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文化 > 正文

涿州市—乡土文化

更新时间:2017-05-22 13:42:53点击次数:7051次

涿州市乡土文化与周边地区大同小异,多是燕赵地区广为流行的传统项目,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艺术形式有戏曲、曲艺、民间花会、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故事)等。除此之外,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品牌文化,当属近些年开发并迅速发展的“三国文化”、“卢氏文化”、“郦氏文化”、“邵氏文化”。

戏曲剧种较多,除独具地方特色的横岐调、诗赋弦外,还有河北梆子、京剧、老调、评剧、话剧等诸多剧种。曲艺类有相声、西河大鼓、木板大鼓、竹板书、快板书、单弦,还有涿州独具一格的“十不闲”等。民间舞蹈主要有踩高跷、舞龙灯、跑旱船、狮子舞、秧歌舞等。民间花会有竹马会、少林会、大鼓会、杠子会、叉会、打十番、元宵灯会(2001年发展为花灯节)、太平车(小车会)等。

元宵灯会

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宋代沿之,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涿州灯会为每年正月举办,名为“通会灯市”,规模宏大,北起北关,南至南关,贯穿鼓楼大街。十里长街上有七十二架木制牌坊,重檐喙脊,玲珑古雅。鼓楼大街各路口共搭设灯棚七座,悬挂着圆形、方形、六棱、八角等形态各异的吊灯、纱灯、走马灯、九莲灯,照如白昼,争奇斗艳。各商家店铺也悬制各种彩色招牌灯。正月十四至十六,白天各种花会表演助兴,入夜满城灯火灿如群星,人声鼎沸,鞭炮齐鸣。登上通会楼,遥望十里长街,火树银花,千家万户灯火通明。

新中国成立后,涿州曾举办过一次元宵灯会,庆祝人民翻身解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涿州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于撤县建市前的1984年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通会灯市”活动。后又拓宽了鼓楼大街,兴建了仿古牌楼,灯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的发展,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中共涿州市委、涿州市人民政府在原“通会灯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以灯为媒,宣传涿州,招商引资,举办了“中国涿州首届花灯节”,花灯的位置也从鼓楼大街的粉子胡同延伸到了南侧的冠云路,扩展到了东西向的范阳路。从东边的高速公路出口至西边的107国道,7公里长的范阳路两侧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红灯笼在瑞雪中飘荡,各色灯牌楼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此后又把花灯节的中心挪到了新建的军民共建文化广场。通过举办花灯节,把涿州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

横岐调

横岐调剧目没有剧本,都是通过演员口传心授的办法,逐代保留下来的,起源于明万历二年(1574),时大清河刘氏兄弟二人逃荒,一个落在高碑店撞河村,另一个落在涿州的南横岐村,由兄弟二人分别在两村传授此调,撞河村定为上四调,曲谱比较简单,只分男女二音。南横岐村为下四调,曲谱比较复杂,分九腔十八调,有倒板、二板,三、五、八腔,生、旦、净、末、丑,各角色又分平调、老调、悲调、反调、反老调、反平调、尖调、狂调、高调等,各调门都分四种唱腔。伴奏以管弦乐为主,有三弦、二胡、板胡、笙、墨笛;打击乐器有底鼓、璈、钹、大战鼓和大广锣。

新中国成立前,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用二音假嗓,解放后改为女演员演女角色。演出剧目有《封神演义》、《哪吒闹海》、《天仙配》、《小八义》、《牛郎织女》、《审诰命》、《血泪仇》、《借女吊孝》、《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等。

横岐调自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得到省、地、县的重视,经常参加各级演出,多次受表彰。现还保留全部服装完好无缺。最珍贵的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置买的一件戏装至今还保存。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没有演出,使剧团青黄不接,现老演员6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不能出场的有三分之二。到1998年由村里的爱好者们把老演员组织起来演出,不能出场的作指导,同时又吸收了一些男女演员,使横岐调又出现在舞台上演出至今。横岐调属于涿州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是急需保护和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不闲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十不闲”的解释是:清代曲艺曲种,清康熙时在北京等地流行,原为凤阳花鼓。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后渐与莲花落融合,称为“彩扮莲花落”。十不闲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常以花会面目出现,主要道具是一个架子,上面栓着锣、底鼓、钹等打击乐器,表演时由一人操作,演员手打脚踩,可谓手脚不什闲(一起忙),故称十不闲,又称什不闲。十不闲起源于明末,流行在清初,除了“围着京门子转”之外,在涿州、房山、大兴、涞水等地广为流传,在清代曾风靡一时,且从民间唱到皇宫内。民国以后,十不闲在城市日渐衰落,但民间还在传唱,涿州三城村,北京房山石窝村等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在唱。2004年涿州市为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派专业人员到三城村组织老艺人进行表演,并带动一批中青年人学唱十不闲。

诗赋弦

诗赋弦起源于民间鼓子词曲。清光绪初年,直隶宛平县朱家务村曲艺艺人贾万全(绰号贾三)和张家务落第书生朱广达,两人喜好戏曲,为抵制社会上的五毒(吃喝嫖赌抽),首创“诗赋弦同乐会”。起初根据小说、鼓书段子、民间故事改编戏词,配以唱腔演出生活小戏。后逐步完善发展成为小戏种,唱腔基本属于曲牌联套体。武场以花会的大鼓、大镲为主,开场前打“官通”,文场以三弦、板胡、曲笛伴奏,控制节奏的乐器为“七块板”(即快板书中的竹板)。曲牌共有30个(号称九腔十八调)。初期流行于宛平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逐渐由固安县宫村流传到涿州的西韦坨村等地,并组建有西韦坨诗赋弦剧团。20世纪60年代艺术水平和演唱活动达到高峰,北京市文化部门曾来人采访,并将30多名演员请到北京录音。

20世纪80年代,河北涿州师范学校(现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的杜成娴老师对十不闲和诗赋弦进行过详细的调查采访,并于1988年出版调查采访专集《十不闲与诗赋弦》,对这两种形式的民间文化艺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十不闲和诗赋弦也是亟待保护和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对这些乡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已迫在眉睫。2007年12月,涿州的通会灯市、横岐调、十不闲均被列入了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