教育大辞典·外国教育史》分卷主编等。著有《今日美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述评》、《美国教育史》等专著9部。

主要译著有《德国教育史》、《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等,主编《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教育通史》(共6卷)等多部著作。发表专题论文近80篇,出版个人教育文集《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

滕大春的主要学术观点。其一,根据世界学者的考古发掘和对苏美尔等文字的解读,认为古代东方国家教育不但堪与古代西方国家教育相媲美,而且是早于西方古国而发达的,因此,对于两河流域亚述和巴比伦的教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教育以及古代印度和西伯来的教育,在讲学和著述时都力加阐述,并把它们排列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之前;还对佛教和伊斯兰教教育深加探索,以破除以往仅以基督教教育为主体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其二,外国教育史实际上就是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历史,各国的教育从来不是绝缘体,而是混血儿,研究外国教育史,就要以各国教育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主要线索来进行。其三,外国教育史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应重视这些国家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演变,只有将外国的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外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1987年后,滕大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外国教育史博士生上。19969月出席全国老教授协会会议。20021216日逝世。

冯秉铨(1910~1980)安新端村人。193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任岭南大学物理系助教。1932年入燕京大学深造,193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岭南大学任讲师,后任副教授、物理系代主任。1940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讲师、研究员。1946年回国,任岭南大学物理系、电机系教授和系主任、理工学院院务主任。1948年任岭南大学教务长,1951年兼物理系主任。1952年任华南工学院筹委会委员、教授。1955年任华南工学院第一任教务长。1962年和1979年先后两度任华南工学院副院长。在广播发送技术、电声、水声等学科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是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35日逝世。著有《电声学基础》、《无线电发送设备》、《振荡理论》、《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近年来的发展》等。


高去寻(1910~1991)字晓梅。安新南冯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北冯村两级小学和保定第六中学读书时,颇受老师器重。1929年考取北京大学文预科,得到北大文学系教授魏建功的关注与指导。从此在课余时间开始阅读有关甲骨文、金文及铜器的专著或论文。同时,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教授在发掘朝鲜乐浪郡时代的墓葬之后,应邀到北大、清华进行了两个月的演讲,并放映照片说明,更引起他对考古学的兴趣。

高去寻进入正科后,读历史学系,选修过五种专讲上古史、两种上古历史地理的课程,及与考古学有关的课程如人类学、西北史地、中亚民族史、金石学、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等。此外,课余涉猎铜器、玉器、砖瓦、封泥、简牍、漆器等著作。193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殷商铜器之探讨》。1935年撰写的毕业论文《关于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古墓出土文物考证》,得到指导老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北大教授傅孟真及北大校长胡适之的赏识。毕业后,经傅孟真推荐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193592日,赴河南安阳梁思永领导的殷墟发掘团工作,先后参加了侯家庄西北冈的最后一次发掘、三次小屯村北地的发掘,均取得丰硕成果。自参加殷墟发掘团后一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发掘、研究及组织领导工作。历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第三组练习助理员、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后去台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国立台湾大学教授。晚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毕生从事考古发掘及史前文化研究工作,撰写了众多中国考古报告集及考古学术论文。19911016日逝世于台北。


周学鳌(1910~2005)河北灵寿人。1930年到北平(今北京)辅仁大学预科部学习,1932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2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灵寿、阜平特派员。1932年、1937年两次被捕入狱。1940年出狱后,参加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灵寿县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副主任、抗联会副主任,议会议长和北岳四专区抗联会青年宣传部部长,中共北岳四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45年受党组织委派创办冀晋中学并担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教育厅中教处副处长、省文委办公室主任、中共河北省委文教部副部长,1957年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58年任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批斗和审查。1973年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19787月任河北大学校长,19806月任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任职期间,重视学科建设,恢复教育系和财政金融、生物学、力学专业,物理系恢复四大力学课,外语课延长至3年。文科恢复了外语课,创建了法律系,设立新闻、电子计算机专业。1978年,中文、哲学、数学、物理4个系4个专业首次招收研究生。加强理科各系实验课,并扩充实验室,增加设备。在学术活动方面,举办了纪念爱因斯坦诞生100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学术报告会。

19838月改任河北大学顾问。1987年河北老年大学成立,被省委、省政府任命为校长。1980年当选为河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1212日逝世。


李维临(1911~1977)保定市区人。1935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系。曾任天津炼钢厂工程师、北洋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负责创建了中国引信专业。著有《航空发动机设计》、《电引信设计》、《钟表机构精度理论》等著作。


王振铎(1911~1992)字天木。保定市区人。1936年毕业于私立燕北大学研究院历史系,任国立北平(今北京)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特邀编辑。19377月受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委托研制古代科技模型。1939年任国立中央博物院专门设计委员。1940年获国立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学奖杨铨(杏佛)奖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顾问等职。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研究复原了指南车、记里鼓车、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等上百种科技模型。

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型》、《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中国古代有关静磁学知识之发现及发明》、《揭开了我国“天文钟”的秘密——宋代水运仪象台复原工作简介》、《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复原研究》等。1962年主编出版《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设备图集》,1989年出版论文集《科技考古论丛》。


胡厚宣(1911~1995)望都大王庄村人。1928年毕业于保定培德中学。193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两次参加殷墟发掘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随机关流离于长沙、桂林、成都。1940年到成都齐鲁大学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文学系主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1947年转入上海复旦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室主任。

1956年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怀下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研究员、研究所学术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致力于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著作颇丰,出版和发表百余种论著。其中《甲骨学商史论丛》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当代这一学科的最新成果。他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共13册,是对50多年来古籍整理最大的一项成就,被史学界誉为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的“先分期,后分类”新创体制,对于以后大型甲骨文著录的编纂和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利用甲骨文材料解决了殷商史上农业生产、奴隶暴动、方国战争、四方风名、图腾崇拜、历法气象等重要问题。

多次应邀赴中国香港地区及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出席学术会议和讲学。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和精湛的造诣,博得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被誉为“甲骨研究第一人”。曾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常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415日逝世。

杨力生(1911~1996)又名杨灿。徐水人。1934年考入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系,193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先后在四川嘉阳煤矿、天府煤矿任采煤技术员、工程师。在主持天府龙井建设时,创造了快速建井的典型。1947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矿业系研究生部专攻矿井通风安全。1948年学成回国后,在天府煤矿任采煤科长、主任工程师、副矿长。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调北京工作,先后任燃料工业部安监处采煤安监科科长、煤炭工业部安监局监察处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矿安全技术工作。参加了《煤炭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的起草,主编了《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全国煤矿安全起了很大作用。此后,深入焦作等多个矿区,组织煤矿通风系统改造,推广煤矿通风安全经验,收到显著效果。1954年在鸡西煤矿把掘进巷道接力通风改为单台风扇长距离通风技术,受到国务院专家组的肯定。1960年,大同白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37名矿工被困井下,他受煤炭部指派赴大同事故现场,在调研分析后,制订出抢救方案,把困在东大巷的37名矿工安全撤出矿井。

1961年在煤炭部安监局首次建立起全国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档案,他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12年的通风安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瓦斯爆炸的三条防线:一、搞好矿井通风系统,保证充足风量,防止瓦斯聚积超限;二、建立严格瓦斯检查制度,配足检查仪表及检查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瓦斯聚积超限;三、消灭井下一切火源。据此,煤炭部颁发了《煤矿安全暂行规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条例》,使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1962年至1965年,深入大同忻州窖矿、双鸭山岭东矿、辽源西安、重庆南桐矿、焦作焦西矿,先后进行三次瓦斯地质调查,提出防止瓦斯事故除了管理上的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是矿井瓦斯的变化受地质构造影响的论断。为此,在焦作焦西矿创造了煤层瓦斯受地质构造控制“三线速描分析法”的瓦斯预报经验。

1971年到江西萍乡矿务局工作。1978年借调到煤炭部外事局任高级工程师,做英文翻译工作。19805月调到焦作矿业学院,任采矿系顾问、教授,致力于瓦斯地质研究。1981年在焦作矿区再次进行瓦斯地质调查,并以此为论证材料,申请“编制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的科研项目,得到煤炭部批准,决定在全国开展编制煤矿瓦斯地质图研究工作。1982年受煤炭部委托,举办了全国煤炭瓦斯地质工作方法学习班,以后,又为全国煤矿举办了三期瓦斯地质研究班,组织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会议。为推动瓦斯地质研究工作,19849月,焦作矿业学院成立瓦斯地质研究室,杨力生任主任。19858月,中国煤炭学会在兰州创立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焦作矿业学院,他任主任。他主编《瓦斯地质》学术刊物。1992年编制出版《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及说明书。杨力生为政协焦作市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保护学会理事。19961210日逝世。


马闻天(1911~1997)唐县马庄村人。19356月在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同年赴法国国立里昂兽医学校兽医学专业学习,1940年获巴黎阿尔夫尔兽医学校兽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畜牧实验所华北工作站站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第一副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期研究鸡病,在中国首先证明流行的“鸡瘟”为鸡新城疫,主持研制的鸡新城疫油剂灭活苗,对不同品种、日龄的鸡均适用,得到推广。后又主持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的研究。多次主持增补修订兽医生物药品的制造与检验规程和兽药规范。主要论著有《猪瘟疫苗之研究》、《鸡新城疫及其预防》、《鸡新城疫灭活苗研究》、《鸡新城疫双相油剂灭活苗的研究》(第一报、第二报)等,主编《兽医生物制品》。19861月被法国农业部授予法国农业骑士勋章。199793日在北京逝世。


许椿生(1911~1999)清苑人。1929年考入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31年升入本科,主修教育,兼修历史。1935年毕业后,任河北省正定师范教师。1938年应母校邀请,到内迁的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及以后改称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任教,其间由陕西城固迁至甘肃兰州,1946年随校复员北平。1950年调到河北师范学院任教。1956年又临时调北京参与筹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62年完成任务后,仍回河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1938年与导师李建勋合著的《战时与战后教育》一书,在当时颇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中等师范教科书的建设工作,集体编写了《教育学》、《小学算术教学法》等课本。在筹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期间,与人合作编辑了《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又协助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编辑室选编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还参与了1956年国务院领导组织下的“长期科学工作规划”的工作,并主持编拟了“中国教育史12年远景规划”。

“文化大革命”后,陆续发表《关于提倡科学研究》、《发展师范教育》、《孔子教学思想》、《历史上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义务教育的起源与演变》等论文,分别刊登在《河北师范学院学报》、《河北教育》等刊物上,还为《河北教育史志研究》写了一些文章。1981年受河北省教育厅委托,撰写了《学习祖国珍贵的教育遗产——“学记”》,在《河北教育》杂志第3~5期连载,并作为增刊印为单行本。随后,又撰写了《学习“学记”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受到教育界,特别是教育史学界的好评。另著有《孔子教育思想》、《义务教育的起源与演变》等。

历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河北省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一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兼《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中国教育史研究》主编等职。19999月病逝于北京。


朱彦丞(1912~1980)保定市区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生物系。1936年留学法国,入里昂大学理学院攻读动物学。1938年入法国南锡农学院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后入法国南锡国立林学院学习。1939年入里昂大学理学院学习植物学和地质学专业。1940年毕业,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41年在法国蒙伯利埃国际地中海和高山地植物研究站从事科研工作。1943年任助理研究员。1946年获法国自然科学国家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47年任北平中法大学生物系教授。同年秋,任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云南工作站主任、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领导全国生态植物学学术活动,筹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自1950年起一直任云南大学教授,并先后担任生物系主任、教务长、生态研究室主任等职。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自然科学技术专门学会联合委员、中国植物学会云南分会理事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云南省副主任。1980125日病逝于昆明。

著有《中国地衣之初步研究》、《法国地中海低海拔地区沿河植被的研究》、《对于评价法国瑞士地植物学派学术观点有关的几个问题》等,主编《云南农业区划》、《云南植被》,并参加主持《中国植被》的编著。

陈新民(1912~1992)祖籍安徽望江,生于清苑。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历任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南京江南水泥公司副化学师,中央研究院昆明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研究所学习,1945年获冶金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洋大学冶金系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矿冶学院筹备处主任、院长、教授、常务副院长、名誉校长。湖南省第五、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并担任民盟中央常委和民盟湖南省委主任委员。领导中南矿冶学院的筹建,是中国有色金属冶金教育的开拓者。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法冶金及溶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溶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氯化镁水合物热分解的综合研究》、《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获冶金部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921223日在北京逝世。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撰有《氧化钴氯化平衡的研究》、《电炉造炼熔炼炉渣—低冰镍之间界面张力的研究》、《高温冶金溶体X射线透视法实验技术与装置的研究》等论文。著有《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导论》、《物理化学》等。


阎逊初(1912~1994)高阳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被保送法国留学,1943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物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0年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任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1953年后历任中科院菌种保藏委员会、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生物专业小组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细胞研究组织成员。

任《抗生素》杂志编委会顾问、中国微生物学会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结合抗生素的筛选,组织和领导了放线菌分类鉴定研究组,进行了大量的放线菌分离、筛选和分类鉴定研究,发现并描述放线菌新种近200个,新属3个。在所编著的《链霉菌鉴定手册》中提出了在筛选菌种中较为适用的鉴定系统,促进了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发展。

先后翻译出版多种国外著名专著,晚年编著的《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汇集了国内外放线菌传统分类研究的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三个新的放线菌分类单位的发现与建立”的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论著有《放线菌的描述》、《放线菌的分类研究》、《链霉菌科中的一个新属》等。199445日在北京逝世。


杨敬之(1912~2004)曲阳文德村人。1932年毕业于保定河北省立第六中学,考入河北农学院林学系。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毕业,到山西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工作。19381月至19466月,在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工作,任副技师、技师。19467月转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荐任技士。19471月赴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地质系进修,学习微体古生物学。19486月获硕士学位,同年8月至11月在华盛顿美国自然博物馆观摩标本。年底回国,到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49年初与侯祐堂(地质学家,另有传)结婚。

19515月,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成立,杨敬之任该所研究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至1962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古生物研究所和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56年与人合著的《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当选南京市第三、四、五、六届人大代表。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和1979年被推选担任全国地层委员会石炭系副组长和组长。曾任江苏省地质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63年出席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1965年、1980年先后出访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在联邦德国代表中国科学院商谈两国间有关地质古生物合作项目。1968年在国际苔藓动物协会首届会议上被推荐为会员。

1972年起,任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青藏科学考察项目负责人,编辑《珠穆朗玛峰古生物志》第一、二、三册。主编的《西藏古生物》第三、四、五分册,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19791984年两次当选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1980年至1984年被选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聘为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与人合著的《中国标准化石》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出席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大会,会上被推选为石炭系内部分界工作组成员及国际石炭纪会议常设委员会委员,被确定负责筹备1987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会上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1986年被聘为《青藏高原(横断部分)科学考察丛书》顾问。1989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

杨敬之带头研究湖南泥盆纪及石炭纪苔藓虫动物,建立了较完整的苔藓动物地层分布序列及中国二叠纪苔藓虫地理分布和区划。在研究珠穆朗玛峰苔藓虫时,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三叠纪苔藓虫。他认真研究华南志留纪和泥盆纪层孔虫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并在西藏定日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拟层孔虫。1990年《湖南中部泥盆世及早石炭世苔藓动物》(合著)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参加编著的《青藏高原研究》丛书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编写了《中国石炭系》、《中国苔藓虫》、《中国层孔虫》及《广西中东部泥盆纪层孔虫》等专著。为寻找矿产资源,足迹遍及13个省区。对本溪、犍为、青衣江南流域的煤,广元长时的铁,旺苍的石棉,彭山的芒硝及嘉陵江流域的砂金等都作过详尽的报道和研究。2004430日逝世。

从事地质古生物学术研究50余年,先后发表地层古生物论文近百篇,并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培养中青年科技工作者10多名。


郭晓岚Hsiao-lan kuo1912~2006)满城张辛庄村人。1929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3年转入地球物理系,193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1943年获浙江大学气象学硕士学位。

1945年与杨振宁等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研究员、特级研究员,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荣誉退休教授,聘任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0年获美国气象学会最高荣誉奖——罗斯比研究奖章。长期致力于气象学的研究,在博士论文《正压大气二维无辐散流的动力不稳定性》中提出“正压不稳定性判据”,被国际上普遍接受。1965年提出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1974年又给予修正,得到广泛应用,在数值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学文献中,称之为“郭氏参数化方案”。他对大气物理、大气及海洋动力学方面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973年后,多次回中国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主要论文有《斜压纬圈气流中的三维扰动》、《大气中的强迫经圈环流和自由经圈环流》、《环型对流和非线性热传递方程的解》、《一个准一维的考虑对流凝结加热和混合作用的积云模式的参数化》等,著有《大气动力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656日在美国芝加哥逝世。

牛满江(1912~2007)博野东呈召村人。早年就读于保定同仁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生物学,193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7年起,先后在南京、长沙、昆明等地大学任教。1944年初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194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和坦普尔大学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任研究员、副教授、教授。退休后,坦普尔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荣誉,并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名誉教授、发育生物所科学顾问,中国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名誉教授、顾问。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每年回中国工作46个月,进行科研和讲学。长期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对细胞质遗传研究认为,细胞质里面的缺氧核糖核酸也能起作用,改变了过去认为只有细胞核才有遗传的作用的观点,在国际遗传学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其创立的“外基因学说”,开创了人工培育新物种的新思路,是人类在生物遗传工程方面的重要突破,因此获“利利学术”奖及“古根海姆”奖。同中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合作进行核酸改变遗传性的研究取得成果,发表用mRNA改变遗传性的报告。帮助中科院筹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DB),为其争取洛氏基金及联合国的资助,受聘担任IDB科学顾问。

牛满江在中国期间,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还团结在美的华人学者,宣传新中国,号召美籍华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出力。多次到保定市、博野县探亲、考察、讲学,被聘为河北大学名誉教授。2007118日在北京逝世。


王俊升(1914~1957)又名王波鸣。定县(今定州)北祝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入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3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系,参加了“一二·九”爱国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下武汉、长沙、昆明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到延安出席了陕甘宁边区青年代表大会。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被选送到马列学院深造,毕业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谭政的秘书。1942年调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组教科工作。1945年去张家口,在华北联合大学任教授,讲授马列主义和中共党史等课程。19493月,调正定县华北联合大学分校。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副主任,编写出版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1953年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开办了马列主义研究班和夜大学。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被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黑龙江日报社聘请为理论顾问。19571018日在哈尔滨逝世。


李光璧(1914~1976)又名昭平,笔名楚白、唐棣、雪沧、陆刚、黎武、紫翔等。安国祁州镇人。1937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安国县第一区抗战动员会和冀中区行政公署任文书。19402月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兼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整理过明代档案资料,从而奠定了研究明史的最初基础。1946年至1949年任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北平中国大学副教授,后兼任长白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北京四中语文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50年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任中文系教授,参与创办《历史教学》杂志(月刊),为该杂志创始人之一,先后任主编、副总编。1952年任历史系教授、代理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49月至19768月,任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自19568月起,担任河北大学历史系中国通史教研室主任,并兼任中国古代史中世纪教研室主任。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尤长于明清史研究,主讲过中国上古史、明清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和中国史学名著等课程。出版有《明清史略》、《明代御倭战争》、《于谦和北京》(与赖家度合著)、《明朝对瓦剌的战争》(与赖家度合著)等著作。编辑出版《明清史论丛》、《中国农民起义论集》(与钱君晔合编)、《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人物论集》等论文集。发表《汉末太平道与黄巾大起义》、《明中叶刘六刘七农民大起义》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等论文近30篇。晚年致力于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又对《明朝史略》进行修订,后因“文化大革命”未能出版。1976830日逝世。


燕树檀(1914~1985)定县(今定州)北太平庄村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97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历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技工、西南矿产测勘处助理工程师、副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桂平矿务局工程师兼探矿队队长,中南工业部总局主任工程师,贵州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局长、技术顾问,兼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地矿司技术顾问。大半生在贵州省从事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工作,撰写的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主要有《云南昭通龙洞附近地质》(合作)、《贵州威宁二堂拱桥间煤田地质》(合作)、《贵州水域小河边煤田地质》、《贵州威宁水域赫章等县地质矿产》、《贵州威宁水域煤田地质》(合作)、《贵州西部煤田》、《贵州平越猫营铝土矿初勘报告》(合作)、《贵州都匀独立煤田说略》、《贵州西部煤田简报》、《标准泥浆的七个条件》、《概述中国构造地质各学派主要观点》等。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贵州省第三、第五届人大代表,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科协常委,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一、三十二届理事,贵州省地质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贵州省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贵州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委员等职。退出一线工作岗位后,仍从事汞矿、岩溶的研究工作。1985115日病逝。

王良楣(1914~1991)保定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从事无线电和电工仪器的研制。1945年至1947年在美国学习电工及工业自动化仪表设计和制造技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机械工业部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后任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总工程师,机械部仪表局科技委员会主任、技术顾问,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先后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五届人民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七届委员会委员,及国家科委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仪器分组委员等。

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批热工仪表,包括调节式毫伏计、电子电位差计、PH计、流量计、光学高温计等。1956年参加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领导开发的重大产品有单元组合气动仪表、单元组合电动调节仪表、快速巡回检测仪、工业控制机等。主编《仪器仪表学报》,组织编写《电动工程手册》仪表部分、《日英汉仪器仪表词典》、《自动化仪表专业手册》等,撰写了《对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发展的探讨》等著作。1991716日在北京逝世。


曹金涛(1915~1989)满城北庄村人。1938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1939年考入成都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毕业后,在成都第十一、第三飞机制造厂供职。1943年先后入美国康索里德·沃尔特轰炸机制造厂、密执安大学研究院和英国哥老斯特喷气式飞机制造厂,专攻飞机设计和制造。

19482月回国,曾任南昌国民党空军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员。1949年春,研究院迁往台湾,曹金涛毅然决定留在大陆。19496月,到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部报到。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华东军区空军航空工程研究室飞机组组长、空军工程部飞机修理处工程师。1951年调入北京工业学院任教。北京航空学院组建后,转入该院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与设计、制造“北京一号”多用途飞机,完成中国第一架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获北京航空学院“红旗奖章”和奖状。19607月,因海军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曹金涛被特招到海军,从事导弹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正值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教学实验设备短缺,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带领大家建起实验室,培养出第一代导弹专业本科生。历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科研部部长兼空气动力研究室主任、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和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副院长兼研究部部长、学院顾问。在学院领导岗位上,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研制的《岸舰导弹身表》和《无指挥仪射击法》,经海军批准颁发部队使用,获海军1981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3年被评为海军“技术革新先进工作者”。19865月主持与人合作编著《飞行器飞行与控制》书稿,提出控制系统装置与气动布局研究的新理论,填补了飞行器总体设计中的一项空白。1986年主持完成《外界环境对导弹发射初始弹道影响》的研究,经国家专利局证明,该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专利文献中尚属首见。曹金涛是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328日因公牺牲。


杨从仁(1915~1996)四川成都人。193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1943年任讲师。1950年受聘东北师范大学任副教授,1951年到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52年任数理系主任,后任数学系主任,1978年开辟了“增生算子扰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研究方向。1979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至1983年任河北大学副校长,1983年任河北大学顾问。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世纪50年代,先后翻译并出版(苏)奥库涅夫的《高等代数》(上、下册),(苏)格列本卡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两卷),(苏)列斯铁尔尼克、索伯列夫的《泛函分析概要》(第一版)(该书为中国泛函分析学科的第一本译著。应读者要求1985年重译此书第二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有《“Hilbere空间内m―增生算子的扰动》《Banach空间内m―增生算子的扰动的几点注释》。1985年成功组织了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第四届学术会议。

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天津市数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数学会理事长、民盟天津市委委员、民盟保定市副主任、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委员、政协保定市委员会副主席、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王健(1915~2008)又名王健人。定县(今定州)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后任中央大学助教,甘肃平凉高级中学教员,兰州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讲师。

1951年后,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副校长、校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河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河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河北省科协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保定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政协河北省常务委员会委员。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第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200853日在保定逝世。

主持培育出的小麦优质品种有河农12362454号等,与卢少源等共同主持育成的冀麦2324号,河农215812号,河农矮3号等小麦优良品种,累计推广6000万亩,增产小麦246亿公斤。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承担太行山区综合治理开发任务,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治山方针,总结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经验,培训山区群众几十万人次,被国务院称为“太行山道路”。著有《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学》、《作物育种学》、《小麦栽培六讲》等。


郭敬辉(1916~1985)定县(今定州)邢邑村人。中学时代即酷爱史地课程,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获《大公报》、《史地周刊》奖学金。中学毕业后,被中国禹贡学会吸收为会员,从事地理科学研究,成绩显著。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冀中区从事中学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创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并任河北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

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兼水文室主任。先后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北京市地理学会理事等职。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西南地理研究所和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并兼任所长。曾调查国内各地的水文地理状况,积极组织各种学术活动。

主要论著有《中国地表径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新疆水文地理》、《川西滇北水文地理》等,并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水文图组的编审工作。198545日在北京逝世。


科技教育界·王健郭敬辉周国才詹锳王恩多

周国才(1916~1986)完县(今顺平)人。1940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依靠奖学金读完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兰州女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教。19508月到北洋大学任助教。1952年院校调整后,在天津大学数学教研室、教学系应用数学教研室任教。1960年任副教授,1980年晋升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和出版了《高等数学》,主审了全国27所高等院校合编的数学教材。


詹锳(1916~1998)字振文。山东聊城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校南迁昆明,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大学毕业后,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讲师、国立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到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前身)教学。在教育系任心理学副教授,除教学外,编写了心理学教材。1961年调中文系任教授,教中国古代文学。

1980年至1983年,为河北大学中文系培养出第一届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出版多部学术著作。1983年至1984年应聘赴美国,任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系研究员,在此期间曾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印第安那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讲学,又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1986年以他为学科带头人的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十人。

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尤其是在李白研究和《文心雕龙》研究方面造诣精深。1958年出版《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作家出版社)。主持和主编了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李白全集校汇释集评》。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先后出版《刘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的风格学》、《〈文心雕龙〉义证》。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翻译过有关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学东亚语文系鲁斯(Luce)研究员,中国李白学会会长,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是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委员。19981216日逝世。


王恩多(1916~2004)安新人。19416月毕业于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育工作。1951年主持创建河北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科,并担任主任。1956年迁入石家庄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历任生物系主任,副教授、教授。长期在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岗位上工作,在教育界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很高声望。

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民进石家庄市委筹委会副主任,民进石家庄市委第一、二、三届副主任委员。1980年到1992年任民进河北省委第一届秘书长,民进河北省委第二、三、四届副主任委员,民进河北省委第五届、六届名誉主委,民进中央第七届、八届委员会委员。1983年、1988年分别当选为政协河北省第五届、六届委员会副主席。

曾担任中国海洋湖沼水环境学会第一届理事,河北环境科学学会和动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河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名誉会长等职,致力于动物学、昆虫学和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多篇(部)论著,主要有《嶂石岩冲沟区域溪流昆虫的研究》、《用水生生物评价石家庄地表水污染状况》、《动物学教材教法分析研究》、《无脊椎动物学》等论著和教材及《无脊椎动物中的若干问题》等译著。2004127日在石家庄逝世。


冉英(1917~1987)保定市区人。194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492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华北棉产改进处、保定棉产指导区、河北省保定专区农场、河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河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等处工作,历任组长、科长、主任等职。1985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河北省第三、四届人大代表,政协河北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棉花学会理事,河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棉花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长期从事棉花等作物遗传育种及生产科研等工作,在单倍体育种研究上有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出新的培养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发表过不少论文、译文和著作。1987928日在北京逝世。


胡振渭(1919~1984)字涵泾。安国大五女村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获冶金工程学士。1941年任四川西昌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助教,1943年任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讲师。194510月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菜镇钒厂实习,翌年春入卡内基大学冶金研究院进修,攻读冶金学、金属物理学等课程。19482月获卡内基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6月,途经日本回上海,8月受聘于苏州河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授。

天津解放后任天津大学教授,兼河北工学院、华北工学院教授。1952年调清华大学,受命筹建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系。1953年春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历任金工金相教研室主任、院务委员,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基础课部副主任,哈工大金相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历届考试委员会主席及黑龙江省金属学会副会长。19707月转长沙工学院。1978年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入军队序列,任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系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材料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评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宇航学会常务理事及复合材料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委员。1983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提出的“材料及工艺研究要以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的建议,得到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钱学森的赞同。曾先后率代表团、组去日本、美国、联邦德国考察复合材料发展情况和进行学术交流。其著述主要有《锋钢热处理》、《金相学及热处理》、《沉淀硬化》、《定向凝固共晶合金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特征及对发展复合材料的建议》、《碳化硅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等23部(篇)。曾兼任《宇航学报》、《金属学报》、《合金纤维工业》等刊物编委会委员。1984115日在长沙逝世。


侯祐堂(1919~2010)女。高阳河西村人。地质学家侯德封之女。194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48月至19468月在四川地质调查所任技佐。19469月至19471月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助教。19472月至19514月在南京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图书馆从事图书管理工作。19515月至19895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石油研究室副主任、第五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省第三届至第六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及南京市妇联常委,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常务委员、名誉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微体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及介形类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副理事长。1960年获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跃进奖一等奖。1979年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与科学出版社联合组成的《古生物学基础理论丛书》及《古生物学论著丛书》编辑委员会委员。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侯祐堂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微体化石介形类研究的科学家,撰写的《辽东省下奥陶纪介形类化石》是中国学者发表的第一篇介形类古生物学论文。先后领导和参加了三个大的有关石油地质的科研工作,为我国陆相盆地及沿海大陆架的油田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古生物资料。研究成果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开发中应用很广泛,成效很大。对介形类古生物及其有关的地层研究较有成就,特别是对介形类古生物的分类研究和中新生代地层方面的工作成绩突出。

以侯祐堂为首参与编著的《江苏地区白垩纪—第四纪介形类动物群》和《渤海沿岸地区早第三纪介形类》等,是中国学者所写的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介形虫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专著。为中国科研、教学、生产部门培养大批介形类古生物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独著或合著有《中国介形虫化石层位的分布》、《中国的介形类化石》、《关于中国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问题》、《渤海沿岸地区早第三纪介形类》等。2010118日在南京逝世。

王金鼎(1920~1997)曾用名王平夫、王莫。定县(今定州)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平津流亡同学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38年赴陕北工作、学习,同年在晋东南前方和延安中央青委机关工作。19418月,由中央城工部派往天津从事地下活动。以学习、教书为掩护,建立地下党组织,扩大党的外围组织并发展党员。先后组织天津学生庆祝抗战胜利运动,反对三青团斗争,校园民主斗争,“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等,天津解放前夕,组织中纺七厂护厂队,开展对敌伪上层人物策反工作,完成接管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工作。在变私立津沽大学为国立的工作中作用显著。

天津解放后,历任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教导主任、党支部书记,市委宣传部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科长、主任秘书、直属机关总支书记兼市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津沽大学教授、教务长、党支部书记,天津市院校调整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52年院校调整后任南开大学副教务长、党委书记兼天津市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共天津市委文教部副部长、部长,市委代理常委会成员。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3年后,相继任天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天津市革委会文教组组长、党委书记,市文教委主任、党组书记,市委文教部长,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平反昭雪。曾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天津分会副会长等职。


祁英涛(1923~1988)易县人。1947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曾任北平(今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技士、技佐、工程师等职。1956年后历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古代建筑修整所工程师、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维修保护工作,在山西永乐宫的搬迁中对其壁画的保护做出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复原工作、河北隆兴寺摩尼殿的修缮设计等国家重要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著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养与维修》、《中国古代壁画的揭取与修复》、《怎样鉴定古建筑》等。


漆侠(1923~2001)字剑萍,笔名范今、万钧等。山东巨野人。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8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3月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53年任教于天津师范学院(后改称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后任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1953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侧重于中国农民战争史、历史人物、社会变革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著有《隋末农民起义》、《唐太宗》、《王安石变法》、《秦汉农民战争史》等,其中《王安石变法》“对于熙宁新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超越了此前所有的同类著述”(邓广铭语)。

“文化大革命”后至90年代初,侧重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宋代经济史”、“夏辽金经济史”。出版《宋代经济史》、《辽夏金经济史》(与乔幼梅合著),均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中《宋代经济史》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等。《辽夏金经济史》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1994年后,侧重于宋代思想文化研究,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宋学的发展和演变”。发表《释智圆与宋学》、《晁迥与宋学》等论文多篇。还出版《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求实集》、《知困集》、《探知集》、《两宋政治经济问题》(与邓广铭合著)等论文集。主编《宋史研究丛书》、《宋史研究论文集》、10卷本《中国改革通史》等多种。

1986年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顾问(原理事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2001112日在保定逝世。2008年出版《漆侠全集》12卷。


张学书(1924~2002)曲阳东邸村人。194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曲阳县六区青年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县青救会儿童部部长,区青救会主任,曲阳县抗日救国联合会青年部副部长,中共曲阳县二区区委执委、抗联会主任,县抗联会青宣部部长,晋察冀三专区抗联会青宣部副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组织委员、学生儿童部副部长。1946年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土地改革复查小组组长,在阜平城南庄从事土地复查工作。

194711月,参加中共华北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建团工作组,到定县开展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试点工作。1948年任中共定县二区区委书记兼民兵教导员,同年秋调回华北青委建团工作组。1949年随华北青委建团工作组进入北平(今北京)。5月调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校团委委员、一部团委书记。同年10月调全国铁道团工委,先后任北方组组长、宣传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铁道部政治部青年教育处处长等。1954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学习,任副队长、党支部副书记。195510月回国后,继任铁道部政治部青年教育处处长。1956年在共青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共青团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7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团委书记。其间,创办了团刊《北大青年》。19608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学生会和工会工作。同年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古巴,著有《古巴见闻》。196210月兼任北大党委组织部部长。

“文化大革命”中,曾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秋回北京大学。19715月,北京大学第六次党代会后,任校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8011月当选为校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4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19884月率北京大学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本创价大学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授予其“教育贡献奖”。

199111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在北京大学长期分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曾兼任北京大学体委主任和北大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20世纪90年代担任国家教委直属综合大学体育协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主席。1994年离休后担任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顾问、首都高校戏曲学会会长,创建全国高校老龄工作研究中心,热心参加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并任北京大学书画会名誉会长等。199119月获“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梅花奖特殊贡献奖”。2002821日逝世。

苑文炳(1925~1986)徐水南留村人。1944年考入北平大学工学院,1946年转入北洋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天津大学设立精密仪器系,他在该系计时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547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5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苑文炳对计时仪器学有专长,培养的许多学生成为全国计时仪器行业的骨干力量,并带了9名研究生。20世纪60年代,承担了轻工业部重点科研项目“钟表齿形研究”,任研究组组长。他提出的计时原理及方法在全国计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曾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著有《机械零件及构造》、《机械计时仪器》等专著,发表《无固有振动擒纵调整器周期和振幅的测试方法》等多篇论文,翻译了英、俄、日等国外文专业资料。曾任天津市计时学会理事长、《钟表》月刊编委会顾问、轻工业部计时专业报刊编委会主任委员等职。198653日在天津逝世。


王清(1925~1988)原名王宪武。涿县(今涿州)塔上村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进入解放区,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北人民政府公路管理总局计划处计划科副科长,参加了沈大、沈抚线公路的修建和牡丹江大桥的修复工程。19509月随志愿军入朝,任志愿军指挥部和抢修大队工程科长,冒着敌机轰炸日夜抢修道路和桥梁,保障了前线军需品的供应。

1952年任国家计委交通处副处长,1956年任处长,负责全国铁路、公路、民航和邮电等部门的计划、管理和协调工作,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工作,几乎走遍各省市。他以求实精神处理日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解决了有关难题。1972年任天津市计委综合处处长兼基建处处长,1978年任国家建委交通局和非工业局副局长,主管非工业、邮电、民航等国家大中型项目的审批工作,审批了北京国际饭店、中日友好医院等数十项大中型项目,主持了云南省昆明天文台、陕西省3262长波授时台等多项重大项目的验收。1983年任国家计委设计鉴定局局长、重点建设二局局长。1985年底调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总公司任总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8827日逝世。


万宗尧(1927~1970)化名林涛。涿县(今涿州)人。1939年就读于北平(今北京)志成中学,17岁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自1947年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518日反内战、反饥饿示威游行中,在西单商场前被打伤。回校后在紧急会议上作报告,决定于520日再次示威游行。后又参加一系列学生运动,成为华北和北大学生运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194811月,因受特务迫害,撤到解放区,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初北平解放,奉命接管河北省公路总局,任军代表。之后,又回北京大学学习,1950年毕业。次年去苏联留学,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到水利部任副总工程师,1957年调西北水利勘测设计院任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负责青铜峡、盐锅峡和刘家峡等著名水利工程勘探设计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水利专家。1970年派往水利部第十五工程局任职,于同年9月逝世。原工作单位树碑于青铜峡,以彰其功。


李学曾(1932~1989)涿县(今涿州)大邵村人。194812月在北平(今北京)第五中学参加中共地下青年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9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班专修俄语,1954年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学习,19597月毕业回国。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经济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研究》副主编、《经济学动态》主编。

李学曾在社会主义再生产、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和收入分配等研究领域,提出不少新观点和独立见解,撰写、翻译百万字论著,其中很多被广泛引证,不少被译成外文。所写《论我国农轻重关系的历史经验》一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由他主写的《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若干分析和初步预测》一文,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报告”证书和奖金。参加编写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出版后获得社会和科研界的较高评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理论问题》,是他集数十年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曾先后赴美、英等国考察访问,促进了学者间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198949日因心力衰竭逝世。


宋大祥(1935~2008)浙江绍兴人。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生物学系。195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任动物所副所长、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到河北大学工作,担任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当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河北省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20世纪6070年代,先后从事枝角类、淡水和寄生足类的分类区系研究,河蟹生殖洄游的研究以及吸血蚂蟥的生物学和防除研究。首次报道剑水噬食鱼苗,找出了淡水养殖中鱼苗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针对河蟹减产,通过研究查明系由于成蟹和蟹苗在洄游中受水坝和河水污染的阻拦,提出移苗的办法,经各地采用后大大增加了河蟹的产量。首次详细阐明了日本医蛭的生物学并提出驱避的办法。自70年代末开始从事蛛形类的研究,先后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斯密桑研究院、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生物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圣肯堡博物馆、梅茵茨哥登堡大学、斯图加特国家自然博物馆,韩国蛛形学研究所、日本东京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1999年出版的专著The Spiders of China被国际同行誉为“对现代蛛形学最好和最重要的贡献”。积极推动中国蛛形学会的成立及《蛛形学报》的创刊。“七五”期间,主持的西南地区动物资源调查,采集标本18万号,发表新种280余种,出版专著3部,课题组受到科学院的表彰。

2001年与周开亚教授共同参与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现生六足动物高级阶元系统演化与分类地位的研究”,并承担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的研究,2002年完成两卷册(其中一册已于2003年出版)。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和工具书20余册,论文约200篇(其中10篇发表于美、日、德、韩国学术刊物上)。其中《中国淡水足类志》、《农田蜘蛛》分别获中国科学院二、三等奖。“八五”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土壤动物、动物地理分布研究和蜘蛛目系统演化研究,还主持中国动物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动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

兼任职务主要有法国国际蜘蛛文献中心(CIDA)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动物分类学报》主编、《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动物杂志》副主编、《蛛形学报》副主编,《科学》和《生命》科学编委等。2008125日在保定逝世。

王章书(1938~2006)高阳布里村人。19565月至1958年在沈阳工人技术师范学校当职工。1958年至1962年在沈阳机器制造学校团委工作。1962年至1970年下放回村务农,曾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党支部书记。1970年任本村民办教师。1978年转为代课教师。

王章书执教的布里小学是高阳留法工艺学校旧址,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学习生活,传播进步思想。1917年至1920年,先后有200余名青年在此毕业,70余人赴法国勤工俭学。从1976年开始,王章书用3年时间走访河北、河南、江苏等8个省市,查询健在的老华工、老勤工俭学生及其亲属、子女,自费调查和搜集留法勤工俭学的文物资料。其中有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学生用过的法文教材、实习工具、作业本、词典、图纸、照片、毕业证、出国证件350多件;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建校的呈请、批件、试办简章、教职员名录、学生名单、校史、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高等工艺班学生贺果日记(其中有毛泽东、蔡和森来保定的活动情况),以及一些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生和有关人士的回忆录等文字资料数百万字。

在省、地、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王章书和河北省博物馆的郑名桢,经过研究,整理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为再现这段历史,198154日,以展览形式,首先在高阳影剧院展出1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物资料,王章书亲自担任讲解员。同年8月再经修改补充,重新制作,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领导审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后,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再次展览,引起了党史、新闻、教育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较高评价。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先后在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生较多的河北、广东、湖南、四川、江苏、上海巡回展览,最后参展的文物和资料保存在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在整个巡回展出过程中,王章书既当管理员,又当讲解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由于他为搜集整理留法勤工俭学史料做出了贡献,19839月经保定地区行政公署人事局批准录用为国办教师,借调到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工作。后因病离职。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