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人物长廊 > 古代、近代人物 > 历史人物 > 正文

李塨

更新时间:2013-01-22 11:43:00点击次数:5650次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蠡县西曹佐村人。出生于殷实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康熙十七年(1678)考入县学为生员。康熙二十年(1681)遵父嘱拜颜元(习斋)为师,他勤奋好学,博采众家之长,除拜颜元学礼外,先后学琴于张函白,学射于赵锡之、郭金城,问兵法于王余佑,学书于彭通,学数于刘见田,后赴浙江学乐于毛奇龄。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举,三十九年(1700)入京会试,落第,被左都御史吴涵聘为家庭教师。

他撰写的《大学辨业》一书由吴涵出资刊行,名动京师,少宰徐秉义、相国王琰、侍郎许三礼等都与其论学。李塨除在家乡和京师讲学议政之外,还先后助郭金城治理浙江省桐乡,助温益修治理河南省郾城,助杨勤治理陕西省富平。时富平地方秩序紊乱,他主张“治乱国当以严”,首先要“禁斗争、止赌博、勤听讼、减催科、除强恤弱”,然后再“旌孝弟、崇学校、选乡保、练民兵、劝农耕、兴水利”。在其指导下,不到一年,富平“百废俱举”、“政教大行”。关西学者闻风而至,跟随他学礼、兵、乐、农,研究儒家经典。

康熙五十七年(1718),任通州学正,任职三个月后,辞官回故里,“力农臻富”,成为当地有名的乡绅。他依据颜元的“垦荒、均田、兴水利”,提出更为具体的主张,如“洫沟开而灌溉兴,田必沃、稼必茂,一亩可敌陆田数亩,是益田也”。他讲学重体育,提出“一人动则一人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且身体力行,对学生既教文又教武。他既是学者又是武术家,尤精剑术,武侠窦尔墩曾向他拜师学艺。他创编的“青龙十三剑”流传至今。雍正九年(1731),他两度到保定莲池书院任《畿辅通志》总裁,后因病辞归。

著作主要有《小学稽业》、《大学辨业》、《学乐录》、《青龙十三剑》、《拟太平策》、《阅史郄视》、《论学》、《周易传注》、《诗经传注》、《恕谷后集》、《田赋考辨》、《郊射考辨》、《学礼录》、《学射录》等48种。与颜元共称“颜李学派”。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李恕谷遗书》,并与颜元著作合编为《颜李丛书》。他在学术上注重实学,反对死读书的学风,认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注重实践,提倡“智以事练之”。在时政上反对封建豪强兼并,提出“耕者有其田”的设想。他说:“所以无立锥之地者,以豪强之兼并,今立之法,有田者必自耕,勿募人代耕,惟农有田耳,非均田则贫富不均,均田第一仁政也。”在古今观问题上,颜元教他要“厚古”,李塨则劝颜元不要“尽执古法”,要“宜酌时宜”。

颜李学说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进步性,并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1919年,总统徐世昌想利用“颜李学说”治理国家,兴建了不少“四存”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颜李学说也受到重视,成立有“颜李学说研究会”。郭沫若对颜李学说有很高的评价,并著有《颜习斋与李恕谷》一书。

(编辑:admin)
  • 上一篇:刁承祖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