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文化艺术界 > 正文

周福才

更新时间:2013-02-01 08:44:00点击次数:4915次

周福才(1876~1962)小名福子。安新南冯村人。1918年在北京醇王府中唱堂会,极受赏识,醇亲王载沣为他起名福才。初拜高风村(艺名高阳红)为师,并随之搭班学小旦。后随高应龙改学小生、老生。14岁时,随高应龙、高风村入韩大仓班。韩大仓为霸州人,工老生,艺名“霸州红”。自此周便以唱戏为业。

周福才自加入班社后,有机会接触京剧、梆子腔而开拓了眼界。相比之下,他感到老调唱腔贫乏,表演简单,下决心对老调进行改革。改革首先从《调寇》开始,为了表现寇准的老谋深算,将原来寇准带黑三绺,改为苍三绺。在表演上、词句上力求准确,一句一字决不马虎,在音乐伴奏和唱腔上,将原来打击乐器用的广器改成苏器,吸收了梆子的锣鼓经,唱腔上增加了曲调旋律的起伏,扩大了上方音域,去掉过去唱词中的虚字。使得唱词清晰明丽,唱腔感情连贯,刚柔相济,韵味突出,达到唱腔与人物思想感情的高度统一。经过改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不温不燥、又独具老调艺术风格的艺术形象,使老调《调寇》别开生面。

周福才不但演老调为人称道,他的丝弦造诣也很深,他饰演《井台会》中的薛仁贵,《黑驴告状》中的范仲禹,《张良辞朝》的张良,均为人称道。特别是《罗衫记》中他饰演的苏母,更与众不同。他在《汲水》一折中饰苏母诉说身世的一大板“河西调”,一字一泪,感人肺腑,总是赢得满场喝彩声。

1948年保定解放后,73岁的周福才焕发了青春。为老调艺术的复兴与发展,为培育老调新秀付出大量心血。1954年河北省电台录制了周福才的《调寇》。1950年周当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为复兴老调奔走呼吁。1954年5月,荀慧生剧团到保定演出,省文联组织观摩年已80高龄的周福才演出老调《调寇》。

(编辑:admin)
  • 上一篇:刘崇本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