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涞水县—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0 17:48:00点击次数:7517次

涞水县各种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多彩,其中以花会形式存在的就有4类30余种。全县有270多道花会,分布100余村。如器乐类(南乐、音乐、十幡、吹打、铜管),歌舞类(高跷、狮子、旱船、龙灯、扇鼓、海市、张老背张婆、小车会等),戏曲类(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武术类(以少林为主)。花会是群众自发的文艺形式,每逢春节,各村花会不仅在本村表演,而且以拜年的名义到近邻乡村巡回演出,这种村与村之间的民间艺术交流,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很有积极意义。

民间音乐

涞水的音乐会,有的师承于北京西域寺,有的师承于本县林清寺或高碑店大佛寺,由一村或一街的民间乐器演奏者自愿组成,以自娱或互娱为目的,业余排练,义务演出。涞水民间音乐素有传统,相传黄帝时期的伶伦(又名洪崖先生),长期居住在今涞水伶山(娄村釜山),其祭祀之山在涞、易交界处的洪崖山,是伶山(釜山)的支脉。今釜山仍有伶(灵)泉、伶(灵)祠(灵泉寺)、钟模坑(钟横坑)等传说和遗迹。今涞水洛平(乐坪村)相传就是伶伦试乐的地方。至今南高洛古乐使用的半调乐器还需到洛平村定做,而且每逢正月初三音乐会出会前,需到位于洛平村北的庆化寺花塔前,面对塔上的“乐工”雕像对调,举行祭拜仪式。

音乐会又分南乐会和音乐会,音乐会传统会规极严,只能演奏传统曲牌,不能演奏其他杂牌。其中南高洛村的音乐会尤为知名。南高洛村在涞水县城东南9公里处,距后山文化发源地易县后山20公里,自古以音乐会闻名,村中有各种寺庙9座,各种民间花会7道,其中以音乐会和南乐会声名远播。音乐会尊奉道教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帝”,演奏的是原汁原味的“古乐”,曲谱是最古老的工尺谱和燕乐半字谱。南乐会尊奉观世音菩萨,保存部分古乐曲,增添了流行歌曲。

南高洛音乐会也称蓝旗音乐会、北乐会、后山古乐会、华夏正声等。现有遗存乐曲72首,其中能演奏的66首,有谱不能演奏的6首,能演奏没有乐谱的5首。所演奏的乐曲曲牌基本可以在南北曲、唐宋词牌中找到。演奏乐器为半调,部分自做,部分向本县洛平村订做(洛平,古称乐坪,因做供后山祭祀用的乐器、法器、试乐而得名)。演奏形式有奏、打、唱、诵四种,主要用于军乐、祭天、祭祖、郊祭或宴饮,也用于丧葬仪式。演奏前,必祭“伶牌”。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南高洛古乐应是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继承了黄帝时期音乐始祖伶伦所作祭祖乐曲,通过历代宫廷、民间、寺庙传承至今。

南高洛古乐被专家学者鉴定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是华夏古乐舞的继承和延伸,是易县后山文化的留存,是南北朝、唐宋时期宫廷歌舞大曲的再现,“填补了中国音乐史有史无声的空白”(中国音乐研究所张振涛博士语)。自1991年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大、河北大学、香港大学、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的专家到该村录音录像、详细调查以来,又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奥地利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音乐专家教授到该村考察。2003年4月3日,参加亚欧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的来自21个国家的30多名学者对南高洛古乐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观摩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英国学者钟思第自1989~2003年连续14年,深入南高洛考察采风,拍摄录制了大量光盘、录音、录像,及照片1000多张,出版了40多万字的长篇论著《万善同归》。钟博士认为“南高洛古乐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古代音乐发展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2003年9月15日,南高洛音乐会应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邀请,进京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师生们演出,使师生们大开眼界。2003~2004年,中国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连续两年把南高洛古乐开辟为第二课堂。2004年,南高洛音乐会参加河北省群星文艺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省社会音乐研究会会长、省群艺馆音乐部主任王小民,河北省《音乐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刘阜撰写的《南高洛古乐探究》的论文,获文化部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由涞水县文化教育局主持编纂,刘阜任主编,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齐易、河北省群艺馆音乐部主任王小民任副主编的《高洛古乐》一书出版发行。

河北省文联、河北音协、河北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3年12月3日确立涞水为“华夏古乐研究基地”,命名南高洛村为“古乐民俗之乡”。同年8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将南高洛古乐与易县后山文化一起,列入全国首批重点抢救项目之一。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抗战歌曲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野三坡,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当时野三坡一带的群众文化程度很低,八路军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主张用文字宣传人们看不懂,于是用编歌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一听就懂。一时间编歌、唱歌成为三坡地区主要的抗战宣传形式。2007年,涞水县档案馆编写的《平西抗日根据地与抗日民歌集》,收入抗日民歌108首,这些歌曲从生产、生活、战斗、除奸等各个层面,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野三坡地区人民,轰轰烈烈的生产战斗的各个层面。著名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歌曲作者在野三坡峨峪村(平西专区驻地)群众大会上首先教唱,平西专署发文辖区各县抗日政权推广,并很快传遍全国。民歌中有抒情的,如《好八路》、《张二嫂放哨》、《月亮地儿》;有坚定有力的,如《抗日民兵小唱》、《七团战歌》、《保卫我中华》;有风趣、诙谐的,如《埋地雷》、《开小差真嘎咕》、《嗤笑鬼子兵》;有叙事的,如《打涞水》、《卢沟桥事变》、《七想歌》、《讨饭》等。

民间舞蹈

涞水民间舞蹈品种多、分布广、延续时间长,据新中国成立初期调查统计有17种。其中有的属于群众自娱性舞蹈,有的属于祭祀性舞种,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些祭祀性舞种逐渐消亡或转化成群众自娱性舞蹈而保存下来,其中广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

小车会

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甚广,内容表现的是柴王爷推着四座名山,特意去轧赵州桥的故事,表演形式有排街和圆场。

高跷会

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由北京传入,内容是梁山泊英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表演时,按人物顺序排成两排,进行排街和圆场,用击打长腰鼓和铜锣的节奏,控制行进的速度,表演者24人。

龙灯舞

起源于清代,内容是海马给周文王献图的故事。表演时,每条龙演员16人,两条龙共32人,耍珠2人,打击乐手8人,共42人。舞时,1人手举龙头,其余15人为龙身紧随其后,龙头又紧随耍珠的,配合起舞。龙灯舞富于变化,时而紧急显示出勇猛和活跃的性格,时而舒缓表现龙的温柔。“二龙戏珠”、“海云图”等舞姿最受人喜爱。

大秧歌

起源于宋代,内容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无底洞降妖捉怪的故事,由15人表演。

扇鼓舞

起源于清代,属满族舞蹈。内容是表现佛库伦食神鹊所衔朱果而生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的神话故事。满族人奉鹊为神,祭神时,立杆于旁,杆顶置斗,贮肉末以召神鹊。舞者左手持鼓、铁环,木框蒙草,柄上套铁环,右手持鼓鞭,边击边舞。此舞在新中国成立后消失。

旱船

起源于清代,内容是《白蛇传》的神话故事,表演主要以排街、圆场和舞台为主。

另外在民间流传的还有:大头舞,也叫大头和尚逗柳翠;狮子舞,也称“太平乐”;中幡舞;张老背张婆;天仙会秧歌等舞种,每逢春节在本村和邻村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戏曲

涞水民间戏曲主要有京剧、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横岐调、上四调等8个剧种。

京剧:分布在北关、南关、西洛平、魏村、西义安等村,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德富是南关京剧团培养出来的,他的“水袖十八法”在国内京剧界堪称一绝。

河北梆子:清乾隆年间山陕梆子传入涞水,道光年间山陕梆子转化为河北梆子。山区赵各庄镇板城村、汤家庄村的“山梆子”久负盛名。平原的丛西村、燕翎村、南高洛村、石圭村的河北梆子在当地很有名气。

评剧:清末传入涞水,魏村剧团、东明义村评剧团,影响较大。

丝弦戏:在涞水水平最高的是义安镇下庄村剧团。

老调:涞水水平最高、剧目最多的是宋各庄乡宋各庄村剧团,由著名老调表演艺术家王冠英亲授,能演出50多出戏。

哈哈腔:清末民初传入涞水,永阳镇南桥头村剧团表演大气考究,演唱字正腔圆,韵味十足,曾多次赴北京、天津大城市演出。

横岐调: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从涿州北横岐村传入,涞水北涧头村、娄村的剧团影响较大。

上四调: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从高碑店撞河村传入涞水南秋兰、北义安村,因剧目多取材于评书、鼓词,所以唱腔质朴流畅,极易上口,表演时轻松活泼,很受群众欢迎。

武术

涞水历史上战乱频繁,兵灾匪患不断,为求自保和生存需要,人们需要练些“把式”以强身健体。因此,不少村自发成立武术会,利用冬闲时间习武健身,逢年过节,一村或多村组织武术表演,切磋技艺,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花会表演形式。涞水名气较大的武术会,有西关、南关、北郭下、西南租、庄疃、南高洛、北高洛、东水北、燕翎村、陈家庄、山后、王村、辛庄头、祖各庄、富位、东官庄、董家庄、司徒、台头、东垒子、北洛平等村,各村武术会以少林武术为主,有拳术、枪术、刀术、棍术等。

土坷垃版画会

刘泳从1962年开始版画(套色木刻)创作,1985年牵头同王杰斌等6名业余版画爱好者组成了“土坷垃版画会”,至1989年发展到30人,在国内外发表和展出作品250余件,有30余件获奖,《中国版画家新作选》、《版画世界》、《版画艺术》、《劲草》等书刊均发表过他们的作品,20余家新闻单位专题采访报道过刘泳和“土坷垃版画会”的成就。

踢石球

踢石球是涞水城乡群众喜爱的一种集运动、技巧、娱乐、趣味于一体的体育游戏,由于对场地、人数要求不高,使游戏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涞水踢球,由来已久,2006年河北文物保护考古队、内蒙古考古队对大赤土“雪山”一期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石球;涞水考古部门在东文山乡西长堤村春秋时期墓葬中发现陶制随葬品花球,说明2700年前涞水人就已非常喜欢踢球运动了。踢石球为二人以上,视场地不同,分别选用大(直径7厘米)、中(直径3厘米)、小(直径2.5厘米)三种尺寸石球,在坑洼、松软的场地用大球;稍微平整、坚实的场地用中球;平整、坚实较为宽绰的场地用小球。踢法就是将自己的球踢向对方的球,使两球相撞,撞上者即赢。2006年6月,这项民间游戏活动被列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admin)
联系我们
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地址:保定市竞秀区东风西路1号
电话:0312-3088159
E-mail:bddfz0312@163.com
传真:0312-3088159
邮编: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