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记忆中的遗产 带着泥土芳香的哈哈腔

更新时间:2020-01-13 15:29:43点击次数:211814次

哈哈腔,又称柳子调、喝喝腔,是流行于保定的清苑、蠡县、徐水、望都等县与沧州部分县及山东省交界地区的地方戏曲。

哈哈腔历史悠久,是在民间农闲或逢年过节的“社火”活动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清代嘉庆年间清苑县就流行哈哈腔剧种了,清末民初是哈哈腔兴盛阶段。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哈哈腔的升合班在北京东安市场演出,1915年前后,又到天津同兴茶园演唱。保定的徐水、蠡县等地的哈哈腔子弟会(半职业班社)也很活跃。

哈哈腔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泥土芳香。最初的戏多是表现百姓日常生活中种麦、赶脚、打鸟、纺织等内容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后来逐渐发展成有角色、行当齐全的剧种。哈哈腔汲取群众生活语言,通俗、质朴、生动活泼。唱词结构大致与民间说唱类音乐类同,由上下句组成。唱腔属中国戏曲的板腔体,有抒情性的\[头板\]\[二板],多种性能的\[流水板\],表现激愤、急切情感的\[紧三板\],叙述性的[尖板]及哀叙性的[哭板]等十余种板式。唱腔同地方语言相结合,通俗易懂、朴实健朗而又欢快活泼。由于声腔尾音大都结束在高音“1”上,音腔明显高翻,好像吆喝声,所以又称“喝喝腔”。

哈哈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竹笛、笙,在演奏上有“拙笙、巧弦、浪荡笛”之说,即伴奏时这三件乐器相互加花、填空、让挡(即兴配器),有时笛子和板胡还游离于唱腔之外,这是哈哈腔典型特色。哈哈腔的代表剧目有《赵美蓉观灯》《李香莲卖画》《金锁记》《王小打鸟》《杨二舍化缘》等。

新中国成立后,哈哈腔得到恢复和发展,保定、沧州和山东德州等地都曾成立过专业哈哈腔剧团。在河北省1959年戏剧汇报演出大会上,清苑县哈哈腔剧团演出的《王小打鸟》获得好评;《皂袍记》一剧,由中央电视台播放。该团演出的《白云仙子》由河北电视台录像,《影误重圆》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风雨红杏》获河北省现代戏汇演奖,新编历史剧《御酒埋香》获河北省戏剧节奖。清苑哈哈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