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物志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地情文献 > 保定人物志 > 正文

更新时间:2019-12-31 23:03:33点击次数:296370次

冯杰(?~1651)字邵暗。高阳归还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授章丘县令。时值水患,大水薄城,城高仅两丈余,时刻有被淹没的危险。冯杰为全城百姓安危计,登上城垛虔诚祈祷,待洪水稍退,即刻发放工具,动员百姓挖运泥土保全城池。邻县解送官银途经章丘,被强盗劫掠,冯杰率捕快亲往缉之。因他治理才能突出,经地方长官保举,考选入京,崇祯元年(1628)补授礼科给事中。后在巡视皇城时,得罪权贵,随即因同僚犯事而受牵连,被贬戍大同。他虽代同官受过,却从不为自己辩白,而是坦然接受处分,为此度过十余年的戍边生涯。

清顺治元年(1644)启用前朝官员时,补为户科右给事中,未久改任礼科都给事中,兼汉祭酒司业。顺治三年(1646),任会试同考官,所取士子廷对时多数名列前茅。状元傅以渐即出其门下,后为康熙的老师,官至兵部尚书,其余多数后来都身居要职。冯杰因选拔人才有功,升任太常寺少卿,五年(1648)为太常寺卿。六年(1649)晋为大理寺卿,同年任户部右侍郎,期间曾督理京省钱法,核查账务精细认真,深得上司赏识。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世称夏峰先生。容城北城村人,祖居贾家庄(今容城贾光村)。少年有志,以先贤刘因、杨继盛为榜样,嗜学成癖。14岁入县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与明兵部尚书孙承宗等为友,与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则以“国士”相知。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氏,把持朝政,迫害东林党人,左、魏、周等先后被捕入狱。孙奇逢冒险挺身营救,他致书给好友孙承宗,让他利用“枢辅”的身份,设法搭救左光斗等人。为营救东林党人,他为筹资募捐奔走呼号。虽未救出左、魏、周等人,但他的高尚行为使他被誉为“范阳三烈士”之一。

明末,孙奇逢率领亲族乡人抗击清兵。附近县城先后被清兵攻陷,独容城未被攻下。但终因明朝大势已去,他移居易州,隐居于五公山讲学,清朝建立后,他居家授徒。不久,其田园被旗人圈占,举家再徙苏门夏峰(今河南辉县夏峰村),兴办百泉书院,广收生徒以教之,从学者数百人,终老于教授著述生涯。从明至清,孙奇逢前后11次被皇帝征召做官,均坚辞不就,被称为“孙征君”。他一生专心教授著述,理学成就突出。治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主张“人无贤愚”,只要肯学,“必开以性之相近,使自力于庸纾”。这种不论身份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在当时广受赞誉。

孙奇逢初宗陆九渊、王守仁,其学得力于王守仁为多,晚年倾慕朱熹理学。其学问主张自得,不立门户,以继往开来为己任,终于成为两大理学派别的调和者,从理论上回答自然与社会现象统一性的问题,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同体的境界,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为清初三大儒。著作有《四书近指》20卷、《读易大旨》5卷、《尚书大旨》6卷、《理学宗传》26卷、《畿辅人物考》8卷、《中州人物考》、《岁寒居问答》2卷、《游谱》1卷、《甲申大难录》、《两大案录》等行世,另有《语录》2卷、《百泉纪游》、《续容城县志》、《新安县志》等。后人辑有《夏峰先生集》14卷。

孙奇逢不仅为人诚挚,平易近人,而且学识渊博,一生孜孜治学,笔耕不辍。晚年,他总结自己几十年治学体会,曾写道:“七十岁工夫,较六十密;八十岁工夫,较七十密;九十岁工夫,较八十密。学无止境。”这种学而不已、勤奋著述、虚怀若谷的风范,赢得了当世和后代学者的敬仰和尊崇。近人梁启超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夏峰是一位有肝胆、有骨气、有才略的人”。


贾尔霖(生卒不详)字用汝。清苑人。明布政史贾鸿洙之子。尔霖与其弟尔梅、尔棨均有才名,被人喻为“三凤”。尔霖少时即博览古书。万历四十四年(1616),奉父命谒访著名学者孙奇逢求学问业,奇逢见其品貌双全,遂以女儿嫁之。在孙奇逢教诲下,尔霖学问大进,四十六年(1618)赴京参加乡试,成绩高等,本拟列为解元,旋因其文触犯时忌,结果仅被列为副卷第一。此后其父在秦、豫间为官,尔霖跟随左右,遍游秦、豫名胜,并得结交名士文翔凤等人,其诗文益进,下笔千言立就。秦、豫大吏对尔霖都很敬重,常将其诗刻于石上。至壮年,因病卒。遗著有《笔眺集》、《澹宁轩诗集》等数十卷。

弟尔梅,字羹署。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文。清顺治三年(1646)举人。为侍奉母亲终身未仕。终年72岁。著有《若庵诗集》、《玉立山房文集》、《世纶堂杂著》等共20卷。


彭之灿(?~1658)字了凡。蠡县人。明诸生。擅文,工书画。家贫绝炊,妻子敲案哭嚎,之灿仍挥毫不辍。明亡后,携家室寓居饶阳,作村塾师为生。不久,妻、子相继饿死,之灿乃至苏门(今河南辉县)与孙奇逢相交。但其性不合俗,爱独自静坐。有人请入家中,因街市喧哗,便立即离去。之灿曾渡河南游,住僧馆一年有余,又离去,独担瓢笠图书,畅游嵩山、王屋山诸名胜。游九山(即会稽山、泰山、王屋山、首山、太华山、岐山、太行山、羊肠山、孟门山)期间,曾绝食数日。孙奇逢请之灿到夏峰(今河南辉县西北苏门山),劝其回故里。之灿说:我出门时,已发誓永不归故里,不能赴东海,便入西山(即首阳山)而死,纵然千沟万壑,亦不悔恨。顺治十五年(1658),竟饿死在啸台东北的石柱下。

孙奇逢雕石记其事,立于墓前。山东新城王士桢写诗以记之。学者李塨在《彭山人传》一文中记述:“顺治十五年,蠡吾彭之灿,南如苏门,坐饿啸台上,孙征君挽之不可,七日而死,天下称之曰彭饿夫”。时人将之灿与容城张果中、西华(今河南开封)理畅并称为“苏门三贤”。


王之征(生卒不详)字五修,号密斋。安州(治今安新)人。其父王方新曾任郓城知县。王之征父母病故后,赴新安(今安新)从当时大儒孙奇逢学习,探究“身心实益”之学,广涉理学大师著作。之征天资高迈,对孙奇逢之学都能心领神会,窥测其本源,深得孙奇逢推重。清顺治初年(1644),孙奇逢将移居河南辉县苏门,王之征不忍离别,徒步送行数百里,大哭而返。康熙元年(1662),王之征再至夏峰谒孙奇逢求教,二人多次论学,之征更觉受益匪浅。返乡后,王之征居家自学,后又从定兴学者杜越问“圣贤之道”,奉之如师。还将杜越迎养至家,使子弟受业。之征日常生活也严格遵循儒家忠孝节义之道,至孝父母,敦睦朋友。友人辛国宾先丧,其母年近八旬,之征将其母迎至家中,赡养如己母。及逝,又妥为殡葬。思想家颜元对王之征的学问和为人备加崇仰,曾说:“予当坦率时,辄思王五修。”终年59岁。


范士楫(生卒不详)字箕生,号橘洲。定兴人。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历任山西阳曲、洪洞知县,断狱多有平反,作《求其生录》一书。后弃官归隐。清朝建立后复出,先任礼部员外郎,寻改吏部员外郎,升郎中。一意遵循铨选法,甄录拔举时,审其人才识贤否,认为不可者,即使上司主张任用和拔举,也不肯违心附合,辄与争辩,遇权贵请托,也总是凭公拒绝,所以遭上司嫉恨,终被罢职。后游扬州,卒于旅舍,被门人归葬于家乡。

士楫负奇才,意气豪迈。倾囊购书万卷,冥心探索,夜以继日。少时与同邑鹿化麟交善,商榷古今学业,或呼酒抵掌论天下事。其父文源尝辑《范阳志》书稿,战乱中亡失,士楫重新采录,修旧起废,参以地志至家乘,成书10卷,名为《范阳识略》。又工韵语,有《橘洲诗集》6卷。

董应征(生卒不详)字锡九。高阳人。明末以监生任山西孝义、广灵知县。清朝初年,任山西浮山知县,升陕西汉中府(治今陕西汉中)同知。当时农民起义军贺珍部围攻汉中府,董应征防备严密,保住城池,因功升任汉中府知府。在任时重修栈道,并在城头立碑纪念,捐钱赎回被卖妇女,使其回家团圆,如无家可归,则为其择配成家。后升陕西粮储道,掌管陕西贡米漕运,实行招买粮食政策,方便陕西军民。又升山西参政,再升山西右布政使。朝廷派人来山西调查荒田,董应征刚直不屈,反对弄虚作假,被劾,遂降职,改任陕西陇右道。董应征在陕西任职期间,前后减免荒田租税数十万,全部用于建设西部边疆,深得人们拥戴。为官廉洁,清贫自守,病故时,家中贫乏,由同僚出钱帮助置买棺椁,才得安葬。


李发元(生卒不详)字元毓,一字潞阳。高阳庞口村人。明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授宁波府推官,主刑狱。当时狱讼繁多,文簿堆案。他到任后精心按律核查,该平反则平反,该治罪则治罪,不久积案理清,人称其办案公平,不宽不冤。崇祯十二年(1639),充校省试,其解元就出自他门下,余者也都先后考取进士,身居要职。顺治二年(1645),清任用故明官员,十一月,李发元出任广西道试监察御史、巡按两淮盐课。

扬州在清兵屠城后,满目疮痍,百业萧条,尤以盐课为甚。为复苏当地经济,恢复盐运成为当务之急。他在《盐院题名碑记》中说:“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遂与都转运使周工亮一道,以原积滞官盐,招商办纳,并免征浮盐租课,同时经疏请中央暂不推行新盐法,仍按旧例征课。照新法规定,行一引官盐,须纳税两引盐之价;而按旧例,纳税一引盐之价,可销售两引官盐,使税率由百分之二百降至百分之五十。盐商和煮盐户都为此欢呼。经过李发元百计招徕,那些赔亏累累的盐商,接受清朝赋予他们的售盐专利,地方经济逐渐复苏。李发元为商请命,团结人心,赢得两淮民众拥戴。顺治四年(1647),李发元积劳成疾,辞官回乡。


高钅乔(生卒不详)字存馨。清苑人。他嗜古书,善书法,以草书著称,为米(芾)体笔法。好游名山大川,自带锤凿,每得句必题诗镌刻于石。常入山林,整日流连忘返。清顺治二年(1645),从容城孙奇逢学于北城,手录问答语,研精性理之学。高钅乔一心有志于学问,不求仕途,著述宏富,诗有《陆舟》、《芦中》、《依云》、《浮集》四集。杂著有《借闲斋》、《绣佛楼》为内编,《义烈编》、《金兰谱》、《寸草春晖》、《渔村家语》为外编。修纂《新安县志》。常游白洋淀芦荡中,号称芦中人。孙奇逢等各家多录其诗。


马维城(1593~1659)字幼基,号石梁。雄县人。自幼喜欢读书,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由私塾入县学。因生逢乱世,他十分留意武备,广搜兵家之书,研习攻防战略。曾赴京求教于传教士汤若望,向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会了火枪、火炮、炮台、车战之法。明崇祯十年(1637),雄县知县张秉礼为防御内乱外寇,请马维城训练乡勇,保卫城池。马维城选拔了600名乡兵进行严格训练,又在雄县城东西两角筑造西洋锐角炮台。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南下奔袭北京,攻下北京周边40多座城池,但雄县未被攻下。马维城守城有功,报入朝廷。皇帝下旨奖励,赏都司职衔,入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军务的杨文岳幕府参谋军事,协助杨文岳镇压了白洋淀渔民吴小泉的起义,并跟随杨文岳镇抚地方。先后帮助安徽凤阳巡抚高光斗、江苏淮阳巡抚王鼎镇修筑炮台,又转荐给扬州守将史可法,为扬州城修筑了20座炮台,选拔800名强壮军士组成神机营,教习火攻之法。史可法为马维城请功,朝廷授以参将衔,回到故里。

明亡后。清顺治二年(1645),朝廷下令各地举荐贤能。顺天府御史柳寅东推荐马维城,推荐词有:“议论方足,满腹韬略,可比孙吴”等语。兵部据此以参将职选用。不久马维城即告病归里。著有《炮台图说》、《车战条议》、《筹雄长虑》、《谋国长算》、《平定心书》、《自娱新书》等。


冯铨(1595~1672)字伯衡,又字振鹭。涿州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选庶吉士,改翰林院检讨。天启五年(1625),与宦官魏忠贤勾结,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人,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被罢官,以阉逆案论罪,赎为民。

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摄政王多尔衮以书征召,恢复大学士职衔,入内院佐理机务,与洪承畴上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又 与谢陛等设定郊社、宗庙乐章。顺治二年至七年(1645~1650),先后“总裁明史”,两任会试正考官,出任《清太宗实录》总裁官。顺治六年(1649),被加授太傅兼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亲政,冯铨被赶出朝廷。两年后又被顺治皇帝以“国家用人,使功不如使过”为由而起用,并深受倚重。顺治十二年(1655),又被授予少师兼太子太师衔,并担任《太师圣训》等总裁官。卒谥“文敏”。

冯铨藏有誉为稀世之宝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本,并将此帖连同其他名人字帖刻为《快雪堂法帖》。康熙十八年(1679),其子冯源济将《快雪时晴帖》呈献康熙皇帝。乾隆时,此贴成为宫内《三希堂》第一珍品。冯铨著有《瀛洲赋》和《独鹿山房诗集》。


陈上年(?~1674)字祺公。清苑人。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授陕西巩昌府(治今甘肃陇西)推官,理冤狱,多平反。内擢兵部主事、郎中,复出为陕西固原兵备道,整军固防。移山西雁平兵备道,辖地屡遭兵燹,盗匪为害,前任皆治以严酷,几无成效,上年务宽大,与民休息,兴文教,革商税,完葺城垣亭障,绝不扰民。数月治化大行,民颂其德。升山西布政司参议,旋移节广西,会三藩乱起,康熙十三年(1674),乱军破梧州,迫上年叛投,上年誓死不从,遂殉难。乾隆帝下诏优恤,给恩骑尉世职,并入国史忠义传(即《清史列传·忠义传》)

上年能文工诗,与李国笃、顾炎武、冯如京、朱彝尊、梁清标等人友善。顾炎武客居京师时,见《春秋纂例》、《春秋权衡》、《易传》诸书,心悦之而无钱购买,上年出资佐纸墨,得写本送与炎武,获“一过信陵君,下士色无倦”的称誉。著作亡佚无传。其九世孙陈永寿从顾炎武诗集中拣得所录上年五、七言诗十余首。


杜越(1596~1681)字君异,号紫峰。定兴东江村人。明天启五年(1625),宦官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专断国政,兴大狱,发现有异议者,当即逮捕入狱。定兴靠近京城,尤为吃紧,杜越世交魏大中、左光斗被逮,杜越毅然说:誓死不与魏党共戴天,世交岂能以此断绝,更不能置身事外,坐视不管。遂偕同鹿正、孙奇逢倡议赎回魏、左。当时,魏大中之子魏学洢和友人周顺昌、朱祖文等都在江村隐匿,杜越却往返其间,毫无顾忌。

明亡后,杜越隐居不仕。他家境贫困,布衣粗食,以讲学为生,一时名满天下,投师者众多。杜越素性与人和善,平易近人,一生无疾言厉色,刚介绝俗,晚年迁居新安(今安新),新安老幼妇孺敬慕,亲如父兄。康熙十八年(1679),诏举博学宏词,有人荐杜越应试,杜越叹息说:我不愿图名。坚辞不允。不多日,北直巡捕命令,以骡车载杜越至山西,又以槛车自山西载傅山,将二人送至京城,杜越乃闭门谢客。考期至,杜越以老、傅山以病皆拒绝应试,皇帝诏令将二人抬入考场,却依然伏地不起,遂免试。杜越暗中派遣其子问傅山“何日离京”,傅山说“即日出发”。二人即归。皇帝特旨授命中书,皆不拜受,时人以东汉初隐士严光、周党比之。杜越卒后,他的弟子私谥为“文定先生”。

最初,杜越曾以政治清明、国家安定为抱负。明亡隐居,永不谈时政。清初,吏部官员范箕生又勉励他出仕,杜越推辞说:但愿在家侍奉老母,—生知足,别无他欲。母亲病逝,杜越年逾60,但悲恸之状如少壮丧亲,居家服丧三年,不茹荤不饮酒。每思忆母病时,七月秋凉不睡暖床,盛暑不铺凉席,辄心中作痛。杜越一生取与严肃,即使门人弟子送微薄礼品为之祝寿,也必拒绝不受。著有《紫峰集》14卷。

耿极(生卒不详)字保汝,号诚斋。定兴人。初从定兴学者杜越问学,后又师从容城学者孙奇逢。为学刻苦,严遵师教。其学“以慎独为宗”,“以存诚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准绳。”对宋明理学诸家学说都博有涉猎,而对王守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最为推崇,领悟最深。孙奇逢曾称赞说:“知之真,信之笃,行之勇,于保汝仅见。”耿极对《易经》也颇有研究,认为易经“体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天地万物都离不开易理。但他主张学易不必“务求高深”,而应“专求简易”。

耿极是孙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所以同学中有疑难问题经常来求教,耿极都能给予明确的阐释,连汤斌、耿介、赵御众等直隶诸大儒对他都很敬服,自认居于其下。耿极中年从事教学,四方慕名来学者甚众。晚年归夏峰,虽卧病在床,仍每日讲学不断,谆谆提携后进,直至病终。著有《王制管窥》、《周易浅义》、《古本大学绎言》、《古本中庸绎言》、《存诚集》等书。


刁包(1603~1669)原名基命,字蒙吉,别号用六居士。祁州(今安国)人。明天启七年(1627)中举,后再试不第,遂放弃举业,著《废八股兴四子五经说》。于城内僻静处建“潜心亭”、“肥遁斋”,专心读书,学问大进,从学者众,邻邑学者亦常聚于刁包居处,写诗作画探究学问。

刁包与当时名士北京孙承泽、蔚州魏象枢及无锡高世泰等东林诸君子相交甚厚,常“各以所得,遥相质正”,每有疑难不决,必往复辩论,从不苟同。他治学严谨,常教育弟子“以学为学,兼以问为学”。刁包授课之余,潜心研读《四书》、《五经》及宋元以来理学书籍,每有心得,虽夜半更深亦必挑灯记之。历时20余载,终成《潜室札记》等著作90卷。其中《潜室札记》、《用六集》、《易酌》等著作至今仍被国家图书馆珍藏。刁包一生恪守“言语不苟,取予不苟,出处不苟”的“守身之道”,并力倡身行。常山举人张起鸿曾赋诗赞其“道学于今第一人,全于辩道见其真。能分王陆为旁派,应是程朱有后身。上谷名山藏副本,祁阳新冢卧高麟。愧无当日延陵剑,寂寞低回感己辰。”

刁包以孝闻名,母病,刁包端汤喂药,夜守榻边,极尽孝道。康熙六年(1667)秋,其母卒,刁包顿足痛哭,昏仆于地,身体日见憔悴。逝后,门人乡里私谥“文孝先生”。其著述生前多未刊刻。其子刁再濂,再度手录其父遗稿,交付诸子,告诫说:“汝等他日登仕籍,若以官富家,吾生不受其养,死不享其祭,唯先人遗书未刻者,尚有百万余言,必约身而次第(公)布之。”次子刁承祖遵从父亲遗嘱,尽刻刁包遗稿行世。


陈寔(1606~1678)字郁文。保定人。明崇祯八年(1635)拔贡,由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入清后,任睢州(治今河南睢县)知州。由于受战乱影响,以及濉水泛滥,淹没睢州,致使睢州城内外变成一片废墟,田园荒芜,草木丛生。陈寔到任后,组织人力为民盖房舍、发衣服、给食物,招徕在外流民归乡,鼓励垦荒,慰劳疾苦。陈寔待人态度和蔼,亲如家人,颇受州民拥戴。陈寔还利用空闲时间走乡询访,出行简朴,身骑匹马,只带二人随行:一吏持印章行囊,一老卒作前导。

顺治皇帝得知后,赏赐白银,表彰陈寔作风清廉,升任陕西延安府靖边(治今陕西靖边)同知。赴任前,被睢州父老挽留数日,并流涕送行。后又调往延绥(治今陕西榆林)任职。延绥地处偏僻,人民反抗情绪强烈,难以治理。陈寔一面安抚百姓,处理冤案,一面加强防御,使延绥社会秩序井然。后因母亲病故,扶柩归乡里。陈寔在家居室简洁,以教授学生为业,喜谈经义,酒后赋诗,旁及小词,落落有宋人风采。逝于乡里。


孙之氵萃(?~1678)字深仲,号衷渊。高阳人,孙承宗之曾孙。祖父孙敬思,任侠好义。父孙练,能文善诗。之氵萃少时有大志,平时不苟言笑,行为举止必依于礼。15岁补诸生。明崇祯十一年(1638),高阳城被清兵攻破,之氵萃虽被箭射伤,但幸免一死。后奉母隐居于西山,绝意仕进。不久,在村中设塾授学,从不计较束脩多寡。教学之余饮斗酒,写文章,自行其乐。其母死后,守孝三年,酒肉不沾。平日取孙奇逢、杜越两位学者著述,朝夕诵读,颇有心得。又对群经、各史遍加注释。晚年尤好释老之学。逝后门人私谥为“贞介先生”。所作文章奥博,自成一家。著有《尚容斋集》。


宋牧民(1607~1679)字耑愚。容城北阳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升为户部给事中,抄发章疏,稽察违误,弹劾不避权要,多次就国是向皇帝上疏,皆切中时弊。顺治十一年(1654),上疏建议,御史巡查各地,应首先严察官吏,惩治贪污,并做到按期核实情况。又多次上疏剔除侵蚀、消耗国家财富的“蛀虫”。对评价官吏的办法亦提出建议,认为当时评价官吏,由推官一人揭发、审勘的作法很难做到公允,应当将揭发和审察分开,各有专人负责。

顺治十二年(1655),宋牧民对朝廷不重视河南、山西、山东三省的严重灾害,提出建议和批评,认为救荒之政,在速报速查,不许稽延时日。就在这年,山东向朝廷进贡双穗谷,举朝祝贺,宋牧民却上疏说:臣闻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整夏无雨,大秋作物只剩下秆子,山东又有蝗灾,枯苗都被吃尽,秋灾已成定局,民众饥饿会铤而走险,应急敕督抚早议安辑。

不久,上奏论“武门朝审事”,揭发巡抚钻营,词臣庸鄙,选举行私受贿。言词激切,全朝为之侧目。后出任河南副使,分巡汝南兵备道,因受牵连降职。解官回乡里,家居20年。


高景(1607~1681)字似斗。新安(今安新)留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初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宣府、大同,因公事失误降职回籍。顺治五年(1648)创建文昌祠,主修《新安县志》8卷。六年(1649),新安乡人数千起事,乘大水以舟船泊城外,高景尽心守御城池,出兵突然袭击,杀其首领,余众皆散。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于是复官,补山东盐运司经历。不久迁京师任职。先后任太常寺卿、通政使,兵部、刑部、户部侍郎,直至刑部尚书。

高景在刑部较久,熟悉刑名,判狱精明,以宽大为本。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巡抚朱国治指苏南在籍文武士绅举人监生等13万多人因“抗粮”,全部斥革,其中被捕者3000人,最初决定全部提至京师审结,高景和同僚一起力争,使这些人得以在当地结案。当时朝廷下令凡犯罪官员出钱修造城池,可免罪复官,过去犯罪的官员都纷纷钻营。高景不同意这种做法,结果反被人陷害,罢官而归。康熙二年(1663),高景捐资重修新安县学明伦堂。五年(1666),创建义学。

康熙十八年(1679)、十九年(1680),康熙皇帝两次巡历畿辅,在白洋淀打水围至新安,高景前往迎驾,受到康熙的慰劳,赏给他蟒裘、蟒袍,并赐《日讲四书解义》。逝后,御题“恩褒尚义”四字赐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祀乡贤。

刘霦(生卒不详)字潜夫。高阳边渡口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初任河南武陟县令。武陟战乱初平,民未举业,百废待兴。他招抚流民,劝勤农事。决河引水抗旱,恢复农业生产,全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未久调任陕西文县令,在任期间翻新文庙,续修县志。废除滥设祠庙以醒民智,为举第者勒石以倡学风,立八股之法以利学子研习。境内有德才之士,多荒废学业,他广集童生,厚给廪食,按期会课,文风大变。

既而修阴平河桥以利交通,建靖江楼以控诸番,遂使境内烽烟无警,治安稍平,文县百姓特将一条村路勒石记为刘公路。该县民贫地脊,连年歉收。他到任后,全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遂使文县时和年丰。因政绩显著,被提升为湖广随州(今属湖北)知州,在任期间放粮赈荒,肃清大盗,并疏请朝廷免除军需20万,以安抚随州之民。康熙十三年(1676),经于成龙举荐,升任礼部侍郎。康熙十五年(1676)举行会试时,三藩未平,滇黔一带入京参考的举子,向刘霦的同官投牒,同官怀疑其真伪,拒绝收受。刘霦主动收下牒呈,使滇黔举子得以参加考试。后刘霦奉命督学浙江,拒绝贿赂和请托,所选拔的士子均为才俊。

康熙十八年(1679)、十九年(1680)、二十三年(1684)家乡连续遭灾,他都为家乡出资赈荒。康熙二十年(1681)任同考官,主两浙武举招选,海内称其知人善任。他外和内刚,老成端重,同乡李霨及蔚州魏象枢等都视其为畏友。卸职还乡后,对乡里谦而有礼,持家俭朴,恬静耿介,好施乐义,得乡里爱戴。晚年在家乡建学募师,教授诸生,寒暑不辍,虽年高而不倦,内外宗亲都感其功德。卒后祀于乡贤祠。



纪耀(生卒不详)字光甫。清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升任刑部郎中。后出任绍兴府(治今浙江绍兴)知府。纪耀施以仁政,社会秩序安定。纪耀从政清正廉洁,个人生活简朴,颇受绍兴人拥戴,人们把他的政绩和生活编成歌谣加以颂扬:“纪公为政,既宁而清,白堕(酒)三杯,黄齑一罂。”先后调任四川、山东按察副使,又调云南巡道,未赴任,因病逝于家中。


孙立雅(1610~1680)字君建,号宏斋。容城人,孙奇逢长子。幼年时读书聪颖过人。16岁时为邑诸生,过定兴江村时,鹿善继就授他《认理提纲》、《传习录》,使他知道程朱陆王学问的异同。明亡后隐居不仕。孙奇逢迁至苏门,留下立雅在家守墓,他在篷户中淡泊如常,乡里人有什么疑难事都找他来决断,也有的走到近前就感到惭愧,打消了争执的念头。人们把他比作三国时期的管宁。他十多年不入城市,也没有拜谒过公门。地方官员只要过其门往往拜见座谈。清顺治十八年(1661),推荐人才,部里的檄文一个接着一个,可是他坚辞不就。不久到苏门,学问日益深厚,所论关乎至理。学者赵坦(字宽夫)称他“有真性情,乃能为真学问”。孙奇逢去世后他哀伤欲绝,谨守礼节,并立六约:一先求做人,二当求自任,三不可长傲,四不可决裂,五不可自是,六作文不可抄袭。


魏一鳌(1613~1692)字莲陆。新安(今安新)人。明崇祯年间举人,曾任山西忻州知州。礼贤下士,多施惠政。明末变乱之后,不愿为官,清顺治二年(1645)从清初大儒孙奇逢求学,在孙奇逢所居河南辉县夏峰村之兼山堂旁筑室而居,为自己的居处取名“雪堂”。与汤斌、耿介等共相切磋,汤斌是清代有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对他非常称赞。他随孙奇逢常往来百泉书院讲学,从孙奇逢问学时间最长,前后达32年,因此纪录下来的与孙奇逢的答问也最多。他曾于保定城内建上谷五贤祠。逝后入祀乡贤祠。著有《四书偶录》、《诗经偶录》、《北学编》、《夏峰年谱》、《雪亭梦语》、《雪亭诗草》。时人对《雪亭梦语》评价甚高。


马之驯(1615~1683)字君习,一字习仲。雄县人。明诸生。著名学者孙奇逢弟子。马之驯性格磊落,不苟流俗。好结纳名流奇士,与新城(今高碑店)王余佑等相友善。明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提学御史陈德纯在易州(治今易县)校考士人,马之驯应邀待试,得以结识诸生50余人,众人设坛盟于易水上,相约入深山避乱。二月,李自成率起义军入据京畿,朝野震动。马之驯组织邑中宾客子弟数百人,擒获起义军新任县令郝丕绩等人。明亡后,马之驯曾南行渡淮谒见南明督抚史可法,讨论复明事宜,后知此事已不可为,遂黯然北行,留居在诸城县九仙山,教授生徒以自给。顺治二年(1645),拜谒孙奇逢学诸儒理学,深得孙奇逢推重。逝后,门人将其葬于诸城县沙沟村。著有诗1卷,文1卷,《琴谱》1卷。


李明性(1615~1683)字洞初,号晦夫。蠡县人。明代时与其兄成性、弟尽性均为蠡县诸生,颇有声誉。明亡后,明性闭门家居,谢绝交游,不求闻达。清顺治八年(1651),被郡县以“学行兼优”推举参加选考,但推辞不就,仍隐居家中,立意一心诵法先王圣学。明性慨叹学人只在古人所编摘的书中“穷致物理”、“注事说物”,一味空谈明心见性,既不切实际,亦与世无补,遂提倡修己治身之实学,并将孔圣全书及《通鉴》中对现实有益的内容摘出,以期引古筹今,经世致用。

颜元颇仰慕明性,并以父道事之,每入蠡县必往拜谒。明性因嫌颜氏早年浮狂,缺乏涵养,轻谈时事,且固执己见,故从不答拜。但又认为颜氏之学切实可行,遂命长子李塨从其学习。后李塨从师精研故训,学识愈益精进,终成为颜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明性早年好射,晚年愈精,常于空闲时率弟子较射,弥留之际还叮嘱诸子一息尚存,则不得有丝毫懈怠。逝后,学者共谥为“考悫先生”。


王余佑(1615~1684)本姓宓,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新城(今高碑店)人。他幼有大志,读书识大体。16岁补博士弟子员。初随定兴鹿善继学,后受业于容城孙奇逢,又与茅元仪、杜越、刁包等人为师友,并曾得到桐城左光斗的赏识。

鹿善继、孙奇逢二人为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王余佑甚为器重,亟称之。而清初北方的大学者颜元、李塨则为王余佑弟子,对王余佑雅相敬重。颜元曾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介祺得其二,温、恭是也。”李塨也说:“春风满坐,经济满怀,吾不及五公。”而在王余佑卒后,其长子王孚则亦以为李塨最能传其父之学。到王余佑在献陵书院讲学时,门人弟子远近从游的多至数百人。王余佑治学以性理为根本,以实学及物为主旨,以明体达用为宗,以间邪存诚为要;治身心专以诚敬为主,其于日用专以躬行实践为事。待人则教以忠孝,和易简谅,对己则立身孤介,刻苦砥砺,喜通任侠,敦尚气节,有古独行之风;治学范围,举凡天文地理、礼乐政刑、耕桑医卜,以至西洋语文,无不穷析端委,上下数千年如指掌,多不甚循儒者绳墨。他还擅长书法,风格遒逸。

明天启五年(1625),魏大中、杨涟、左光斗等人被阉党魏忠贤逮捕入狱,魏大中长子魏学洢至京师抗争,王余佑与鹿善继、孙奇逢、杜越等人予以掩护,奋不顾身,相与周旋患难。父兄在抗清罹难后,王余佑奉继父母隐居易州五公山双峰村,自称五公山人,躬耕养亲,不求闻达,30年不入城市,而为学益勤。王余佑喜研兵法,早年跟随孙奇逢学兵家言,以学习《孙子兵法》为主。他还身负武学,早年跟随孙奇逢受学时,就是一面学兵家言,一面习骑射、击刺,无不工。时人称其才兼文武,精于技击。卒后门人私谥“文节”,世称文节先生。其著述有《五公山人集》14卷,《居诸编》、《涌幢草》30卷,《万胜车》1卷,《兵民经络图》1卷,《诸葛八阵图》1卷,《乾坤大略》10卷,《补遗》1卷。


王淑昭(生卒不详)女。其父王炘(1617~1672),字济似,号晓岩,别号茨庵。直隶雄州(治今雄县)人。明末国变,徙居真州六合(今江苏六合),课子女作诗,躬耕为生,是明末清初知名的布衣诗人。清康熙十年(1671)还雄州故里。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称王炘的诗“格调高古,多河朔幽燕之气,郁勃之怀,兴亡之感,时流露于笔端”。著有《茨庵集诗钞》行世。

王淑昭是王炘长女。自幼聪慧异常,诵读诗书过目不忘,终生不辍,学业益进。后来母亲去世,她带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独居,王炘对她说:“继承咱们家书香门弟的就是你了!”让她除料理家务外,还要教两弟一妹读书,后来弟弟王企靖中进士,妹妹也以博学著称。王淑昭出嫁后,先后帮助丈夫治理广东恩平、河南涉县两县,政绩非常突出,后来又帮助她做刑部侍郎的弟弟王企埥判一大案,康熙皇帝非常高兴,企埥跪地禀告说:“这都是臣的姐姐淑昭教给我的。”康熙皇帝惊异地说:“妇人有此卓识,实在应该嘉奖。”一次康熙皇帝让群臣和一首诗,企埥求姐姐淑昭代他写两首律诗献给康熙,大受赞扬,企靖又把实情禀明,于是康熙更知王淑昭才学。

不久,康熙便要把王淑昭召为六宫女师,派遣官员带着金帛聘礼来请。王淑昭以自己年老上陈情表辞谢。康熙细览其表许久,答应了她的辞表。87岁去世,其子左方焕收集她的诗作100余首,辑成1卷,即《王太孺人遗稿》,在当时广为流传。如《离恩平》诗:“晨起辞官署,归途不计程。鸡鸣荒店晓,日落远山朋。行礼图书重,衣裳绮绣轻。故乡千万里,何日到柴荆。”


王企埥(生卒不详)字苾远。雄县人,王淑昭之弟。清康熙四十年(1701)中进士,曾任刑部侍郎,官至江西巡抚,颇有政声。后退居乡里,以诗文自娱。他秉承家学,善诗文,也编辑了不少他人诗集。如康熙六十一年(1722)编辑《明诗百三十家》,书前有自序,正编收录明代130人诗作。僧道、闺秀之作附于最后两卷。又编辑清代《四家诗钞》20卷。四家是清苑郭棻《学源堂集》6卷、巨鹿杨思圣《旦亭集》8卷、任邱(今河北任丘)庞垲《丛碧山房集》6卷、文安纪炅《桂山堂集》8卷。并为每个人的集子作序。还编有《畿辅七名家诗钞》,这七名家是:永年申涵光、巨鹿杨思圣、雄县王炘、定州郝浴、文安纪炅、清苑郭棻、任邱庞垲。盱江汤永宽作序说:“七家诗钞,乃王公汇而梓之,以垂不朽。”


郝浴(1623~1683)字雪海、冰涤,号复阳。定州唐城村人。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授刑部主事。顺治八年(1651)升任湖广道御史,并委以钦差大臣巡按四川。此间郝浴体察民情,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因多次上疏揭发吴三桂,被吴怀恨在心,为其所谤,流放奉天。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走上流放之路,寓于沈阳。顺治十五年(1658)移居铁岭,创办银冈书院,传授理学经典,培养生徒,普及文化。

银冈书院培养了众多人材,成为铁岭文人学者聚集之地和文化中心。银冈书院也是东北地区惟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是清代著名的五大书院之一,在东北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恩来曾在银冈书院读小学。银冈书院的建立,对铁岭、辽宁及东北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郝浴在此讲学18载,弟子众多。康熙十四年(1675),侍郎魏象枢上奏,称郝浴“才、学、识兼优,不宜终弃”,康熙皇帝准奏,官复原职。此后仍多次上书陈谏,就军事、经济等方面陈述己见,还请御书“清”、“慎”、“勤”等字,颁发各省督抚悬之堂上,使官、民均得瞻仰遵守。因有每天上奏三本的习惯,人称“郝三本”。今定州市博物馆存郝浴画《大雪图》1幅,画面透彻,立体感强,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郝浴著有《子午集》1卷、《中山史论》2卷、《郝中丞奏议》4卷、《中山集》4卷等。

其次子郝林,字中美。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授中书科中书,历任吏部郎中,礼部侍郎,加尚书衔,亦以廉政称。著有《奏议》、《徂东遣怀》、《使粤吟》、《唐水咏草》、《明杂咏》各1卷。


李霨(1625~1684)字台书,一字景霄,号坦园。高阳庞口村人,李国木普之子。自幼聪颖勤学,7岁时丧父,执礼如成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后进为编修。顺治十五年(1658),官拜秘书院大学士,后内三院改为内阁,任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十六年(1659)加太子太保。曾与大学士巴哈纳等一起校定大清律例。

康熙即位(1662),恢复内三院,任弘文院大学士。康熙九年(1670)又设内阁,任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命修《世祖实录》,任总裁官。康熙十一年(1672)书成,晋升太子太傅,深受康熙器重,凡调兵遣将等机密诏书,均口授后由他起草。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旨参与重修《太宗实录》。是年,清将施琅自福州出海,兵取澎湖,继而于鹿耳门登陆,统一台湾。施琅以“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并上疏建议设官镇守,以加强对台湾的统治和开发。但廷议不一,有人提出“迁民弃地”之议。康熙难决,召集阁臣征询意见。李霨力排谬议,明确提出:“台湾虽孤悬海外,但屏蔽闽疆,可取而不可弃。”应同意施琅的建议,因而事决。朝臣倚以为重,但从不居功自傲,他说:“恩威出自朝廷,职掌归之部院,我何功之有?

李霨赞理朝中机务20余载,始终克忠职守,勤劳不辍。晚年于京城建造一处寓所,自名“寄园”,自称“据梧居士”。逝后谥“文勤”。著有《心远堂诗文集》、《伴星草》、《闽役纪行略》、《心远堂续集》等。


田极(生卒不详)字象极。高阳人。幼年时即嗜好读书。与同乡李霨同补弟子生员,后屡试不第。他非常孝顺,父亲早亡,悉心侍奉母亲。在家乡讲学,阐发程朱之学,讲说融会贯通,听者都乐意从其教诲,教人以修谨诚实为主,循循善诱,即使是那些不守规矩的,听了他的讲课,也成为谦谦君子,使人一看就知是出自田极门下。授徒数十年,弟子有成就者难以计数。他乐于助人,只要是告诉他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家里即使是仅存升斗,也要分一半给人,他说这是以穷济穷。他常说:我不能像范文正公那样置义田,但不吝惜自己的所有,族人也不要为利益争长竞短。在同族人中产生很大影响,只要是族人与他人发生争执的,都到他面前谢罪。所以其族人有50年没有发生过诉讼。田极为人平和简易,而又不苟言笑,所以人们对他既敬重,又有几分畏惧。著《四书辑要》多卷。去世前犹教导子孙要读正书、做正人。逝后,门人弟子私谥“端介先生”。

赵之鼎(生卒不详)字洁庵。满城方顺桥村人。清顺治五年(1648)中举人,授浙江淳安县知县,施政清廉,奉朝廷之命制造海船,省工省时省料,工匠钦佩诚服。如有农家为田地发生纠纷,必亲自到现场丈量,使奸刁之徒不能放纵。民间有歌谣称其恩德:“赵公我母,婴啼而抚。”后荐升监察御史,在巡视浙江盐务时,盐民上书,百姓穷困,军饷实难缴付。赵即上疏朝廷:兵的衣食来自于民,民的衣食来自于耕作,如果把民众的衣食都征作军饷,民众就无力耕作了。应对百姓施以仁政,减少词讼,惩办贪官污吏,不许盘剥百姓,百姓负担轻了,筹措军饷也就不难了。朝廷采纳其建议。后任刑部侍郎,常对人说,做掌管刑法的官,应明察秋毫,不能有半点差错,不然就会错杀无辜,遭众人唾骂。后因病回故里,逝后祀于乡贤祠。


崔成名(生卒不详)字仁斋。安肃(今徐水)人。清顺治四年(1647),以诸生经殿试,授广德州(治今安徽广德)知州。当时州民苦于徭赋之重,成名恤民之苦,免杂费溢额白银4090余两。该州每岁解送粮草至楚(今湖北),费用以万计,劳苦尤甚,成名请求上官革除其弊。有土寇聚于山林湖泽,出没剽掠,为害百姓,成名率兵捣覆其巢,民始得安。在任禁赌博,惩争斗,教民节俭,躬身表率,于是州中大治。

后迁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知府,厘奸剔弊,诛玩法者,秩序井然,吏胥都凛凛守职,不敢为非。有贪吏持银800两贿赂成名,恳贷不法,成名立即寄金于府库,并秉公上报,严惩不贷。事情上闻,皇帝命户部记其名并进行嘉奖。旋升浙江按察司副使,以清军驿传为专务。会亲王统大兵征两广,过境索船,民多逃亡。成名抗言于亲王,陈述吊民伐罪之义,亲王采纳,并严束士卒,勿扰民。得百姓信赖,境内复定。后辞政居家,逝于故里。


李荫祖(1628~1664)字绳武。清初陕西提督李思忠次子。原籍辽宁铁岭,隶汉军正黄旗。其父顺治初年(1644)随清军入关,因军功分土于完县(今顺平),遂家于李各庄。李荫祖对弟兄友爱,对父母孝敬,学习勤奋刻苦。16岁入国子监读书,为祭酒薛公所赏识。初官户部员外郎。他所经手的账目,均一清二楚不差毫厘。后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他洞陈时弊,深通治道,连阅历丰富、处事持重的老臣也无不佩服。累迁兵部右侍郎、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天雄诸郡邑闹灾荒,到处是颠沛流离的百姓。他紧急上疏,请求安置灾民。皇帝准奏,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五台地方商鼎叛乱,皇帝欲派兵征剿,他考虑到师行粮从,必然要烦劳百姓,便建议用招抚的办法,果然,闹事的人都感动流涕,表示愿意遵从教化。顺治皇帝常对廷臣们讲:“李荫祖对国事尽心尽力,民皆称颂,使人人如彼,天下何患不太平?”湖广等地变乱不宁,顺治任李荫祖为湖广总督加太子太保衔,他单人独骑到营伍中,巡视军队调动,粮草调运,粮草、军需他都一一盘查过问,从而使军纪严整,官无中饱私囊之行,兵无勒索百姓之事。这时又赶上天灾,他便把老百姓吃秕糠、野菜的情形画成图画上报朝廷,促使皇帝下诏免除当地十分之八九的赋税,使灾民免于流离失所。后因病辞官,回乡奉母,不久去世,葬于完县凤栖山右侧。


孙博雅(1630~1684)孙博雅(1630~1684)  字君侨。容城人。孙奇逢第四子。少年时,受其父训教,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儒家书籍。15岁应童子试,受到提学御史陈德纯赞许。值明末清初变乱之际,遂绝意仕进,跟随其父隐居易州(治今易县)五公山,攻读先儒之书。后随父移居辉县苏门。孙奇逢在苏门夏峰著书立说,四方士子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跟从孙奇逢学习的人很多,不少是从上千里以外慕名而来,博雅把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孙奇逢晚年重听,弟子们请教疑难问题必由博雅转达,并协助其父对士子们提出的问题详加解释阐发,从未有一丝厌倦情绪。孙奇逢许多著述也都靠博雅帮助编订,有些文稿虽数易其稿,但每次都认真以工笔抄录整齐。康熙八年(1669),清廷诏举山林隐逸,博雅以其文名被郡守举荐,但以父亲年老而辞。父亲病故后,虽贫困仍力学不倦。博雅为人真诚,喜称人好处,人有过错,不直截了当指出,而是引一两句古人语给予规诫,而听者多能省悟改过。逝后士大夫私谥为“文孝先生”。著有诗文《日约斋集》。


郭棻(生卒不详)字芝仙,号快庵。清苑人。自幼才思敏捷,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改庶吉士。御试时,其词名列第一,授翰林院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任河南典试官,以才德选人,深得民心。后授经筵讲官,侍值南苑。康熙命其书写唐人早朝诗,置于殿侧屏风之上,时时御览,并赞“郭棻办事老成,优于学,实为北方才子”。拜郭棻为正詹,与睢州汤斌同任东门讲官,且免拜赐座,赏貂裘珊瑚、捻珠等珍贵物品,荣冠一时。

郭棻讲求经世之务,凡礼乐刑赏、用人理财等大政方针,无不探索原委。考几千年之变故,著十策上书,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每当讨论民生大计,不畏权贵,据理力争,故遭权贵嫉恨,被迫辞归故里。在家乡,留心考察当地经济资源,提出先治水、后治田的经济开发方案;关心教育,亲自督学,捐款贴补教育费用。当时本地科举中第者多出其门下,被尊为“清苑夫子”。工诗文、善书法,当时宏篇巨制多出其手,文笔与华亭沈荃齐名,有“南沈北郭”之誉。郭棻一生清廉,卒之日,家产萧然,以布衾覆敛。谥“文清”。著有《甲申保定府殉难记》、《皇畿大一统赋》、《学源堂文集》19卷、《学源堂诗集》10卷,总纂康熙《畿辅通志》、《保定府志》、《清苑县志》等书。


陈僖(生卒不详)字蔼公,号余庵、想园。清苑人。清初贡生,幼年时受业于孙奇逢弟子高鐈,得其师承,善作文章,慷慨有大志,为清初名士陈名夏所赞许。康熙十八年(1679)荐博学鸿儒科。与龚鼎孳、梁清标有往来。文名与同乡郭棻相齐,郭棻多应酬往来之作,而陈僖则严谨立言,务求有补于世。王士祯论畿辅古文,以陈僖为首,为当时名流所钦佩。他很少与人交往,名其斋室为燕山堂。著有《燕山草堂集》、《上谷殉节纪事》,及书牍、传记等。

马之骦(生卒不详)字旻徕。雄县人。拔贡,热衷教育,初任滦州训导,历任元城教谕、广平教授、江都管河主簿、山东寿张县主簿等职。马之骦治学严谨,精于诗词格律。著有《易鬯》、《诗鬯》、《礼鬯》、《四书戡》、《长林论世》、《毛诗元韵》、《算数新笺》、《琴音新表》、《古调堂诗文集》、《三亭词》、《历代诗防》、《当代诗防》、《张秋志》、《养正集》、《雄县志》、《新城县志》等。


冯源济(生卒不详)字胎仙,号谷园。涿州人。冯铨之子。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顺治帝知其为冯铨之子,特在南苑召见,温言抚慰,给予嘉奖,由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为侍续学士。后因事获罪降级。未久,遭父丧,守孝三年,起授侍读,迁庶子。不久,又升国子监祭酒卒于任。冯源济孝友父兄,乐行仁义,为乡里推重。家有快雪堂,世代精于收藏,平时受到耳濡目染,能书善画。其书法学北宋米芾,山水画学五代南唐董源、元代黄公望,布局宏阔,笔墨深厚,间以青绿。喜吟咏赋诗,著有《恰宜楼诗》、《谷园集》。


刘芳躅(生卒不详)字增美,号锺山。涿州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十六年(1659),迁侍讲,旋升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康熙五年(1666),充任《明史》纂修官,迁内秘书院学士。六年(1667),充任会试副考官,又任《世祖实录》副总裁。七年(1668),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山东巡抚。上任后,遇地震,上疏请格外免除秋税和丁徭,部议决定受灾最重之三州县,免本年钱粮十分之四,另有30余州县各按受灾轻重分别免除。因赈灾有方,加工部右侍郎衔。后又多次疏陈大计。八年(1669),上疏建言山东各地仍设或增设守、巡各道,裁驿传道。又言:地方缉盗,事先规定数目,百弊丛生,应除此弊,免致捏陷无故。以上奏疏,均得旨允行。九年(1670)又上疏言:“山东省素不产铜,惟收买旧钱供铸。今旧钱尽,铜仍缺,按期限鼓铸,不惟铜价腾贵,且恐铸多钱壅,请撤局停铸。”被采纳。

康熙十二年(1673),奉命考察各省督抚,部议芳躅才力不及,降二级调用。遂辞归乡里,择地居于易水河畔,与弟芳哲往来大房诸山中,以诗酒相娱乐。不久去世。著《留云山房集》。弟刘芳哲,字宜人,别号拙翁。顺治十年(1653)中进士,任庶吉士,改编修。后迁国子监司业。能以践履倡率后学,人望所归。康熙二十四年(1685),乞休归里,筑草亭于石桥村,教学其中,赈恤孤寒,奖掖后进,颇受乡人爱戴。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南巡过涿州,芳哲跪道左拜谒,康熙帝召对嘉奖,诏复原官,芳哲辞不再出。后逝于故里。著有《拙翁集》、《拙翁庸语》。


于嗣登(?~1679)字岱仙。安州(治今安新)人。父于崇庆,由举人历部郎。于嗣登少时好读书,博通经史。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特授侍御史。莅任仅两月,因监礼太庙失仪,罢归。10年后,被荐举复官,遣视两湖盐政,清理拖欠,使饷银富足。部内有大猾为害,累不能制。嗣登将其捉拿归案,绳之以法。因功掌河南道事,监察吏、兵二部。不久,迁吏科给事中,转礼部。所上章疏皆关大计,时论称许。后升光禄寺少卿,累迁刑部右侍郎,谳狱多所平反。凡判决书有不当者,总是独上一议或加以劝阻。他说,人命至重,“此心无愧,此官安足惜!”时人称其为“今之于公”(即于定国,汉宣帝时任廷尉)。会更定处分光棍例,嗣登又独主一议,被降二级,补光禄寺卿。不久,升大理寺卿。康熙十八年(1679),以病告归,逝于家。


李如淓(生卒不详)字仲渊,号澹庵。高阳人。其祖、父皆死于明末战乱。如淓于兵火之间冒险寻获祖、父遗骸安葬。弟年幼,如淓抚养笃厚,弟有病,忧虑不能食,以孝友闻于乡里,为时人所称道。有才华,性豪迈,渊博而高雅,以能文见称。

清顺治十六年(1659)中进士,授江西万安知县。清丈地亩,秉公无私,不法者皆畏慑。劝导农耕,兴修水利,筑坝于苏溪下流,蓄水溉田,岁获丰收。不久调任湖南零陵县知县,明察善断,相邻各县有疑案,也委托如淓审决。永州民李楚兰父子,被人诬陷下狱数年,前任诸县令都没能断决,如淓查明其中情伪,立即释放。零陵县荒僻,城廓附山,形势险固,好事者倡议开挖护城河,道府竟下令动工。如淓叹道:民力枯竭,岂能堪此重负?于是力争不可劳民,役才止。奔母丧去任,当地百姓赴其宅请留者达数百人。依当时法令,不准服丧三年,于是如淓提前返任,调四川丰都知县。

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乱,丰都沦陷,叛兵迫以伪职,如淓拒不受,被软禁三年,志操不屈。后乘间逃走,穿越于荒山野谷,冒死于刀兵之下,历尽艰险抵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叩军门禀报敌情,又出谋划策,陈于知府,使以上闻,朝廷嘉其忠节,诏复原职。以助饷至京,病逝。著有《行素堂诗集》行世。


崔蔚林(1634~1687)字夏章,号定斋,又号玉阶。新安(今安新)人。其父崔九围为清初大儒孙奇逢弟子。崔蔚林少时即喜好读书,学习勤奋。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受学者熊赐履影响,开始钻研宋明诸儒学说。寻升弘文院侍读,晋侍读学士。不久,又转翰林院侍读学士。康熙初年(1662),迁侍讲学士。后回乡省亲,曾与新安学者杜越论学,杜越赞其辨学“猛勇深细”。假满回京后,更一心研究诸经,尤潜心于《易》学。

康熙六年(1667),他前往河南辉县夏峰村从孙奇逢求学问。孙奇逢认为,王阳明学说与程朱理学可"相济为用",两派学说相互并不牴牾,如果存一说废一说,“是有春夏而无秋冬矣”。孙奇逢兼采陆王程朱之说对崔蔚林影响很大。崔蔚林在苏门夏峰居留期间,除与奇逢论学外,还遍游山川景物,自谓有“春风舞雩之乐。”后回乡养病,更是潜心研究《易经》,并颇有所得,认为太极图说是“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病愈后,崔蔚林返京补原官,并奉诏撰《易经讲义》。从此,除入朝外,即闭门谢客,殚思竭虑,对《易经》中的一卦之大旨,爻、象之细微道理,无不反复推求。康熙皇帝对崔蔚林的学识和为人颇为赏识,先后赠以貂裘、文绮、珍果诸物。崔蔚林认为学有三关,即“义利”、“毁誉”、“死生”,晚年又认为,其实只“义利”二字就足够了。

一日入朝值班,忽患中风,手脚俱瘫,三日后方能说话,于是要求退休。回乡后病中仍好学不断。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1688125日)病卒。著有《四书讲义》、《易经讲义》、《解易》等书。


贾珍(生卒不详)字袭什。蠡县人。诸生。幼年即有文名,曾随叔父遍游曲阜,探访孔孟遗迹。后因厌倦城邑纷嚣,迁往城西北荒芜野地,随其迁徙者20家,名之为廿家庄。贾珍为人有主见,不逐世俗。清初士人学子用字为文竞尚乖僻,使人难以辨认,文句无法句读,贾珍则不以为然,后此风渐衰,严肃文体复兴,人们都称其有先见之明。贾珍50多岁时,其弟因子弟无所师范,请他回城授徒,颜元及其子侄等十余人亦来从其受学。当时颜元年已19岁,染有恶习,贾珍遂教育颜元要做正人君子,必信必果,内不欺心,外不欺人,要说实话,做实事。颜元感悟,将此言书为联语挂在中堂,以此自勉,恶习顿改,折节为学。

贾珍以身作则,训诫有方,因材施教,宽严适宜,常常将轻箴片语讲得非常生动,令听者泣恨不能自已。笃尚俭约,每餐四饼、一盘蔬菜,学生宴请从不赴。无论贤士或不肖之徒,贾珍均能温恭以待,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善饮酒,但志不同道不合者不择。其为人知己守节,不屈于权贵,其一姻亲被捕,邑宰派衙役传言,只要能得贾相公只字即可放人,贾珍则宁折不弯,坚不应允。邑令慕其学名,特备礼求见,亦为贾珍所阻,后当邑令去职时,贾珍才前去拜会。在当地德高望重。终年64岁。颜元私谥为“端惠先生”。

颜元(1635~1704)字易直、浑然,号习斋。博野北杨村人。颜元在动荡不安的家庭生活中长大,他父亲曾被蠡县一位朱姓小官吏收为养子,他生在朱家,因而姓朱。母亲在他12岁时改嫁。

颜元19岁入乡学,厌倦八股,学习史鉴。21岁读《资治通鉴》,22岁时学医,23岁时学兵法,24岁时开私塾授徒,并开始为人治病。这一年他自名其斋为思古斋,自号思古人,他写了《正道论》,后改名为《存治编》。24岁时读陆九渊、王阳明语录,这是他学术事业的真正开始,26岁时,得《性理大全》,见周、程、张、朱语录,畅然改志,以为较陆、王二子尤为纯粹切实,认为这是孔孟真传。此后,进退起居,吉凶宾嘉,必奉文公家礼为法则,奉《小学》、《近思录》等书如孔子经文。30岁时开始与王法乾讨论学术,勤学改过。35岁时他认为程朱的“静坐读书”的方法和“气质之性非性善”的道理不合乎孔孟的宗旨,于是背弃陆、王、程、朱之学。次年一月,他著《存性编》,改思古斋为习斋,十一月著《存学编》,提倡恢复“周孔正学”,认为“程朱之道不熄,周孔之道不著”。

朱翁死后,颜元返回博野,恢复原姓。45岁时,蠡县李塨来向他问学,李塨是颜元的得意门生,他们二人创立了清初的颜李学派。康熙三十年(1691)三月,57岁的颜元南游中州,沿途不懈地宣扬他的“四存”(存性、存学、存治、存人)主张,十月初返回博野。

颜元62岁时,应肥乡郝文灿之请,主讲漳南书院,后因漳水大涨,书院被淹没,不得不返回家乡。其著作和年谱主要有《四存编》、《习斋纪余》、《异录》、《颜习斋言行录》、《颜习斋年谱》等。

颜李学派是清代初期思想领域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术流派,提倡“实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与清初官方提倡的宋明理学相对立,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被称为“颜李之学数十年,海内之士靡然成风”。颜李学派的主张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颜李学派的主要思想特征:一是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崇尚实学。颜元早年学过神仙导引,信奉过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34岁时,他的养祖母病故,按朱熹《家礼》服丧,疏食少饮,几乎病饿致死,这使他对理学产生了怀疑。从此,他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为学术宗旨,力斥宋儒静坐读书、存心养性之学。他提出,程朱是与孔孟对立的,所以“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申明尧、舜、周、孔三事、六府、六德、六行、六艺之道,大旨明道不在诗书章句,学不在颖悟诵读,而在其如孔门博文约礼,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懈者”。特别强调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生产、军事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表明了他的实学是以实用为宗旨。李塨继承了颜元的这一思想,批评宋明儒者专为“无用”之学,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有益于世道,倡导亲身践履。

二是反对宋明理学所说的“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盛赞孟子的“性善论”。颜元认为,天下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他认为只有气质之性,才是人性。他赞同孟子确定人性本善,是有功于万事,强调理、气、性、形不二,指出人的恶行是由后天的“引蔽习染”而导致的结果,并提出性、情、才三者相统一的人性论。颜元主张恢复井田、封建学校的“王道”政治,又提出以“垦荒,均田,兴水利”七字富天下;以“人皆兵,官皆将”六字强天下;以“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九字安天下。


王学诗(生卒不详)字全四。完县(今顺平)人。不识文字,以造笔为业。性至孝,曾割自己的股肉为其母疗疾,靠佣耕换钱安葬其父。后名儒孙奇逢为表彰其事迹,特作《王孝子传》。于是世人皆知有王孝子其人,学诗之笔亦由此有名于天下。当时,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凡学诗制作的笔一上市,大家都争相购买,啧啧称赞。学诗家境贫寒,但每遇别人有难,都慷慨解囊,从不失信于人。遇到邻里蒙冤,大义相助,进京为其辩诬,因此,有人曾将学诗之名书于神之上,置于神像旁拜祝,但被学诗劝止。

王学诗曾先后拜魏象枢、孙奇逢为师,后闻颜元盛名,十分倾慕,先后三次到颜元家中拜谒,并长跪两昼夜,希望能被收为门生。颜元告诉学诗,他最讨厌那种只图有师徒之名分,而无师徒之实的人,如学诗能像他本人那样遵守古礼,每月朔望之日哭奠先人,就收其做弟子。学诗回家后依言而行,但不久就染疾而逝。颜元闻学诗果然按自己的话行哭丧之礼,甚为感动,为学诗亲撰奠文,并将其列入弟子名籍。


钟钅夌(生卒不详)字金若。博野人。幼年即负经世之志,后从颜元受业。李塨称钟为颜元门生第一人。颜元62岁时到漳南书院持教授徒,钟钅夌一直陪伴左右。颜元率门下弟子行礼,礼器、礼位均由钟钅夌依古制一一设置,丝毫不苟。钟钅夌曾佩刀侍从颜元。清雍正年间(1723~1735),纪元功令讲约以诸生中学行兼优者充当,邑宰赵某请钟钅夌担任,每月吉日,侃侃宣讲,一市之人都为之叹服。79岁去世,门人私谥为“孝端先生”。钟钅夌曾辑颜元言论编为《言行录》、《辟异录》、《习斋记余》等书。自著有《哀感录》、《女范淑烈集》、《农书一隅集》等。


韩荩光(生卒不详)字笃臣。高阳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中进士。康熙九年(1670),任河南中牟知县,创建广学书院,设立义塾,让学生免费入学;立文会,并亲自授课;修纂县志,重建县衙大堂,修缮残缺房屋,使中牟县百废俱兴。康熙十一年(1672),韩荩光分校乡试,考选多名人,受到称赞。当时该县土地贫瘠,不能如数交纳赋税。韩荩光不向农民强索,而是组织农民开垦荒田,所收粮食,用作补缺,采取“征粮定期限,去浮费”的办法征田赋,作法切实可行,农民都能如期交纳,乡里秩序稳定。

韩荩光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前任知县开水池72个,韩荩光根据地形,又修48个,使中牟县蓄水池增加到120个,保证了农田灌溉用水,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后来,调往四川荣县。韩荩光尽力于事,成绩显著,上司以其勤政安民上报朝廷。不久升任刑部主事,到任仅10天,因病去世。


鹿宾(1646~1714)字鸣嘉,号诚斋。定兴人。其父鹿尽心曾任山西安邑知县。鹿宾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授湖南桂阳知县,上任后首先革除里长轮值供应差役的弊病,减轻百姓负担。又十分重视教育,集中县内优秀士人,亲自授课,同时给予资助,待之亲如子弟。县内山田多荒弃,鹿宾组织农民重垦山田,并教之种麦之法,当年即获丰收。后政府令丈量土地,鹿宾先令百姓自己丈量,然后亲自检查验收,只用十余天,便准确地丈量完毕。当时附近各县县官为保官位谎报土地,鹿宾公开表示不干这种坑害百姓之事,据实上报。由是桂阳百姓竞相努力耕垦,赞鹿宾是“吾慈父母”。受到巡抚器重,有要事则相与商处。

当时镇将俞章言克扣军饷,陷害守备黑文英,欺下瞒上,侵害士兵,士兵大哗,集至省府向巡抚控告,巡抚立即请鹿宾商议,委任他亲自处理,以收拢兵心。鹿宾赶到现场,说服士兵回归队伍。随后,命俞章言立即废除克扣,遂使士兵安心服役。鹿宾从政态度严谨,为官不贪不沾。自任官起要求下官每三个月造一文册,记录经理事项及开支情况,离职时两袖清风,身无铢粟。因政绩卓异,被授予陕西道监察御史。建议朝廷慎重选择教官,不应以捐赀少年为教官。被康熙皇帝采纳。调任浙江道,康熙曾赐御书七言绝句。后因事罢官归里。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皇帝诞辰之日,鹿宾率庶老进京祝寿,康熙诏复其官,赐尚方所制砥石山砚一方,并御书款识。

陈鹤龄(?~1726)字鸣九。安州(治今安新)人。学者陈浵之子。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少年时受其父训教,好读河津(薛瑄)、姚江(王阳明)二家著作,崇尚王阳明学说。父母病故后,被选为正定县教谕。效法宋朝胡瑗的方法,订立章约,教授诸生儒家经史文艺,循循善诱,反复指教,附近30余城士子来学者达数百人。有一年,滹沱河泛滥,鹤龄奉命视察沿河水灾,有人暗中劝其不要如实秉报,鹤龄正色回答说:“我亲眼目睹灾情,百姓饥馑难耐,如隐讳不报,岂不太负此心?”遂据实向上报告灾情。官府根据他的报告开展赈灾,使几千户百姓得以活命。后来,陈鹤龄又擢迁顺天府教授,仍谆谆提掖后进。平素待人平和,“教人务尽其诚”,从不背后议论别人是非短长,好成人之美。作文不事雕琢华丽,而讲求内容充实。雍正四年(1726)逝于任上。著名学者李塨、方苞等私谥为“懿长先生”。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蠡县西曹佐村人。出生于殷实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康熙十七年(1678)考入县学为生员。康熙二十年(1681)遵父嘱拜颜元(习斋)为师,他勤奋好学,博采众家之长,除拜颜元学礼外,先后学琴于张函白,学射于赵锡之、郭金城,问兵法于王余佑,学书于彭通,学数于刘见田,后赴浙江学乐于毛奇龄。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举,三十九年(1700)入京会试,落第,被左都御史吴涵聘为家庭教师。

他撰写的《大学辨业》一书由吴涵出资刊行,名动京师,少宰徐秉义、相国王琰、侍郎许三礼等都与其论学。李塨除在家乡和京师讲学议政之外,还先后助郭金城治理浙江省桐乡,助温益修治理河南省郾城,助杨勤治理陕西省富平。时富平地方秩序紊乱,他主张“治乱国当以严”,首先要“禁斗争、止赌博、勤听讼、减催科、除强恤弱”,然后再“旌孝弟、崇学校、选乡保、练民兵、劝农耕、兴水利”。在其指导下,不到一年,富平“百废俱举”、“政教大行”。关西学者闻风而至,跟随他学礼、兵、乐、农,研究儒家经典。

康熙五十七年(1718),任通州学正,任职三个月后,辞官回故里,“力农臻富”,成为当地有名的乡绅。他依据颜元的“垦荒、均田、兴水利”,提出更为具体的主张,如“洫沟开而灌溉兴,田必沃、稼必茂,一亩可敌陆田数亩,是益田也”。他讲学重体育,提出“一人动则一人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且身体力行,对学生既教文又教武。他既是学者又是武术家,尤精剑术,武侠窦尔墩曾向他拜师学艺。他创编的“青龙十三剑”流传至今。雍正九年(1731),他两度到保定莲池书院任《畿辅通志》总裁,后因病辞归。

著作主要有《小学稽业》、《大学辨业》、《学乐录》、《青龙十三剑》、《拟太平策》、《阅史郄视》、《论学》、《周易传注》、《诗经传注》、《恕谷后集》、《田赋考辨》、《郊射考辨》、《学礼录》、《学射录》等48种。与颜元共称“颜李学派”。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李恕谷遗书》,并与颜元著作合编为《颜李丛书》。他在学术上注重实学,反对死读书的学风,认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注重实践,提倡“智以事练之”。在时政上反对封建豪强兼并,提出“耕者有其田”的设想。他说:“所以无立锥之地者,以豪强之兼并,今立之法,有田者必自耕,勿募人代耕,惟农有田耳,非均田则贫富不均,均田第一仁政也。”在古今观问题上,颜元教他要“厚古”,李塨则劝颜元不要“尽执古法”,要“宜酌时宜”。

颜李学说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进步性,并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1919年,总统徐世昌想利用“颜李学说”治理国家,兴建了不少“四存”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颜李学说也受到重视,成立有“颜李学说研究会”。郭沫若对颜李学说有很高的评价,并著有《颜习斋与李恕谷》一书。


赵允昌(生卒不详)字晋升。满城人。自幼聪颖,孝敬长辈,待人诚实,酷爱学习。14岁补博士弟子员,成绩优异。清康熙八年(1669)中举人。二十年(1681),授延庆州(治今北京延庆)学正。当时延庆闭塞,文化落后,赵允昌首先振兴文化教育,亲自为诸生授课讲解,并捐俸银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后移任赵州(治今河北赵县)学正。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南巡过赵州,赵允昌率领诸生跪迎,因仪礼严整,获康熙皇帝嘉许,并赐给“儒气官”三字,以示恩宠。后历任永平府(治今河北卢龙)教授、开原县知县。治县清静廉平,事事与民休息。其上司以先达推重,三载考绩最优。退休归乡,优游田里,足迹罕至公府。终年92岁。

赵允昌自律甚严,幼时即言语严谨,衣容整肃,喜欢接引后学,提倡德才兼进。因此执教20年,所历之处,士风皆变,时论誉之为“国子先生”。赵允昌读书勤奋,生平手不释卷,至老犹如此。为文清新刚健,自成一家。著有《荆溪集》。


赵灏(生卒不详)字素园。满城人。父赵允昌,学行俱佳,有名当世。赵灏20岁时为秀才,甚得督学董讷器重。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进士。当时苏州宿儒、给事中盛符升与原督学董讷任本次考试总裁,两人均以得赵灏为幸事。其后,赵灏任江西弋阳知县。弋阳人好讼,凡遇有人投牒对簿,赵灏必先多方调节,无效后,方予判决。又效法西汉景帝时的文翁,奖励入学读书。弋阳素有溺女恶习,赵灏严令禁止。数年后,民风大变,被当地人誉为“赵青天”。

康熙三十二年(1693)省试,赵灏分校礼二房,搜查遗卷时,得朱轼文卷,视为奇文,于是极力推荐,使朱轼得以上解。因此事而遭人忌恨,被罢官回籍。后朱轼当国时,欲特疏保荐,赵灏坚辞不受,终不复出。赵灏敏慧强记,过目不忘。幼年丧母后,事继母,抚幼弟,始终如一,无丝毫怨言。被罢官后,以奉亲为乐,虽届古稀之年,犹事父如孺子,孝谨不让当年。父亲去世后,赵灏哀伤不能自止,亦于父殁的同年离世,终年73岁。著有《永署堂诗文集》。


王之枢(1668~1732)字恒麓。定州人。自幼敏慧异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进士,授庶吉士。二十七年(1688),充会试同考官。四十年(1701),以侍读督学云南,手注《性理正宗》一书,宣示诸生学习,云南士风为之一变。四十四年(1705),以少詹事典试江南。四十五年(1706),任武会试总裁。五十四年(1715),以阁部充会试总裁。五十六年(1717),出任湖南巡抚,因裁减赋额失当,被革职。著有《历代纪事年表》100卷。

刁承祖(1672~1739)字步武,号醇庵。祁州(治今安国)人,刁包嫡孙。幼年勤于攻读,磊落有大志。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中进士。历任陕西扶风、江南上元知县,太平府(治今安徽当涂)知府,凤阳知府,湖南驿盐粮储道,湖北提刑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河南、浙江、江西、广东布政使等职。

他谨守“言语不苟,取予不苟,出处不苟”祖训,常言:“心无乃有妄念乎?言无乃有妄发乎?事无乃有妄行乎?”初选扶风县令,因处事公道,受到百姓拥戴。知上元时,江南州县官吏任意加额征收漕粮,中饱私囊,而刁承祖征收漕粮“不溢勺粒”,被誉为江南第一廉吏。任凤阳知府时,革除水脚费,捐资修筑临淮堤坝,不累一民。后兼泗州知府,再兼庐凤道,一人兼掌三印。因政绩突出,迁湖南驿盐粮储道。按察湖北、江苏时,发现犯贪污罪的官员多为家计贫困者,任职湖北后,便捐数百金分发俾书吏佐以养廉,使属下不敢有舞文弄墨贪财枉法行径。雍正皇帝曾在其引见单上朱批:“人老成结实,忠厚人,好知府。”后雍正诏见刁承祖时,在其奏断上朱批:“果能如此存心,事事心口相符,则不负朕心之任用也,大哉。”

乾隆元年(1736),迁江苏按察使,当时江苏“刑名繁甲天下”,到任后力革诸弊,“案无留牍”。是年,晋江苏布政使。到任后,将旧例“悉行禁革”,一省钱粮“出入均平”,而布政使司却成了“清水”衙门。乾隆二年(1737),再次受到皇帝诏见,赏赐颇丰,并恩准叩谒泰陵。任河南布政使时,常勉励属下:“为官应恪尽职守,以天下为公。”曾为岳武穆庙题联:“蓬首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后任浙江、广东布政使。为官20年,其家尚“不及中人产”。因积劳成疾卒于广东任上。


刘斗(生卒不详)清苑白团村人。清顺治初年(1644),以教习王世子有功,授兵部启心郎。9年后入宗人府,旋授国史院学士,出任甘肃巡抚。他注重民生,康熙六年(1667)上疏言:“积米年久恐浥烂,请变价籴新谷。”即建议常平仓谷要粜陈籴新,以预备在灾年救济贫民。得到康熙的允准。亦曾上书修建边防要塞,整顿邮政,奏垦荒田,清番汉边界等,建议均被采纳。后升任福建总督。当时海寇经常侵扰,他广集兵马粮草,与海寇作战,大获全胜,福建人民刻碑颂赞。刘斗通晓外交文书,翻译出众,有译文和淳化阁帖行世。康熙五十七年(1718)奉为乡贤。


张晋(生卒不详)字介锡,号蕃侯。安肃(今徐水)遂城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安徽来安县令,时值久旱,虫灾奇重,民饥如焚。张晋上奏赈灾,开仓放粮,数万人得救。为官七载,两袖清风,精心治理,邑内百姓安居乐业,呼为“真父母”。建生祠一座以示纪念。后调任安徽全椒知县。入补户部清吏司主事,曾受理旗人与民争田案,秉公办案,伸张正义,冤民全家得救,深得民心,后病卒。其曾孙张灼、张炌、张源、张熙,都聪慧好学,品学俱佳,后或从文,文才风流;或从政,政绩显赫,乾隆年间颇负盛名,人称“张氏四杰”。


尹李氏(生卒不详)女。博野人。博野东章村尹公弼之妻。公弼早逝,家境贫寒,公婆年老,父母体衰多病而无子嗣,尹李氏遂承担起两家生活重担,养生送死,勤俭度日。尹李氏教子尹会一严格有方,尹会一任襄阳府(治今湖北襄阳)知府后,尹李氏随子至襄阳就养。寒冬来临,即丈量布帛,送与府内60岁以上的鳏寡老人做衣穿。襄阳百姓感其德,为建贤母堂。尹李氏赋诗推辞,百姓不听。

后随尹会一至扬州府(治今江苏扬州)知府任所。扬州民俗奢侈,尹李氏为作《女诫》12章,导民勤俭度日。尹会一累迁至河南巡抚。每任凡节减俸钱送老人布帛、周济贫民、资助军饷,均遵母命而为。民间为尹李氏立生祠。后尹会一擢升左副都御史,到朝中任职,尹李氏因病不能随子入京,遂归乡调养,命尹会一于乡里置私学、社仓。乾隆皇帝赐诗嘉奖,为其居题名"荻训松龄"。逝于故里,终年78岁。


唐执玉(?~1733)字益功。江南武进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康熙六十年(1721),迁鸿胪寺卿。历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雍正皇帝即位后,很赏识和器重唐执玉,选其入朝任左都御史,因有病,上奏折想退休回家。雍正皇帝阅过其奏折,不仅不让其病休,还任他直隶总督。

雍正七年(1729)六月,唐执玉到直隶省城保定上任,主持继续修建新的总督署衙门,当年十一月下旬主体工程完工。雍正八年(1730)二月,迁入新署办公,并写了一篇《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请石工刻在碑上。唐执玉任直隶总督后,“厚民生,澄吏治”,勤于政事,凡有州县遭灾,必设法赈济,并筹划治河救灾。

清朝初期,在直隶等地圏占大量民田给八旗贵族。民地被圈占后,从邻近州县地中拨补,而征粮额仍从旧例,于是产生了寄粮;佃租户移至新地,于是又有了寄庄。产生很多弊病。雍正令唐执玉进行勘察,更除改正。经过勘察,唐执玉在奏折中分析了其中的弊病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凡地在此处,粮寄彼处,皆令从地所在,粮随产转,此收彼除,不使有交错之病,亦无庸存代征之名,经界各正,田赋悉清。”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减轻了民众负担,同时下大力治理河流水患,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使直隶的面貌为之改观。

在文化建设上,上任后奉命请学者编纂《畿辅通志》,在保定古莲花池内设局纂辑,后由其继任者刘于义、李卫先后监修完成。唐执玉曾自撰一联:“将勤补拙,以俭养廉”。他曾说:“吾才拙,政事不如人,可自力者勤耳,勤必自俭始。”他以“勤俭”二字立身、做官,不顾身体有病,始终不懈地处理公务,所以雍正皇帝对他上的奏折几乎没有作过驳议,并在朱批奏折中说:“卿自履任以来,一切事办理公勤,凡有奏对,甚属诚敬明悉,朕甚嘉之。”十分关注唐执玉的健康,嘱他要“爱养精神,量力治事”。就在唐执玉迁入新署后,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召见了他,不仅赐他“福”字,还特赐“恪恭首牧”四字,唐执玉把这四字制成匾额,悬于总督署大堂。

唐执玉不仅勤政,而且十分节俭,平日布衣粗食。就在他病逝在任上的时候,其僚属和亲友整理遗物时,却发现“箧无一物”,他把朝廷给他的养廉银十之六七交地方布政使的银库,自己却连办身后事的钱都没留下,雍正皇帝发谕令,由朝廷出资为唐执玉治丧,将其遗体运回家乡安葬。


朱一凤(生卒不详)字怡庭,号丹崔。涿州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中进士,选任庶吉士,再授翰林院编修。雍正元年(1723)任御史。当时雍正帝锐意图治,而江南之地难以治理,于是诏朱一凤为江苏苏松太道。朱一凤任用能干廉吏,力主简政,清除积弊,百姓称颂。旋调两淮盐运使。时值西部边境有战事,特授陕西神木监司,向甘肃酒泉运送粮食达78万余石,超额运送3600石。旋回江苏任原官。苏州有奸民私铸银钱,朱一凤有失察之责,被降为知府。后历任瑞州(治今江西高安)、庐州(治今安徽合肥)知府。年老辞官,归隐乡里。终年85岁。

甘汝来(1683~1739)字耕道,一字逊斋。江西奉新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由教习授涞水县知县。就任伊始,即免民间杂派银6000两,深受人民爱戴。康熙五十八年(1719),皇帝侍卫毕里克率拜唐阿及豪奴数十名至涞水,擅据民舍,蹂躏乡民,村民万廷荷被殴打几乎毙命。百姓赴县指控,毕里克竟率豪奴闯入县署,大肆咆哮,扰闹公堂,辱责县令。甘汝来勃然大怒,严厉斥责毕里克,并将毕里克及其党徒监押于狱。而毕里克余党以甘汝来擅拘朝官诉诸康熙,甘被革职押解入京,交由吏、刑、兵三部质审。甘汝来刚直不屈,据理陈诉,后由康熙亲自审理此案,将毕里克革职查办,甘汝来官复原职。甘汝来胜诉返治所,涞水父老子弟争奉羊酒,夹道欢呼,京都人士作诗歌颂其事,名声大震。不久,调补新安县令,寻摄雄县事。

雍正皇帝即位,升甘汝来为吏部主事,不久调任广西太平府知府。先后任左江巡道、按察使、巡抚、都察院副都御史、直隶霸昌道、广东布政司,任礼部侍郎。乾隆年间任兵部尚书。甘汝来一生为官清廉,当时朝野共赞其为一代名臣,死后竟无治丧费用,经朝臣具奏,朝廷赐白金千两,遣官治丧。著有《逊斋诗文奏议全集》、《圣谕广训疏义》、《周礼简注》、《宦迹纪略》,编辑《律例歌》等书行于世。


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雍正初即位时,命大臣上疏言事,孙嘉淦上疏陈述了三件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乾隆皇帝即位后,召孙嘉淦来京,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嘉淦经过深思,觉得乾隆皇帝初临国政,春秋方盛,政务繁多,当以修心养性为先,于是上《三习一弊疏》,力主根除“三习一弊”。得到乾隆的嘉赏和接受。乾隆三年(1738)十月,授直隶总督。当时直隶酒禁非常严,为此犯法的人很多。孙嘉淦上疏指出酒禁的弊端,认为酿烧酒主要是用高粱、豆皮、黍壳、谷糠,酒曲则是用大麦,豆皮、黍壳、谷糠之类是废弃物,酿成酒可以卖钱,酒糟还可以饲养牲口,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不酿酒,农民的高粱也就卖不出去,影响农民的生活。上疏后,皇帝下诏弛禁。

有一位叫纪怀让的平民食料豆时被豆汁染了衣服,正值村里有贼杀了人,侦察的人认为他衣服上是血,错判他杀人。将要处决的时候,正定知府陈浩廉得冤状,孙嘉淦亲自问案,为纪怀让昭雪。不久孙嘉淦兼管直隶河工,议治永定河。到任后,即请在金门闸上下多建草坝,使河流渐复故道。四年(1739)正月,复疏请于金门闸下增设草坝一,引永定河归故道,自中亭、玉带达天津归海。得旨与总河顾琮悉心治理。他又几次上疏言治河事,其中有治理白洋淀,拟开白沟河故道入中亭河等,得到皇帝的嘉许。乾隆六年(1741)以后,又任湖广总督、署福建巡抚、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卒后谥“文定”。

孙嘉淦定了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以自戒。著述颇多,主要有《春秋义》、《南华通》、《诗义折中》、《周易述义》、《司成课程》、《近思录辑要》、《成均讲义》、《诗删》、《孙文定公文录》、《孙文定公奏议》等。


李卫(1686~1738)字又玠。江苏铜山(今徐州)人。初捐纳为员外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补兵部,迁户部郎中。雍正皇帝继位后,先授为直隶驿传道,累迁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兼两浙盐政、浙江总督兼巡抚。雍正十年(1732)七月,署理直隶总督,八月实授,直至乾隆三年(1738)病逝,始终任直隶总督。在任期间,曾上疏弹劾户部尚书署步军统领鄂尔齐坏法营私,受到雍正嘉奖;他对直隶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为各项政务的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他还十分重视治水,大大减少了水患的发生。

李卫在文化上的一大贡献是在保定兴建了莲池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令各省建立省级书院以培育英才。李卫在浙江时就曾修建过紫阳、敷文两书院。督直后,他认为莲池“林泉幽邃,云物苍然,于士子读书为宜”,遂召集布政使王谟、按察使窦启英、清河道彭家廉、保定知府朱寿图以及清苑知县徐德泰会商,将书院院址选在古莲花池,并责成清苑知县徐德泰具体筹划,当年五月开始兴工,九月落成,修缮经费一部分是公费,另一部分由李卫捐养廉银。书院创办之后,各地来求学的士子日益增多,成为清代著名的书院。莲池书院作为直隶省的文化、教育中心,办学时间达170年,在封建社会晚期的河北教育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李卫病逝后,乾隆帝在上谕中称他“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立封疆,勇往直前,无少瞻顾”,给予他较高的评价。


陈德荣(1688~1747)字廷彦,号密山。安州(治今安新)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中进士,授官湖北枝江知县。在任时兴修水利,整修洲堤百里,免除民间的各种差役。雍正三年(1725)任贵州黔西州知州,因父丧回家守制,丧服满后,代理贵州威宁知府,不久补授大定府知府。当时贵州苗民起事,受命赴威宁防守,威宁城墙颓坏,他命部下以米桶装土石修补,日夜备战。总兵哈元生援兵到来,苗民退走。后因母丧离任守制。期满,授江西广饶九南道。

乾隆元年(1736)因经略张广泗的推荐,升任贵州按察使。当时贵州“改土归流”之后,苗民多处起事,经略张广泗用兵镇压,杀人甚多。二年(1737),贵阳城内发生大火灾,陈德荣借机向张进言:此乃天意,我们应当反省,苗人也是人,难道可以斩尽杀绝吗?张颇受感动,下令诸将不得滥杀。四年(1739),代理贵州布政使,他认为贵州地瘠民贫,非注重农田水利建设不可,遂上奏皇帝:“贵州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苦于无资无力,不能变瘠土为良田。至于山间荒地,为数不少,外地流落到贵州的人想开荒种地,经常受到阻挠。桑树枝叶繁茂,不知养蚕、缫丝纺织之法。在内地,不用督促,百姓却知道怎么做,贵州地方偏远,风气未开,若无主管官员为之经理倡导,则兴利不易。现拟从邻省雇募懂得种棉织布、养蚕、纺织之人,选择合适地方,试行养殖,并设立机构,引导当地百姓,使之互相仿效。各地方官应因地制宜,随时留意,一年必成规模,三年可渐见成效。”朝廷批准了他的计划,于是贷给百姓工本,修建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又在官署养蚕,在省城大兴寺缫丝纺织,以为倡导。至乾隆七年(1742),贵筑、贵阳、开州、威宁、余庆、施秉各州县开垦荒田36万亩,种桑养蚕也取得成效,又开野蚕山场百余所,民间纺织之声相闻,取得相当成绩。

此外,他还关心赈济孤寡,增加囚犯口粮,尤其关心教育,在苗族聚居地区设立义学24所。十一年(1746)转任安徽布政使,次年卒于任所。道光五年(1825)朝廷命直隶总督查明他为官事迹,上报朝廷,纂入国史《循吏传》。六年(1826)奉旨入祀乡贤祠。九年(1829),贵州地方官吏应民人之请,奏准入祀贵州名宦祠。著有《知稼轩文稿》、《葵园诗集》、《蚕桑要录》等。


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东章村人。幼时丧父,以孝闻名于乡里,清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升员外郎。四年(1726)充任广西乡试副考官,五年(1727)任襄阳知府,十一年(1733)任两淮盐运使,晋总盐政,兼佥都御史。乾隆二年(1737),诏署广东巡抚,次年改调河南巡抚。在河南,他决心重振理学,增订《洛学编》。每月初一、十五集诸生讲论道德,从中查找孝悌忠义者,进行褒扬。十一年(1746)授工部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十三年(1748)转吏部侍郎,升吏部尚书。尹会一做官、行事常向母亲请教,皇帝御制诗章匾联赐之。居家期间,博览群书,讲学著述,精益求精,人称健余先生。他还出钱购置义田,开设义仓以赈济饥民。著有《健余先生文集》10卷、《抚豫条教》4卷、《尹少宰奏议》、《四书笔记》6卷、《昌语集粹》4卷、《札记》4卷、《诗草》3卷、《四鉴》(即君鉴、臣鉴、士鉴、女鉴)12卷。

单钰(生卒不详)字亦声。易州(治今易县)人。清雍正五年(1727)中进士,授浙江寿昌知县。任内兴利除弊,肃然称治。当时,闽广赴寿昌种麻者,岁以万计,称为“棚民”,犷悍难治,单钰选立棚长,使其自为约束,最终安谧无事。单钰善断疑案,以谳狱著称。曾审理金华卢姓案,悉心调查,仔细推敲,鞫明实情后,疏列十可疑,与上官相争,终如其议。不久,擢同知,升池州(治今安徽贵池)知府,以疾乞归。单钰平素工吟咏,至老笔耕不辍。著有《镂冰诗钞)5卷。逝后,纪昀曾为之作序,称其诗“上溯三唐,下薄两宋”,“挥洒自如,而神骨遒上”。另著有《读书偶见录》,藏于家。


赵钅式(1750年前后在世)字象庵。易州(治今易县)人。清乾隆年间官至内阁中书。购宅居于宣武门南,与遂宁张问陶、献县纪昀、大兴翁方纲等结为文字交,显名于京师。他好读书,曾手抄《十三经》,著有《爰冬轩诗草》4卷。


胡具庆(生卒不详)字余也,号俟斋。容城人。5岁时即与哥哥争着入塾读书。十四五岁时就自己编写读书心得,并四处游历,结交文人学士,如新安(今安新)崔衡,浙江海宁的许季觉,崔衡学宗程朱,而许季觉推崇的是王阳明,胡季庆往往调和两家,而又经常出己新意,被两人称为畏友。清乾隆十二年(1747)选得陕西石泉知县,这个县在大山中,经济文化落后,胡具庆教百姓农耕植桑,兴礼乐教化。清朝对大、小金川用兵,石泉正当运输要道上,各种供应接应不暇,胡具庆终日劳累,以致积劳成疾而死。

胡具庆治学尤其精通《易》、《礼》、《尚书·洪范》,中年以后读书深究于天人性命学术的异同,能够洞察其中的奥秘。曾说:浩然之气当以卓然之志贯之。又说:朱子、阳明的末学强分界限,实际上朱子的穷物理,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要恢复人的本性而已。著有《正学论》2篇及《四书惕中录》、《尚书日思录》、《读易自考录》、《孝经章句》、《孝经外传》、《仪礼经传通解》、《礼记类诠》、《洪范论》、《荀子大醇》、《子产言行录》、《求志山房诗文稿》等。


陈德华(1696~1779)字云倬,号月溪。安州(治今安新)人。清雍正二年(1724)状元及第,照例授翰林院修撰。七年(1729)充日讲起居注官,九年(1731)迁赞善,不久升任侍读学士,提督广东肇(庆)高(州)学政,次年改广(州)韶(州)学政。十一年(1733),因母丧回家守制。次年,丧服未满,朝廷特命他入京为一统志馆副总裁官,纂修《一统志》。十三年(1735)充浙江乡试正考官,他细心详阅,秉公取士,许多平时知名之士均榜上有名,浙江人称该榜为“名人榜”。

乾隆元年(1736)升詹事,充经筵讲官,为上书房师傅,教习诸皇子读书。四年(1739)升任户部尚书,当时很多河北农民失去土地,流亡东北,但行至山海关被地方官员阻拦,不得前往。陈德华向乾隆皇帝提出建议,近山海关300里内居民出关种地者,由地方官员发给印票,山海关应验票放行。得到乾隆同意。五年(1740),京城有个富商死了,众多高官前往吊祭,官员为商人吊祭,不符合当时礼法,事后朝廷追查,只有陈德华等数人未去,因此受到朝廷表彰。七年(1742),调任兵部尚书。八年(1743),因隐匿其弟滥用酷刑案之密,皇帝过问才奏出。部议夺职,降职为兵部侍郎。

乾隆十二年(1747),因议出江西总兵武备废弛为违例邀赏,被夺职归田。十四年(1749),起用为左副都御史,入值上书房。又因督促诸皇子课读不力而夺俸。二十二年(1757)任工部侍郎,次年,升至礼部尚书。二十四年(1759)任礼部尚书,二十九年(1764)以病请求退休获准。三十六年(1771),皇太后八旬大寿,德华以曾为亲近大臣前往京师祝寿,参与香山宴游,乾隆命人作香山《九老图》,德华列于致仕9人之中。其著作有《月溪文稿》、《葵锦堂诗集》。


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宜田。安徽桐城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其祖父方登峰、父方式济因桐城人戴名世《南山集》案被流放为奴,故少年生活贫困,多感民间疾苦。清雍正三年(1725)曾于保定街头卖画。后去北京,初入平郡王福彭府为记室,以布衣身份被雍正赠中书衔,因功迁内阁中书。

乾隆初年升为直隶清河道(驻保定),勤于政事,克己奉公,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累迁布政使、浙江巡抚。乾隆十四年(1749)任直隶总督,兼理河道。十五年(1750)加太子少保。二十年(1755)加太子太保,署陕甘总督。二十一年(1756)再任直隶总督。在任上他关注民生,采取了多项便民利民措施,大兴水利,治理境内河流。他亲往勘察,洞察地势,科学治理,如满城一亩泉疏浚后,便利了保定城乡用水,还广植水稻,植树造林。因治河有功,乾隆皇帝破清制赏赐方观承顶戴花翎。

方观承做事非常认真,《清史稿》上说他“事无巨细,皆殚心力赴之”,对所做的事又都花心思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有的编写成图书,加以推广。经他手编绘的有《直隶河渠水利书》、《畿辅义仓图》等。他还提倡植棉花,使直隶(以保定、正定两府及冀、赵、深、定各州为主)成为全国重要产棉区之一,从而带动了高阳、束鹿(今河北辛集)等地的纺织和手工业的发展。曾亲绘《棉花图》16幅呈送乾隆。该图绘制了棉花的耕作方法、技术及收棉、纺织、贩卖等过程,显示了直隶植棉业的繁荣。并劝种红薯,派员到南方购买薯秧,请人传授种薯技术,使直隶的农业大有发展。

方观承还对保定城内的莲池行宫进行大规模修建,使莲池景观为之一新,把莲池景观分成12组,每一组绘成一幅图,共绘图12幅,每幅图都配有图解和图赞,进奉给乾隆。方观承对经学、文史等方面也多有探索和研究,曾与进士出身的秦蕙田同撰《五礼通考》一书,262卷,自著有《述本堂诗》、《宜田汇稿》、《问亭集》等。最后卒于任上,谥“恪敏”。


陈德正(1701~1774)字醇叔,号葛城。安州(治今安新)人。幼时受教于长兄德荣和次兄德华。善作文,认为文章在于抒发性情,贵有独立见解,而抄袭剽窃是可耻行为。他博览群书,作文下笔流畅,多有新意,当时古文大师方苞见其文章,大为赞赏,誉为当今难得之才。清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授官吏部主事,擢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复升郎中。乾隆三年(1738),在官员考绩中列为一等,因此提升为山西冀宁道(治今山西太原),又升山东按察使,后调任陕西按察使。他秉公执法,平反了一些冤狱。

乾隆八年(1743),陕西蒲城发生王之博幼女被勒死一案,陈德正审明为奸杀,而当时的陕西巡抚塞楞额偏信初审者同州知州之言,认定系一般盗案,所谓奸杀是陈德正酷刑逼供而成的冤案,上奏朝廷,参劾陈德正施滥刑,陈德正也写了密折准备上奏皇帝,为自己申辩。当时其兄陈德华在朝廷任兵部尚书,德正把写好的密折寄给其兄,请他斟酌是否上递。德华认为德正已经受到参劾,只能等朝廷处理,把密折退了回去,此事后为朝廷所知,皇帝大为震怒,说他们兄弟勾结,欺君罔上,德华受到降职处分。德正被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6年之后,才释放回籍。陈德正回乡后,一直在问津书院教书,因学问好,从学者众。著作有《醇叔文稿》、《葛城诗稿》、《念堂诗话》等。

鹿迈祖(1705~1764)字南皋。定兴人。其祖父鹿宾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鹿迈祖清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旋奉命至陕西宣布皇帝诏谕,适逢大雪,天气骤寒,有人馈赠轻裘一件,鹿迈祖拒不接受。不久,调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中、西两城。后升礼科给事中,继又调任吏科都给事。

出为湖南督粮道,严禁旗丁夹带斗斛多收粮钱。以往运价出入每年达数十万之多,盈余也以万计,参与者中饱私囊,而鹿迈祖分文不留,全部交公,以为国用。乾隆九年(1744),代理提刑按察使,严格刑罚,对盗窃杀人犯毫不留情,依法严惩,却被巡抚责备处事不当。嗣因触犯上司被调往川北道,任按察司副使。时值金川之役,鹿迈祖考虑士卒劳苦,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酒食药品犒师,并供养他们的家人,军士倍受鼓舞,斗志越发高昂。鹿迈祖奔走于各城之间,搜集骏马支援前方,但后方供应不足,县令因此遭非难,大吏借口攻击鹿迈祖,迈祖挺身承担责任,于是遭弹劾,家产亦被抄没。

后调往永宁,因言事触犯朝廷受谴责,被免职,归乡里。鹿迈祖家室简陋,生活贫困,几至断炊。卒于家。


许成麟(生卒不详)字瑞符,号庆堂。易州(治今易县)人。清乾隆元年(1736)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历任江西赣州右营游击、广信营参将、广东督标左营参将、肇庆协城守副将、广东督标中军副将、湖北黄州协副将、江南寿春镇总兵、江西南赣总兵、广西提督。后被降职,任江南狼山总兵。积阶至荣禄大夫。成麟为官30余年,恪遵职守,勤于任事,与文武僚属合作共事,推诚相交,视兵民如一体。

其任广信营参将期间,当地遭遇大旱,粮食歉收,米价腾贵,饥民急需赈济。适值知府外出,知县不理其事,成麟急告总督、巡抚,将数千斛谷米减价出售,饥民得安。任肇庆协城守副将时,增城县民王亮臣依山结寨聚众起义,成麟率军将起义迅速镇压。任广西提督时,因见柳州民居多草舍,秋冬两季火灾频仍,于是营造瓦屋以为兵营,火患遂止。征缅之役爆发,奉命供应战马2000余匹,火药数万斤,无一失期。成鳞平素备战不怠,每日指挥水师战船,演练阵法,终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终年61岁。


周元理(1706~1782)字秉中。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三年(1738)举人。十一年(1746),以知县拣发直隶,补蠡县,调清苑。因直隶总督方观承的举荐,擢升广东万州知州,改霸州。因修城工程未完,留清苑。正值有部胥持伪札招摇撞骗,周元理觉得可疑,经审问察出其奸伪。此事上奏到朝廷,皇帝认为他有才能,调易州,升宣化知府。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

皇帝巡幸各地,直隶保定等地正当要冲,宫馆、驿传、车马、刍牧诸般工役繁杂,因主办者不是合适的人,往往扰害百姓,有司上奏起用周元理来主持这些事。所以在他守制满后,先后调广平(治今河北永年)、天津、保定任职。擢升清河道、直隶按察使、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命他跟从尚书裘曰修、直隶总督杨廷璋勘察青县、沧州减河。采用他的建议,奏请撤闸改用滚水坝,并定每年测量疏浚,准奏。不久授山东巡抚。不到半年,就升任直隶总督。三十七年(1772),他上疏说:“直隶雨多河涨,沥水没有去处,行旅为之阻滞。民间堤埝多被冲决,田地房庐遭水患。请用以工作赈的惯例,勘修地当冲要的州县叠道,并疏浚良乡茨尾雅河,新城(今高碑店)、雄县卢僧河;修新城、清河、雄、任丘、献诸县的堤埝。”皇帝派遣尚书裘曰修按行直隶河工,两人一同上疏:“直隶诸水,千支万派。总由三汊河为入海之道,全靠西岸叠道置桥穿运,而东汇入海河。出口西岸旧有桥十一,今拟添建桥九座,可使没有壅塞,上游不至于受害。格淀堤自当城以下改为叠道,酌添涵洞,使行水畅顺。子牙河下游澄清,不使清河受淤。”下诏按其所请办理。

雄县百姓诉知县胡锡瑛私卖仓谷,皇帝派裘曰修及侍郎英廉调查,确为实情。论罪。皇帝下诏谕说:“直隶治赈,周元理奏言有司料理妥实。今有雄县事,所称妥实者安在?”下吏部议,夺官,命留任。三十八年(1773),加太子少保。三十九年(1774),助山东平王伦,又与侍郎兼顺天府尹蒋赐棨勘八旗在官荒地,请招佃承垦,八年后起租;地势低洼易涝之地,并为开沟泄水。下部议行。四十一年(1776),乾隆皇帝赐诗给他。后因袒护下属被夺官,罚至正定修隆兴寺自赎。但不久就又授其左副都御史,仍署直隶总督。再迁兵部左侍郎,擢工部尚书。四十六年(1781),因病退归。


尹嘉铨(1711~1782)博野东章村人。尹会一之子。清乾隆元年(1736),由举人授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稽察觉罗学(皇家子弟学校)主管。他奏请乾隆皇帝令旗籍子第读朱熹《小学》,深得乾隆赞同。后尹嘉铨将《小学》加疏,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及《后编》二卷合为《小学大全》,得到乾隆的嘉评。

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乾隆巡幸保定,已致仕回家的尹嘉铨派儿子呈送奏章,为其父尹会一请谥及从祀孔子庙,得到的朱批是:“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治罪,念汝乃父子私情,故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当罪不可逭矣!”尹嘉铨却追加一本,仍坚持为其父请谥,惹得乾隆恼怒,朱批:“竟大肆狂吠,不可逭矣。”即令除去顶戴,锁交刑部审讯,定为死罪,后免死。同时查抄其老家和在京寓所,销毁其著述93种,抽毁其写过序跋的书籍6种,磨毁其撰写的碑文7块。


邢敦行(?~1789)字立德,号恕堂。定州内化村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武举登进士,廷试第一,任御前头等侍卫,外授参将、广东三江口协副将等职。乾隆五十三年(1788),阮惠占据安南(今越南)叛乱反清。两广总督孙士毅、提督许世亨奉诏前往征伐,邢敦行从征,连战连捷。乾隆皇帝以安南用兵,粮食、物资难以运送,令撤军入关,孙士毅贪图败阮惠之功,命撤300里,独以兵1000余人交邢敦行留守。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阮惠勾结他国兵,号称数万,连夜率兵突袭,清兵猝不及防。邢敦行同许世亨等率众登城迎敌,展开血战,最后阵亡。追赠总兵衔,诏世袭都尉职。据记载:“敦行事母孝,将出战,解衣付其仆,使归告母。”

韩汤衡(生卒不详)字聘之。高阳人。12岁应童子试,诗赋甚美,令人叹止。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授兵部主事。五十一年(1786),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有某卷为某主司属意荐举,汤衡不畏权势,严辞相拒,又责主司越权行事,由此,其坦直之声誉满京都。后授隰州(治今山西隰县)知州。隰州位处山区,多虎患,汤衡率人在山中捕虎数只,其患遂止。后擢汾州府(治今山西汾阳)知府。

汾州有兄弟为争家产相斗,数年不止。汤衡晓以大义,使兄弟和好如初,并送3万两金以谢官府,汤衡却之,兄弟皆感泣。后因祖母年事已高,汤衡为侍奉左右,离官还乡达十余年,其孝心广受称道。嘉庆十年(1805),出任桂阳州(治今湖南桂阳)知州,后调澧州(治今湖南澧县),因事罢官归乡,不久郁郁而终,终年81岁。


鹿荃(?~1792)字馥园。定兴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历任三河训导,灵石知县,绛州知州,镇江府知府,浙江粮道,两淮盐运使,护理两淮盐政。著有《鹿氏家谱》13卷。在定兴县城尚保存有鹿荃所建的鹿氏家族故居。


梁肯堂(1716~1801)字构亭,号春淙,一字石幢,号晚香。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幼家贫,读书刻苦。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补直隶栾城县知县,有政绩。总督杨廷璋以其“贤能之声久达天聪,又能宽猛相济”而荐之,历任蓟州(治今天津蓟县)、深州知州,保定府知府,清河道,山东按察使,直隶按察使。乾隆五十年(1785)转直隶布政使。五十四年(1789)升河南巡抚,五十六年(1791)授直隶总督。第二年就因为知县李培荣回护开脱被革职留任。又因大名、河间、景州等地旱灾,梁肯堂赈灾不力,被传旨申饬。五十九年(1794)三月,乾隆由水路春巡天津,梁肯堂到天津迎驾,乾隆书赐给其诗一首。七月,永定河伏汛漫口,梁肯堂亲驻工地督办工程,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

嘉庆二年(1797)七月,永定河上游水势暴涨,东坝冲塌,梁肯堂不顾危险,督率属员、河工全力抢护修复,受到嘉庆皇帝的褒奖。永定河漫口堵筑合龙后,嘉庆再次对其褒奖:“该督悉心高度,不辞劳瘁,甚属可嘉。”嘉庆三年(1798)用为刑部尚书,同年,补授漕运总督。次年,以尚书衔守护裕陵。嘉庆六年(1801)退休。著有《石幢居士吟稿》。


王太岳(1722~1785)字基平,号芥子。定兴人。幼年即博览群书,尤善诗词古文。弱冠即入词林,与邵斋焘、郑虎文最友善,以文学知名当时。清乾隆七年(1742)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十九年(1754)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1755)外授甘肃平庆道,二十三年(1758)调西安督粮道。所至必爬梳剔抉政务,据今考古,咨民疾苦,“皆有惠政”。尤其留心水利,著《泾渠志》3卷,详考泾渠因革损益,主张整修泾渠,兴利除弊。

三十三年(1768),迁湖南按察使。三十六年(1771)调云南,次年擢布政使。鉴于滇省铜政弊端丛生,病国害民,王太岳追本穷源,毅然向督、抚条陈积弊,认为滇铜有“官给之价难再议加”,“取用之数不能议减”,“大厂之逋累积重莫苏”,“小厂之收买涣散莫纪”及转运不时五难,其中“在采办者四,而在运输者一”。主张“宽给价”,“给价足,而后厂众集;厂众集,而后开采广;广采则铜多,铜多则用裕”。同时依仿运钱之制,令“各郡县各募运户”,“按站接运”,以为补救。疏上,初不被采纳,旋因铜政日益困弊,遂“取其说,稍稍用之”,颇见成效。是年,以审拟逃兵宽纵罢官。

乾隆四十二年(1777),任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十三年(1778),仍授检讨。四十七年(1782),擢国子监司业。逝于任上。滇省绅民感念其功,特于昆明五华书院立像祀之。

王太岳秉性笃厚,注重自身修养,平素常与友人以文章道义相砥励。其论学兼取汉宋诸儒,不分门户;其诗纯古淡泊,时称高格;为文则矜慎致功,一字不苟。著有《清虚山房集》、《芥子先生集》24卷,曾纂《四库全书考证》100卷。


穆维(?~1798)清苑人。隶督标营为兵。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白莲教首领王伦领导寿张农民起义,屡败官兵,并进军临清、东昌(今山东聊城),不久,攻克临清旧城。朝廷急忙调兵遣将围攻起义军,穆维奉命率军参战,破坏浮桥,并获大炮二座,以功升千总。后积功至胶州营副将,赏奋勇巴图鲁名号,戴蓝翎。

嘉庆元年(1796),调往湖北镇压白莲教起义军。五月,西安将军恒瑞同永保、庆成等各率官军,围起义军于刘家集(今湖北松兹南山区),穆维领兵马首冲起义军阵地,其余随后,击溃起义军。六月,官军驻瀼河北岸,义军屯兵对岸董家冈,连营数里。穆维同副将王文雄选择精兵,乘夜幕掩护偷渡瀼河,袭击董家冈,夺义军栅卡数处,又攻取营垒数座。九月,随乌鲁木齐都统永保围攻起义军钟祥部,进而奉命围襄阳起义军。因功授登州镇总兵,仍驻军湖北。嘉庆二年(1797)十月,白莲教起义军首领高均德、王廷诏率众两万余人进军湖北南漳地区斑鸠关,准备北上渡汉江,穆维与副都统六十七截阻于双河塘。经激战,起义军后撤,穆维乘势追于土门垭(今湖北宜昌东),斩杀义军多人。嘉庆三年(1798)二月,起义军首领王三槐、徐天德部攻通江,穆维与提督富成在竹山竹峪关扼守要道,堵截义军。五月,朝廷出谋招抚王三槐,王三槐将计就计,刺探官军虚实,然后又叛离。穆维与都统勒保败王三槐于石坝山。

同年,穆维转战四川仪陇、巴州等地,同白莲教罗其清、冉文俦部义军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在大完山、李家山展开激战。穆维凭借火器优势向起义军反扑,追杀义军多人,取得重大战果。后因长期行军作战,积劳成疾,逝于军中。


王清弼(?~1799)雄县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中武进士,补陕西汉凤营守备,积功升陕甘固原提标左营游击。嘉庆元年(1796),湖北宜都、枝江、当阳、襄阳一带白莲教徒起义。郧县教徒王金礼、徐良带领起义军占据泥河口孤山村,谋攻白河、洵阳,进军郧西。王清弼奉命督兵攻孤山村外围寨堡,乘风雨大作之夜偷袭成功,歼擒白莲教徒400余人。后进攻孤山,先切断水道,以轻兵诱起义军出战,乘防守空虚时,派兵从后偷袭,爬山越墙攻寨,击败起义军,俘王金礼等46人,升甘肃平罗营参将。

嘉庆二年(1797)二月,随四川总督宜绵出老君洞(今四川宜宾西),攻袭曾家山起义军营地。三月,又与副将王桂出兵清溪口(今重庆涪陵东北),袭击起义军于姚家寨,获小胜。罗其清、冉文俦领导的达州、巴州、通江白莲教起义军集聚于毡帽山、方山坪(今四川通江东北)一带抵抗官军围攻。七月,起义军主动出击,潜伏到朱射斗营,拔旁寨鹿角。王清弼乘夜出击,起义军撤走。宜绵周历各营卡,认为盖顶坪、多福山两处较易攻破,而毡帽山地势高峻不易攻,遂派总兵杨秀攻毡帽山,知州刘清攻多福山,王清弼、朱射斗等攻盖顶坪。双方相持一日,官军先占多福山,义军先乱,王清弼、朱射斗鼓励兵勇,蜂拥而上,夺得盖顶坪。次日,杨秀领兵攻毡帽山。王清弼协攻,从小道攀援登至山顶,击溃起义军。数日后,方山坪也被官军占据。起义军撤向通江、巴州境内,会攻巴州城。王清弼奉命绕道支援巴州,击败起义军。

嘉庆三年(1798),升贵州大定协副将。之后,王清弼随总督勒保击溃另一支起义军于东门关,俘首领洪道人等,以功获赏齐喇巴图鲁名号。十二月(17991),起义军首领冉天元、王登廷部同其他义军会合,势力大增,奋力堵击官兵围剿。额勒登保同四川总督福宁领兵数千合力围攻,冉天元凭险抗拒,并诱清兵深入。王清弼首先突进,被义军包围,力战而死。朝廷如例赐恤,赏云骑尉世职。

李会观(生卒不详)字逊来,号镜珊。蠡县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补授山西宁武知县,精于断案。有人报银两被窃,立案后久未破获。会观密令捕役伪称捉获窃贼,升堂审讯,并定罪收监。窃银者闻讯遂放心使用窃银,逢人夸己富有。会观令捕役将此人带至县衙审讯,果为真犯,遂治之以法。不久,调阳曲。乾隆六十年(1795),汾水泛滥,阳曲城外房屋、田地被淹。会观命人以筏渡民入城中,昼夜兴工以固堤坝,又植柳树万株,以挡流势,水患遂止。后擢山西忻州(治今山西忻县)知州,值大兵路过忻州,会观出俸银供车马费,并减除徭役,年省数千金,百姓感其恩德。升山西大同府知府。嘉庆六年(1801),大雨滂沱,十日不止。大同所属之浑源州居民多被漂没,且家家断炊,无粮度日。会观冒雨驰往,开仓赈济百姓,民赖以存活。后调补太原,升冀宁道,摄按察使事,事无巨细,均亲自裁决,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


张方理(?~1802)字雪筠。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后落籍为清苑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任山东利津知县,以捕盗清讼著称。后擢湖北荆州府(治今湖北江陵)知府,值大水泛滥,方理拯患救灾,修筑堤堰以障水势,民赖以安。方理为人耿直,不为同僚所容,遭人弹劾降职。旋迁甘肃庆阳府(治今甘肃庆阳)知府,调宁夏。宁夏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方理体察民情,减免积欠钱粮,赈恤贫困,百姓称颂。嘉庆元年(1796),湖北白莲教起义,总督毕沅奏请将方理调回荆州。方理招抚流亡,释放被胁民数千。三年(1798),四川白莲教起义军向江陵发展,方理安抚百姓,提供膳宿,练乡勇,守要地,使民不知有兵。七年(1802),署岳常澧道,不久逝于任上。


裴显相(生卒不详)字宿塘。清苑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中举人第一名,五十四年(1789)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嘉庆年间(1796~1820),官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知府。淮安历来商业发达,当地商人有供官府的例规,显相为官廉明,认为商人多奸诈,若受其牙惠,势必曲直难辨,所以无论何时,必须奉公守法,自求心安,于是辞而不受。显相善作文章,其作品多散佚,只有《束鹿县志》传世。


谢斌(?~1809)字定国。定州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武生考取乡试第一。二十六年(1761)中武进士。选授江南瓜州(今江苏省江都)守备,再升山东渠山营都司。当时山东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谢斌竭尽全力镇压起义,俘获起义领袖张广仁,升河标营游击。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清水教首领王伦领导寿张农民起义,很快攻占堂邑、阳谷,又分兵进攻临清,占领临城旧城。朝廷即派舒赫德率京营禁军与山东驻兵合攻临清。谢斌率军围王伦,给予起义军沉重打击,迫王伦登楼纵火自焚而死。后来,谢斌升河标左营参将,再升广西梧州协副将。乾隆五十年(1785),总镇浙江处州。到任第二年三月,于杨家庄迎乾隆皇帝驾。乾隆问及当年临清合围王伦战事,并赏戴花翎,加奋勇巴图鲁名号,调补温州镇总兵,代理宁波提督,又补定海镇总兵。任职期间,勤于治军,劳绩颇著。乾隆六十年(1795),以年老辞官归乡。


张灼(约1737~1815)字未克,号丙斋,一号柳洲。安肃(今徐水)遂城人。自幼家境贫寒,伏案苦读,寒暑无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进士。因长于吏才复优于文学,初授户部主事,擢郎中,授徐州府(治今江苏徐州)知府。徐州濒临黄河,河防最要。乾隆六十年(1795)无大汛,官民相庆,而张灼却深感忧虑。果然,次年,黄河决堤数十丈,水患严重。其他官吏问其原由,张灼答:大水可以冲刷淤泥,去年无大汛,淤泥必厚,河道难畅,今年大汛突至,黄河必决。诸人深为钦佩。

后迁安庆府(治今安徽安庆)知府。安庆府为安徽首郡,政务繁重,张灼莅任后,审核档案,分别应审、应劾、应豁、应偿之务,多种纠葛,豁然一清。嘉庆三年(1798),擢江西督粮道。九年(1804),选河南南汝光道(治今河南信阳)。当时裕州(治今河南方城)常幅等78人起义,占叶县一深山,恃险与官府对抗。张灼亲自督军驰赴叶县镇压。擢浙江盐运使。十八年(1813),河南滑县爆发天理教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张灼奉命筹措兵饷,召集商人鼓励捐款,未及半月,即筹银200万两,并先于各省押解到官军大营,受到嘉奖。

嘉庆二十年(1815),因眼疾告归乡里。家置别墅一处,取名“味泉”。张灼工书善画,精通诗文,所书折扇及山水画,笔法深厚、雄浑,所绘《味泉图》、《涛光图》,名人题咏“殆遍至今”,存于畿辅先哲祠,另有其他画作存世。著有《十获斋诗稿》1卷,选入《国朝畿辅诗传》。


李殿图(1738~1812)字恒符,号石渠。高阳庞口村人,居县城东街。乾隆二十年(1755)中举。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莘桥村教私塾,次年到南皮县张杏园教私塾。乾隆二十七年(1762)家居,有田近两顷,距县城20余里,每至秋成偕两弟亲往巡视,躬处田间。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十四年(1769)任国史馆编修,三十五年(177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三十九年(1774)主湖南乡试,后升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四十四年(1779)遭父母之丧回籍守孝三年,四十六年(1781)补山东道监察御史,次年转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十九年(1784)任礼部给事中。是年,甘肃回民田五举兵起义,皇帝命阿桂、福康安前往镇压,李殿图随军掌管军站、粮饷事宜。期间,奉皇帝之命,对泾、渭清浊流源进行勘察。他自秦州溯流至鸟鼠(山名,渭水发源地,在甘肃渭源)、又至崆峒山(在甘肃平凉县西),撰写了《泾渭清浊流源辨》,文图并茂,皇帝赞其翔实。乾隆六十年(1795)任福建按察使。不久,官犯胡启文坠链毙命,因受其牵连,被革职留任。嘉庆三年(1798)任福建布政使。当时福建官方任意征用民间畜力应差,对农业生产“渐形滋扰”,遂上疏奏请严行制止。同时还建议:刑事诉讼必须速为审结,开释无辜,以使民安业;关津税口,应严格执法,杜绝官署利用职权谋私。在任期间,使地方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嘉庆六年(1801)任安徽巡抚,翌年又调福建。当时有林、陈、蓝、胡等大姓氏族纠众械斗,李殿图依法制裁,稳定了社会治安。在任10年中,清理积案数百件,捕杀蔡牵等“海盗”700余名,并使福建库储由20万石增至一百万石。嘉庆十一年(1806),皇帝以李殿图“台湾剿捕事殷,操守尚好,但军务未娴”,调任江西巡抚。后因他未能及时向朝廷陈奏军情,受到斥责。又因对海口偷漏水米、火药查禁不力,降为五品京堂,继而改任翰林侍讲,遂于嘉庆十五年(1810)引病退休。光绪元年(1875)追谥“文肃”。著有《番行杂咏》1卷。其子李辙通曾任广西贺县令、李仑通曾任浙江按察使。


安庆(?~1825)清苑人。由行伍补督标后营把总。清嘉庆元年(1796),四川、湖北白莲教起义,安庆奉命随直隶提督庆成领军赴湖北镇压起义。襄阳樊城人黄玉贵在黄龙垱一带起义,经与官兵数战后,转移到红土山。安庆带官兵奋力攻山,突入义军营地,斩获无算,以功授行营千总。后在黄龙垱、草店镇压义军,有功,赏蓝翎。

嘉庆二年(1797),安庆随理藩院尚书惠龄战于槐树冈,战斗得力,升行营守备。五月间,又俘获义军首领刘起荣,补易州营千总。四川白莲教起义军出川东云阳挺进湖北,朝廷调集兵马分四路堵截。安庆随惠龄领兵一路至梅子坝扎营,并逼压起义军于双河口(今湖北恩施西)。惠龄派安庆抢占有利地形,起义军分红、黄、白三旗队向安庆守地山梁突进,双方展开激战。安庆一马当先,首冲黄旗旗队,斩杀起义军多人。惠龄率援军到达后,大败义军。后又追击教民于太平县(今四川万源),官塘坝一战,抓获义军领袖,安庆遂迁直隶插箭岭守备。十一月,又随西安将军恒瑞渡河连战三日,俘起义军首领王廷基,并杀义军数千人,授强勇巴图名号,由蓝翎改戴花翎。嘉庆三年(1798),升沿河口都司。

嘉庆四年(1799),安庆随军在湖北咸丰西南张家坪击杀白莲教首领张汉潮,以功擢游击,继补直隶督标后营游击。后擢四川松藩镇总兵。二十五年(1820)进京。道光元年(1821)赏头等侍卫。五年(1825)出任广东潮州总兵,九月逝于任上。

那彦成(1763~1833)字绎堂,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直南书房,迁为内阁学士。嘉庆三年(1798),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迁工部侍郎,调户部,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擢工部尚书,兼都统、内务府大臣。

嘉庆九年(1804),命署陕甘总督,不久调两广总督,十四年(1809),又调任陕甘总督。嘉庆十八年(1813)十月,加太子少保,封三等子爵,赐双眼花翎,授直隶总督。二十一年(1816),揭发出他在陕甘总督任上与布政使陈祈勾结贪污案,被革职逮问,论为死罪,因认罪态度好,及时退赔,免去死罪,改戍伊犁。嘉庆皇帝念他滑县之功,免发遣。二十三年(1818),授翰林院侍讲,历理藩院、吏部、刑部尚书,授内大臣。道光二年(1822),复授陕甘总督。

五年(1825)十月,第二次任直隶总督。在直隶任上,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全省载汰冗员23万余人,道光皇帝赞赏说:“所办认真,甚属可嘉。”并通谕各省,照那彦成的章程办。八年京察,那彦成再次受到皇帝表彰:“直隶总督那彦成,尽心职守,操兵缉盗等事,不遗余力,著交部议叙。”道光七年(1827),曾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新疆处理善后事,加太子太保,赐紫缰、双眼花翎,复回直隶总督任。道光八年(1828),皇帝下谕旨为平定新疆张格尔起义的功臣在紫光阁画像,那彦成列功臣之末。十年(1830),道光又将紫光阁那彦成的像赞重书一遍赐他,那彦成将其刻于碑上。

就在同年,那彦成将家藏的墨宝褚遂良《千字文》、颜真卿《千福碑》、怀素《白叙帖》、米芾《虹县诗》、赵孟頫《蜀山图歌》、董其昌《云隐山房题记》、《李白诗》等六家八种真迹献出,刊于保定莲池书院,定名为《莲池书院法帖》。那彦成为之题跋:“余家旧藏唐以来名贤墨迹、旧拓七种,皆近世不可见之品。寿之贞石,为前贤发其幽光,即为后来导以先路,按其时代嵌于莲池书院南楼壁间,地邻讲学,多士咸与观摩,亦艺林翰墨佳话也”。十一年(1831),又因新疆事,被诏斥为误国肇衅,夺职。去世后赐尚书衔,谥“文毅”。那彦成遇事有为,工诗,善书法。


蒋攸铦(1766~1833)字砺堂。汉军镶红旗人。先世由浙江迁辽东,从入关,居宝坻。五世祖蒋毓英迁直隶满城杨家佐村,蒋攸铦少时在该村三教堂(玉川寺)读书。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初年,迁御史,以敢言知名,深受嘉庆皇帝器重。曾任江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六年(1811),擢升两广总督。严于治盗,遴选勤谨干练的文武大员驻广、肇、韶、连诸郡居中之地,分路搜截,饬令州县官赴乡村劝导乡绅,使境内不得藏奸,举劾严明,官吏都尽职尽责。擒获为匪为盗的人700多名,自首者允许悔过自新,皇帝下诏对他特加褒奖。

嘉庆十八年(1813),应诏两次上书陈言,认为民乱是由吏治不修所致。建议整顿吏治,对贪酷者要严参,平庸者也要随时停职改用。认为用人之道,应该因才因地因时,得到皇帝的嘉许。他下令禁止英国舰船进入内洋贸易,禁止民人为洋人服役,铺商不得用洋字店号,不准滥充洋商,及内地人私往洋馆。嘉庆二十二年(1817),调任四川总督,禁乡村设炉制兵刃,禁派捐累民。重修文翁石室,兴学育人,以义仓租息作为灌县都江堰每年维修费用。二十五年(1820),加太子太保。道光二年(1822),授刑部尚书。不久授直隶总督。值水灾,先赈济灾民,请截南漕40万石,赈款先后200万两,第二年赈济告一段落后,开始治理畿辅水利,上疏言东西两淀,大清、永定、子牙、南北运五河,及天津海口、千里堤,不可缓之工,请部拨银120万两;又疏陈千里堤章程,规复两淀垡船汊夫,移改管河员弁驻所,添建巡防堡房,都得到批准实行。命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道光五年(1825),拜体仁阁大学士,充军机大臣,管理刑部事务。七年(1827),授两江总督,晋太子太傅。道光十三年(1833)五月,因病请假离任,九月以任职满3年,奉旨来京供职,北行时,以原奏办盐枭黄王林案未协部议,革职,补兵部左侍郎。十月十八日至平原驿病重,二十二日逝世。朝廷念其历任封疆平日办事尚属认真,著加照尚书例赐恤,加恩赐葬,葬于满城石井村真姑峪。蒋攸铦精敏强识,与人见一面谈一言,过数十年记忆丝毫不差。他勇于任事,尤其长于察吏,热心举荐贤才,所举荐的人都很有作为。


常鸣盛(1770~1820)字和声。雄县茫茫口村人。出身于农家,少年拜师学武。清嘉庆元年(1796)中武进士第二名,授御前二等侍卫。后封为昭勇将军。嘉庆八年(1803)任山东武定营游击。十年(1805)授济南府扶标右营游击。十六年(1811)升莱州府即墨营参将,整军练武,严守海防。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京畿地区爆发天理教民变,先后攻占了河南滑县,直隶长垣,山东定陶、曹县等地。山东巡抚急调常鸣盛会剿,常鸣盛身先士卒,多次获胜,擒获天理教在山东的首领蔡兴旺,因功升登州府文登营副将,旋署登州府总镇,封武显将军。嘉庆二十五年(1820)四月十二日卒于任上,归葬于故里茫茫口村南。

齐正训(1772~1824)字鲠言,号竹溪。高阳庞家佐村人。少时从兄齐正宜读书,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授贵州清吏司主事,审理案件明允公正,未久调任甘肃镇番知县。其地百姓依靠山水灌田,城西引春水,水盛时田多被冲没;城东引秋水,但水寒而使地盐碱。百姓无以为生,逃亡殆尽,拖欠租赋难以计数。

齐正训上任后,即计划开凿渠道,借城西余水灌溉城东田地。考虑工程费数额巨大,县贫瘠无法筹措,遂欲提取国库白银5万两,交当铺生息以作修渠费用。于是召集县内商贾士民商议,众人怕担责任,谁也不敢说行。他毅然决定兴工,并告诫乡绅工头:“我擅动饷银以兴水利,是置身家性命于度外,若有偷工减料坏我大计者,立刻投诸渠中,以谢百姓!”遂赴开渠工地,规划工段。动工后,吃住在工地,与民同甘苦。后工费不足,便搜寻县署余力以继之,仍不足,百姓则自备干粮义务出工。渠成,是年获得大丰收,且使瘠地变为沃壤,百姓为他立长生祠以记其功德。逾年调任平番(今甘肃永登),百姓送行者百里不绝。旋升洮州厅(治今甘肃临洮)同知。正值卓尼土司病故,族人为其继承人问题纠纷不止,齐正训断然让其胞弟继承,族人信服,纠纷乃止。数月后署理甘州府(治今甘肃张掖)知府,适逢钦使查办全省官亏,吸收齐正训主持清查局。

齐正训以各级官吏具备才德与否而定去取,庸庸碌碌贪赃枉法者,予以严斥罢免,德才兼备清正廉洁者给予升迁重用。后调守嘉峪关,治兵严整,重用武弁中有技勇者,以备不测。该地干旱少雨,遂引南山雪水灌田。但各村堡互相争水,引起纠纷,几成大案。齐正训亲自为其划定疆界,规定取水范围,事件得以平息。总督松筠、固原提督杨遇春都赞赏其才识,以谙熟边务举荐给朝廷。道光元年(1821),改任云南普洱知府兼护迤南兵备道使,边民安居乐业。


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涿州人。卢坤幼好读书,但对科举不感兴趣,而醉心于诗词古文。21岁时,其父赴山东游幕,临行时,卢坤问父亲归期,其父说:“我以家累幕游,除非你科举为官,我哪有什么归来的日期!”卢坤听后泪流满面,从此一心专攻举业,清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1801)散馆授兵部主事。嘉庆十六年(1811)随皇帝木兰秋狩,校射布靶,连中三箭,赏戴花翎,次年升郎中。后曾任粮储道,广东惠潮嘉道,山东兖沂曹济道,湖北按察使,甘肃布政使。道光元年(1821)升广西巡抚,次年迁陕西巡抚。道光五年(1825)母亲病故回涿州守制。

道光初年,新疆回部首领张格尔率兵起事,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又从国外入境,占领新疆喀什噶尔等城。清政府决计进剿,以卢坤熟悉陕甘情况,驰命在家守制的卢坤立刻进京,卢坤进京后,道光皇帝连续召见七次,命他去陕甘为大军围剿张格尔准备军需、粮饷、运输事宜。卢坤圆满完成了此项使命,次年被授太子太保衔,头品顶戴。道光九年(1829),任湖广总督,任内多有建树。道光十二年(1832),镇压以赵金龙为首的湖南江华县瑶族、广东瑶族起义有功,被清政府赏戴二眼花翎。同年调任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

道光年间,英商在广东沿海以贸易为名大肆贩卖鸦片,并驾船进入我国内海。道光十三年(1833)8月,英国领事律劳卑来广东,声称贸易,派船两次乘潮水涨发进入内河,我海防炮台开炮轰击,而英船随拒随行,直到黄埔停泊。卢坤派兵建闸,堵住了英军进出之路,英军胆怯,只好认罪,被卢坤派兵押送出境。同时卢坤在广东沿海清除汉奸,抓捕鸦片烟商李亚祖等人。道光十五年(1835),为防止英国人继续挑衅,派人在珠江入海口附近修筑多处炮台,并加紧训练士兵,以防不测。同年8月逝于任所,谥“敏肃”。道光五年(1825)卢坤为其母在涿州守制期间,与知州秦承霈共议建鸣泽书院,卢坤捐银万余两,充书院基金。


陈嘉谟(生卒不详)字良弼。阜平人。清嘉庆九年(1804)中举人,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家居授徒,潜心好学,每读史书必综览一代的兴废,以探究其中的得失。尤其喜欢汉唐以来的名臣奏疏,并手抄成卷,朝夕披阅吟诵。他传授生徒以性理为宗,循循诱导,受到士林的尊敬。他待人接物诚恳,常常为乡里乡亲排难解纷,所以他在世时,其所在乡里没有打官司的。他还擅长医术,凡登门求医的人,无论贫富他都悉心医治。48岁时去世。


陈瑞鸿(1830年左右在世)字步逵。清苑人。好读书,嗜酒,中年时因病造成耳聋,自身残疾,又缺良医,遂自习医药,以至废寝忘食。后成良医,看病如见肺腑,药到病除,远近都知这位“陈聋子”先生。著有《德星堂医案》、《医术拾遗》多卷。

(编辑:保定方志)
  • 上一篇: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