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蠡县—景观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2 14:45:00点击次数:6904次

古八景

明、清《蠡县志》均载有八景,记述县境壮观奇特景象。不同之处是清代将明代的第三景“城土蒸润”改为“佛狮奇形”,并作了如下注解:“旧志此景为‘城土蒸润’,按东坡送梁左藏赴莫州诗有‘蒸土为城铁作门’之句,今莫城故址在任邱,蠡特其境耳,此城原非莫城也。姚汝明易之以今名。”今亦选择了“佛狮奇形”这一景。现此八景大部分已不存在,只有赞美之诗记在明、清县志上。

紫薇烟雨:据明代《蠡县志》载,在东河村北,有一丘,人称紫薇山。昔云“有紫气上浮”,故有紫薇烟雨之景。明代邵曦有诗:“名山雄镇蠡吾封,烟雨宜时顺化工。湿重岩花春漠漠,润滋崖树昼蒙蒙。千家尽在沾濡里,万物咸资灌溉中。曾为劝农经此过,马前掩霭失西东。”

浮图晚照:在县城西南文庙、书院北侧,有寺院,内有古塔一座,日照中孤影亭亭,影随日转,故有浮图晚照之景。此塔始建年代不详,明、清志书中有记载,今已不存。

佛狮奇形:在县城西有一宝宁寺,蒙古至元二年(1265)修,明洪武十七年(1384)建大殿,铸铁菩萨一尊,端坐金狮之上,金狮呈奔腾咆哮之状,甚为奇观,故称佛狮奇形。

古陵相影:位于县城北7公里,有4个陵墓,从四面远观,唯见其三,俗呼为影三郎。据蠡县文保所1986年文物普查古迹考:“影三郎为东汉时期古汉墓群。”明代邵曦有诗咏此景:“四陵隐约知谁筑,近顾遥瞻只见三。词客惊闻频驻马,行人闲数屡停骖。光阴岁岁成陈迹,烟雨年年长翠潭。传说晏婴曾葬此,临风怀古意何堪。”

神井阴云:在县城内西北角,有一井,其水甘冽,虽旱不竭。古人说“有云气上浮”。城上有龙女庙,遇旱祈雨即应,以此为神井,故有“神井阴云”之说。

孟尝怀古:孟尝,指孟尝村。孟尝君即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文,好养宾客,相传有人慕孟尝君之名,效仿孟尝君好客,在此开一旅店。明代文山有诗咏道:“七国争延天下贤,朱门独有客三千。戒心已出崤函早,相业终为海岱传。野鸟数声林寂寂,泔河一带水涓涓。豪华既出黄封在,翁仲遗虚草接天。”

博陆灵祠:即为汉武帝时博陆侯霍光、汉宣帝时博陆侯霍禹、汉平帝时博陆侯霍阳所修建的灵祠。在县城北约5公里,今已不存。明代邵曦题咏:“灵祠翼翼古城边,父老香烟尚俨然。形画麒麟昭德业,功铭彝彝著才贤。生前拜相匡三主,殁后夷家只四年。此日汉宣恩意尽,英雄过此至今传。”

龙渊感应:据明代县志载,龙渊在鲍墟社。相传有龙潜于水中,故称龙渊。旱年在龙渊祈祷,便能应验。明代时龙渊尚存,虽旱不竭,今已消失。

新景观

随着蠡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一些新的景观也在不断地涌现。

中心广场:位于县城中心,分范蠡路和蠡吾大街十字路北两侧东西两个广场,统称“中心广场”。广场总面积11259平方米,表面由4种颜色的花岗岩组成大方格图案。西广场面积7896平方米,广场中央设一600平方米的声控彩色旱泉,西侧是一直径26米的凸起舞台,舞台正中有高10米的“世纪光柱”,西北角为一转角凉亭,凉亭以南、以东建有长廊,四周为异形高池草坪,主入口草坪内设一高25米高杆灯,四周草坪内水晶灯、变色灯相间布置,与广场融为一体;东广场面积为3363平方米,四周为草坪,表面由黑白点花岗岩铺成,草坪内有椰树灯4盏,水晶灯、平湖秋色灯、变色灯共12盏。西广场南侧、东广场东侧都建有体育健身设施。中心广场南有商业步行街,东有超市、西有商厦,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如正月的花会进城、部门上街宣传、部分商品交易会等,都在中心广场举行,居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广场跳秧歌、演节目,开展健身活动,成为县城的一大景点。

潴龙河桥:潴龙河是蠡县境内最大河流,过去,人们过河靠摆渡。随着定县至河间公路的建成,1968年6月在仉村、滑岗之间建成蠡县境内第一座钢筋水泥永久性大桥,全长705米,50孔,孔跨14.1米。1998年4月至10月,又一座跨潴龙河大桥建成通车,桥长1224米,桥面净宽11.4米,全桥61孔,孔跨20米。2000年,朔黄铁路大桥也在此桥西侧100多米处建起,3座大桥横跨潴龙河,汽车、火车不时的飞渡河上,与河底面的麦海,形成又一景观。加上2005年在此桥下游建起的何蠡路漫水大桥,使流经蠡县的这条古河更加增色。倘若站在潴龙河大桥放眼望去,顿感心旷神怡,极为壮观。

(编辑:admin)
  •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保定市竞秀区东风西路1号
电话:0312-3088159
E-mail:bddfz0312@163.com
传真:0312-3088159
邮编: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