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蠡县—历史名人

更新时间:2012-09-12 14:56:00点击次数:38524次

樊於期(?~前227)

战国末年秦国将领。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光绪二年(1876)《蠡县志》均记樊为蠡县南庄村人。秦王嬴政十年(前237),樊於期任秦国将军。翌年与王翦率兵攻打赵,取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城,继而攻占平阳(今磁县东南),大胜,杀赵将扈辄。秦王嬴政十四年(前233),他率军攻打赵国,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秦国,后逃往燕国。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秦王嬴政二十年(前227),秦国灭赵国后兵至燕国南界。燕国太子丹惧怕,准备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对太子丹说:“今秦王用黄金万两,封邑万家的重赏捉拿樊将军,如果拿樊将军的人头和燕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的见我,那时我可趁机刺杀秦王,以报太子大恩。”太子丹沉默无语。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杀害樊於期。便自已去见樊於期说:“秦王与将军可谓有深仇大恨,父母宗族都被他杀害,现在又重赏缉拿将军,你难道没什么打算吗?”樊於期仰天长叹,痛哭流涕:“我每想到这些,真是恨入骨髓,就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荆轲说:“今我有个计策,即可解燕国的忧患,又能报将军深仇,你看怎么样?”樊於期问是什么计策,荆轲便将对太子丹说的话重述了一遍。樊於期赤膊取长剑在手说:“我朝思暮想要报这切齿之恨,今日幸得指教!”遂自刎。后来,荆轲刺秦王虽未成功,但樊於期为国家甘愿一死,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他死后,其遗骸葬于故里南庄村,后人立祠祭祀。据清《蠡县志》载:“南庄有大冢,呼为樊将军墓。旧有庙碑,今俱废。”

丁好礼(1293~1368)

元代大臣。字敬可,蠡州(今蠡县)人。初在户部任职,做中书掾,后授户部主事,继之提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后复入户部为员外郎、郎中,升侍郎、尚书。任职期间,废除京畿漕运使,建议在通州设置漕运司,讲究漕运利病,规定各种规章制度,便民交通。当时国家多事,国库财银用之将空,他主持从财银里节下浮费,用于国家建设。后历任参议中书省事、书侍御史、辽阳行省左丞,且留职枢密副史之职。至正二十年(1360),拜为中书参知政事。时灾荒较多,京师大饥,天寿节朝廷计划按惯例举行大宴会,他上疏言:“今民父子有相食者,君臣当修省,以弭大患,宴会宜减常度。”但皇帝未采纳他的意见。他深知朝廷腐败,奸佞当道,便要求皇帝恩准他此后不再理朝政诸事。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再被启用,拜中书平章政事,但由于时常与人政见不和,又辞职。顺帝念其为人刚毅耿直,公而废私,又终生效忠于朝廷,特封他为赵国公。翌年,明军攻占京城,元朝灭亡,有人劝他前去拜见明军主帅,好礼怒斥道:“我以小吏致极品,爵上公,今老矣,恨无以报国,所欠唯一死耳。”过了数日,主帅召他前去,不肯,被杀于齐华门。

刘禹(1431~1503)

明代大臣。字汝器,号静庵。蠡县北忠卫村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初授监察御史,当时,陕西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严重,刘禹受命莅陕西监督科考,整肃选才秩序,到任后,趋利避害,革旧布新,重用公正清廉之官员统掌“三法”,查处殉私舞弊之腐吏,深得民心,被提升为苏州知府。在苏州任职期间,秉公办事,严明执法,苏州地区妇孺皆知,声誉极佳。经吏部尚书举荐,调任山西省左参政,分管泽、潞、辽、汾四州政事,当时这一带很不安宁,饥民逃荒,盗匪四起,刘禹到任后一面缉拿盗匪,一面开仓放粮,安抚饥民,保住了一方平安。后升任福建省右布政,赴福建任职不足一年,奉旨迁为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国家的粮库储备。当时,南京地区积粮大户囤积居奇,欺行霸市,低价收购,高价售出,很多饥民流离失所,刘禹到任后,下大力整治,对恶霸绳之以法,很得民心。他勤政数年,积劳成疾,明弘治六年(1493)辞官回家,沿途受到百姓和官员的热情迎送,都赞赏他的清廉正气。病逝后,进士、吏部郎中冯兰(蠡县大百尺人)撰文,进士、四川道监察御史王凯(蠡县东北寺人)篆书,进士、余杭知县冉继志(蠡县万安人)书丹,为其立碑。

李塨1659~1733)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字刚主,号恕谷,蠡县西曹家佐人。康熙年间举人,颜(元)李(塨)学派代表人物。李塨出生于殷实家庭,自幼聪慧过人,清康熙十七年(1678),考入县学为生员。康熙二十年(1681)遵父嘱拜颜元(习斋)为师,他勤奋好学,博采众家之长,除拜师颜元学礼外,先后学琴于张函白,学射于赵锡之、郭金城,问兵法于王余佑,学书于彭通,学数于刘见田,后赴浙江学乐于毛奇龄。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举,三十九年(1700)入京会试,落第,被左都御史吴涵聘为家庭教师。他撰写的《大学辨业》一书由吴涵出资刊行,名动京师,少宰徐秉义、相国王琰、侍郎许三礼等都与其论学。

李塨除在家乡和京师讲学议政之外,还先后助郭金城治理浙江省桐乡,助温益修治理河南省郾城,助杨勤治理陕西省富平。时富平地方秩序紊乱,他主张“治乱国当以严”,首先要“禁斗争、止赌博、勤听讼、减催科、除强恤弱”。然后再“旌孝弟、崇学校、选乡保、练民兵、劝农耕、兴水利”。在其指导下,不到一年,富平“百废俱举”、“政教大行”。关西学者闻风而至,跟随他学礼、兵、乐、农,研究儒家经典。

康熙五十七年(1718),李塨任通州学正。任职3个月后,辞官回故里,“力农臻富”,成为当地有名的乡绅。他依据颜元的“垦荒、均田、兴水利”,提出更为具体的主张,诸如“洫沟开而灌溉兴,田必沃、稼必茂,一亩可敌陆田数亩,是益田也”等等。李塨讲学,重体育,曾提出“一人动则一人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且身体力行,对学生既教文又教武。他既是学者又是武术家,尤精剑术。武侠窦尔墩曾向他拜师学艺,他创编的“青龙十三剑”流传至今。

雍正九年(1731),李塨曾两度到保定莲花书院任《畿辅通志》总裁,后因病辞去。晚年,李以“躬不逢时,时道者众,乃寄情于书,以昭后世”。他的著作主要有《小学稽业》、《大学辨业》、《学乐录》、《青龙十三剑》、《拟太平策》、《阅史郄视》、《论学》、《周易传注》、《诗经传注》、《恕谷后集》、《田赋考辨》。李塨在学术上注重实学,反对死读书的学风,他认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李塨注重实践,提倡“智以事练之”。在时政上他反对封建豪强兼并,提出“耕者有其田”的设想。他说:“所以无立锥之地者,以豪强之兼并,今立之法,有田者必自耕,勿募人代耕,惟农有田耳,非均田则贫富不均,均田第一仁政也。”在古今观问题上,颜元教他要“厚古”,李塨则劝颜元不要“尽执古法”,要“宜酌时宜”。

颜李学说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进步性,并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1919年,总统徐世昌想利用“颜李学说”治理国家,兴建了不少“四存”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颜李学说也受到重视,成立有“颜李学说研究会”。郭沫若对颜、李学说有很高的评价,并著有《颜习斋与李恕谷》一书。

陈幼云(1879~1909)

教育家。原名陈兆雯,蠡县潘营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考入保定直隶师范学堂。同年秋,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翌年暑假返回乡里,倡导和赞助创建乡村小学近百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在日本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的政治活动。他返乡到保定,受聘于崇实中学,以教员身份,秘密组建同盟会河北支部。他一方面积极响应中国同盟会“不革命决不能立宪”的主张,进行革命宣传;一方面在保定军官学校、师范学堂和其它高等学堂中发展急谋改革者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成立,公推陈兆雯为会长,自此以字幼云称呼。当时清政府防范革命活动甚严,他唯恐日久事有泄露,宏志难以实现,便与同盟会员靳东阁、王国光等13人借保定西关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之基,拓为中学,进行活动。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禀准督署立案,定名为保定育德中学。陈幼云为监督(校长)。时全校教职员均为同盟会员,学校初创,百事待举,他身先士卒,在万难之中挺身而进,以育德中学为集会场所,聚集读书青年,作为中国同盟会在保定活动的秘密据点;他以改良教育为宗旨,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充实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计民生。他还注重与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往来,吸收各界富有革命思想的人加入同盟会。陈幼云归国时,各地争相聘请,但他为谋教育建树,以革命为己任,坚持在育德任职。由于他忘我操劳,身患肺病,友人相劝,他却说:“我既加入革命党,生死早置之度外,何惧劳苦!”终因病情日益恶化,于宣统元年(1909)八月病逝。

1936年,育德中学在校内修建“幼云堂”,堂室正面墙上镶有陶瓷烧制的幼云肖像,下面是刻在汉白玉石上的《幼云堂记》碑文,撰写着陈幼云生平事迹,供后人瞻仰。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