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经济 > 正文

博野县经济

更新时间:2012-09-11 15:58:00点击次数:20252次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6亿元,同比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1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22.3%;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05.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35.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5793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4元,增长10.9%。初步测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综合位次在2009年前进6位的基础上再前进5位以上。

【园区建设实现突破】  依托县城建园区,建成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博野县工业产业园区,列入了市级工业聚集区,先后有11个项目入园建设,英利太阳能、海通泵业、华月钢丝绳带等已竣工投产,园区成为博野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托园区上项目,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30.7亿元。投资5.6亿元的英利太阳能发电系列项目的子项目太阳能电池配套项目已竣工生产。概算投资40亿元的大唐地热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累计为企业争取技改专项资金1800多万元,拉动企业实施技改投资23亿元,橡胶输送带、机械制造、食品、轻纺等六个行业稳步发展,橡胶输送带产业集群效应放大,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稳定在20%以上。全县产值超亿元、纳税超百万元企业分别达到7家、18家,新获省优质产品3件、名牌产品3件,全县省级品牌达到25件。华月胶带、大成机械两家跻身全市百强工业企业行列,华月公司启动了上市前期工作。

【现代农业成效明显】  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以专业合作社、沼气建设、土地流转三项工作为抓手,加快“一廊两园三片区”建设,全县专业合作社新增8个达到60个,沼气池新增1200个达到1.5万座,土地流转面积新增3000亩达到4.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6%,土地流转经验得到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出台设施蔬菜奖励政策,“绿色蔬菜长廊”扎实推进,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5.7万亩,棚室蔬菜1.6万亩,乡乡建成了设施蔬菜基地,北邑农业科技示范园、东墟好滋味、程委南阳庄等一批设施农业基地顺利推进。深入开展农超对接,与北京新发地、保定惠友等多家企业达成农产品购销协议,培育农产品品牌32个,年均直销农产品5000余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率提高到66%。

【三年上水平良好开局】  谋划三年上水平项目48个、计划投资100亿元,恒鼎商业街、新汽车站、县医院、中医院综合楼等重点城建项目交付使用。房地产开发蓬勃开展,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的11个在建住宅小区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4亿元。公共设施建设扎实推进,408套保障性住房主体完工,综合公园完成路网框架及绿化工作,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达标运行,县城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进展顺利,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及县城配水管网建设与河北建设集团达成框架协议,贯穿博野县的石港、曲港高速公路在省立项。对列入曲港高速引线的博程路进行翻修改造,本着先通后畅的原则,全长3.9公里宋村至程委段改扩建工程已竣工通车。

【“两跑一争”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以跑项目、跑资金、争荣誉为主要内容的“两跑一争”活动,聚力发展,奋勇争先,打造了一批市有位次、省有影响的特色亮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认可,博野县被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2006-2010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县,全市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现场会、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振兴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博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再上台阶】  惠民工程进展顺利,2/3的村实现了“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半数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近半数的农民群众吃上了放心水,1/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保障性住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筹集新农合专项补助资金4377万元纳入农合基金专户,参合农民全年共获得门诊住院补偿3425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5.4%。教育、计生等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考核。新建农村书屋40个,完成了县城数字影院建设。成立了博野县首个小额贷款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落子获得全国中老年文艺节目最高奖——凤凰金奖。探索建立了食品安全“三级四方”管理机制,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监管体制,食品行业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我县被市政府评为“连续五年无重大事故县”。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治安秩序持续良好。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