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现代、当代人物 > 科技教育界 > 正文

董鲁安

更新时间:2013-01-30 11:03:00点击次数:2656次

董鲁安(1896~1953)又名于力,别号东峦。蒙古族。河北宛平(今属北京)人。青年时代在北京高等师范读书,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附属中学教员。192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做研究生,1925年毕业。先后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河北省立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北京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对文学、佛学均有研究,曾组织过进步团体“工学社”,出版《工学杂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经常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掩护进步青年的抗日活动。遭日伪软禁2个月,在学生的声援下才得以脱险。1942年8月中旬,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几经周折,闯过日伪封锁线,抵达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欢迎。他充满豪情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长篇连载报告文学《人鬼杂居的北平市》(署名于力),以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愤怒揭露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北平(今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热情讴歌北平人民爱国主义的英勇行为,该著作曾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艺奖金”。

他历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区救济分会主任,华北大学二部副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政局局长。著有《修辞学》、《说文或体考》、《文纂例》、《释格律》、《四阿含中的龙》等书。

(编辑:admin)
  • 上一篇:王森然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