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区街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古今地名 > 街巷 > 保定市区街巷 > 正文

永华中路

更新时间:2013-02-17 10:32:00点击次数:12200次

永华中路永华中路北起西大街,南至环城南路,长约1100米。过去,这是一条弯曲狭窄并不能直达南城根的老道,其北段叫卫上坡,中段叫红关帝庙、仓门口,由此向东折拐30余米过旧县署往南叫城守尉胡同。1963年将路拆通、调直、扩宽,定名为永华南路,1977年改为永华中路。现在已是永华南大街的一段。在这条路况复杂的街上,也有不少掌故传闻。从西街二道口南行便是卫上坡,直到小金线胡同口,其间包括沿光园北墙东向折而北的一段死胡同。此街1928年后曾名民生南街,日伪时期曾名新民南街,日本投降后曾名中山南街。卫上坡之名源于明代在全国要害州县设的卫所。永乐元年(1403)朱棣称帝后,将北平行都司的大宁都司迁到保定,增设了保定左、右、前、后、中卫和茂山卫。保定右卫指挥使衙署和大宁都司断事司设在此处。此街邻保定右卫衙署,地势又南低北高,故得名卫上坡。这条街上,在清代,西侧有布政使直属官员理问的衙署理事署和经历的衙门藩经厅。从光园西口南行至西河沿桥这一段称红关帝庙,是因街中有座关帝庙而得名。至于为何叫红关帝庙,是因为到了明朝,万历皇帝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关公塑像改成通身涂金的天尊大帝像。然而,人民仍偏爱人性化的红脸关羽,于是就出现了“红脸”和“金脸”两种关帝庙,人们把红脸关帝庙称叫“红关帝庙”。清末这座关帝庙还是银、铜两种货币兑换的“银市”。直到清末银市改称钱市,才迁到北关。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这里又成了保定邮局的首占地。1951年,从大旗杆往西开通裕华路时将此庙拆除。由此往南不远就是西河沿桥,过桥即称仓门口。仓门口是一条南行又西折30余米再南拐的胡同,因清代保定府仓厅及其所辖广盈左仓、广盈右仓驻此而得名。清代“仓”是储藏米粮之处,当时规定省会至府州县俱建常平仓和裕备仓。作为畿辅重镇、直隶省会的保定同时建有兼具常平仓和裕备仓性质的广盈左、右仓。光绪三十三年(1906),在废仓故址改建成直隶女学堂,后改称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堂。民国后,定名河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命名保定女中。女二师对面以东是宋代始建的清苑县署,1913年废府留县时,县署迁往旧府署,此地改为女师附属幼儿园和禁烟督察处,后改清师附小,再改女师三附小,新中国成立后先名仓门口小学,后改永华中路小学。这条胡同中除两所学校外,还有几所官宅大院。南出仓门口便是西县街(今兴华路),略东南行便是直达南城根的城守尉胡同,因胡同南部东侧有城守尉衙得名。胡同西侧有另一座红关帝庙和旗营。胡同中的城守尉衙源自清代。清兵进关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深感兵力不足,只好招募汉兵编成地方军,以营为建制单位,以绿旗为号,称做绿营。作为京师屏障的保定,虽各类武官衙署和前后左右营众多驻兵,清廷仍不放心,于顺治六年(1649)“遣满州佐领为城守尉率所部甲兵五百驻防省城”,以便监督制约绿营。于是,一批八旗官兵携家眷来到保定,始建城守尉衙和旗营。

新中国成立后,此路基本保持原状,仓门口以北段称永华南路。1963年进行扩通,从仓门口小学往南拆通原县狱、关帝庙、城守尉衙和部分旗营(已成民房),使此街成为一条自西大街往南直达城根的通路。以后又几经扩建,如今已成为一条马路宽阔、交通便利,贯穿市区的繁华商业大街。永华南路、永华中路、永华北路也统一改为永华南大街。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