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安国市—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2-09-11 14:58:00点击次数:6180次

安国民间艺术形式繁多,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历史上流传于安国或经安国人民加工而形成自己特色的有社火、吹歌、架鼓、耍狮子、少林会、高跷、扭秧歌、打霸王鞭、花鼓落子等花会和舞蹈形式;传统剧种有昆曲、丝弦、老调、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秧歌剧等多种曲艺。最具特色的是花鼓落子和老调。

花鼓落子

为安国特有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乞丐乞讨时,挎小鼓登门唱小曲儿,因曲调婉转凄楚,且多即兴道出生活艰辛。清初发展为较为广泛的民间传唱,至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了挎腰鼓击手锣边舞边唱的花鼓落子。1958年,县文化馆群艺干部彭学英通过搜集整理、艺术加工,将单人表演改为集体表演。表演时男女演员各二或各四,身着汉族彩服,男头裹白毛巾,女头梳长辫,腰挎彩绘龙凤花鼓,左手持小手锣,右手持长穗鼓锤,伴着婉转悠扬的民族乐曲,边敲、边唱、边舞。花鼓落子作为安国传统节目先后多次参加不同级别演出,1959年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被评为民间艺术优秀节目;1960年在全国职工文艺汇演中演出节目《总路线光芒万丈》获一致好评,被选送怀仁堂向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领导热情鼓励。

吹歌

相传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南关药王庙铸起两根高24米的铁旗杆,落成典礼时,云集安国的各帮药商从外地请来了一支由道士组成的演奏队,用唢呐吹奏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乐曲,滋河、小清河一带的音乐爱好者纷纷效法,也吹起了唢呐,一时,吹歌风靡了南乡、西乡数十个村庄。后来,吹从歌为祭祀、庆典演奏,发展到节日出会、喜庆丰收、娶妇嫁女、生子拜寿、掘井建房、迎接宾朋、出殡上坟等活动,乐曲也由原来的几支、十几支发展到上百支。最有代表性的《百凤朝阳》、《庆丰收》、《喜开镰》、《红锈鞋》、《一枝花》、《斗鹌鹑》、《放驴》、《放风筝》、《茉莉花》、《小二番》以及专用的悲调、喜歌、拜寿等乐曲。安国吹歌同其他民间传统艺术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人民翻身得解放,新曲目《翻身道情》、《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学习雷锋好榜样》、《送郎参军》等,应运而生;在演奏形式上,不仅服饰创新了、配器丰富了,队伍扩大了,而且从街头、地头搬上了舞台,进了礼堂、会议厅,上了银幕、屏幕、录了音,摄了像,走向了全国。

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不断组织文艺会演、调演和一年一度的元宵花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培训班、艺术讲座,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吹歌艺术人才,闻名全国的管子艺术家刘管乐(天津歌舞剧院)、杨金华(中国歌舞剧院)、张宗孔(中央歌舞团)、杨洪昌(煤矿文工团)、吴计海(解放军军乐团)、宋常志(延安歌舞团)相继成为各文艺团体的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安国吹歌为国家级、省地级,及部队的文艺团体输送了100多名乐手。改革开放更给吹歌的发展拓宽了领域。吹歌新人不断涌现,有的有很深的造诣,如安国著名吹歌艺术家吴庆永,于1990年5月获河北省首届民间吹歌演奏一等奖,1992年10月获全国朱载堉杯赛一等奖,1992年11月参加文化部、广电部举办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

老调

又称老调梆子,是元中后期在安新白洋淀一带民歌小调的艺人们在传唱河西调时,由单人唱发展成对唱齐唱,又配上丝竹和打击乐唱。当时社会上风行祭祀、供神、节庆、婚丧嫁娶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更丰富更充实的民间艺人助兴,唱河西调的民间艺人同说书、唱大鼓的艺人合作,将河西调穿插在故事和人物中。经过不断充实、革新,在元末明初,将河西调搬上舞台,一个新的剧种由此诞生。由于河西调传唱历史悠久,人们称其为老调,因其浓厚的乡土氛围和委婉忧雅的唱腔深受百姓喜爱,很快就在冀中、冀南一带传开。安国老调艺人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经补充、发展,丰富了原有剧目,对部分唱腔进行了改进,逐渐形成了与其他各地老调不尽相同的风格。清中后期,张全奎、张林山、崔相云等艺人都为丰富老调唱腔做出了贡献。老调唱腔高亢激扬,演唱时,分明嗓、背功嗓(假嗓)和二间嗓,明嗓要宽厚明亮,背功嗓音高质纯,二音嗓介于明嗓,背功嗓之间,其作用是过渡真假嗓衔接,不留痕迹,无论用什么嗓,均要求不劈不颤、字正腔圆。清末,南呈各庄崔洛步老调剧团最擅长演连台本戏,一部《封神榜》能连演20余天。新中国成立后,正定的白长久剧社,安平、深州八弓的子弟班等汇集安国,成立了安国县老调剧团。由刘守谦、吴会生、冯惠友、冯小普等较有名气的老调艺人挑班,在演出实践中对传统板式不断加工、改革、完善。20世纪60年代剧团琴师李法生经长期摸索,创出女腔中低回婉转的“反调”,填补了女腔中哀婉不足的空白,同时对花脸唱腔也进行了改革。1981年,保定地区行署授予安国老调剧团“红旗剧团”荣誉称号。现有乡村老调剧团11个,保留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20余种。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