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6卷保定年鉴 > 正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17-09-22 10:38:51点击次数:291105次

教育·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

【保定市教育局】保定市教育局是主管全市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18个职能处室: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局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职成教处、民办教育处、思政体卫处、高等教育与师范教育处、纪检监察室、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安全法制处、老干部处、教育系统团委、妇工委、教育系统工会委员会、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保定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有: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电化教育馆(教学仪器站)、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教育勘测队、校办企业总公司、教育人才分中心、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徐志清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市教育考试院书记

院长周立峰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刘恒

张国忠

王国良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刘怀生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副县级督学陈志会

【工作概述】2015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抢抓新机遇,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对接京津、对接群众需求“两个对接”,持续推进干部队伍、教师队伍“两支队伍建设”,顺利通过综合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两项督导评估”,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19项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其中8项提前完成)和5项局定职能业务目标。36项工作受到省、市表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等媒体先后228次宣传报道本市教育工作成就。全市教育事业保持了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4989所(其中幼儿园2543所、小学1929所、普通高中68所,初中337所、特殊教育学校22所、中职学校73所、高校17所),在校生198.23万人(幼儿园35.42万人,小学80.9万人,初中32.6万人,普通高中14.53万人;中职学校8.78万人,高校25.9万人,特教0.1万人),教职工13万人。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112015年,全市教育投入达到483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小学达到685元,初中达到885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配发了价值6.8亿元的教科书和教辅用书,为300余所农村小学免费配备了辅助学习资源。

【加强基层建设】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围绕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组织整改落实“回头看”。制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和蹲点调研,开展学习研讨、专题党日、警示教育等专项活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事争一流。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重点,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双评一公开”活动。局党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5个,优秀党员1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2名。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4名优秀党员,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市直机关工委表彰。局机关组织党员学习日活动10次,直属学校、事业单位组织活动210次。开展“平安校园”“扶贫帮困”和“送教下乡”三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校园安全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及老党员180人次,贫困户28户,发放价值3万元的慰问品;“送教下乡”40多次,听课师生3000多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禁学校和教师要求、默许学生及家长支付费用。制定《关于禁止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意见》和《关于对违反纪律行为问责的暂行办法》,对18名违规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进行了严肃处理。

【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一是山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规划的68个项目,已启动58个,其中44个竣工,1个装修,10个在建,3个办理前期手续。曲阳县、涞水县率先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二是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势启动。三年规划新改扩建县城学校103所,2015年任务为42所,涉及16个县(市)和白沟新城。截至年底,投入使用18所,基本完工4所,在建6所,办理前期手续11所,3所正在积极协调征地。三是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稳步推进。为破解障碍项目推进的突出问题,报请市政府召开了市区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专题调度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7名市领导亲自领办学校建设项目。十七中教学楼、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榜样堂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竣工,竞秀小学建设进入招标程序,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准备招投标。高开区第一中学(北京八一学校保定分校)已开工建设。竞秀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莲池区北部新城新建小学和初中项目用地指标已下达。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落实“全面改薄”资金16亿元,覆盖学校2265所,受益学生781923人。年内,改造薄弱学校55所,完成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2015年,全市校舍维修改造及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规划总投资26亿元,     新、改扩建学校2000 所,规划完成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8亿元,开工面积379.3万平方米,其中竣工并投入使用366万平方米,开工学校1279所,其中竣工并投入使用1266所,开工项目数2684个,其中竣工项目2661个。特教项目18所,建筑面积42835平方米,总投资5509万元;教师周转宿舍项目88个,建筑面积126538平方米,总投资19200万元;学前推进工程87所,建筑面积136669平方米,总投资19793万元;初中工程项目104个,建筑面积270456平方米,总投资27579万元。有效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优化了办学资源配置。根据保定市区和县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实际,“十二五”期间 ,建成保师附校北校区,高新区小学完成扩建和新建工程;山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已启动58个项目,其中30个竣工,9个装修,12个正在建设,2 个招标。曲阳县已率先完成三年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使用18所,基本完工4所,在建6所。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3所学校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教育城域网网络覆盖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所有学校,全市基本普及“校校通”“班班通”。建成高标准多媒体“班班通” 12672套,其中电子白板共有4239套。全市共有教学用计算机107245台,建成“网络视频教学互动与研修系统” 521套,基本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市中小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率基本达到100%,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10兆接入互联网的“校校通”。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比例达到45%。建成省一级图书馆30所,市级中小学标准化图书馆所占比例达到36%

【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对接群众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对接京津教育,教育整体水平加速提升,大力推进京津保教育的协同发展。目前,已与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丰台区教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北京师范大学、怡海教育、北京四中、八一学校等多所名校实质对接合作。全市教育系统各类对接项目达到97个,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多个领域。一是观念对接。市、县教育部门都成立了教育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与京津有关方面保持密切沟通。邀请北京专家来保授课、开办讲座,传授先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二是管理对接。保定一中、保定三中、保定十七中、保师附校、保定三中分校、保定外国语等学校先后加盟“北京四中名校数字化联盟课改实验校”,保定一中、保师附校参与了北京大学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暨K12教育一体化项目实验。保定外国语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外语特色与国际化教育实验基地”。保定市职教中心分别与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保定特教中心与海淀区特教中心开展联合办学,保定二中成为“北京新东方英语教学成果转化基地”。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加入“北京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阜平县职教中心加入“京津冀‘互联网+’职教集团”。三是资源对接。北京八一学校建保定分校,总投资2.5亿元,2016年秋季启用招生。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选定保定作为全国首个“教育卡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市直和容城县10多所学校推广北京服装学院承担的全国中小学生校服研发成果6万余件。四是服务对接。高碑店市教育局积极筹建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实验幼儿园和北大公学实验小学高碑店分校。怡海教育将在京涞新城筹建国际米兰青少年足球学校,与保定外国语学校联办出国直通班。

【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市43874名考生参加高考,本一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603人,上线率1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本二及以上上线20885人,上线率47.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满城中学史旭同学以717分的成绩荣获全省理科第一名。市直高中教学质量显著提升,10名同学分别进入全市文理科前10名。

全市现有普通高中68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3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6所),在校生14. 53万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已达89%,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就读的学生比例达到65%以上。

“十二五”期间新增普通高中1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3所,实现每县至少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涿州市、徐水县、定兴县、清苑县、曲阳县5个县(市)分别达到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20112015年,高考本科二批上线率由37.1%提升到47.6%,五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本科一批上线率由10.1%提升到14.5%,提高4.4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连年保持在全省先进位次。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多次召开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会议,合理划定招生范围,确保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召开市新闻媒体发布会,通报市区小学划片招生工作安排,公布招生政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本年,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144790人;初中一年级招生104466人;普通高中招生54598人。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规划的326个学区,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全市小学、初中全部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制定出台省级示范性高中对口帮扶初中政策,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截至年底,3个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4个县通过省验收。“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到113.48万人,其中小学80.9万人,初中32.6万人,特教1257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3%99.42%;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为96.49%94.53%

【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全市中职学校招生31871人,职普招生比保持在合理区间。满城职教中心、徐水职教中心、涿州劳技校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近期接受了验收。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1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骨干特色专业,总数位列全省前茅。20所中职学校参加了省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20个,二、三等奖79个,96名学生获个人一等奖,462名学生荣获二、三等奖,121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保定第四职业中学、女子职业中专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奖。“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6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9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6所。有省级职教集团1个(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市级职教集团1个(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职教集团)。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共开办有14大类71个专业。五年来累计争取国家、省资金1.4亿多元用于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达到440.10万平米,建筑面积达到176.93万平米,固定资产15.66亿元。图书馆藏书总量451.83万册,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达到2.68万台。连续五年完成了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任务,中职学校累计完成招生18.9万人。2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10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31个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108个,团体二等奖156个,团体三等奖192个;个人一等奖524个,个人二等奖919个,个人三等奖1260个。“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17所中等职业学校与京津62家企业、14所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每年有2万多名毕业生到京津实习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5万人次,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3万人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民办教育在规范中壮大】先后到杭州、温州、义乌、张家口、石家庄等地考察学习发展民办教育的经验,成立了保定一中实验学校、保定三中实验学校、安国兴华中学、定兴三中实验学校、蠡县育才高中等5所民办普通高中。清理无证民办园674所,其中基本达到设置标准、补办审批手续129所,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取缔223所,办学条件不达标、限期整改322所。全市现有中等以下民办学校819所,在校生21.24万人,教职工18915人,固定资产达到16.89亿元。建成市级民办教育名校5所,示范校8所,规范校12所。办学投入总量和在校生数名列全省前茅,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学前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专项资金1.77亿元,配套资金1397万元,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在城乡结合部新建幼儿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投入2009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32448名。“十二五”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保定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保定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110184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新建幼儿园135所,改扩建幼儿园1184所,建设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697所。投入5615万元用于资助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全市幼儿园达到2543,在园幼儿35.42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以上,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35个和20个百分点,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省级示园38所,省级一类园36所,农村示范园480所。

【特殊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开展全市培智儿童康复教育和早期阅读研训活动,市特教中心承办全国特教校长能力提升工程返岗实践指导活动。保定市特教中心足球队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足球争霸赛,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2所,在校生1257,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保定特教中心被国家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市特教足球队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市属高校积极与京津高校、企业对接,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保定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10所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冀中职业学院实行订单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保定幼儿高专毕业生供不应求;保定电大招生规模居全省前列。全市现有高校17所,其中:部属院校2所(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属5所(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市属5所(保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冀中职业学院),民办2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科技学院),企业办1所(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保设校区的2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涿州校区)。教职工18647人,在籍学生259287人。保定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德育工作实效性不断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抓好德育队伍、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三项”建设,有效利用校内、校外德育资源,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参加第22届全国中小学生“奋发有为 崇德向善”主题系列比赛,36名同学、11名教师、9所学校荣获特等奖。在全国春苗网知识竞赛中,4人获特等奖。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第三届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全市中小学生首届国学知识大赛、“中华古籍进校园”和“走进诗词天地感悟经典之美”燕赵少年读书活动、“崇德修身 尚善明礼”文化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目前,全市已建成校外教育县级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22个、乡村少年宫64个,全省校外教育现场会2012年在本市召开。

【学校体育艺术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53所学校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在国家级比赛中,保定一中、前卫路小学、市特教中心足球代表队多次获得佳绩,8所学校成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成功举办全市第11届中学生运动会,五项比赛首次同时同地举办。2237名运动员参加,61队破4项市记录。创建校园足球特色校53所,保定一中女子足球队、前卫路小学足球队、市特教中心足球队代表河北省在全国大赛中屡创佳绩。学校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保障了师生安全。艺术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一批优秀师生在全国、全省大赛获奖。定兴县成为全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实验县。开展了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组队参加全省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三个组别分获一、二、三等奖。

【教育惠民助学济困】筹集资金1.2亿元,在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237所学校的26.6万名学生。多渠道筹措资金1亿多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万多人。2011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余万人,共发放资助金6亿元。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小学每生每学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从2012年起,在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资金6亿余元,惠及105余万名学生。

【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先后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招生政策。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刊发本市教育系统工作进展、经验228次;与保定电视台共同开设《教育在线》栏目,年内播出15期;官网“保定教育信息港”年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官微“@保定教育”年内发布微博800多条,点阅100多万次。本局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市信息工作优胜单位。保定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按期开工建设。建成市级劳动实践场所330所,省级劳动实践场所210所。市教科所被授予“河北省优秀教科研单位”称号。认真组织“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河北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省优秀组织奖。在中小学《脑力冲击波—汉字大比拼》全省总决赛中,保定一中代表队获高中组第一名。局妇工委荣获保定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本局在河北省第二届中老年才艺风采大赛中选送的《好人赞歌》荣获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在保定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两支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教育列入市、县、校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开展师德征文活动,评选、表彰魅力教师55名,师德标兵218名。(2)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000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5万人。又有62名教师被评为省骨干教师,377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省级项目培训参训408人、国培计划培训参训27955人。组织开展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评出一等奖350节;146节参加省级优课评选,获得国家级优课33节。(3)教师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为7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招聘特岗教师784人,全市特岗教师达到5671人。协调解决了市直学校300名编外教师入编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补充教师1445名。选派233名优秀教师到山区贫困县支教,缓解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紧缺问题。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整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站),建立县教师发展中心。15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完成省级示范性建设,6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完成了达标校验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校264所。 “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校共公开招聘教师8000名,为贫困县累计招聘特岗教师4243名,成为补充农村学校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大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力度,选派24名校长参加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组织420名校长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远程项目培训,在徐水、定兴县先行开展交流试点单位。年内,两个试点县共有495名校长教师进行了交流。其它县(市、区)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有序推进,交流人数达1500多人。“十二五”期间共培训中小学校长1150人;选送167名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或国家(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培训。1170名校长参加国家远程项目培训。38名校长被命名为“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104名校长将被命名为“保定市中小学骨干校长”,28名校长被列为“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29名校长被列为“保定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培养对象。

【顺利通过“两项评估”】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督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通过现场调度会、实地检查、专项督查、专题会议等形式,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县级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措施、规范办学行为等重点难点问题,形成迎督导、抓落实、促提高、上水平的良好局面。本年,徐水区、安国市、望都县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竞秀区、高新区、清苑区、涞水县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涞水、曲阳、高阳、蠡县、易县、竞秀区、高新区、清苑区按期接受并通过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

【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一是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环环相扣抓好安全工作。实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学校安全维稳工作责任书,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二是注重教育,强化意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做到教学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课时。营造校园安全的良好氛围,组织师生参加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启动仪式和消防演练,全市各学校都开展了安全逃生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三是常抓不懈,重拳整治,深入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制定了《保定市教育系统201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对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检查,将检查结果计入对各地、市直学校年终考核体系。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非治违”集中行动,重点打击“三无”车辆、“三无”食品、无证经营食堂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市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将全市1600余辆校车及学生接送车辆纳入日常监管,公安交管部门加大监督处罚力度,确保行车安全。在保定中心城区开通10条公交学生专线,惠及6000余名学生,学生上下学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报请市政府批准保定市新起点校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校车服务,41台新国标校车取得校车运营许可。全市90%以上学校和幼儿园建立了安全工作机构,1500余所学校(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3100余所学校(幼儿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1521所学校(幼儿园)安装一键报警系统,3300余所学校(幼儿园)校园警卫室或门卫室配备物防器械,加强了对保安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侯文生陈铁深)

教育·部分高校简介

 

部分高校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换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

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入选QS全球顶尖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1%行列;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8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852人,研究生7938人。全校共有教职工2922人。此外,以学校为主在保定举办的独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有在校生6844人。

【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立校”,着力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打造平台,大力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电气工程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国内最新排名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11位,比上一轮评估分别上升了3位和1位。在ESI工程学领域,按被引频次和发文量统计,学校分别排名世界311位和217位,比2014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19位和234位。“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1%行列,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入选QS全球顶尖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5个一级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覆盖。李庚银(电气工程学科)和杨勇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次实现学校电、动两大优势学科同时受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才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提出并深入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和推动教师、干部、员工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教师规模及学历、学缘结构全面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干部和员工队伍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有教职工2922人,其中专任教师180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至60%,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3个百分点。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增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新增“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1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名;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验收获得专家高度评价,7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优秀成绩通过结题验收;新增“新型太阳电池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创新引智基地”1个(111引智基地),学校111引智基地达到5个,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积极推动教师出国研修计划,成功派出40名教师出国访学,加强了国际合作交流。劳动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初步形成。

【教育教学】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学校被授予“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机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联合+订单”、研究生工作站、国际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新进展;积极申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研究生工作站获首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立大学理事会人才培养委员会,推动行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共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 个、特色专业11个、教学团队2个、精品开放课程6 门、规划教材5部。学生生源素质持续提高,录取分数连年攀升。2015年,学校本科理科生、文科生录取平均分排名分别位列当地前4%2%,比“十一五”末分别提升了3个和2个百分点,在中国大学录取分数十年总排名(2005-2014)中进入全国前38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党团活动、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领域努力拼搏,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决赛中,荣获“累进创新奖”金奖(全国仅5件作品获此殊荣);2个项目入选团中央专项实践项目,并获专项资金支持;“情暖童心”实践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团队、全国百强实践团队。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社会评价高,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2015年本科生考研率及出国出境深造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与大学声誉排行指数报告中,学校分别位列43位与61位,显示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的认同度与影响力大幅提升。

【科学研究】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紧密追踪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年度科研合同经费创历史新高,达5.85亿元。2015年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75项。科技成果产出稳步提升,获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项。其中,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7项。2015年,共申请专利1021项,其中发明专利526项;获得专利授权544项,其中发明专利276项。学术论文在全球顶尖级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发表在全国高校排名稳步上升。学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Letter论文3篇,4名学者进入Elsevier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度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合同16份,涉及转让合同额262万元,涉及科技成果作价入股3项,评估价格429.5万元。大学科技园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园成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首批合作伙伴。截至201512月,两地园区注册企业总数达232家,新入驻企业54家,租金收入1000余万元,扣除税收后实际上缴学校821万元。

【管理与保障】坚持依法治校、依规管理,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制定并正式颁布经教育部核准的《华北电力大学章程》,为学校在新时期统一思想、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纲领;出台《华北电力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并经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为着力破解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机制障碍制订了行动方案。积极推进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认真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工作;深入推进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民主监督与管理制度,不断深化大学理事会、基金会、校友会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推进两地实质性一体化管理,初步构建起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科学前沿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传统优势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制定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杨一哲)

【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河北省政府和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学校占地2500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本科专业94个;可在9个门类授予博士学位,在全部12大门类授予硕士学位。现有各类在籍学生约7.8万多人,教职员工3300多人。

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1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6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与央企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省部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近20个,以及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12个。

学校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河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在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汉语教学中心,在美国、巴西设有孔子学院2所。

【规划建设与管理创新】编制了《河北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学科建设工作会,启动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以《河北大学章程》核准生效为契机,全面推进了管理体制改革,对全校党政机构、直属单位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对医学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调整。成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开展了经济业务审计自查,基本做到了经济行为全覆盖。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出台各类行政制度20多项。出台了《河北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暂行处理办法》,不良学风预防惩治机制更加健全。召开了八届一次教代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选举产生了教代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

【学科平台建设】建成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获批调整了临床医学硕士、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点;新增了1个国家级、3个省级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以及5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成药物创制、白洋淀流域生态保护与京津冀可持续发展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增肿瘤放化疗机制与规程研究、阻燃材料与加工技术、计量仪器与系统3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建成光伏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法学、建筑工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评估中获得河北省唯一优秀结论,光学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3个流动站被评为良好。

【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获得滚动支持,新增2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引进优秀博士72人,其中近五分之一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双聘领军人才9人,其中,7人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全职引进河北省高校第一位人文社科领域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培养“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各1人,“百人计划”“河北省杰出青年”“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50人次。继续实施海外研修、国内培训项目,派出两批66名教师赴美国研修,45名青年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启动了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计划。开展了名师示范课、课堂大赛、多媒体课件与微课程大赛等活动。

【人才培养】本科生源质量连年向好,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6000人,毕业生就业率91.7%3篇博士论文、16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在各类科技创新和文艺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0多项、省部级奖励100多项。深入实施和推进科教育人、校企育人试点工作,与中科院合办的“生命科学菁英班”“生命科学星辰班”选拔出47名学生,分赴中科院微生物所、动物所学习;第二届“英利班”顺利组建。新的育人平台不断形成,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共建“生命科学凤凰班”。工商学院招生3325人,成功入选我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开辟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试验田。试行硕士招生与学科发展成果挂钩机制,对各学位点招生指标进行动态调整。被教育部批准为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高校,继续实施“优博”培育项目,立项省级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30项。

【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方面,获批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137项、教育厅重大攻关课题6项,其他厅级课题23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重点项目4项,较上年度增长1倍,此外,还获得1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获省部级奖励25项,其中包括1项教育部社科成果三等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在省内遥遥领先。自然科学方面,承担国家级课题33项、省部级课题8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杰青”和“杰青”培育项目4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达到历史新高。

【社会服务】承担横向课题128项,促进技术转移68项,获专利授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较去年增长1倍。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8项,“智库”建设成效显现。科技园新增企业11家,在孵企业达到63家,较上年度增长21%,其中,由师生创办的企业达到30家,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国际联合孵化器。厚德、豆芽众创空间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保定市仅此两家;多维众创空间建成河北省重点培育众创空间。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项目。与河北省协同办、发改委共同筹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开展了“协同发展专家研讨会”“百名博士河北行”“燕园名师进河大”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派出多个工作组近20名干部,深入到张家口、沧州基层贫困地区开展驻村帮扶和精准脱贫工作。

【对外交流与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招生专业由4个增至6个,招生质量持续向好。承担国家重点引智项目1项、河北省引智项目1项;聘请外国文教专家31人次,利用外教资源为校内教师进行外语培训近200人次。共接待13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个代表团来访,派出60多个代表团出国出境交流访问,较上年度增加30个团组,派出160多名师生到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交流学校层次显著提升。开展了中韩教育文化交流月、毛里塔尼亚文化日活动,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会议。孔子学院及国际汉语推广工作成绩显著,选派47名师生赴8个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留学生教育实现新突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411人,较上年度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集体。

【办学条件建设】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分中心落户河北大学,文物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信息服务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前者在国家“名刊建设工程”验收中成绩优异,后者荣获“河北十佳期刊”称号。出版社获得河北省“出版质量优胜奖”,《吃掉数学》丛书入选“我最喜爱的河北十佳图书”。新图书馆、医学教学楼启用在即,前者已经通过河北省优质工程验收;科研实验楼主体工程完工,通过了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验收;质监学院教学楼、学生公寓已经投入使用,基建规模达到近年之最。本部校区进行了集中供暖改造。在新校区、医学部及3个家属区完成新能源供热站的改建,运行效果良好。开展了教学楼节能改造及家属区道路维修等近百项工程。

【校园文化建设】82个学生社团组织了上百场文艺活动,2万多学生参与其中,“河大青年”等新媒体平台全年发送信息158万多次,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精品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古典诗词曲古谱今译》入选首批86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国学经典诵读节目《秦风汉韵流千古》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这也是河北省高校唯一获奖作品;在中国高校电视奖评审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省级奖励36项,位居全省高校之首。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承办了我省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创业团队100多支,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35项、省级项目50项。

(王晓轩)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始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201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共建河北农业大学协议,河北农业大学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是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继续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9万余人,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26.3万册,仪器设备值5.6亿余元,附属实验农场330余公顷,林场2700余公顷。

现设27个学院。设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6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7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出版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等学术期刊。

【学科建设】对全校3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展了预评估,并对预评估为优秀的作物学、园艺学两个学位授权点进行了诊断式自评估。制定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方案。新增6个学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5名博士到校进行博士后研究。

成立学科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鼓励跨学科、跨学院合作,促进学科融合;进一步完善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学科平台相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给予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经费资助380万元;学校16个河北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省拨经费3090万元;4个学科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850万元。开展了研究生导师考核、资格认定及遴选工作,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41名。

【教育教学】全面启动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工程,继续完善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制定与实施工作。投入教学设备费2000余万元,推进校院两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对280个教室进行了标准化考场建设。2个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了渤海校区公共课改革方案。

新立教育部项目1项,河北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12项;7项省级教改项目通过验收;4部教材获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多部教材被列为“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新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省级项目25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各类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59项,在国家和省级“挑战杯”竞赛中获奖24项。

实施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推进研究生招生、实践基地建设、奖助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导师队伍考核等方面的改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基本建立。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15项。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录取新生4376人,毕业学生3469人,在籍学生规模稳定在1万人以上。培训新型职业女农民,河北省职教师资,西藏阿里、新疆巴州及兵团干部等436人。

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644人,硕士研究生748人,博士研究生39人;毕业生中有102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33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落实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进棉花、蔬菜2个省级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13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区域农业创新试验站建设。承建的省级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合作共建的河北省输变电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论证;依托学校的河北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估。设立社科、新兴学科专项基金140万元。2个创新团队和1个科研创新平台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新立各级各类课题345项,到位科研经费1.37亿元;鉴定科技成果61项,审定新品种6个,授权专利49项,三大索引论文359篇,其中10篇被ESI评为全球高影响力论文,首次跻身全球ESI1%行列,在农业科学领域,全国共有32所科研机构入榜,学校位居全国农业院校第9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主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再创河北省夏玉米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

【太行山道路】与新河、康保等10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与市、县、企业等单位签订横向科技合作项目185项,合同经费近2000万元。新建校外“三结合”基地5个。转化专利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成果10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全年共组织专教授3000余人次,深入160多个县的200余个乡镇、500余个村,开展科教服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培训优秀大学生村官270人;培训省“三区”科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500余人。科教兴农中心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学校在全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启动仪式暨河北省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承办省委组织部河北省农村干部“万人示范培训”—农村创业带头人班11期,培训全省11个地级市以及10个直管县村“两委”换届后新上任的村党组织书记1974人;承办石家庄市委组织部农村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石家庄市村党组织书记510人。

【学生工作】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健全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学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设立28名学生校长助理,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交流;荣获河北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高校辅导员暑期“大家访”活动先进单位。

通过完善就业管理和激励机制等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举办大型就业市场14场、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51次,接待用人单位11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3.57万个,就业服务网年访问量41万次。继续开展毕业生抽样跟踪调查工作。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派出11名学生赴荷兰应用科学大学攻读双学士学位,2011级赴荷兰留学的7名学生在该校如期毕业,获得双学士学位。与国外4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名教师、2名博士研究生和1个“成组配套”出国研修团队被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派出教师67人次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接待来自美国、荷兰等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51人次。成功争取到商务部学历学位教育项目,“20152017年农学硕士项目”,招收来自马拉维、尼泊尔等5个国家的17名留学生,学校首次进入全国26所面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学历教育的中国高校行列;承办了商务部“2015年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研修班”,培训来自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10个国家的官员23名。

【师资队伍】出台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政策配套机制,师德考评机制不断完善。实施“百名优秀留学博士引进计划”,吸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13名优秀博士(后)来校工作。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投入500万元,选拔了6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境外研修学习。实施百名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遴选青年学术带头人80名,给予为期3年的资助培养。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青年教师1000余人次;做好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7人获得博士学位,32人获得硕士学位。教师中有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获得各类省级专家称号。李保国教授被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宣传。

【保障体系】《河北农业大学章程》核准生效,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和《河北农业大学规章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健全。成立了渤海校区管委会,明确机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职称量化测评体系,改革了职称推荐办法。对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暂行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构建了财务网上服务平台,开通了学生网上自助缴费平台,规范了政府采购程序,强化了预算管理。加强实验室管理,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规范转移处置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3.8吨,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正规化、常态化管理;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规范公房管理;落实政府采购程序,严格操作规程,为学校节约预算509.57万元。加强审计、监察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处级干部9人次,审计基建和修缮工程项目102项,审减总金额191.64万元。

落实餐饮行业“明厨亮灶”要求,所有学生食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节能监管平台正式启用;开展了后勤“安全生产活动月”活动,建立、执行了后勤安全联络员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开展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活动,146家食品经营销售单位(摊点)签订了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地基处理工作已完成,开始主体施工阶段。现代农业实习实训中心项目取得规划许可证。东校区五号学生公寓工程主体完成。

(吕宏玉)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金融人才重点培养基地,是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学校前身是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办的保定银行学校,历经河北财金学校、河北银行学校、保定金融专科学校、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7年,更名为“河北金融学院”。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人才,现有80余位校友担任各省行副行长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业界誉为“金融黄埔”。

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金融博物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北省园林单位”。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70万册(种),报纸、期刊1240余种。金融博物馆是省内高校规模最大的货币金融类主题博物馆,馆藏资源5000余件。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留学生共计1.2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3.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90.3%。学校软引进10名国内外高水平知名学者担任首席专家,指导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到国际知名大学研修教师达80余人;学校设有10个教学院(系)、4个教学部和研究生部,现开设有1个硕士专业、23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各学科专业交融互补、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重点(重点发展)学科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实现本一批次招生,最低录取分数超出一本线20分,位居省内同类院校首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呈现“三高一契合”的特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提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绘制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矩阵图和专业能力实现图谱,启动“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举办“业务素质提升”“协同育人”等特色班,推广“翻转课堂”“共振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新增“互联网+”数字商贸实验教学中心等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打通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转换渠道,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我校学生在一系列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励4项,国家级奖励285项入选全国就业50强高校,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龙头工作。遴选增加校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发展学科2个,优秀基础学科2个;高水平通过投资学等3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完成15门精品资源课程转型验收;启动第二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遴选。学科竞争力愈加提升,社会影响力愈加广泛。

【科研工作】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强化应用型科研导向和精品科研意识,推动科研上层次、上水平。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汉唐教育集团等单位协同共建“国际金融研究院”和“河北省普惠金融研究基地”等高水平智库;14项研究成果得到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邢台市、保定市金融“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发起成立“地方财经高校金融教育联盟”,成功举办首届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际合作平台。

【对外交流】对外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化。深入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培植合作新动力,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波兰罗兹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填补了本校在中东欧发展的空白;接收2批攻读学位的全日制留学生来校学习,双向互动的对外合作交流格局初步形成;发起成立“地方财经高校金融教育联盟”,成功举办首届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际合作平台。

【校园文化】学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主线,完成楼宇文化、形象文化、文化墙、文化布展等系列建设项目,校园文化整体品味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特色初步彰显;举办“书香讲坛”、“文化讲坛”、“大学生辩论赛”等系列高质量、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让优秀文化浸润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河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本校15件艺术作品获得奖励;积极申报校园文化优秀案例,荣获河北省2015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依托各种各样的载体、平台,举办各种各样的学术、文娱活动,丰富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荣获“保定市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王亮)

【河北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经、医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至2015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376亩,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8.5万册,现有在岗教职工612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在校生9700余人。

学校设有董事会、校务会、校党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单位有五院两部:经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公共课部、培训部;教辅部门为现代教育中心、图书馆。目前,开设机械设计制造、汽车服务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环境设计等23个本科专业和47个专科专业。实践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化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综合体育场等设施齐全,设备一流。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内外数千家企事业单位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

学校顺利通过“双评”。4月,评估专家入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顺利通过“双评”大考,标志着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转变教育理念。2015年下半年,开展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针对学校在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育人质量;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修订62项制度,新制定7项制度,并印制了《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使我校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认真组织教学检查,全年共组织教学检查4次,共计抽查教师教案310本,抽查教学班级课堂秩序1037个,组织学生对教师网上评教2次;三是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了2016年拟新增5个本科、7个专科专业申报工作;组织了2014年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项工作和2015年教学改革立项及中期检查工作;完成了年内6个新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四是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努力深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学校成立汽车实验教学中心和智能制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两个校级实验中心,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省厅确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年内新建校外实习基地5家。五是积极推进本科生考研工作。本年度本校第一届本科生考研录取共计15人;学校组织召开第一届本科生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开设考研零点自习室。六是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完成了23项厅局级及以上课题的立项工作。其中,省部级课题4项(省教改课题3项;河北省社科联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9项(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1项,给予5000元资金资助;河北省教育厅课题2项;保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5项;河北省高教学会11项)。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招聘力度,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全年共参加6场招聘会,录用教职工33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博导2人、硕士研究生21人),其中教师13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学科带头人2名。二是严格执行《薪酬调整方案(试行)》,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教职工出勤在岗情况的检查,按规定落实了坐班津贴和加班费,体现了教职工多劳多得的薪酬调整原则;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等级制度,严格把关,每月落实绩效工资,体现了教职工优劳优得的薪酬考核原则。三是加强培训及职称评定工作,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教师参加河北省骨干辅导员培训、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教师网络培训等20余人次;组织18名教师参加教师岗前培训;积极推进职称评定工作,4人晋升高级职称,12人晋升中级职称。

(王世颍 )

【保定学院】2015年,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列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十所试点院校之一,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院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转型工作】4月,学院成立转型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莲池区支点创业基地建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基础的综合试验平台。先后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德集团、同美集团、深圳特蕾新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截至2015年底,产教融合项目已达83项,有8个项目入驻莲池区支点创业基地。

【教学改革】一是实践教学,与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联合组建岩矿分析实验室、与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生物工程中心、与河北东淼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食品安全评价中心、与河北狮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狮鹫航空·保定学院飞行器实验室”。配套国家财政支持项目,投资新建电力工程及电磁应用、材料与发光、数字媒体、地方文化旅游与遗产研究展示、文化与体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等5个实验平台。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二是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完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艺术教育”的验收准备工作。在省教育厅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本院7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准立项,8项教改及教学管理课题通过结题验收。三是培训工作,圆满完成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2015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初中校长培训项目、“国培计划”——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和保定市高中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共培训“国培计划”农村校长50人、教师200人,保定市高中骨干教师700人。四是招生、就业工作,全年共招生483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0人,专接本389人,专科生1944人,招生范围扩大到22个省(市)。毕业生人数为5112人,本、专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5%82.3%。五是各类比赛屡创佳绩。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第十六届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2项。在第七届河北省金钟奖合唱比赛中,获混声合唱金奖、女生合唱银奖。

【思想文化建设】一是西部支教群体学习宣传活动。4月,本院宣讲团受邀参加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进行宣讲,光明网全程直播。通讯作品《安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二是文化育人工程,《实施七大育人工程,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保定学院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院校史馆、西部支教主题展被评为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三是主题教育活动,在“井冈情·中国梦”活动中本院团队获“优秀实践团队”荣誉称号,《井冈山红色旅游地图创新设计》被评为全国优秀课题成果。四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1人获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在河北省第三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集体三等奖,3人获省“大家访”活动先进个人。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选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1项。1名教师被评为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被评为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五是评选出省级优秀毕业生212名,校级优秀毕业生433名;省级三好学生22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6名,省级先进班集体3个。

【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方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天科学家戚发轫等专家学者来本院作报告;举办教授博士讲坛22期,参与师生达4400余人(次)。科学研究方面,全年共奖励科研成果123项、科研项目113项及获奖成果1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级课题20项,市厅级课题52项,横向课题3项,6项专利获准授权;2项成果获第八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31项成果获市级奖励;2名教师被评为“保定市第三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

【师资队伍建设】全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63人,课程进修56人(次);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50名专任教师参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院校在线学习中心”平台学习。92名教工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讲座,54名辅导员参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线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科研一线实践48人(次)。1人被评为2015年度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被评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市级师德标兵,3人被评为保定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魏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9月由河北保定农业学校和保定市财税干部中专学校两所学校合并组建,隶属保定市人民政府。学院分东、西、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20亩,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07.09万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731人。现有专任教师465人,教授52人,副教授84人,博士2人,硕士285人,在读硕士7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9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9人,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4人,市名师12人,“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学院建有16个实训中心130个实训室,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各类图书资料102.34万册,拥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计算机网,教学用计算机3869台,有合计5056个座位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

学院设有农林与生物工程系、畜牧兽医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商务技术系、传媒艺术系、艺术设计系、贸易与旅游管理系等10个系,开设了涉及农林牧渔、制造、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与传媒、土建、交通运输、旅游、纺织服装、生化与药品、文化教育等11个高职教育专业大类中的22个专业类别共计49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44)。经过专业结构优化整合,现已基本构建了14个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群,实现了与保定市主导产业的对接服务。

学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2008年,学院参加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2010年,学院被遴选为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个专业被评为河北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专业被遴选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被遴选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取得2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0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校园信息化建设试点院校(全省高职院校仅有2所),被北京军区评选为优秀军训院校;学院团委被评选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等;学院被保定市政府评为职业技术教育龙头学校。

【教学工作】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建设活动。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开设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专业。深入推进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系,完成两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上网课程资源的制作、专家评审、上传工作。进一步深化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校企融合;积极服务三农,师生在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增长才干;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体系,完善合作机制,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校企合作订制培养,精准对接行业企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信息工程系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科研及社会服务】全年完成省级课题立项9项,市级课题立项45项,结项45项,获市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22项;获国家专利2项;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著作)10部。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农业技术类人员科技培训”等项目,培训农民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5500余人次;专业教师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农民900余人次;为企事业单位拍摄电视片8部(集),举办高、中级摄影师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200余人次;为涞水县南义安村建设“文化长廊”,绘制墙体画700延米约2000平米;为保定市县大型建设项目提供项目咨询和技术咨询服务50余项,完成50000余平米的住宅工程造价鉴定工作,完成省内多个景观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为张家口申奥工程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开展创新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导游资格口试评审、考前培训等4000人次。

(王胜杰)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792月,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以服务保定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保定市人才培训基地”“保定市公务员面试基地”“保定社区教育学院”先后在学校挂牌。建校36年来,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2万余人,非学历培训40万余人次,现有在校生33163人。2015年,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内涵发展,规范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学校获上级奖励22项,包括全国开放教育招生先进集体、全省开放教育招生优秀集体、网络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等。

年内学历教育招生11944人,连续五年过万,位居全国市级电大第一,占全省近三分之一,被评为全国开放教育招生先进集体。

完善社区教育机构设置,社区教育稳步推进。市编办发文成立“保定市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市教育局下发《保定市教育局关于同意成立保定社区教育学院的批复》,批准依托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保定社区教育学院。指导组织全市开展了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开展了“家庭教育进校园”“武术文化进校园” “周末陪你玩儿”活动;成立家庭教育学习小组,打造教育师资团队,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活动。在全省社区教育微课比赛中,报送的5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2件作品获一等奖(全省仅保定、唐山两家),其他3件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始终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电大系统远程教育课程优秀考核设计方案评选活动中,获2个一等奖(全省仅3名);在第六届保定市驻保高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获2个二等奖;在第三届全省优质网络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网上交互教学评选中,包揽了全部三个奖项的一等奖第一名。结合省校教学改革方案,从论文评审、期末考试、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基层电大办学活力,真正解决“工学矛盾”,方便学员学习。

做好移动端管理创新。继微信公众号、微信管理群相继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后,又与电大在线签订“同学APP”使用服务协议,成为全省电大系统首个“同学APP”试点单位。做好网络资源建设。制作视频8部,网络课程3门,微课课程13门,收录整理音像资料1104片。《中国电大报》、国开新闻网专题报道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王冰)

【冀中职业学院】冀中职业学院是隶属保定市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67月由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定州分校改建而成。截至年底,在编教职工204人,在校生2768人。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学院馆藏丰富,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五系一部”: 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艺术系、学前教育系、公共教学部。开设有29个高职专业,6个中专专业,拟开设6个五年一贯制专业,涵盖了制造、电子信息、艺术、财经、旅游、教育等6个类别。本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专业。全年各类招生共1398人(其中统招录取418人,中专及五年一贯制录取503人),为学院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办学定位】学院确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保定,面向河北,对接京津,辐射全国,围绕汽车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主导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多渠道办学,培养与培训并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加快专业建设】学院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要求,开展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专题教育活动。加快专业建设,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重新审视现有专业设置,报停专业5个,同时努力提升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积极构建校企和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新增专业2个,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医疗设备维护方向)和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缂丝方向);完成中专、五年一贯制和大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起草和申报。

【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工程。学院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创业服务进高校”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举办了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报告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向在校生做了三场创新创业报告,分享自己创业历程及创业经验,引领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和创新创业,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回访高娃幼儿园、万空集团等用人单位,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及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和要求。2016届毕业生已全部进入顶岗实习岗位。

【教研工作】全年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0篇,有11个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获得立项,9个课题结题,研发校本教材10本,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

(霍亮)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占地400亩(涿州新校区300亩、定兴校区100亩),现有教职工305人(在编193人、聘任1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8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6人。学校设有幼教培训中心1个和学前教育系、艺术教育系、人文社科系、基础部4个系(部)、10个专业,在校生4104人,其中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生2483人,高招大专生1621人。在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全国专科院校排名数据中,本校在河北省60所专科院校中排第9名,在全国1322所专科院校总排第166名。

【教育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党委专门组织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到河北金融学院参观交流,与北京空直蓝天幼儿园签订了园校协同培养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师范大学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推进研究院的筹建步伐。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培训、学习,聘请多名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推广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老教师1+1结对传帮带,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成果展示,本校王辉老师与南开大学赵均教授于1023-29日在突尼斯联合举办“新东方古典”绘画展,王辉老师的画作《我看青山多妩媚》被突尼斯文化部收藏。坚持抓常规管理,推行“五个改变”教改精神,成立多个课外活动小组,本校学生在第十一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电视才艺展演录像评比活动中,舞蹈参赛作品《奔放》获金奖,《彩虹青春》获银奖,耿胜男、夏薇、杨芳芳获优秀编导教师奖,龙婷茹、祖洪水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柴志忠在2015年“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评选中书法作品荣获金奖;张迎九参加河北省“挥写廉政”书法大展获三等奖;在河北省第八届艺术联展青年学生组比赛中,本校26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17人获三等奖,15人获优秀奖,刘大林、郭建鑫老师获辅导教师奖。在河北省首届师生规范汉字书写大会保定赛区比赛中,本校学生2人荣获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11人荣获三等奖。

【科研工作】教科研取得新成绩。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作品23篇。承担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科研课题、子课题27个、市级科研课题8个、校级科研课题5个。本校承担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申请立项的“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促进”河北省项目,现在已经正式启动。多名教师参加河北省教育学会、北师大出版社联合组织的“十三五”规划学前教育本科教材编写工作。

【学生工作】在青年学生教育管理中,开展“三观”“三主义”“五爱”教育,并组织多项校内专题活动,同时在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组织的大学生宣讲活动中,本校大学生宣讲团被授予“先进学生个人”56人次,优秀辅导教师8人次,优秀团队5个。在大学生训练营LOGO征集比赛活动中,本校10名同学获得优秀奖。在共青团保定市委组织的《讲故事 话发展 圆梦想》征文比赛中,本校学生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被授予自强自立大学生2名,优秀大学生2名。在保定学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网络投票中,本校蒲公英宣讲小分队荣获第六名。

【社会培训】参加国培示范项目——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学前教育班培训,组织管理河北省——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学前教育班培训。完成保定市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2015年国培项目申报。继续下园进行幼教调研和指导,组织入园15次,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取得新突破。全年,中招录取696人、高招录取817人,招生数量比去年增长23 %。招生范围扩大到吉林、山西、广东、四川、重庆、贵州、甘肃等7个外省市,省外录取87人。学校在4月、11月召开两次毕业生双选会,学生供需比高达1:9,《燕赵都市报》《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保定电视台、涿州电视台先后报道本校学生就业情况。

(徐浩)

(编辑:保定方志)
  • 上一篇:金融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