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读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读本 > 正文

第四章 民族融合 明朝时的保定移民

更新时间:2020-01-08 15:17:26点击次数:3308次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政治日趋腐朽,土地高度集中,对百姓剥夺加剧,引起多次农民起义。加之旱涝、雹、雪、水灾、蝗灾、瘟疫频发于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尤其是元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部队多次转战河北,中国北部地区经济受到极大破坏,田地荒芜、人口锐减。

而这一时期的山西晋南一带,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相对显得安宁,再加未受兵灾,人口繁盛。户部郎中刘九皋向朱元璋建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宽闲之地,开种田亩。”朱元璋同意这一建议,从巩固新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出发,做出移民的决定。

同时,朱元璋提出:“山东地宽,民不宜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采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将山西泽(今晋城)、潞(今长治)二州百姓迁河北等地,史称“洪武移民”。这次移民来保定的州县,包括定州、阜平、曲阳、涿州、保定等。

靖难之役时,保定为朱棣与建文帝的军队反复交战之地,双方共几十万最多时逾百万军队反复路过此地。靖难之役发动后,河北百姓处处抵制。在朱棣与政府军反复交战中,河北百姓还站在政府军一边,并主动从人力物力上帮助政府军抵抗朱棣的军队。史书上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使朱棣的军队连受挫折,损失不小。

朱棣见状震怒,于是“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据保定一些族谱中记载,朱棣军所至,村庄成墟,血流成河,几乎所过村庄百姓杀光,有的村子只偶尔幸存下一两户。后朱棣把北平定为“行在”,为将首都移此做准备。然而河北空虚,人烟稀少,经济瘫痪,不能适应定都需要。为此,朱棣决定沿用其父朱元璋的做法,开始更大规模的向河北移民。史称“永乐移民”。

永乐移民的移出之地,除山西外,还有南方和河北北部。永乐移民共进行八次,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结束。待定都北京的财赋供给与人口已经不成问题时,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向北京周围和河北中南部大移民,保定是实民之地。保定人祖祖辈辈一直言之凿凿、不绝于耳的广泛而普遍的民间传说,诸如“问我祖先在何处,就在山西大槐树”“亲戚连亲戚,一连到山西”,至今保定人还像唱曲儿一样挂在嘴边。最让人信服的还是诸如明清时的各种著作、地方志、碑文、家谱、村名,以及其它实物所传递的信息。

从普查资料可以看出,保定现在所辖的各县(市、区),都有明朝移民的村落。有的在村名中还有直接反映,如清苑的西洪义村,最初时就叫“洪移庄”,意即“从洪洞移来的村庄”。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移民最多的县(市、区)有徐水、定州、安新、高碑店、唐县、涞源等。尤其徐水、定州,移民村都在100个以上。据《定州市志》载,永乐二至四年该市共从山西洪洞迁来53姓。其中仅赵村乡就有山西移民29姓,该乡另有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移民98姓。

上述这些屯社移民,仅是民籍人口,并未包含军籍移民。永乐年间,大宁都司从口外迁至保定府,新的军卫由原在口外的军卫人员迁来。他们到保定后,政府为其别立户籍,称作军户。大量军队在保定驻守,成了事实上的一批移民。有学者统计,这些来保定的军人及其家属约67万人。

明朝从外地移民到保定,民籍移民所来之地主要有山西的洪洞、临汾、夏县;河北滦平(小兴州)、蔚县、固安;内蒙古宁城;河南安阳、汤阴等。以山西洪洞、河北滦平(小兴州)来的最多。军籍移民主要是随大宁都司迁保定时来自口外的军卫人员。

移民来到保定后,盖房造屋,立户建村。村庄起名时,有的依自己的姓氏,如王村、李家庄;有的依自己的行业,如油味、纸坊;甚至有的以自己的房子取名,如瓦房、平房、木楼等。保定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定都北京后的明政权的稳固。

(编辑:保定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