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五章 奇瑰的国宝 经典碑刻造像

更新时间:2020-01-09 09:24:16点击次数:14384次

千年纪念碑——北齐义慈惠石柱

义慈惠石柱,因建于北齐,又称北齐石柱,位于定兴县城西10公里的石柱村西北一高台上,北距易水河250。高台上原建有沙丘寺,现仅存石碑两通。石柱雕刻带有南北朝风格,是不可多见的历史佳作。

北魏孝昌末年(525527),朝政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杜洛周、葛荣等农民起义。石刻3400字“颂文”记载的内容是北魏孝明皇帝亲征镇压起义军,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所写的,但却反映了当时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当时定兴一带是起义军和官兵交锋之地。起义军战败后,尸横遍野,当地民众将义军残骨收敛,尸体合葬,并建立纪念物,初为木质,后北齐官府在大宁二年(562年),易木质为石质,刻了“颂文”,取名标异乡义慈惠石柱。

石柱设计精美,雕刻细腻,造型奇特,全柱分基础、柱身与石屋三部分,通高6.65。基础是一块大石,基石上有覆莲座柱础。莲座包括方台、枭线、覆莲三部分,柱身高4.5,用两段短浅棕色石灰石垒接而成。柱身为一不等边八角形,自下而上逐渐收小,每高1,收约2.5厘米。柱的上部,约于通高的四分之一处,东南、西南两隅角为了镌刻题字而未削边棱,形成平面,“颂文”和题名等刻在柱身的各面。

石屋建在柱顶之上,为一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四阿顶小屋。石屋刻出屋顶、檐椽、角梁、斗、阑额、柱子,前后当心间刻火焰龛门、佛像,两次间刻出方窗,恰如一座完整的三间殿宇的模型。石屋下面一块长方形石板,作为屋的基础,也是柱身的盖板。在盖板的底面,刻莲瓣、圆环、古钱及花果等纹饰,使人从下面望上去,不致单调乏味。佛像的脸型、背光均为南北朝雕刻风格。石屋柱子卷煞收分以及其他手法,为研究南北朝时期古建筑形制特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例证。

唐龙兴观道德经幢

又名唐玄宗注道德经幢,龙兴观建于唐景龙二年(708年)。据《天下舆地碑记》载,易县道德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在易县城西开元观(现其地望已不可考),后迁至城内西南隅的龙兴观今址。

唐代统治者尊老子李耳为其始祖,以此来神化李姓皇族。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亲注老子《道德经》,颁之全国,下诏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劝令习读,使知指要”。并命各州县镌刻道德经幢,供人们颂读。开元二十六年初在今易县奉敕竖立了石刻道德经幢。

道德经幢为八角柱体,幢高6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除幢顶为青石屋顶,其余皆为汉白玉石。幢座为一仰莲石雕,座下的方形平台为后世补砌。幢身由上下两块汉白玉雕刻而成,通高4.29米,直径90厘米,平面为八角柱体,每面宽40到42厘米不等。幢身书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的字样,各面镌刻老子《道德经》5000言,字体工整秀丽,刚劲飘逸,笔法流畅,是唐代书法的佳作。但遍寻幢身,未发现书者姓名。据经幢上翁方纲“苏灵芝书道德经,不著名氏,故著录家皆未之及……”的题记,索读对比苏灵芝书易县的《大唐易州铁像碑》《梦真容碑》和现存保定莲池的《易州刺史田仁琬德政碑》的字体书写风格,认为此碑应出自苏灵芝手笔。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